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十一章 排 泄. 第二节 排尿护理 排尿的生理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700ml→ 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 收缩,可控制排尿。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提问:你能小结判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吗?
注射用水.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第二章 化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 处方前研究.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剂学实验 实验三 注射剂、滴眼剂的制备.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第七节 眼用制剂 滴眼剂(英: Eye-drop)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也有将药物做成片剂,临用时制成水溶液。 眼用液体药剂按用法可分为滴眼剂及洗眼剂。工业生产只有滴眼剂。
其他类抗生素.
探究实验一:物质溶于水会形成什么? 药品:硫酸铜晶体 酒精 泥沙 食用油 仪器:试管(四支) 步骤: 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 酒精放入水中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在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中的化学 进化阶段和生物化学进化阶段之 间,有一个分子自组织过程或分 子自组织进化阶段。 M. Eigen.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 水溶液 主讲:燕翔(讲师) 单位:科学教育系.
第八章 水 溶 液 无机化学2015.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溶液的浓度 主讲:田树林.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Surfactant Determined by Conductometric Method.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conductometry
—— Potential-pH Diagram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物理化学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2019/4/23.
药物的跨膜转运.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 (第三部分).
高中化学竞赛 【第二讲 溶液】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活度系数γ=1,离子积Kw、任意n元酸HnA第m级电离常数Kam、分析浓度CHnA已知且为真值的情况下酸的水溶液[H+]近似计算的误差分析
—— Potential-pH Diagram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3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原理及缓冲溶液的性质;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如加入 A- 适当过量至浓度为 cA,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1.水:药典规定制药用水为饮用水、纯化水、注 射用水、无菌注射用水 2.非水溶剂 ⑴醇及多元醇: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一节 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 一、药用溶剂的种类 1.水:药典规定制药用水为饮用水、纯化水、注 射用水、无菌注射用水 2.非水溶剂 ⑴醇及多元醇: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⑵醚类: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 ⑶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 ⑷酯类:醋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 ⑸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 ⑹烃类:丙烷、丁烷、己烷、环己烷、液体石蜡 ⑺亚砜类:二甲基亚砜

δ越大极性越大,两种组分δ越接近越易互溶。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一节 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 二、药用溶剂的性质 (一)介电常数ε(见表2-1)   溶剂的介电常数系指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反映溶剂的极性大小。水的介电常数最大为80,将电解质加入后其离子间引力降低到原来的1/80 。 (二)溶解度参数(δ) 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表示极性大小 δ越大极性越大,两种组分δ越接近越易互溶。 生物膜δ平均值21.07±0.82与正辛醇接近,溶液理论不适用于体内,但可作为模拟生物膜相测定分配系数的一种溶剂。

药典规定七个名词: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一)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solubility)系指一定温度(气体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常用一定温度(25 ℃ ±2℃)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药典规定七个名词: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测定中完全排除解离和溶剂影响是不可能的,实测的多为平衡溶解度或表观溶解度。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二)药物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1、药物特性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药物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指药物不含杂质、在溶剂中不解离或缔合、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浓度。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药物溶解度<1mg/ml(极微溶解)就难于吸收。新化合物首先要测定的参数。根据相溶原理图来测定。 测定中完全排除解离和溶剂影响是不可能的,实测的多为平衡溶解度或表观溶解度。

A B C 特性溶解S。 数份不同程度过饱和溶液,恒温持续振荡达平衡,离心过滤,取上清液适当稀释,测定药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 药物:溶剂(mg/ml) 数份不同程度过饱和溶液,恒温持续振荡达平衡,离心过滤,取上清液适当稀释,测定药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 以测得药物溶液浓度为纵坐标,以药物质量-溶剂体积比率为横坐标作图。A:药物发生解离或有杂质或与溶剂复合或增溶;B:药物无解离纯度高;C:抑制溶解的同离子效应

药物配成不饱和到饱和数份溶液,恒温振荡过滤测浓度,实测浓度纵坐标,配制浓度横坐标作图,转折点A即为该药物平衡溶解度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二)药物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药物平衡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药物配成不饱和到饱和数份溶液,恒温振荡过滤测浓度,实测浓度纵坐标,配制浓度横坐标作图,转折点A即为该药物平衡溶解度 S A S。 C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1.药物分子结构 相似相溶。在极性溶剂中,与 溶剂形成氢键,S增大,如形成分子内氢键S减少。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1.药物分子结构 相似相溶。在极性溶剂中,与 溶剂形成氢键,S增大,如形成分子内氢键S减少。 成盐后S增加。 2.溶剂化与水合作用:阳离子水合作用强, 离子水合数目随离子半径增大而降低 3.多晶型:晶型不同晶格能不同 溶解度:无定形>结晶型 4.溶剂化物(结晶时溶剂进入晶格) 溶解度:有机化物 >无水物>水合物

