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中國的茶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環保燃料 - 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廢食用油脂資源化 循環圖 什麼叫做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係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諸如植物或 動物油脂,經合成 ( 交酯化 ) 所得的長鏈脂肪酸 甲脂,可代替柴油的一種 " 環保燃油 " 。經實驗 證明生化柴油可直接作為現有柴油引擎而不需.
Advertisements

主讲:于希增. 一、茶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 茶树的国家。《茶经》记载 :“ 茶之 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 远古时期, 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 茶树,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 :“ 神农 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 之。 ”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四 川产茶已初具规模,茶树栽培、制.
起源 起源 種類 種類 茶餐、茶點 茶餐、茶點 茶具創作 茶具創作 茶包裝 茶包裝 茶染 茶染 茶浴 茶浴 創新泡茶 創新泡茶.
喫茶小鋪 喫茶小鋪 沒有妥協的品質 只有以客為尊的堅持 沒有妥協的品質 只有以客為尊的堅持 組員 : 江佩怡 黃丞晞 組員 : 江佩怡 黃丞晞 林昱均 方翊琪 林昱均 方翊琪 徐子蕾 歐恩豪 徐子蕾 歐恩豪 陳淑珍 陳淑珍 指導老師 : 劉世樹先生 指導老師 : 劉世樹先生.
旅 游文化. 模块八 旅游饮食文化 —— 民以食为天 任务一 旅游饮食文化概述 活动一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 、饮食文化的概念 饮食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综合。 二、饮食文化的特征  区域性  层次性  娱乐性  审美性  传承性  交流性.
中國 茶文化 與的日本茶道 ( 6 年級) 2014 年 2 月. 組員名單 組員: 6A 李婉兒 6A 傅錦蔚 6A 楊婉瑩.
壓力的舒解. 神農 ( 炎帝 ) :嚐百草日過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茶」字我國古代的名稱很多,諸如 檟、荈、蔎、茗、荼等,一直到西 元 780 年陸羽經開始啟用「茶」字, 茶者南方之佳木也。
認識茶藝之美 2016 李卿讚.
茶 葉 密 語 飲 茶 常 樂 中國茶文化-精美茶具 音樂 : 高山流水 (古箏) 製作 : Willie Yeung.
各國飲茶文化與茶具介紹.
食品科學概論.
農產運銷學 4. 運銷主體-產品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美麗瘦身茶 材料:檸檬草1g.馬鞭草1g.迷迭香1g.水300c.c 作法:1. 將檸檬草.馬鞭草.迷迭香通通放入花茶壺中
智光商工餐飲管理科 調酒自編教材 授課老師:鄭麗秋.
各式下午茶的禮儀 組別:第七組 組員: 曹雅雯 王俞均 葉乃嘉 洪詩盈
台灣茶文化.
第四單元 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專題一 茶與市民社會.
任务二十 茶席设计 毛世红
第二节茶的介绍 我国茶区大体可分为四个: 1、西南茶区 2、华南茶区 3、江南茶区 4、江北茶区
中國茶葉產量第一省 福 建 省.
第三章 饮料概述.
識 茶 與 藏 茶.
茶葉飄香在永樂.
科学饮茶 健康长寿 胡锦涛主席对茶的评价.
与生活 12 2008  文芳出版社.
港 式 奶 茶 組員:麥浩嘉 潘婉文 胡慧珊 羅樂庭.
茶葉 組員: 4BS 李青翰 4BS 林楷翰 4BS 許財華 4BS 陳維恩
茶文化 三(3)班 翟文清.
茶文化与台湾功夫茶 育 才 与 培 正 的 文 化 交 流.
第 19 章 規劃求解求算最大利潤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hapter2 無酒精飲料~~茶.
四、茶文化的形成 何为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等。
餐旅(夜)一甲 第十組 成員:9A0M0017王思喻 9A0M0019蔡宗勳 9A0M0025曾怡庭 9A0M0052毛翊寧
茶 与饮茶.
台灣飲料市場趨勢分析.
茶文化.
咖啡因對學習影響的探討 ~~台灣特色茶 主講人: 林素貞.
台灣茶的認識 主講人:林慧菁.
茶的文化 謝宛庭 吳珮綺.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设计、制作:沈佳妮 沈元璋.
第一組: 組長: 張博淳 B 組員: 高培軒 B 王璟榕 A 吳容甄 A
特殊教育课程---茶道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杜静.
傳統產業電子化 以茶葉行為例 邱于倫 許庭瑜 張慧君 呂盈慧
中国茶水知识.
茶的介紹 By 鄭曉彤.
美麗瘦身茶 材料:檸檬草1g.馬鞭草1g.迷迭香1g.水300c.c 作法:1. 將檸檬草.馬鞭草.迷迭香通通放入花茶壺中
美麗瘦身茶 材料:檸檬草1g.馬鞭草1g.迷迭香1g.水300c.c 作法:1. 將檸檬草.馬鞭草.迷迭香通通放入花茶壺中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实用视听华语 shí yòng shìtīng huá yŭ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月曆裡的數字玄機 這些數字之間有什麼關係? Januar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畢達哥拉斯 與 畢氏定理.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簡單的幸福~ 沖泡美味的一壺茶.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飲調作業 餐旅一甲 第12組 劉珮妤 陳姿霖製.
台語文入門田野調查 三鳳中街 組長: 鐘英嫚 組員: 呂婉寧 邱柏全
休止符時值比例關係表(以四分休止符為單位)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百分數認識.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4-2 鋸條的種類、用途與規則 一. 鋸條規格 二. 鋸條的種類 三. 鋸條的用途.
如何減少廚餘(學校) 組員 劉浩賢(組長) 劉珈其 郭沛妍 郭靄琳
茶具的介紹與發展.
4-2 容量與容積的關係.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珍珠奶茶 李則妤.
就是綠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中國的茶道

