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南 通. 南通概述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 东抵黄海,南望长江。 “ 据江 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 ,隔江 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 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 “ 北上 海 ” 。 南通也是中国首批对 外开放的 14 个沿海城市之一 ,被称为 “ 中国近代第一城 ” 。 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 济辐射扇面,素有.
Advertisements

語言與文化通識報告 - 台日年菜差異 - 指導老師 : 葉蓁蓁 小組 : 日本微旅行 組員 :4a21b032 吳采玲 4a21b037 沈立揚 4a 洪雅芳 4a 陳楚貽 4a 王巧稜.
均衡推进,确保质量 0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广州市培正中学
黑木耳.
投資權證13問 交易所宣導資料(104) 1.以大盤指數為標的之權證,和大盤指數的連動性,為什麼比和期交所期指的連動性差?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一课时.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一) 词的色彩不同 词语色彩----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解读我党发展史 思索安惠美好明天 主讲人:王辰武.
第5课 长江和黄河.
銓敘部研究規劃自願退休公務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延後方案座談會
瓦罐湯 “瓦缸煨汤”是流行于南方民间的一种风味菜肴。它采用一种制特的大瓦缸,其缸底可以烧火,缸内置有铁架,厨师将装有汤的小瓦罐一层层地码入缸内的铁架上,然后点燃木炭,借用木炭火产生的高温将瓦罐内的汤煨熟。
1.數學的難題 如下圖所示,你知道表格中的問號應填入什麼數字嗎?
第九章 欧氏空间 §1 定义与基本性质 §2 标准正交基 §3 同构 §4 正交变换 §5 子空间 §6 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第九章 欧氏空间 §1 定义与基本性质 §6 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2 标准正交基 §7 向量到子空间的 距离─最小二乘法 §3 同构
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2012年度 学生工作表彰大会.
真题模拟 主讲:凌宇 时间:6月9日.
树立信心,沉着应战,吹响中考冲锋号 ——谈语文学科的复习备考及考试技巧.
请大家欣赏龙岩, 新罗区 上杭,武平, 连城,长汀, 永定,漳平 小吃和特产.
游 泳 理 论 课 位育中学 高蓉.
行政公文 纪 要 讲授人: 安学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代扣項目說明 簡報.
1.某公司需购一台设备,有两个方案,假定公司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0%,有关数据如下: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光山一中 屈应霞.
第五章 二次型.
抚宁县第五中学 教学暨新课改推进工作会.
《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座》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席永 副教授 2015 年 6 月
专项建设检查工作总结 本科试卷 毕业论文(设计) 合格课程 专项检查工作基本情况 专项建设的工作内容 专项建设检查工作情况
企业所得税几项热点难点 业务问题讲析 湛江市地税局税政科 钟胜强.
班級老師:潘盈仁 班級:休閒三甲 學號:4A0B0124 學生:柯又瑄
告状 一位叫杨鲁的孩子,告他父亲杨庆的状。他极其认真地向父亲所在的工厂党委书记指控,说父亲不让儿子“游戏人间”,每天“画地为牢”,要儿子“咬文嚼字”,稍不满意,还要“入室操戈”。他声称父亲打他总是“重于泰山”,不象母亲打他“轻如鸿毛”。并且表示“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學校社工師服務與家訪技巧 三峽區駐區學校社工師 陳若喬.
2014年玉溪市统测质量分析 及高考语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7课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7课 资源跨区域调配.
钢铁工业产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 辛 仁 周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中餐烹調丙級技術士考照 介紹 劉曉宜老師.
忆一忆 1.什么叫财政? 2.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税、利、债、费 3.其中,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 税收.
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绿色斑点等
模块 中国古代史 主题 古代大一统(隋前).
遭遇险情有对策.
生物七下复习.
經費結報注意事項 會 計 室 報告人:黃憶藍.
2015年度汇算清缴政策培训会 宁波市江东地方税务局 税政法规科 二〇一六年三月.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一) 實施計畫與規準討論
第五章-學習目標 瞭解組織人員任用與遷調的內涵 熟悉人員遷調的類型及實施方式 瞭解何謂消極面人員縮減計畫 瞭解何謂積極面人員縮減計畫.
会计学原理 模块二 会计凭证 复式记账法与会计凭证的在企业的应用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 筹集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专题五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巧抓文句信息翻译断句
目 录 本月动态 简要信息 政策解读 党员官兵携手共建 环境整治迎接国庆…………………02
2015年高三地理复课交流 (从试题分析看后期备考)
试卷 20 14安徽 13全国卷 大纲卷 13山东卷 13浙江卷 2013上海卷 13海 南 卷 13江苏卷 题号 30 32
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心理健康工作者 钱锡安 讲座预约 个案咨询预约
公教人員退休、撫卹法制 宣導講習 教育部人事處 99年11月.
成本会计 主讲教师:钟小玲 讲师 硕士 主讲教师:钟小玲 讲师 硕士 办公电话: 手机:
12.1 等可能性 常州市同济中学 李晓红.
基本要求:了解隋朝各项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各方面的发展成就的社会基础,力求领会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真正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冯 凭.
合肥市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 (内部学习资料,请勿上传网络)
决胜2014 山西省考冲刺备考讲座 中公教育集团:熊安国.
分式方程(3) 1.
上节主要内容回顾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 要点:内容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
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及教学建议. 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 1、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表准中的内容标准“我 在成长”和“我与家庭”中的相关内容 2、本单元重点要把握的内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09届高考专项复习 ——辨析病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4课
2.古诗两首 自忠小学 赵镒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古代汉语(上)

