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2.掌握如何制订大气污染监测方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辐射简化算法计算11Km高度处和地面太阳辐射光谱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同学们好!.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导线测量外业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鲁萌萌.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分式的乘除.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必修课) 环境质量监测技术 主讲:陈秀琴.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1 SO2的测定 2 NOX的测定 3 CO的测定 4 光化学氧化学剂 5 臭氧的测定 6 氟化物的测定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B12 竺越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质量控制(QC)模式 BrookFIEL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6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2.掌握如何制订大气污染监测方案; 第6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2.掌握如何制订大气污染监测方案; 3.了解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4.掌握SO2、NO2等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5.掌握TSP、PM10等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6.了解大气降水、大气污染生物监测; 7.掌握污染源监测和标准气体的配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大气监测网点的布设;气体体积换算;等速采样;SO2、NO2、TSP、PM10的测定;固定污染源监测;指示植物;标准气体;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难点:大气布点方法;等速采样;SO2、NO2、TSP、PM10的测定;固定污染源监测。

本章教学目录 6.1 概 述 6.2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6.3 大气样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6.4 大气采样效率和气体换算 6.1 概 述 6.2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6.3 大气样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6.4 大气采样效率和气体换算 6.5 颗粒物的测定 6.6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6.7 污染源6.8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 6.8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1 概 述 大气及其组成 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6.1 概 述 大气及其组成 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变化较大,按其所占容积,其变化范围在0~4%。 固体杂质:悬浮于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包括烟粒、尘埃、盐粒等,它们的半径一般在10-2~10-8cm,多分布在底层大气中。

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某些有害颗粒物和废气进入大气层,给大气增添了许多种外来组分,这些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1.根据大气污染物存在的状态分: (1)分子状态污染物 (2)粒子状态污染物 ①烟;②雾;③尘 2.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分: (1)一次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发生源,一般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大气污染源指的是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质的发生源。 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人类源按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下以下几种: 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进行划分:固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 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划分:点源、线源、面源 按污染源排放的时间状况划分: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按人类活动功能划分:工业污染源、能源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1.时间性 某一地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常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所造成的地面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2.空间性 在大气中的污染物随空气运动而迁移和扩散。各种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速度又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和污染物的性质有关。因此污染物浓度就存在着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

大气污染监测和监测项目 1.大气污染监测工作的分类: 污染源的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特定目的的监测 2.监测项目 (1)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项目 必测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硫 酸盐化速率、 灰尘自然降尘量 选测项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10、光化学氧化 剂、氟化物、铅、苯并(a)芘、总烃及非甲烷烃 (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 人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 选测项目:臭氧、总碳氢化合物 返回目录

6.2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大气监测是为了调查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是观察分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分布、数量、迁移转化及消长规律的重要手段。如何获得有代表性、能符合实际状况的大气样品,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正确地确定采样点数目、正确地选择采样点的位置、正确地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等手段,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大气样品

大气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前的调查 确定采样点布设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其内容包括: 1.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出各块地域的污染源概况; 2.了解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大致估计出污染物的可能扩散概况; 3.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或人群调查,初步判断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4.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推断分析应设点的数量和方位。

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采样点的数目 采样点的数目设置是一个与精度要求和经济投资相关的效益函数,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市区人口 (万人) SO2、NOx、TSP 灰尘自然 降尘量 硫酸盐 化速率 <50 3 ≥3 ≥6 50~100 4 4~8 6~12 100~200 5 8~11 12~18 200~400 6 12~20 18~30 >400 7 20~30 30~40

采样点布点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 2.几何图形布点法:目前常用以下几种布设方法: ①网格布点法;②同心圆布点法;③扇形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 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也称采样时段。 不同污染物的采样时间要求不同,我国大气质量分析方法对每一种污染物的采样时间都有明确规定。 采样频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显然采样频率越高,监测数据越接近真实情况。 返回目录

6.3大气样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一般分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种。 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监测方法十分灵敏的情况,此时直接采取少量气体就可以满足分析测定要求。直接采样法测得的结果反映大气污染物在采样瞬时或者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富集(浓缩)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低,直接取样不能满足分析测定要求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使之满足监测方法灵敏度的要求。由于浓缩采样法采样需时较长,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反映大气污染物在浓缩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直接采样法 1.球胆采样 要求所采集的气体与橡胶不起反应,不吸附。 2.采气管采样 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 3.采样瓶采样 采样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容积为500~1000mL。采样体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V——采样体积,L; V0——真空瓶容积,L; P——大气压力,kPa; P1——真空瓶中剩余气体压力,kPa。

