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 教育部技職司 11/13/2013 1 1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 參、未來期待 肆、執行進度 2
壹、前言 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平衡國內人力供需 技職教育與臺灣經濟建設和未來發展關係密切,過去培養不少技術人才,造就臺灣經濟奇蹟,各界均認為技職教育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惟應強化產業人才的培訓,結合產業需求,改進技職教育。 回應外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 近10年來技職學校改制升格,加上技職教育並未得到應有的肯定與尊嚴,致高職學生以升學為導向,技職教育學術化,引發技職教育定位不明、學用落差的批評聲浪。 技職教育應隨著整體環境與社會需求變化,及參考先進國家作法,快速回應調整,以培育國家所需技術人才,再現臺灣技職教育榮景。 3
貳、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1/3) 提升技職教育競爭力 目標 無論高職、專科、 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改變社會對 科技校院畢業生都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 充分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技術人力 改變社會對 技職教育的 觀點 4 4
貳、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2/3) 策略 3個面向9個策略 制度調整:政策統整、系科調整、實務選才 課程活化:課程彈性、設備更新、實務增能 就業促進:就業接軌、創新創業、證能合一 5
貳、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3/3) 期程 102-106年 經費 總計202億8,950萬元 6
策略1-政策統整之1 背景: 因應產業變遷,滿足業界人才需求, 提升學生就業力,結合政府部門、產 業及學校資源,建立教考訓用政策一 致的技職教育發展策略及產學訓培育 機制,並訂定技職教育相關專法,統 整高職與技專校院政策。 7 7 7
策略1-政策統整之2 作法: 一、結合教考訓用,整合政府部門、產業及學校資源, 建立跨部會、產業界及技職學校合作機制及平臺 (一)成立院層級、部層級跨部會小組,建立教考訓用合一之 技職教育發展策略。 (二)建置產官學研合作平臺/機制,推動產學合作,共同培育 產業所需人才;系科設置審查平臺;業界捐贈設備媒合 平臺;產企業公會交流平臺;職能發展與應用平臺等。 (三)建立高職與技專校院對話平臺,落實技職教育政策一體化 1.召開技職校院聯席會議或技職教育行政業務協調會報。 2.利用各種會議(如校長會議),提供技職學校對話平臺。 8
策略1-政策統整之3 作法: 二、完備技職教育相關法規,建立完整技職教育體系, 落實技職教育政策整體化,主要內容如下: (一)明定技職教育分為「職業試探」、「職業準備」、 「職業繼續進修」三階段,並向下扎根。 (二)技職教育制度鬆綁事宜,例如學校與特定產業合作辦 學、課程彈性化、校辦(衍生)企業、鼓勵學生先就 業再升學機制等。 (三)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與學配套措施,並鼓勵產 業參與人才培育,例如課程規劃、引進業師、強化師 資培育及專業發展、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設備捐贈 等。 (四)經由法制化程序,建立我國技職教育人才培育模式, 彰顯技職教育特色。 9 9
策略2-系科調整之1 背景: 近年來由於高職學生漸以升學為導向, 且學校漸往設科成本低之新科系傾斜, 連帶影響技專校院之設系規劃,也使得 產業人力結構產生傾斜,期透過技專校 院與高職學校系科之盤點、學生變動與 產業人力需求分析及獎補助機制之引導 ,俾使學校所培育之人力,更緊密鏈結 與貼近產業所需人力。 10 10 10