绪论 一、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 1、“古代汉语”概念 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五·四

2、“文言”与“古白话” 文 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也          用在后世的仿古作品中。文言是古代汉语          书面语的正宗。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      面语。用在通俗作品中,没有取得书面语      的统治地位。

3、“文言”是古代汉语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作品,叫做“文言文”。是        我们研究文言语言的主要材料。 古代汉语以文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 流行的历史长——从殷商到“五·四”,文言的流行长达两          三千年。 记录的文献多——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几乎都是用文言         写成的,要研究我国的历史与文化,          必须从文言入手。

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文言记录汉语,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对其研究,能了解古代汉语的面貌。 前人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前人对文言的研究为我们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近代汉语 王 力:宋(南宋)元至19世纪(鸦片战争) 吕叔湘:晚唐五代以后(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胡明扬:隋末唐初至明末清初 袁 宾:①确定主干部分的原则——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     ②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前面是从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后面是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近代汉语概论》)

三、古代汉语课的内容 1、语言三要素:    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    语言的意义内容——语义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2、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 3、文选

四、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1.了解与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2.提高理解、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五、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重视文言作品的学习——熟读历代名篇 2.学好有关语法、词汇、音韵和文字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学会运用工具书,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 4.注意语言的继承性与发展的不平衡性

汉字的发展

一、甲骨文 1、定义

2、甲骨文的发现 (1)商代甲骨文 (2)周代甲骨文

3、甲骨文的内容及价值 (1)内容 A、占卜刻辞 B、记事刻辞

(2)价值

4、特点 (1)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比如: (2)字体不规范 A、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 B、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形体 C、偏旁可以不同

二、金文 1、定义

2、特点 (1)象形程度高 (2)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

(3)金文与甲骨文一样,形体不规范。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个形体。 (4)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

三、秦系文字 1、大篆

2、石鼓文与诅楚文 3、小篆 书同文: ①划一各种偏旁的形体,使之固定; ②确定偏旁在字中的位置,一般不再随意变换。

四、六国文字 又称古文 六国文字的特点: ①草体或俗体流行 ②文字异形

五、隶书 1、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今隶 (1)古隶(秦隶) (2)今隶(汉隶)

(2)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的写法; (3)将篆文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 (4)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并为简单的笔画; 2、篆文   隶书,即隶变,有如下特点: (1)将篆文的圆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不同的数笔; (2)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的写法; (3)将篆文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 (4)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并为简单的笔画; (5)将篆文繁杂的字形省略一部分