富集(浓缩)采样法 ——溶液吸收法 用抽气装置使待测空气以一定的流量通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待测组分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待测污染物溶解于吸收液中。采样结束后,取出吸收液,分析吸收液中被测组分含量。 1.常用的吸收液:水、水溶液、有机溶剂等。 对吸收液的要求:一是对气态污染物质溶解度大,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快;二是污染物质在吸收液中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三是要便于后续分析测定工作;四是价格便宜,易于得到。 2.根据吸收原理不同,常用吸收管的种类: ①气泡式吸收管 ②冲击式吸收管 ③多孔筛板吸收管(瓶)

富集(浓缩)采样法 ——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采样法 富集(浓缩)采样法 ——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采样法 1.填充柱阻留法 填充柱是用一根长6~10cm、内径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 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原理,填充柱可分为: (1)吸附型填充柱;(2)分配型填充柱;(3)反应型填充柱 2.滤料采样法 这种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滤纸或滤膜)夹在采样夹上。采样时,用抽气装置抽气。气体中的颗粒物质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根据过滤材料采样前后的质量和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大气中的气溶胶、降尘、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等的测定

富集(浓缩)采样法 ——低温冷凝采样法和自然积集法 富集(浓缩)采样法 ——低温冷凝采样法和自然积集法 1.低温冷凝采样法 该采样法是将U形管或蛇形采样管插入冷阱中,大气流经采样管时,被测组分因冷凝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凝结于采样管底部,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2.自然积集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动力和浓差扩散作用采集大气中的被测物质。 (1)降尘样品的采集:采集大气中降尘的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其中湿法应用较广泛。 (2)硫酸盐化速率样品的采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最终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常用的采样方法有二氧化铅法和碱片法。

采样仪器 直接采样法采样时用采气管、塑料袋、真空瓶即可。富集采样法需使用采样仪器。采样仪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流量计 2—收集器 3—缓冲瓶 4—抽气泵 大气采样仪器的型号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气态污染物采样器和颗粒物采样器。

图1 携带式采样器工作原理 图2 恒温恒流采样器工作原理 气态污染物采样器 用于采集大气中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样流量为0.5~2.0L/min。可用交、直流两种电源。工作原理如下图1和图2所示。 图1 携带式采样器工作原理 图2 恒温恒流采样器工作原理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一) 大流量采样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滤料夹可安装20cm×25cm的玻璃纤维滤膜,以1.1~1.7m3/min流量采样8~24h。当采气量达1500~2000m3时,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二) 中流量采样器的采样夹面积和采样流量比大流量采样器小。我国规定采样夹的有效直径为80mm或100mm。当用有效直径80mm滤膜采样时,采气流量控制在7.2~9.6m3/h;用100mm滤膜采样时,流量控制在11.3~15m3/h。采样器见右图。

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 采集可吸入颗粒物广泛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中,可采用静电捕集法、β射线法或光散射法直接测定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但不论哪种采样器都装有分尘器。分尘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等多种。它们又分为二级式和多级式。二级式用于采集10μm以下的颗粒物,多级式可分级采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用于测定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二级旋风分尘器的工作原理 空气以高速度沿180°渐开线进入分尘器的圆筒内,形成沿外壁由上而下的旋转气流,大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筒壁上,沿壁面落入大颗粒物收集器内;小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小,不易被甩到筒壁上。当空气进入分尘器向下高速旋转时,顶部压力下降,在压力差作用下,小于10μm的细颗粒随气流沿气体排出管上升,达到分离空气中粗、细颗粒物的目的。沿分尘器气体排出管排出的气体进入过滤器,气体中的细颗粒物被滤膜捕集,根据采样体积和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即可求出空气中10μm以下的颗粒物的含量。

旋风分尘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向心式分尘器工作原理 当气流从小孔高速喷出时,气流携带不同质量的颗粒物,其运动轨迹也不同。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越不容易随气流改变运动轨迹。当大颗粒物随气流穿过小孔后,在惯性作用下,仍沿着中心轴线继续前进,进入锥形收集器,被收集器底部的滤膜收集;当小颗粒物随气流穿过小孔后,由于小颗粒物惯性小,可以随气流改变运动轨迹,绕过锥形收集器入口,随气流进入下一级。