策略2-系科調整之2 作法: 一、依據產業發展之人力需求,盤點技專校院與高職學校系科之設置及銜接: (一)學校系科盤點與學生變動分析 分析近年高職與技專端之系科設置、在學學生數、新生註冊率等變動情形,以作為學校及產業間供需對應之基礎,並建立系科設置資訊平臺,定期提供各年度分析資料。 (二) 建構系科對應產業需求之運作機制 分析未來可能面臨缺工嚴重產業其人才學歷與系科對應需求、高職近3年及技專近4年熱門設置系科班,及未來產業之實際人力需求。 (三)以系科盤點結果,核定系科設置、調整及學生總量。 11
作法: 策略2-系科調整之3 二、結合「策略5-設備更新」方案,優 先補助高職及技專校院扶植製造業 、重點產業類科等辦學成本高,且 基層技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科班。 12
策略3-實務選才-1 背景: 高職學生升學日增,教學內容受傳統「筆 試選才」影響,偏重一般考科,而忽略實 務能力之培養。強化「實務選才」入學方 式,以引導師生重視實務教學與實作能力 ,以貼近產業所需人力。 13 13 13 13
策略3-實務選才-2 作法: 一、現行招生管道之檢討: (一)加強甄選入學第2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二)提高技優入學管道務實致用之特色。 1.提高各技專校院第2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以非書面資料審查方式辦理之比率。 2.改進第2階段指定項目各招生群別之加分優待對照表之採計項目及加分比率,增進各校採用之比例。 3.高職各群專題製作成果表現納入第2階段採計項目。 (二)提高技優入學管道務實致用之特色。 1.納入高職各群專題製作競賽為技優甄審採認項目。 2.納入其他公部門辦理之「執行業務執照」為技優甄審報考資格。 (三)調整各技專校院單獨招生選才作法,鼓勵各校以術科測驗成績為入學選才依據。 14 14
策略3-實務選才-3 作法: 二、未來招生管道之規劃: 整併現行之招生管道,以朝簡化招生,落實實務 選才之目的。 實務選才招生:將同屬實務選才機制之管道整併。 聯合登記分發:招生名額占核定招生名額25%為原則。 單獨招生:為維持招生管道之彈性,本方式仍將持續辦 理。 三、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方式之調整規劃: 以能引導高職重視實務技能之方式,辦理四技二 專統一入學測驗。 15 15
背景: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建立從高職至技專 校院課程銜接,並對焦職 場需求,培育學生具備畢 業即可就業之能力。 策略4-課程彈性-1 背景: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建立從高職至技專 校院課程銜接,並對焦職 場需求,培育學生具備畢 業即可就業之能力。 16 16
策略4-課程彈性-2 作法: 一、依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置高職及技專校院課程與教 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 (一)檢視高職及技專校院各群科所開設課程,調查未能連貫之 原因,作為課程改進基礎。 1.依高職及技專校院基礎科目不足及落差之調查結果,擇要 製作數位化基礎科目銜接課程,放置網站資源分享。 2.依高職及技專校院專業科目重疊及落差之調查結果,擇要 製作各類群科(15群)專業科目銜接課程。 (二)規劃高職就導向模組化課程,培養立即就業能力。 (三)建置課程及教材銜接產業需求之彈性機制,並由高職、技 專及業界共同規劃。 (四)鼓勵各技專校院考量課程銜接需求,採分組教學(如依高 中生與高職生起點行為進行差異化教學)。 17
策略4-課程彈性-3 作法: 二、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研訂「教育部鼓勵技專校院辦理通識課程實施要點」,鼓勵技專校院藉由強化通識課程,健全各校通識教育課程的規劃與發展機制,提升其內涵並建置各校通識教育課程績效的檢核機制。培養學生具備正確人生觀及職業倫理,落實全人教育精神,強化技專校院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與人文素養。 18