3、隶定

六、草书、楷书和行书 1、草书 广义:各种字体的草率写法; 狭义:汉字演变中的一种特定的字体。 为避免混淆,一般称广义的草书为草体

(1)章草 (2)今草 (3)狂草

2、楷书 3、行书

七、小结 秦代——小篆 汉代——隶书 南北朝后——楷书 隶书取代篆书,汉字结束了以象形线条为标志的古文字阶段,而进入了以笔画为标志的隶楷阶段,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现在。

汉字的结构

《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一、六书说 《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班固:象形 象事 象意 象声 转注 假借(《汉书·艺文志》) 郑众:象形 会意 转注 处事 假借 谐声(《周礼》注) 许慎: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说文解字·序》)

二、六书说的内容 (一)象形字 《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随着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就叫象形。

1.独体象形 ①画出整体  字形=字义 云

川 “川”象两岸间有水流贯之形。

②画出局部  字形<字义 牛   羊  竹

2、合体象形(画出与所像之物有关的事物,以利于理解和识别) 聿

眉 “眉”字上象眉毛,下象眼睛。“目”是用来衬托眉毛的,有的“眉”字还画出人的身体,如  、  。

元   “元”的本义是人头,字形为了表示人头连带画出人身。

(二)指事字 《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看一看就能识别它代表什么,但其字义要仔细考察一下才能了解。

(三)会意字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意向),武信是也。”

(四)转注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类”指字类,“首”指部首,“建类一首”指建立字类要统一它们的部首;“同意相受”指转注字为同义字,可以互相注释。

(五)假借字 《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造出a这个字,原本是为了表示A词的,由于种种原因,在使用时却借用a字去表示另一个词B,这时候, a就是一个假借字; 语音联系 (b) B

(2) a字本来没有B词的意义,只是由于借用,B词的意义寄托于a字之上才产生的(这就是“依声托事”的“托事”),通常就说是a字的假借义。可见假借义是对字而言的,词无所谓假借义(词无假借,字无引申)。 (3)如果B词原本是由b字表示,而借用a字时却弃而不用,一般就说b是本字。可见本字是对假借字而言,都是就B词的关系来说的。本字b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4)所谓依声,实际上讲的是A、B两词的读音(古代的)相同或相近。

我 王国维说:“我字疑象兵器形,训余为借义。”甲骨齿卜辞均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本义已废。

莫 “莫”为“暮”本字,以太阳落于草丛中表示傍晚时分。古籍中常为否定词,后另造“暮”字表示本义。

自 “自”为“鼻”的本字,《说文》:“鼻也。象鼻形。”甲骨文象鼻之形,卜辞有“疾自”的记载,用的是本义,指鼻子生病。古籍中常借为代词、介词,并成了常用义,就另造从自、畀(bì)声的“鼻”字表示本义。

有的文字学家将假借分为两类:本无其字的叫假借, 本有其字的叫通假。 ①二者有时很难区分 其( )字象箕形,假借为代词“其他”的其。 ▲假借和通假 有的文字学家将假借分为两类:本无其字的叫假借,                              本有其字的叫通假。 ①二者有时很难区分 其(    )字象箕形,假借为代词“其他”的其。 “难”本鸟名,古书中都假借为艰难字,以后未再造本字。 ②二者性质并无不同,没有区分的必要 假借 通假 zǎo 蚤 早

(六)形声字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1)形声字的形旁 ①少数形声字的形旁可以表示具体的词义(表形字加音符构成的形声字),如: 齒    加声旁“止”成形声字“齒”。

②一般只表示词义的范畴,但不能表示出具体的词义 如从水的字,江、河是水名,澥、海是海名,洪、滔是大水,涓、沦是小水小波,混是水浊,洌是水清,渊是回水,浦是水边,渎是水沟,津是渡口,汤是热水,等等。

(2)省形与省声:汉字由于书写中求简或结构上的平衡,省去其中的某一部分,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省形:形声字的形符有所省略 曐  从晶省,生声  瓢  从瓠省,票声

省声:形声字的声符有所省略 珊  从玉,删省声  夜  从夕,亦省声( )

