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死亡的哲学和科学探讨 第十讲,宗教和死亡 二,宗教对死亡的理解 死亡,不朽永生,死后生命 宗教的终末论eschatolo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神哪!我要讚美祢 天屬祢 地也屬祢 神哪 我要讚美祢 世界屬祢 是祢建立 神哪 我要讚美祢 神哪!我要讚美祢 南北屬祢 是祢所定 神哪 我要讚美祢 公義屬祢 慈愛屬祢 神哪 我要讚美祢.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生死學概論 第四講 跨越生死之間─從瀕死經驗認識死亡 授課講師:郭慧娟.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講道題目:聖靈恩膏與福音大使 經文:路加福音4:14-21 以賽亞書61:1-11 陳文惠傳道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6/6主日證道 主題:不可不知[言語能力] 經文:民數記14:26-38 陳文惠傳道
食字路口 飲食看燈行 營養姐姐廖澍君 1.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业务质量控制 与资产类项目审计实务 翟国强.
經文:箴二十三26,林前六19,羅六13, 林後五14 陳相瑋傳道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宝洁的品牌战略.
生命的永續經營觀 —現代人生死自在之道 南華大學副校長 生死學系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上帝的兒女何等有福 Children of God How Blessed You Are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你是榮耀君王 You Are the King of Glory by Mavis Ford (From: 新歌頌揚#359)
RCCC 2012 Summer Special Retreat at Bass Lake.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Oct 杨 金 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怀柔暑期学校( )
无处可藏.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 陈香兰(0551- ) Spring 2009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02/06主日:歡喜過新年 經文:腓立比書1:3-5、 3:1、4:4 袁閏耀牧師 2019/4/11.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普通话学人之家 信仰与科学 冯秉诚 2003年11月1日.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數位學習系統檔案上傳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曾在世界 漂流过 Drifter once upon a time.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本节内容 结构体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焉知 焉知 于一能 Apr.8.
第五章 小组工作.
以信仰的眼光看時間 生命的所有事件不是命數,卻是接觸天主的契機 苦悶乏味不再存在,每一刻都充滿著無限和深遠的意義.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本节内容 如何调试驱动程序?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词:J.V.E 李以诺 曲:J.V.E 李以诺 石狮市湖滨基督教会欢迎您!.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对死亡的哲学和科学探讨 第十讲,宗教和死亡 二,宗教对死亡的理解 死亡,不朽永生,死后生命 宗教的终末论eschatolog 三:死是一道门-生命的态度和质量

“哲学家的事业完全就在于使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 来”“ 那些以正确的方式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 是在自愿地为死亡作准备”。 “回忆说” 证明灵魂在我们生前存在。 “分有说”证明灵魂在我们死后也像它在出生前一样存在 。这里触及到了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理念” 基本 规定:“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是纯粹的抽象 概念,而是超出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的根 据的实在。

死亡作为主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汉 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1,哲学就是死亡的训练 ----柏拉图《斐多篇》 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death,是日日向死的 存在。人生下来就超着坟墓而去。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2,死亡:生存的有限性和超越性 “宗教是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产生的”--某宗教人士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汉 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对死亡的宗教哲学和科学的讨论 1, 不朽和死后生命 第二:死后生命如何理解? 1,灵魂在死亡之后马上与某种身体结合? 第一:个体的同一性必须体现在死后的生命中。 (个体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就是同一个个体。) 第二:死后生命如何理解? 1,灵魂在死亡之后马上与某种身体结合? 2,灵魂在身体死亡之后继续存在,但是,在再次结合之前,没有功能 ,是一种沉睡状态? 3,灵魂不仅继续存在,而且会在无形质的条件下继续运动。超视、心 灵感应等

死后生命的证明 1,濒死体验 Dr.Elisabethkbler-Ross http://www.ekrfoundation.org/index.php Dr.Raymond Moody http://www.lifeafterlife.com/ Dr.Kenneth Ring http://www.nderf.org/Ken%20Ring%20Intro.htm 2,巫术、通灵 http://v.ku6.com/show/gwB0qdYoxPh8Le-k.html 《科学探索频道》 斯里兰卡的例子最多,非洲、欧洲等,记忆中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 3,超心理学 PARAPSYCHOLOGY 生死问题在中国.pptx FOUNDATION 的创始人Eileen J. Garrett 。 李嗣涔的实验 《前世今生》Weiss博士的研究 Virginia大学的Ian Stevenson教授Division of Personality Studies:关于灵魂轮回的“最小纲领” 。 a “minimalist” model of reincarnation