策略4-課程彈性-4 作法: 三、系科自我定位,與業界建立策略聯盟並共構產 業導向之實作及特色課程(含核心專業能力、實 習課程及職業倫理)。具體內容如下: (一)輔導各系(科)召開系(科)會議確認自我定位,確認 群培育人力與教育目標。 (二)系(科)教師透過廣度研習從區域產業尋求相對應之 業界合作夥伴。 (三)系(科)與業界合作夥伴共商職能導向之核心專業能 力,並將核心專業能力轉化為課程,可包含:跨領 域學習、模組化課程、就業學程之設計。 19
作法: 策略4-課程彈性-5 四、強化技專校院暨高職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辦理高職各群科專業英語文營隊研習活動。 開辦技專校院暑期英語密集訓練班。 五、建立亞洲校園聯盟,推動技專校院跨國學位 學程,促進人才國際流動。
策略5-設備更新之1 背景: 因國內產業快速轉型發 展,致學校教學實習設 備產生嚴重落差,影響 實務教學及學生實作能 力之學習。 21 21
策略5-設備更新之2 作法: 一、更新基礎教學設備:分級分年更新高職及技專校院製造業或重點產業類科等成本高且基層技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系科班設備。 (一)研訂要點,補助學校依業界需求及學校發展特色調整課程及更新教學設備。 1.技專校院: 補助學校對焦產業關鍵技術所需之設備,以培育 具專業實作能力之技術人才。 2.高職學校: 補助基礎就業技術及基本實作課程所需之設備。 22
策略5-設備更新之3 作法: (二)更新基礎教學設備順序: 舊之參據。 1.技專校院: 2.高職學校: 第一階段:製造業與重點產業技術人力缺乏相關系科 第二階段:醫護、農業、海事與水產技術人力缺乏相關系科 第三階段:其它產業技術人力缺乏相關系科 2.高職學校: 全國公私立中等學校產業特殊需求類科需求之資本門教學設備 全國公私立中等學校重要基礎相關群科需求之資本門教學設備 全國公立中等學校校訂專業及實習科目所需教學設備 北、高公立中等學校及全國私立學校為主,全國公立學校為輔之部定專業及實習科目所需基礎教學設備汰舊換新及維修 學校針對銜接產業需求而發展的群科特色課程所需設備 (三)定期匯整業界設備與發展現況,提供學校更新汰 舊之參據。 23
策略5-設備更新之4 作法: 二、整合區域教學中心設備: ,利用本計畫設備與人力資源與在地高、中職與國中 (一)技專校院:補助部分學校成立「區域技術教學中心」 ,利用本計畫設備與人力資源與在地高、中職與國中 形成縱向的連結,開辦短期技術課程或體驗營隊以協 助在地高、中職學生性向發展或對學生進行學前輔導。 (二)高職:整備6所區域技術教學中心及14所群科中心學校 設備與人力資源,提供各校配合教師研習、學生實作 等課程使用,促進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24
策略5-設備更新之5 作法: 三、鼓勵產業捐贈學校教學設備:研訂要點,提供誘因鼓勵產 業直接或間接投入設備至教學單位。 (一)捐贈設備誘因: 1.租稅獎勵:國立學校適用所得稅法;私立學校適用私立 學校法第62條。 2.獎勵優惠:受贈相關之行政雜費。 (二)得分階段辦理如下: 製造業與重點產業技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系科 醫事、農業與水產業技術人力缺乏之相關系科 其它類產業技術人力缺乏之系科 (三)受贈學校與贈與單位應簽訂捐贈協議書,載明學校提供實作課程、就業人才,產(企)業提供設備及設備操作教學人員與其他權利義務,以及智慧財產權歸屬及雙方互惠協定等。 25
策略6-實務增能-1 背景: 技職校院未具實務經驗專任教師 比率偏高,且傾向學術研究;學 生疏於專業技術與正確工作態度 之養成,致無法與產業密切結合 ,產生學用落差情形。
策略6-實務增能-2 作法: 一、教師面之1: (一)業師協同教學共構課程並予e化,並建立業師人力 資料庫;同時鼓勵教師赴公民營機構進行短中長 期研習服務。 (二) 教師聘任: 鼓勵學校聘任具業界經驗之新進專業科目教師 明定「具實務經驗教師」定義:係指教師擔任教 師前累計至少具有2年相關專業工作經驗或最近3 年具有累計半年以上與企業合作之實務經驗或產 學合作案。 鼓勵高職專業科目教師甄試,著重實作測驗(術科)。 27