(3)亦声与右文说 ①亦声:一个会意字取了其中一个表意偏旁的读音作为整个字的读音,即这个偏旁除了表意之外,还兼有标音的作用。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②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意作用的学说,由于形声字的声旁大多在右边,所长称为右文说。北宋王圣美提出。 句——弯曲,曲鉤为“鉤”,曲木为“枸”,轭下曲者为“軥”,曲的干肉为“朐”;

三、四体二用说 清·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字之体”指造字法,“字之用”指用字法。

古书中的用字

一、区别字 (一)本原字和区别字 古书中的某些字,除了本字本用(即记录其本义)外,可能还兼表引申义、假借义,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给人们的认读带来很多困难,后人为求汉字表义的明确化,于是另造新字来分担它的意义,后造的字便是区别字,原来的字即本原字。

(二)区别字和本原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1、区别字分担本原字的本义 (1)本原字被引申义占用,另造区别字表示本义 益——溢

(2)本原字被假借义占用久假不归,另造区别字表示本义 队——坠

2、区别字分担本原字的引申义 取——娶

3、区别字分担本原字的假借义 “辟”的本义是“法”,但它可以假借来记录一些音同或音近的词,如: 《左传·成公二年》:“旦辟左右。” 《商君书·弱民》:“农辟地。”

(三)区别字和本原字在字形上的联系 1、本原字加偏旁而形成区别字 2、改变本原字的偏旁而形成区别字 適——嫡

3、改变本原字的笔画而形成区别 陈——阵

4、另造一字为区别字 伏——孵

5、借另一字为区别字 何——荷

(四)区别字和古今字 异体字也有古有今:“网”字古,“網”字今;“淚”字古,“泪”字今。 同形字也有古有今:“咳(hái)”字古,“咳(ké)”字今。 假借字也有古有今:“蚤”字古,“早”字今;“何”字古,“荷”字今。

二、异体字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人们为语言中同一个词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字,这些字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

(二)异体字的分类 1、一个是形声字,一个是非形声字。 泪——淚 伞——繖 磊——磥 膻——羴

2、都是形声字,形符不同。意义类属相关的形符古书中常可通用,因而形成异体。 睹——覩 误——悮 歌——謌 溪——谿

3、都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粮——糧 裤——袴 蚓——螾 臆——肊

4、同为形声字而形符、声符均不同,但形符意义相近,音符读音相近。 迹——蹟 村——邨 视——眂 裤——绔

5、组成部分的位置不同。 峰——峯 略——畧 阔——濶 秋——秌

6、笔画略有不同。有的是书写风格的差异在古书用字上的反映。 皂——皁 册——冊 冄——冉 吴——吳

7、同为表意字而偏旁不同 尘——塵 队——隊  羴——

(三)异体字、本原字与区别字、假借字之间的关系 1、异体字与本原字和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是一个共时的概念,指同一个词在同一历史平面的不同写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读音与意义都不发生变化; 本原字和区别字是一个历时的概念,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区别字着眼于文字的分化,它的产生目的在于分担本原字的某些义位,因此,本原字和区别字所代表的意义并不对等。

2、异体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两者都是共时的概念,但在假借关系中,本字与借字不必有意义上的联系,只要音同或音近即可;而异体字必须音、义全同。

3、异体字的分化 异体字在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有的异体字在词义发展中有了分工,后来就不是异体字了。 《说文》:“谕,告也。”段注:“谕或作喻。”在“告诉”、“晓喻”、“譬喻”等意义上,既可作“谕”,也可作“喻”。但后来在“上级对下级的命令”的意义上,只写“谕”,不写“喻”,如“手谕”。

三、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同一个字,字形笔画多、写法复杂的,叫繁体字;字形笔画少、写法简单的,叫简体字或简化字;二者合称繁简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1、用古字 云——雲 从——從 采——採 网——網 2、草书楷化 车——車 学——學 头——頭 会——會 3、局部代全体 习——習 广——廣 亏——虧 声——聲 4、用象征性符号代替繁复偏旁 邓——鄧 欢——歡 艰——艱 赵——趙