向心式分尘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多段撞击式采样器的工作原理 当含颗粒物气体以一定速度由喷嘴喷出后,颗粒获得一定的动能产生一定的惯性。在同一喷射速度下粒径越大,惯性越大。气流从第一级喷嘴喷出后,大颗粒惯性大,难于改变运动方向,与第一块捕集板碰撞被沉积下来,惯性较小的颗粒则随气流绕过第一块捕集板进入第二级喷嘴;第二级喷嘴比第一级喷嘴口径小,喷出颗粒物动能增加,小颗粒获得较大的惯性与第二块捕集板碰撞而被沉积,而惯性更小的颗粒物继续向下级运动;如此一级一级地进行下去,则气流中的颗粒物由大到小地一级一级地分开,分别沉积在不同的捕集板上。最末级捕集板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捕集最小的颗粒物。

多段撞击式采样器原理示意图

采样记录 监测过程中必须规范采样记录管理,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填写内容包括污染物名称、采样点名称、采样编号、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采样流量、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及压力、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所用仪器、吸收液、采样时天气情况及周围情况、采样者、审核者签名。 返回目录

6.4大气采样效率和气体换算 采样效率及评价 采样方法或采样仪器的采样效率是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如流量、污染物浓度、采样时间等),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实际总量的百分数。对于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的污染物,其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是不相同的。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 ——绝对比较法 精确配制已知浓度为C0的标准气体,用所选用的采样方法采集标准气体,测定其浓度C1,则采样效率K为: 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气有困难,实际应用时受到限制。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 ——相对比较法 配制一个恒定浓度的气体样品,其浓度不一定要求已知,然后用2~3个采样管串联起来采集所配样品,分别测定各采样管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计算第一个采样管含量占总量百分数,采样效率K为 式中:C1、C2、C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采样管中分析测得浓度。 公式说明,第一采样管浓度所占比例越高,采样效率越高。如果第二、第三采样管的浓度比第一采样管的浓度小得多时,可将三个管的浓度相加近似等于所配气体浓度。当采样效率过低时,应采取更换采样管、吸收剂或降低抽气速度等措施提高采样效率。

采集颗粒物效率(气溶胶颗粒)的评价方法 采集颗粒物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颗粒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数目占总颗粒数目的百分数;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实际大气监测中,评价采集颗粒物(气溶胶)的采样效率,一般用质量采样效率表示,只有在特殊目的时,才用颗粒采样效率表示。

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一是单位体积气体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质量-体积浓度),常用单位为mg/m3或μg/m3;二是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体积-体积浓度),常用单位为ppm或ppb。ppm系指在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有害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表示百万分之一;ppb是ppm的1/1000。两种浓度的换算关系如下式: 式中: Cp——以ppm表示的气体浓度; C ——以mg/m3表示的气体浓度; M ——污染物质的分子量,g; 22.4——标准状态下(0℃,101.325kPa)气体的摩 尔体积,L。

气体体积换算 气体体积是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函数,随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为使计算出的污染物浓度具有可比性,将监测时的气体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换算式如下式: 式中: 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 Vt——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 t——采样时的温度,℃; 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返回目录

6.5 颗粒物的测定 自然沉降量的测定—1 自然沉降量(降尘)是指从空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1.测定原理 空气中的颗粒物自然降落在盛有乙二醇水溶液的集尘缸内,样品从集尘缸内转移至蒸发皿后,经蒸发、干燥、称重,根据蒸发皿加样前后的质量差及集尘缸口的面积,计算出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的吨数。 2.仪器 降尘缸:内径150mm,高300mm的玻璃、塑料或搪瓷缸;电热板;分析天平(感量0.1mg)。