策略6-實務增能-3 作法: 一、教師面之2: (三)鼓勵技專教師以技術報告或產學研發成果升等及納入教師評鑑指標 1.檢討修正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 資格作業要點,放寬學校彈性辦理教師自審資格 條件,以鼓勵各校具有特色之教師評鑑與升等機 制,引導教師以技術報告或產學研發成果升等。 2.提高私校整體發展獎補助指標核配比重,引導學 校更積極鼓勵教師選擇以技術報告升等。 28
策略6-實務增能-4 (一)建立實習廠商篩選機制。 作法: 二、學生面-落實學生實習(包含高職、技專校院及研 究生於校內、外及海外之企業或研發單位實習) (一)建立實習廠商篩選機制。 (二)協同教學之業師,優先聘為現場實習指導老師。 (三)與業界研訂實習課程大綱,及實習關鍵能力學習成 效之評核指標。 (四)簽訂實習契約,並保障學生該有之權利。 (五)學校教師需定期或不定期到業界協同指導(輔導)。 (六)建立產企業公會交流平臺,鼓勵業界與學校合作並 提供實習職缺。 (七)針對實習職缺不易提供之產業別,設立區域模擬實 習公司。 29
策略7-就業接軌之1 背景:開設各類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並札實技職教育宣導,培訓學校職輔人力,以利學生適性發展、就業接軌,及提升就業力。 作法: 一、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1 (一)高職: 1.獎補助學校結合產企業及職訓中心開辦就業導向課程專班(含建教合作班、產業特殊需求類科、提升實務能力就業導向專班 )。 2.辦理高職或高中附設職業類科學生赴職場體驗。 30
策略7-就業接軌之2 作法: (二)技專校院 引導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針對業界需求開設各類型產 一、擴大辦理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2 (二)技專校院 引導技專校院辦理「產業學院」,針對業界需求開設各類型產 學合作專班學程,其課程、學制、學習時段、和教學模式彈性 多元,以培育業界所需各式人才;相關推動事項如下: 1.研擬「產業學院」補助要點,明定學校與業界在人才培育應負擔責任(如學校應就產業所需核心技術轉化成專業課程與教材、產業界提供業師、實習職缺、共編教材等)。 2.結合公部門相關資源,並透過與各產業公會之溝通機制,建置資訊交流平臺,俾利產業向學校提出人才之質與量需求。 3.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甄選專班學生。 目前正與經濟部及勞委會結合(公協會)研議辦理精密機械、紡 織、動畫、化工及連鎖加盟服務業等5種產業共同培育人才之 示範案例。 31
策略7-就業接軌之3 作法: 二、學生就業率納入高職、技專校院評鑑及私校獎補助 之指標(建立畢業生就業率調查及後續追蹤輔導機 制) 。 三、全面落實技職教育宣導,透過宣導及體驗學習活動 ,協助國中生依性向、興趣及能力適性選讀技職教 育。 四、建置國中、高職、技專校院學生職涯探索歷程檔案 五、培訓國中、高職及技專校院職涯規劃種子教師,充 實學校職輔人力,強化職輔功能。 六、結合勞委會職訓局辦理區域校園徵才活動,協助大 專畢業生至職場就業。 32
策略8-創新創業 背景:擴散校園研發成果加乘效應,貢獻社會經濟,並 提升學生創新及就業力 作法: 補助教育部6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結合地方政府、學校、周邊產業及社區資源,辦理創新創業人才深化培育,及媒合區域產業所需各層級就業人力,以協助區域經濟發展,具體作法: 1.辦理創新創業課程研習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2.推動校園創業文化,辦理各項推廣活動、競賽、及創業補助計 畫(含學校研發成果衍生新創事業)等,訓練學生創業技能。 3.協助國際發明展得獎作品商品化。 4.建立產企業公會交流平臺,協助媒合高職及技專校院開設各類 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 4.引進並媒合產業進駐技專校院設立研發中心。 5.結合國科會大小產學聯盟,協同區域內學校,推動各式產學合 作計畫,引導技職師生深入業界。 33
