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
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对于校本课程的基本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明晰了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并在其指导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后,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一般应具备下面一些特点: ●它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由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课程; ●它是在明晰了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并在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开发的课程; ●它是在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了科学评估后开发的课程;
●它是利用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 开发的课程; ●它是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它是有利于满足教师自身的事业发展的课程; ●它是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的课程; ●它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整合,起补充作用的课程。
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应明晰的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开发的课程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注重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及渗透,农村的普通高中应紧密联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 ⑴建立组织 ⑵校情分析 ⑶目标拟定 ⑷方案编制 ⑸组织与实施 ⑹评价与完善等 其具体操作中几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
1、建立组织:建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课程专家组成的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职能是审议学校每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件及教师申报的课程,检查、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中的师生比为2:1。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2、校情分析 ●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 ●评估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求 ●分析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课程资源
3、目标拟定 ●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形成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形成每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4、方案编制
5、组织与实施 ●下发《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示例》,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编制下发《校本课程示例》启发教师,使教师在经验中学习,进入课程创新,其中编入《示例》的可以是: 审议委员会提出的导向性的课程 已经开发成功的课程 其他学校开发的,合乎本校《开发指南》原则的课程
●教师申报课程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发布课程 ●学生自主选课 ●组建教学班级,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进入学校总课表组织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示意图
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是学生的需求、兴趣 ,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通常用培养目标或办学宗旨来表示。 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是学生的需求、兴趣 ,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 校本课程的设计必须基于社区和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计划(简表) 高一 高二 高三 校 本 课 程 限选课 阅读技能 1 任 选 英语听力 心理辅导 0.5 选 英语听力 心理辅导 0.5 研究性学习方法 任选课 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 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说明: 每位高中毕业生所学的校本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5。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25分。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为7分;科学素养类为9分;身心健康类为6分;生活职业技能类为3分。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 1、校本课程管理的重点 ●对学生选课的管理 ●对上课常规的管理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 ●对课程的管理
2、校本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教”的评价,要求: ——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功能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自我评价:主要是两种途径,建立并研究“教历”,在课程开设一段时间后,对开发情况进行整体的自我反思。 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情况和数据。
●对课程资料的评价 一是评价某些课程资料撰写的品质, 二是评价课程资料的规范、齐备程度。
教师掌握的出勤学习情况、笔试成绩、作业、个人或小组完成的实验报告、论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实践样本等。 ●对学生的“学”的评价 ——评价的功能侧重学生的发展 ——重视学生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一般根据: 教师掌握的出勤学习情况、笔试成绩、作业、个人或小组完成的实验报告、论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实践样本等。
——对学生观察或与学生交流已掌握的情况 ——学生自我总结 ——学生小组的评价结果 总之,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对校本课程一般进行学分记载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保障 学校内的保障: ●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提供必须的教学场所、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 ●建构课程专家的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学校外的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积极支持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学校制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必须在实施前2个月递交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议,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请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结果。没有经审议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校本课程是学校范围内实施的课程,原则上不单独编写面向学生的教材。编写教材的,须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校本课程教材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跨学校使用的应按《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立项编写审定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选聘具有经验的教师和课程专家成立学校课程建设支持小组,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给予指导、评价和激励,要设立专项经费,帮助学校与教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1、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选修(一)的模块相同。学校要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课程,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获得所需的学分。
2、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其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要改变单纯学习知识为取向,防止与国家课程的简单重复,防止成为学术类课程的加深和拓展。 3、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应积极鼓励探索多种适切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修习中整合提高。其评价强调采用积极的多元评价方式,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单纯采用纸笔考试,坚决防止单纯以学生纸笔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学生学业和教师业绩的做法。
4、承担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学校教师应不断反思课程实施成效的过程,对校本课程作出客观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发掘典型、开展交流,推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不断完善。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1、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课程制度 课程价值 课程类型 课程开发 2、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技术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技术 ●教师现状与需求的分析技巧 ●课程纲要的编制技术,包括课程说明、撰写技术、课程目标叙写要求等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技术 ●与学生的沟通技术 ●课程实施的评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