6.温度:溶解过程一般为吸热,随温度升高溶解 度加大。放热过程则反之。 7.pH 值与同离子效应: pH 值影响成盐。加入同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5.粒子大小:对可溶性药影响不大, 难溶性药物粒子 >2μm几乎无影响 <100nm 随粒径减少而增加 药物微粉化可增大溶解度。 6.温度:溶解过程一般为吸热,随温度升高溶解 度加大。放热过程则反之。 7.pH 值与同离子效应: pH 值影响成盐。加入同 离子物质溶解度降低。盐酸盐药物在0.9%氯化 钠中溶解度比水中低。

8.混合溶剂:与水任意混溶,能增加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如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一定比例,药物溶解度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8.混合溶剂:与水任意混溶,能增加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如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一定比例,药物溶解度 比在任一单纯溶剂中的都大,且出现极大值, 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因两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改变混合溶剂 极性,降低介电常数,利于难溶性药物溶解。 (为什么?)

常用助溶剂为两类:有机酸及钠盐,如苯甲酸钠为咖啡因的助溶剂; 酰胺类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等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9.添加物 (1)助溶剂:助溶(hydrotropy)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在溶剂中(水)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碘在水中溶解度1:2950 ,加碘化钾增至1:10 。 常用助溶剂为两类:有机酸及钠盐,如苯甲酸钠为咖啡因的助溶剂; 酰胺类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等 如茶碱—二乙胺(氨茶碱)。常见难溶性药物及助溶剂见表2-5

9.添加物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2)增溶剂:增溶(solubilizaion)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物质称增溶质。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增溶量。(具体在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中讲)

药物溶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Noyes-Whitney方程: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二、药物的溶出速度 (一)药物溶出速度表示方法 药物溶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Noyes-Whitney方程: 当Cs》C 即C<0.1Cs时 溶出条件称漏槽条件 药物体内吸收被认为是 漏槽情况 K:溶出速度常数 S:固体表面积 Cs:溶质溶解度 C:t时间溶液中溶质浓度 D:扩散系数 V:溶出介质体积 h:扩散层厚度

(二)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及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1.固体粒径和表面积:粒径小表面积大,溶出快。 2.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黏度低、扩散快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二、药物的溶出速度 (二)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及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1.固体粒径和表面积:粒径小表面积大,溶出快。 2.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黏度低、扩散快 3.溶出介质的性质:模拟胃液、肠液等 4.溶出介质的体积:全部溶出时最终浓度应为溶 解度的10%~20%(符合漏槽条件) 5.扩散系数:黏度低,半径小,D大 6.扩散层厚度:搅拌使之减少,溶出加快

(一)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一、药物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半透膜指药物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可自由通过 而药物分子不能通过的膜。纯溶剂侧向溶液侧移 动,渗透压相等达平衡。依赖与溶液中溶质粒子 的数量,是溶液依数性之一。 单位:渗透压摩尔浓度,常以每千克溶剂中 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

毫渗摩尔浓度 = n×1000 ( mOsmol/kg) 分子量 n:溶质溶解时生成的离子数或药物种数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一、药物溶液的渗透压(一)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每kg溶剂中溶质克数 毫渗摩尔浓度 ( mOsmol/kg) = n×1000 分子量 n:溶质溶解时生成的离子数或药物种数 葡萄糖=1 氯化钠=2 硫酸镁=2 氯化钙=3 枸橼酸=4

(二)渗透压测定方法 由冰点降低值间接求得(冰点降低值) 正常血浆渗透压749.6KPa 285 ~310 mOsm/kg (三)等张溶液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一、药物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测定方法 由冰点降低值间接求得(冰点降低值) 正常血浆渗透压749.6KPa 285 ~310 mOsm/kg (三)等张溶液 1.测定装置:渗透压计或精密贝克曼温度计 2.测定法:新鲜蒸馏水调0,标准液校正 测供试品渗透压摩尔浓度

二、药物溶液的pH与pKa值(解离常数)测定 1、 pH值: pH计测定 各体液pH值不同 2、 pKa值:电导法、电位法、分光光度法、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二、药物溶液的pH与pKa值(解离常数)测定 1、 pH值: pH计测定 各体液pH值不同 2、 pKa值:电导法、电位法、分光光度法、 溶解法等 pKa 酸性 碱性 <2 强酸 极弱碱 2~7 中强酸 弱碱 7~12 弱酸 中强碱 > 12 极弱酸 强碱

滴重法:液体在管口成滴落下时,落滴大小与管口半径及表面张力有关。 落滴重量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关系: mg=2πrσ σ =mg/2πr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三、药物溶液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影响吸附。 测定方法:最大气泡法、吊片法、滴重法 滴重法:液体在管口成滴落下时,落滴大小与管口半径及表面张力有关。 落滴重量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关系: mg=2πrσ   σ =mg/2πr m:落滴质量 r:落滴半径 σ:表面张力

《中国药典》规定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黏度计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四、药物溶液的黏度 黏度:动力黏度、运动黏度、特性黏度 《中国药典》规定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黏度计

小结: 学会基本理论在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研究中运用 1.重点掌握: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2.重点掌握: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及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3.熟悉: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