自然沉降量的测定—2 (3)采样 首先按照布点原则选择采样点。采样缸内加入乙二醇60~80mL,以占满缸底为准。加水量视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可加水100~200mL。 (4)测定步骤 ①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②自然沉降量中可燃物的测定 (5)结果计算 ①自然沉降总量按下式计算 ②自然沉降量中可燃物按下式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1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为0.1~100μm。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T15432——1995。 1.重量法 (1)测定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大于100μm的颗粒被除去,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气体采样体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 (2)主要仪器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流量计、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恒温恒湿箱、分析天平等。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2 (3)测定步骤 在选定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打印编号。将滤膜放入恒温恒湿箱内平衡24h,平衡温度15~30℃,记录平衡温度和湿度。在平衡条件下称量平衡后的滤膜,大流量采样器称量精确至1mg,中流量采样器称量精确至0.1mg。将滤膜放入滤膜夹,安装采样头顶盖,设置采样时间,开始采样。采样结束后,在恒温恒湿箱内,与采样前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h,称量测定。 (4)结果按下式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测定 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测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含量很低,一般需采用分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含量分析。 2.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中的有机组分很复杂,受到普遍关注的是多环芳烃,3,4苯并芘(简称苯并(a)芘或BaP)就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强致癌物质,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或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1 一般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10。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6921——1986。 1.测定原理 气体首先进入采样器附带的10μ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将采样气体中粒径大于10μm以上的微粒分离出去。小于这一粒径的微粒随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mg/m3)。 2.主要仪器 大气采样器、切割器、流量计、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分析天平、恒温恒湿箱等。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2 3.测定步骤 选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前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用分析天平称量,放入干燥器1h后再称量,两次质量差不得大于0.4mg。将恒重滤膜放在采样夹滤网上。测日平均浓度,只需采集到一张滤膜上,采样结束,用镊子将有尘面的滤膜对折放入纸袋,做好记录,放入干燥器内24h恒重,称量结果。 4.结果计算 返回目录

6.6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1 1.方法原理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2 2.采样和样品保存 用一个内装5mL 0.04mol/L四氯汞钾(TCM)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20L。在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如果样品不能当天分析,需将样品放在5℃的冰箱中保存,但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d。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支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列。各管中加入0.50mL(6g/L)的氨基磺酸铵溶液,摇匀。再加入0.50mL(2g/L)的甲醛溶液及1.50mL 0.016%(m/V)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摇匀。显色后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575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并绘出标准曲线。  Y=bX+a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3 4.样品测定 将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全部移入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吸收管,并入比色管中,使总体积为5mL。加0.50mL(6g/L)氨基磺酸铵溶液,摇匀,放置10min以除去NOX的干扰,以水为参比,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中SO2的含量。 5.结果计算 6.干扰因素及消除 ①采样后需加入氨基磺酸铵消除大气中的NO2对测定产生干扰;②采样后放置20min,使O3自行分解消除干扰;③若Fe3+含量为30~60μg时,可加入二乙胺四乙酸二钠盐掩蔽铁,消除干扰。用磷酸代替盐酸配制副玫瑰苯胺溶液,可以掩蔽金属离子的干扰。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 1.方法原理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2.采样及样品保存 短时间采样:采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采样,吸收液温度的最佳范围在23~29℃。24h连续采样:用内装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0.3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24L。吸收液温度须保持在23~29℃范围。样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光保存。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2 3.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14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A、B两组,每组7支,分别对应编号。A组按表6-5配制校准溶液系列。 B组各管加入0.05g/100mL的副玫瑰苯胺溶液1.00mL,A组各管分别加入0.60g/100mL的氨磺酸钠溶液0.5 mL和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5 mL,混均。迅速将A管溶液一一倒入对应编号的B管中,立即具塞混匀后放入恒温水浴中显色。显色温度与室温之差应不超过3℃。 在波长577nm处,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测量吸光度。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并绘出标准曲线。  Y=bX+a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3 4.样品测定 样品溶液中如有混浊物,则应离心分离除去。样品放置20min,以使臭氧分解。 ①短时间采样;②连续24h采样 5.结果计算 6.说明 ①用甲醛缓冲液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其优点是避免使用毒性大的四氯汞钾吸收液。在灵敏度、准确度诸方面均可与四氯汞钾吸收液法相媲美,样品采集后相当稳定,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 ②将A组管中的溶液迅速倒入B组管的目的是使碱性溶液在瞬间转变为强酸性溶液,达到显色反应的酸度要求。A组管中的溶液应倒干净,否则会引入分析误差。

二氧化氮的测定—1 1.方法原理

二氧化氮的测定—2 2.样品 ①短时间采样(1h以内);②长时间采样(24h以内) 3.校准曲线的绘制 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制备标准色列,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 (室温低于20℃时,应适当延长显色时间。以水为参比,在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2的浓度(μ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4.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20min,用水将采样瓶中吸收液的体积补至标线,混匀,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步骤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和空白试验样品的吸光度。

二氧化氮的测定—3 5.结果的计算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CNO2(mg/m3)用下式计算: 6.干扰及排除 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即可将O3浓度降低到不干扰NO2测定的水平。 大气中SO2浓度为NO2浓度的10倍时,对NO2的测定干扰,SO2浓度超过NO2浓度的30倍时,产生负干扰,可在采样管前接一个氧化管消除SO2的干扰;过氧乙酰酯PAN能使试剂显色产生干扰,但一般环境大气中PAN的浓度很低,不会造成测定误差。