5、简化声旁 价——價 补——補 让——讓 础——礎 6、简化形旁 猫——貓 肮——骯 猪——豬 腮——顋 7、同时简化声旁和形旁 响——響 护——護 惊——驚 8、新造会意字 灭——滅 宝——寳 尘——塵 双——雙 9、合并同音字 后:后 後    干:干 乾 幹 榦

(三)必须注意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里:裏 里 “里”古代指乡里或居住区,《诗·郑风·将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毛传:“里,居也。”高亨注:“里,庐也,即宅院。”又指街巷和长度单位。 “裏”,古代指衣服衬里,故从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裏。”引申为里面,也附在“这、那、哪”等后边表示处所。

四、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分别为记录不同的词所造的、在外形方面却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1、异时、异地分别为不同的词造字时“不谋而合” “锜”,①音qí,指锯子。“从金、奇声”。②音yǐ,指放弓弩(弓)的兵器架。从“金”、从“倚”省,“倚”亦声。 “嘿”,原先是沉默的“默”的异体字。今读hēi,叹词。与古代的“嘿”仅仅同形而音义全不同。

2、文字演变导致形体混同 敺 这是“驱”的古文。《说文》:“驱,马驰也。敺,古文驱。”因为 “驱”是人赶马的动作,所以可从马,又可从攴。同时,“敺”又是“殴”的俗字。《广韵·原韵》:“殴,殴击也。俗作敺。” 因为“殳”旁误作了“攴”旁。这样,“敺”字就记录了两个词。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标准 1、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1)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2)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或几个音节的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3)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1)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如“天”、“地”、“人”)、双音词(如“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如“赤条条”)。 (2)以语素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只含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如“刀”、“口”、“参差”)和包含两个语素的合成词(如“天下”、“寡人”、“爪牙”)。

二、单音词 1、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 (1)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至——到来 以——认为 视——观看 殆——危险 克——战胜 常——规律

(2)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 秋——秋天 流——水流 灌——灌注 道——道理 叹——感叹 (3)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 虎——老虎 果——果子 石——石头

3、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 非常——《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句中的“非常”表示“不同平常的意外变故”之意。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句中的“非常”表“非同寻常”之意。现代“非常”则是程度副词。

树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句中的“树木”是个动宾词组,意为“种植树木”,现代的名词“树木”与句中的“木”字含意相当。

二、复音词 (一)复音化的原因 1、表意明确: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文学创作 魏晋六朝文体的骈偶化,使当时的文句讲究双音节奏 佛教的影响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 即便往债。前有大河,雇他两钱, 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 来还渡河,复雇两钱。 —— 《百喻经·债半钱喻》

(二)复音化的过程 第一,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 1、切磋 《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

第二,从结构方面看,前后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 1、痛苦——苦痛 《论衡·变动》:“其时皆吐痛苦之言。” 又《韩非子·解老》:“苦痛杂(交错)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憯。”

(三)复音词的种类 1、单纯复音词 (1)联绵词 关于联绵词,需要注意几点:

①联绵词的性质: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 扶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既然只是表音的,就可以看作一个记音符号。 汉语中的同音字多,所以用字就不十分固定,一个词有时有好几个书写形式。如“犹豫”一词,又写作“游预、犹与、由预、优与、由与、犹予”。

(2)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叫做叠音词,又叫“重言、重语、重字”等。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①叠音词主要用来描摹性状和摹拟声音 描摹性状——夭夭 赫赫 翩翩 离离 摹拟声音——关关 坎坎 霍霍 淙淙

②叠音词与单音词重叠式 A、单音词重叠式的意义与单字意义可能只是稍有变化,但不产生新义;而叠音词的意义同单字根本不同 卷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时时、久久——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 南飞》)

B、同一个重叠形式,有时是叠音词,有时却是单音词的重叠式 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旦旦——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庄 子·外物》)

2、合成复音词 (1)联合式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素并列联合而成。 ①偏义复词 好歹你都来一趟 万一有个好歹

A、意义相关 《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 B、意义相反 《列子·杨朱》:“无毛羽以御寒暑。” 《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对于偏义复词,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在阅读古书时注意将它与一般的复音词区别开来,以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第二,篇义复词的偏义是在句子中显示出来的,因而确定一个双音词是否偏义复词,也只有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 《汉书·宣帝纪》:“循行天下,察吏治得失。”

