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课标要求: 1. 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4.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 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Advertisements

课标要求: 1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 蒙思想家的观点 2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启蒙运动.
启 蒙 运 动 The enlightment 分宜中学历史组鄢外生. 什么是启蒙 “ 启蒙 ” Enlighten ,点燃心中的 明灯。 是开启智慧,把人们从愚昧、 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 来,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 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斗争.
第 11 课 希腊先哲 人文精神的没落 人文精神的复兴 人文精神的产生 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中世纪 第 12 课 文艺复兴 第 13 课 宗教改革.
第八单元 17 —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 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世纪的欧洲再次 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1. 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近代唯物主义 哲学的确立 经济: 政治: 科学文化:
第六单元 3 什么是 “ 启蒙运动 ” ? 指 17 - 18 世纪, 欧洲的资产阶级进 步思想家在思想领 域掀起的一场继承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人文主义精神, 以 理性 为核心,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 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战争到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理论与高考 导学提纲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未来50年的现代化展望及思考.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李静.
初中历史课堂.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新文化运动.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  课标版 历史 第41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历史小故事 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风雅事物的最高鉴赏家、艺术的保护者、惜才的善人、天才的知己、一切迫害的谴责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孤儿的慈父、富人学习的榜样、穷人的靠山、善人的典范。
五四运动.
期末复习.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书读薄 高考五大高频考点专题整合 专题四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明确高考动向 形成知识体系 做到触类旁通.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诸城市城北学校 张跃文.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 历史选修二复习课.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材料】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洋人都是没有文化的野蛮人。他们吃牛奶,吃了不能消化就胶结在肚子里,必须吃大黄喝茶水才能化解,连最穷的洋人也要在胸前挂一小口袋大黄,时常去舐舐闻闻,而大黄和茶叶只咱中国有。另外,也许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冲击——反应模式 费正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冲击”,中国“反应”其“冲击”,这种模式突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授课人:方琼 2010年12月9日 1.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欧洲 启蒙思想.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六单元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 元 线 索 概 览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二)“中体西用”思想 (三)维新思想 单 元 线 索 概 览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维新思想 (二)“中体西用”思想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近代思想解放 的潮流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主题 三个阶段 一个方向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主题:救亡图存 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制度 思想文化 器物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林则徐、魏源 维新变法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主题:救亡图存

14~18世纪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名称 核心观点 特点 代表人物 以复兴 为名,以 为旗帜,提倡 ,反对 ,倡导个性解放 以复兴 为名,以 为旗帜,提倡 ,反对 ,倡导个性解放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人文主义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16、17世纪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康德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理性王国”) 斗争矛头直指 ,提出“ ”、“ ”、“ ”“ ”,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17、18世纪 理性、民主、平等、科学 启蒙运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阶级 主要观点 实践活动 实践结果 19C40s、50s 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 19C60s~90s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失败 19世纪末 康、梁、谭、严 资产阶级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 维新变法 20世纪初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 辛亥革命 1915-1917 陈、李、鲁、胡 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全盘西化) 新文化运动 1917-1927 陈独秀、李大钊 无产阶级 走俄国人的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7-1949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成功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特点(侧重点) 学习西方器物 学习西方制度 学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 19C40s、50s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19C60s~90s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19世纪末 康、梁、谭、严 君主立宪制 20世纪初 孙中山 民主共和制 1915-1917 陈、李、鲁、胡 民主、科学 (全盘西化) 1917-1927 陈独秀、李大钊 走俄国人的路 1927-1949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学习西方器物 学习西方制度 学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

归纳总结: 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要抓住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的四次争论 史论共识 “走自己的路”

【重、难点探究】 【重难点1】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特征是什么? (结合必修一、必修二) 政治: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封建反侵略成为近代民主革命任务。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发展。 思想:知识分子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封建思想进行了冲击。

【重、难点探究2】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而统治者对外也是一无所知。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英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致使民族危机加深。 ③鸦片战争——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重、难点探究3】:如何评价林则徐? (1)禁烟的民族英雄:在英国贩卖鸦片泛滥之际,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大长了中国人民反英斗志; (2)抗英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广州禁烟期间,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同时,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东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至于镇压农民起义,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效忠于清王朝的一种表现。 “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蒋廷黻

【重、难点探究4】 “中体西用”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提示: (1)目的相同:洋务派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派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 (2)手段一致:“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对西方“长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3)结果相同: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未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重、难点探究5】中体西用思潮的发展 (一)19世纪70-80年代,一些参与同光新政的早期维 新思想家也大都赞同中体西用说。 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范围亦更加广泛,诸如发展科技、扶助民族资本、振兴商务、废科举、兴办学堂,甚至还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民共主的思想。 (二)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后,清政府内优外患日迫,中西文化冲突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上展开,朝野上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随之加深,通过比较思考,在体用关系的认识上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仅明确提出了中体西用口号,而且将其理论化、系统化。

1、1896年4月,《万国公报》编者兼上海中西书院总教习沈寿康写道:“中西学间,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1896年8月,管理大学堂和官书局的工部尚书、协办大学七孙家鼐也提出:“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 3、1898年5月,张之洞著《劝学篇》,详细论述了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及其关系,使这一理论系统化,更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的成熟。 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他不仅在明定国是诏中强调了中体西用原则,而且下诏推崇阐明中体西用的著作。

【重、难点探究5】阅读P69【学思之窗】,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无:①洋务派“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

? 托古改制 借助儒家学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重、难点探究6】 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原因 ——马克思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 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出孔子的旗号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他透露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其貌则孔也”,你理解是什么意思吗 ? 托古改制 借助儒家学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①客观原因:儒家思想及孔子仍居正统地位,以孔子为旗号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维新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具有“儒表西里”和托古改制 的特点 原因: ①客观原因:儒家思想及孔子仍居正统地位,以孔子为旗号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②主观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 ③自身因素: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重、难点探究7】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中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 而新文化运动则提出打倒“孔家店”,主要是针对儒家思想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复辟帝制的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重、难点探究8】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2.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 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 普及和繁荣。 (4)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 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存在“绝对 肯定”与“绝对否定”的错误认识。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难点探究9】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根本原因: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经 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 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2)客观原因: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 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重要条件: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重大意义 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提高了人们 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 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促使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 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 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重、难点探究10】 :综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认识? 【提示】: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高考真题演练 1.(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A

2.(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3.(2013·福建文综·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A

4.(2013·四川文综·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 5.(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6.(2013·重庆文综·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B 7.(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9.(2013·广东文综·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答案】中体西用。(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10分) 【答案】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5分)

10.(2013·山东文综·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英 美 日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83 136 25.5 自然科学 9 73 112 21.0 应用科学 24 56 10.5 杂录 5 7 38 7.1 57 32 321 123 533 —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 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 科 农学、林学等 工 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 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1)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若从清未新政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2)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3)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1.(2013·安徽文综·37)(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15分) 【答案】(3)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武则天虽有皇帝之尊,却受制于“家天下”政治制度;妇女贞节虽被地方视为道德标准,但妇女身心却遭摧残;五四前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观念在实践层面有所体现,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12.(2013·天津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答案】《庶民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3分)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4分) 【答案】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答案】(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