策略9-證能合一-1 背景:目前政府及民間證照種類繁多,惟未能對應產業實際需求,致學生取得之證照無法為業界所用,課程亦無法配合調整。 作法: 一、配合系科盤點及調整結果,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系科與產 業需求相對應之專業證照,並鼓勵學生取得。 (一)收集彙整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 1.勞委會:具法規效用之技術士證,以及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作業所採認之民間職業證照。 2.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核發具法規效用之職業證照。 3.其他產企業公會推薦產業界認同之專業證照。 (二)提供高職及技專校院專業證照名單,俾其依系科定位與 特色擬定各系科所需專業證照,並鼓勵學生取得。 34 34 34
策略9-證能合一-2 二、結合教考訓用,鼓勵高職及技專校院依據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建置之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作法: 二、結合教考訓用,鼓勵高職及技專校院依據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建置之職能基準,與產業界共同規劃課程,以提升學生就業力。 (一)依據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建置之職能基準 或產業界所需職能,鼓勵技專校院與產業界 共同規劃課程。 (二)補助技專校院與產業界共同規劃及推動課程 所需相關費用。 35
參、未來期待 緊密鏈結產業需求,培育各級學校學生具備立即就業能力,學用合一,打造實用技職,達到以下效益: 人才培育:學校透過就業輔導(就業博覽會等)、實習、研究或發明、創業、執照及證照等管道,建立學生畢業轉銜至職場之機制,提升技職學生就業力及就業率。 技術開發:技職師生深入業界,輸出教學與服務,協助企業轉型或技術開發。 經濟發展:結合地方政府及產企業界,擴散校園研發成果及產學人才交流加乘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36 36
肆、執行進度 研擬完成7個補助要點103年正式推動-國教署 策略二 系科調整 開設製造業 或重點產業 類科補助要 點 策略五 設備更新 103計畫研提: 103年1月 策略五 設備更新 1.充實基礎教學實習設備。 2.發展學校特色課程及各區技術教學中心與群科中心學校特色設備。 3.鼓勵產業捐贈教學設備。 103計畫研提: 103年1月 策略六 實務增能 1.教師赴公民 營。 2.業師協同教 學。 3.學生至業界 實習與職場 體驗。 4.整合辦理學 生專題製作 競賽及創意 競賽。 103計畫研提: 103年1月 策略七 就業接軌 開設就業導 向課程專 班。 103計畫研提: 103年1月
整體規劃書(20頁) 研擬完成4個補助要點103年正式推動-技職司 請簡要說明學校現況、發展重點、在地產業特性、人力需求等,及配合學校發展重點,申請二期再造之整體規劃 策略二 系科調整 策略五 設備更新 1.課程調整。 2.充實設備。 3.強化實作。 4.擴散效益。 103計畫研提: 102.12月底前 策略六 實務增能 1.與企業工會 交流聯盟。 2.系(科)定位。 3.核心專業能 力轉化課程。 4.業師協同教 學。 5.教師企業研 習。 6.校外實習。 7.就業輔導。 103計畫研提: 103.3月底前 策略七 產業學院 1.建置專責窗 口,引進外 部資源。 2.對焦業界人 力需求,量 身打造專業 學程。 3.合作廠商留 用專班學生, 畢業立即就 業。 103計畫研提: 103.4月底前 策略八 創新創業 1.納入區產工 作事項。 2.建立與產業 公(協)會交流 平臺。 3.深化培育國 際發明展及 各類競賽獲 獎師生。 4.鼓勵校園創 新研發成果商 品化。 103計畫研提: 102.11月底前
報 告 完 畢 敬 請 指 教 Thank You 39 39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