濒死体验NDE 1、感到极度的平静、安详和轻松(占濒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2、觉得自己的意识甚至是身体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浮在半空中,并可以与己无关似的看医生们在自己的躯体周围忙碌着(占三分之一)。 觉得自己进入了长长黑洞,并自动地快速向前飞去,还感到身体被牵拉、挤压(占四分之一)。 3、黑洞尽头出现一束光线,当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亲戚们(他们中有的已去世)出现在洞口来迎接自己,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这时,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飞逝而过,就像看电影一样。多数是令人愉快的事件(占七分之一)。 4、同那束光线融为一体,刹那间觉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为一。 此外还有醒悟感、与世隔绝感、时间停止感、太阳熄灭感、被外力控制感等

基督教:有永生有天堂和地狱,死后肉体复活 儒教: 不知生,焉知死 人们看到 印度教和佛教:相信轮回来世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 基督教:有永生有天堂和地狱,死后肉体复活 儒教: 不知生,焉知死 还有一种世俗的“不朽”观,不涉及到死后生命的问题: 比如通过现存的事物,通过留下某种东西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绘画、艺术;人类繁衍生息,子嗣观 念, 通过好的声誉或某种精神。 由此形成不同的宗教文化,特别是丧葬文化。因此, 从相应的文化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地方,特别是中 国。生死问题在中国.pptx

二,宗教对死亡的理解 1, 印度教(大乘佛教)中的永恒观念, 梵我合一。自我atman ,纯粹的意识和婆罗门合一。 吠檀多哲学/不二论(Advaita Vedanta): 水滴和大海、盐和水 的关系。 类似西方新柏拉图主义、诺斯替主义的观点。但这种永恒,就象盐与水,水 滴与大海。个体性是如何保存下去的呢? 2,佛教:中阴身, 轮回和羯磨 某个人格同一体(记忆和有意识的自我),从一个身体到另 一个身体的轮回。“灵魂进入新的形体,就像一个人脱掉旧袍, 穿上新衣”。 但是如何理解“幻”?

宗教对死亡的理解(续) 3,基督教:永生, 得救和重生 基督的死里复活拉匝禄的复活 ( 与其它的一神宗教既有类似也有差异) 人生四末 终末论或末世论:不只和暂时的结局(finis),而是与个人生命 的或历史的终末或目标(telos)有关。末世信仰是从过去经验 和当下信念中得来的关于上帝或终极实在的本质、关于人类和 历史进程的异象。

Canticle of the Creature 太阳弟兄赞歌 作者:圣方济各 (1182-1226)

老龄化:死亡是社会事件 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 口的11%。因此,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中国老龄化有这样四个特点: 第一,多。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 第二,进展快。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 口将占到30%。 第三,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是经济发展失去优势。 第四,历史欠帐较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是没 有养老积累的。

9,我主,為了那些因著你的愛而寬恕別人, 並且忍受疾病和困苦的人們,願你受讚頌。 堅持和平的人是有福的, 因為他們將由你至高者,獲得榮冕。 11 我主,為了我們的死亡妹妹,願你受讚頌, 它是任何活人皆不能逃避的, 那些死於大罪的人是有禍的, 那些在你聖意中死亡的人們是有福的, 因為第二次的死亡不會傷害他們。 12 請你們讚頌、感謝我主, 並以極大的謙誠,感謝和事奉他。

三,宗教、死亡和生命态度 死亡是一道门:生命的质量和态度 三,宗教、死亡和生命态度 死亡是一道门:生命的质量和态度 1,死亡是社会事件 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 因此,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四个特点: 第一,多。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 第二,进展快。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 30%。 第三,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是经济发展失去优势。 第四,历史欠帐较多。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养老积累。 2,死亡是个人事件 寓言“死在萨马儿甘” : 美国一火葬场的格言:“别着急,我总是能够等到你的!”

宗教、死亡和生命的态度(续): 3,临终关怀 Elizabeth Kubler-Ross,On Death and Dying,《死亡与临终》。1969 1,末期患者的精神状态的五个阶段模型: 否认和孤离:为什么是我 愤怒:对命运的不公 讨价还价:如果能延长生命期限,就怎样,就做怎样, 消沉抑郁: 接受有不同的程度,不情愿地被迫接受/挣扎地接受/无可奈何地被动接受/ 自然而然地接受死亡,宗教性或高度精神性的正面接受。 2,建立在200例的调查上,有内在信仰的真实宗教徒占少数。表明宗教 信仰可以帮助人正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