②同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合成复音词。

(2)偏正式 前一个词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词素,意义上以后一个词素为主。 百姓 兵法 锦衣 步行 (3)动宾式 前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出家 革命 摄政 伤心

(4)动补式 前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等。 摧败 扑灭 击破 (5)主谓式 前一个词素表示人或事物,后一个词素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等。 人定 口吃 胆怯

(6)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的词素同表示附加意义的词头或词尾组合而成。 前加式:阿母 初二 有夏 第一 后加式:率尔 顷之 默然 女子

单音节单纯词 一个语素 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

两个相同词根(重叠式) 两个语素 合成词 两个不同词根(复合式) 词根与词缀(附加式)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义位 1、定义:有的词有一个意义,有的词有几个意义。我们把词的每个意义称作义位。 2、义位与义项 一个义位(语义学术语)相当于字典和词典中列出的一个义项(词典学术语),但两者并不等同。

2、义位的重要性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以词为单位 1、义位的增加 义位的增加指一个词在保留原有意义(义位)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意义(义位)。

年 战国以前有收成、年景、十二个月等义。战国以后,增加了年龄、岁数的意义。《吕氏春秋·去私》:“先生之年长矣。”

2、义位的减少 义位的减少指一个词原有若干个意义(义位),其中有的意义(义位)后来不用了。 同 在战国以前有相同、共同、聚集、和谐、一起等义。又有共同朝见的意义,指诸侯共同朝见天子。《诗·大雅·常武》:“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战国以后,此义不再使用。

(二)以义位为单位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一类词,主要属基本词汇,如: 天、地、人、马、牛、羊、日、月、风、雨、霜、东、南、西、北、上、下、大、小、长、短、轻

2、古今词义迥异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 今义: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3、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劝——古今皆有“劝说”之义。但古义侧重于积极提倡,即“鼓励”、“勉励”,如《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今义则侧重于消极阻止,即“规劝”、“劝告”、“劝解”。

三、古今词义差异的主要表现 1、词义范围不同 (1)词义的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的范围之中。

“皮”,古代指带毛的兽皮(去掉毛的称“革”)。 《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皮”的词义范围扩大了,指兽皮(带毛与不带毛(牛皮鞋)二者)与人的皮肤(皮包骨、皮科)。

(2)词义的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的范围之中。 “宫”,秦以前,不论居住者身份贵贱,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称宫。《左传·庄公十九年》:“边伯(周朝大夫)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秦以后,宫专指帝王住的宫殿。

(3)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古义转移到今义后,古义的范围和今义的范围互不包容,但两者之间又存在某种联系。 “兵”,本义为兵器。如短兵相接、弃甲曳兵。现在指士兵。

2、感情色彩不同 (1)由褒义变为贬义 复辟——本指失去君位的帝王重新上台掌权恢复统治,是个褒义词。如《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今义则指被推翻的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是个贬义词。

(2)由贬义变为褒义 锻炼——古代除“冶金”之义外,还有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现代则是褒义词,指通过体育运动来强健体魄,或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来提高觉悟、增强能力。

(3)由中性变为褒义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传:“祥,善也。” 为褒义。

(4)由中性变为贬义 贿——上古指财物(特别是布帛之类),是个中性词。如《周礼·天官·大宰》:“商贾阜通货贿。”郑玄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赠送财物也叫“贿”,如《左传·宣公九年》:“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现代“贿”是贬义词,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用钱财来买通他人。

3、轻义轻重不同 (1)由轻变重 诛——古义较轻,表示用言词责备。《说文·言部》:“诛,责也。”今成语有“口诛笔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灭”。

(2)由重变轻 病——古义指重病、重伤,词义重。《说文》:“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今义泛指各种疾病,即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正常的状态,包括小毛病。单用“病”字,词义一般较轻;重病通常用“大病”、“重病”表示。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定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2、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1)从字形求本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在用表意字进行形训分析时,其字形必须是未发生讹变的原始字形; 为—— —— ——母猴