茶在中國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更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作飲料和藥用的國家,確是名副其實的茶的故鄉。 古籍《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茶的記載。到中唐時,陸羽更寫了第一部茶的專書—《茶經》。 自唐代起,飲茶文化風氣已發展得很興盛。到宋代時,更有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已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

何謂「茶道」? 「茶道」可簡單地解釋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中國茶道,對所用的茶、水、器具都有很高的要求,並要有雅潔幽靜的良好環境。 茶道包括兩個内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術、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茶的種類 一般人以生活情趣及茶葉焙製方法和茶葉的色湯、功能等把茶葉分為下列六大類:綠茶類、紅茶類、烏龍茶類、白茶類、花茶類、緊壓茶類。 綠茶類︰眉茶、烘青茶、龍井茶、雲霧茶、蒙頂茶、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紅茶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碎紅茶等。 烏龍茶類︰武岩茶葉、鐵觀音、鳳凰單樅 等。

茶的種類 白茶類︰白亳銀針、白牡丹、壽眉、黃眉等。 花茶類︰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柚子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珠蘭花茶等 。 緊壓茶類︰湘尖、普洱、六堡茶等。

泡茶要求 要泡一壺好茶,水質、器具、火候和技巧都是十分重要的,四者必須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水質︰以軟水來泡的茶效果較佳,例如泉水、井水、江水、河水或雨水,其中以泉水較佳。 茶具︰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熱量大,沖泡細嫩茶葉,容易燙熱,影響茶湯香味。 火候︰泡茶時,要注意火焰飄忽不定,冷熱不均。燒火的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強的木柴。

泡茶要求 技巧︰講究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掌握好茶與水的比例,水溫的高低和沖泡時間的長短。 用水量︰據研究,一般紅、綠茶以一克茶葉沖水五十至六十毫升的比例為好,細嫩茶葉用水量宜略少,較粗的茶葉用水量可稍多些。

泡茶要求 水溫︰一般而言,越細嫩凡名貴茶綠茶,水溫越不能過高。 高級茶葉,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一般以攝氏八十度左右為宜 。 沖泡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的綠茶,則用攝氏一百度的沸水為好。

泡茶要求 沖泡時間︰ 綠茶在沖泡後,待四、五分鐘後茶水稍溫便可飲用。當喝到杯中尚餘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就要再加開水飲用。綠茶以喝三泡為宜。 紅碎茶和綠碎茶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用沸水沖泡三、五分鐘後,其有效成分大部分便可浸出,只夠一泡飲用。 烏龍茶多用紫砂壺沖泡,可飲四泡。

沖泡方法 沖茶是很講究藝術的,行家們有五項要訣:「燙杯熱罐,高沖低斟,刮沫淋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首先洗滌茶具,放入茶盤中。然後用木炭生火,待水沸後,將茶杯和茶壺逐一燙過,稱為「燙杯」。 將茶碎放在壺底,然後放較粗的茶葉。放置茶葉的數量應為茶壺的一半。

沖泡方法 沖茶時,將沸水在茶壺上方約二十厘米的高度沖下去,稱為「高沖」使茶壺內的茶葉能夠均勻打濕,便於沖泡。 沖茶的時候,沖入的沸水要滿出茶壺、溢出壺口,再用壺蓋輕輕刮去浮在茶湯上的泡沫,然後蓋上蓋。這動作稱為「刮沫」。如水溫不夠高,可再用沸水淋澆蓋好的茶壺,稱為「淋壺」。

沖泡方法 在倒茶時,採巡迴的方式,不一次斟滿,巡迴均勻地倒進茶杯裡,使每杯茶色、濃度能一致,稱為「關公巡城」。 最後,在壺中茶湯將盡時,將壺中剩餘的茶湯均勻地滴進各茶杯中,稱為「韓信點兵」。 在整個分茶過程中,壺嘴要貼近杯口,稱之為「低斟」。

飲茶方法 品茶藝術︰在品茶時,有相當的規則和禮儀要遵守的。首先,當水泡沸後,當然是把水注進茶壺內,但第一次的茶湯不飲,只作清洗茶葉之用,可兼用作澆洗茶杯 ,到第二次時才喝 。 以前的行家品茶,每五克茶葉,沖沸水二百毫升,加蓋焗五分鐘,才用眼看,用鼻嗅,用口嘗,甚至用手摸,稱之為「感官評審」。

茶的功效 茶不但有它獨有的欣賞價值,還有它的藥用價值 。 飲茶能淨化口腔、美容減肥、提神振奮、減低輻射、止渴、消暑、降溫、利尿、解酒、敵煙…… 茶還可治疾病如︰痢疾、肚瀉、腸炎、霍亂、糖尿病、紅眼症、白內障、燙傷及其他奇難雜症。 茶之功能,真的數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