(2)从众义定本义——形声字 造——前往、到 诛——谴责,声讨 纲——网的总绳

(3)从众义推本义 ①假借字 “权”,本为木名。《说文》:“权,黄华木也。” 秤砣:《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正权概。”郑玄 注:“称锤曰权。” 称量:《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 后知长短。” 权变:《孟子·离娄上》:“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权(称量) 权(权变) 权(秤砣) 权(权力)

②文字为某词的引申义而造 “阳”词的本义:阳光 “阳”字的本义是“阳”词的本义的引申义

二、词的引申义 1、定义:从词的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意义

2、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物件有某种相似之处。 斗( ),本指舀酒器,《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毛传:“大斗,长三尺也。” 由于“斗”的外形与天上北斗七星联起来的形象相似,所以就以“斗”来比喻“北斗”,从而使“斗”引申出“北斗”之义。例如,《诗经·小雅·大东》:“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饭,本指吃饭,动词。《说文》:“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这是以行为的名称代指行为对象。

(3)相因:本义和引申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概念,但两者之间有深层的内在逻辑关系。 虚,本指大丘,《说文》:“虚,大丘也。”《诗经·鄘風·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3、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 也叫链条式引申。从本义派生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派生出新引申义的引申方式叫做连锁式引申。

要: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②中间(中间)——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行进)——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辐射式引申 以本义(或某一引申义)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直接引申出若干个引申义。引申出来的各个词义都与本义(或某一原引申义)保留着直接的联系。

7、节约 1、木节 節 6、法度 2、关节 3、季节 5、节操 4、节奏 竹节、木节、关节:坚硬突出处 竹节、季节、节奏:事物分段处 竹节、节操、法度、节约:都含有“约束”义

(3)综合式引申 一个词的若干个引申义,有一部分是直接从本义派生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从其它引申义再派生出来的,这样的引申方式叫做综合式引申。

2、相信 3、的确 信 1、有信用 4、凭证→5、信使→6、音讯→7、书信

“信”和“有信用”、“相信”、“的确”、“凭证”都含有“真实”的要素在里面: 信(言语真实):[言语]+[真实] 有信用:[对人的态度]+[真实] 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 的确:[某种动作∕状态]+[真实] 凭证:[用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 信使:[携带凭证传递消息或命令]+[人] 音讯:[信使传递的]+[消息] 书信:[传递音讯的]+[文字材料]

4、引申的规律 (1)从个别到一般 河——本义专指黄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引申为水道总称,泛指各种河流,如《汉书》颜师古注云:“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后汉书》李贤注云:“河者,水之总名也。”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从具体到抽象 道——《说文》:“道,所行道也。”本义指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荀子·天论》:“天有常道。”

(3)从实义到虚义 跟——《说文》:“跟,足踵也。”本为名词脚后跟。焦赣《易林·蹇之革》:“头痒搔跟,无益于疾。”由此引申出动词跟从、跟随义,《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下》:“众文武都跟我来。”又因此动词义常用于两个名词性词语之间,因而不断虚化,后逐渐虚化为连接两个名词性词语的连词,《金瓶梅词话·五八回》:“我跟你多在他家吃酒,他还小哩。”

三、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性 1、能使我们对词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绥”,有安抚的意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 现在有绥宁、绥怀、绥服等词。 “绥”本指车上的绳带,《论语·乡党》:“升车必立正,执绥。”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

2、可以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 “任”《新华字典》: ①相信:如信任;②任命:任用; ③负担;④职务:如到任、任务; ⑤由着、听凭:如任意、放任; ⑥随便,不论:任什么都不懂,任人皆知。[转]任何,无论什么:任人皆知。

《现代汉语词典》 [任1] : ①任用;②担任;③担当;④职务;⑤量词。 [任2] : ①任凭;②不论。

“壬”( ) 《孟子·滕文公上》:“门人治任将归。” 任重道远

任用→信任→听任、听凭、放任→不管,不论 担当、承受 担子→但任、任职 任用→信任→听任、听凭、放任→不管,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