二氧化氮的测定—4 7.注意事项 吸收液为无色,若显微红色,可能有亚硝酸根的污染,应检查试剂和蒸馏水的质量。 吸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受日光照射,也会显色,使空白值增高。吸收液应避光保存,吸收管在采样、运送和存放过程中,都应避光。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可维持吸收液酸性条件(pH=2以下),保证显色充分。

二氧化氮的测定—5 8.说明 Saltzman实验系数表示NO2(气)→NO2-(液)的转换系数。大气中的NO2被吸收液吸收后大部分转变为NO2-,但由于NO2溶于水的过程较复杂,出现一些副反应会损失部分NO2。转换系数不仅与吸收液的成分有关,而且与吸收管的形状、采样流速、气体浓度等因素有关,它是一个通过实验测得的经验数据。本方法中Saltzman实验系数为0.88,即表明0.88摩尔的亚硝酸钠与1摩尔的NO2产生相同的颜色。

氮氧化物的测定 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际上是测定大气中NO、NO2气体的总和。由于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发生反应,要测定氮氧化物的总量时,必须首先将NO氧化成NO2,再通入吸收液进行吸收和显色。 NO的氧化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氮氧化物的测定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1 1.方法原理 采样时取两支内装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瓶,按吸收瓶—氧化瓶—吸收瓶的顺序连接。当空气通过吸收瓶时,NO2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空气中的NO不与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进入串联在两支吸收瓶中间的氧化瓶内,被氧化瓶内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NO2 ,然后进入第二支吸收瓶中,被吸收液吸收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定两支吸收瓶中吸收液的吸光度。

氮氧化物的测定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2 2.结果计算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计算: CNOx=CNO2+CNO 空气中NO2浓度的计算: 空气中NO浓度(以NO2计)的计算:

氮氧化物的测定 ——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1.方法原理 将装有三氧化铬-石英砂的双球氧化管用硅橡胶管连接在吸收瓶前面。采样时,空气首先通过氧化管,空气中的NO被三氧化铬氧化为NO2,再进入吸收瓶, NO2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定吸光度。 2.结果计算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1 CO的测定 1.方法原理 非色散红外法是通过CO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进行定量分析。其依据是CO对特征波长的吸收强度与CO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朗伯-比尔定律。 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CO测定仪工作原理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 CO的测定 3.测定步骤 ①仪器调零;②仪器标定; ③样品分析 4.结果计算 一氧化碳浓度按下式计算: CCO=1.25n 5.干扰及消除 CO的红外吸收峰在4.5μm附近,CO2在4.3μm附近,水蒸气(H2O)在3μm和6μm附近,因此空气中CO2和水蒸气(H2O)对CO测定产生干扰。 采用气体滤波室可以消除CO2和水蒸气(H2O)的干扰。或用冷却除湿法去除水蒸气的干扰,用窄带光学滤光片将红外光限制在CO吸收的窄带范围内以消除CO2的干扰。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剂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C16H18Na2O8S2,简称IDS)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量吸光度。采用气体滤波室可以消除CO2和水蒸气(H2O)的干扰。 2.干扰 NO2对O3的测定产生正干扰,空气中SO2、H2S、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氟化氢的浓度分别高于750μg/m3、110μg/m3、1800μg/m3和2.5μg/m3时,产生负干扰。空气中Cl2、 ClO2的存在使O3的测定结果偏高。由于聚氯乙烯管、橡皮管会分解O3,造成测定结果偏低。选择使用惰性材料管。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1 1.紫外光度法测定原理 O3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根据O3分子对254nm波长的紫外光具有特征吸收,且O3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与O3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采用紫外O3分析仪测定紫外光通过O3后减弱的程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求出O3的浓度。 式中:I0——入射光强度; I——透过光强度; a——臭氧吸光系数; c——臭氧浓度; l——叫吸池长度。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2 2.紫外臭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3 3.测定步骤 ①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一级标准校准) 零点校准 、跨度调节 、多点校准 、绘制标准曲线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3 3.测定步骤 ①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一级标准校准) 零点校准 、跨度调节 、多点校准 、绘制标准曲线 ②臭氧分析仪的操作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主点源开关,预热仪器至少1h。待仪器稳定后连接气体采样管线进行现场测定;可将臭氧分析仪与记录仪、数据记录器、计算机等装置连接,记录臭氧的浓度。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4 4.结果的计算 报告臭氧测定结果时的单位常使用mg/m3。而仪器测定值往往以ppm表示,臭氧ppm与mg/m3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在0℃,101.3kPa条件下: 1ppm(O3)=2.141 mg/m3(O3) 在25℃,101.3kPa条件下: 1ppm(O3)=1.962mg/m3(O3)(5)干扰 O3很活泼,与很多物质接触易分解,仪器的吸收池、气体管路等的材料应选择惰性材料。少数有机物在254nm处吸收紫外光,对臭氧的测定产生正干扰,当被测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超过100μg/m3时,对O3的测定产生影响。测定过程应避免颗粒物、湿气对仪器光路、气路的污染。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1 1.测定原理 载气载着含碳氢化合物(C1-C8)空气试样进入硅烷化玻璃微珠阻尼色谱柱(或只在管壁上涂有固定液的空心色谱柱),经过玻璃微珠的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其浓度以甲烷浓度计。 2.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 3.测定步骤 ①采样;用100mL注射器在人的呼吸带高度抽取待测空气样品,反复置换三次后,抽取100mL样品用橡皮帽封住针头送往实验室待测。样品当天分析完毕; ②标准曲线:取标准甲烷气,用注射器以N2为底气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气相色谱仪,得到不同浓度的色谱图,测出每一个浓度的峰高,作出峰高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标准曲线; ③与标准曲线同样操作条件下,向气相色谱仪注入相同体积的待测样品,从色谱图上测出待测样品的峰高,由标准曲线查出空气中总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1 1.方法原理 采用浸渍过石灰Ca(OH)2溶液的滤纸采样,大气中的氟化物与Ca(OH)2反应,生成氟化钙或氟硅酸钙被固定在滤纸上。用总离子强度缓冲液浸取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2.石灰滤纸制作 3.采样 将滤纸固定在滤纸盒中用塑料垫圈压紧,装入防雨罩内,滤面向下。采样高度3.5~4m,时间一般为(30±3)d。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2 4.样品测定 取出石灰滤纸样品,剪成小碎块(约为5mm×5mm),放入100mL聚乙烯塑料杯中,加25.00mL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及25.00mL水,总体积50.00mL,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30min,取出放置过夜,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样品的毫伏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氟含量或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氟含量。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3 5.空白值测定 抽取4~5张未采样的石灰滤纸,在剪碎的空白石灰滤纸中加入 0.5mL的氟化钠标准稀释液(10μg/mL),然后按样品测定方法测定其氟含量,测定溶液总体积为50.00mL。取其平均值为空白石灰滤纸的氟含量(该滤纸的氟含量每张不应超过1μg);空白石灰滤纸氟含量为测定值(μg )减去加入标准氟含量(5μg)。 6.结果计算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1 1.方法原理 采用磷酸氢二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无机气态氟化物可与磷酸氢二钾反应而被固定,同时尘氟被阻留在滤膜上。用酸浸溶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中的氟。 2.滤膜制作 将乙酸-硝酸纤维微孔滤膜放入磷酸氢二钾浸渍液中浸湿后,沥干,摊放在大张定性滤纸上,于40℃以下烘干,装入塑料盒(袋)中,密封好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2 3.采样 采样时,在滤膜夹中装入两张磷酸氢二钾浸渍滤膜,中间隔2~3mm,以100~120L/min流量采气6000~10000L。采样后,用干净镊子将样品膜取出,对折放入塑料袋(盒)中,密封好,带回实验室,贮存在空干燥器中,必须在六个星期内完成分析。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3 4.样品测定 将样品膜剪成小碎块(约为5mm×5mm),放入50mL聚乙烯塑料杯中,加0.25mol/L盐酸溶液20.00mL,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30min后,取出待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再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5.00mL,总离子强度缓冲液10.00mL及水5.00mL,总体积 40.00mL,然后放置3~5h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读取毫伏值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氟含量或根据回归方程式计算含氟量。 (5)空白值测定 (6)结果计算 返回目录

6.7 污染源监测 概 述 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一是监督性监测;二是研究性监测。 6.7 污染源监测 概 述 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一是监督性监测;二是研究性监测。 污染源监测的内容: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有害物质的排放量(kg/h);废气排放量(m3/h)。

固定污染源监测基本概念—1 1.烟道气监测内容 烟尘、烟气组分、浓度、排放量、废气排放量 2.基本参数 监测方法规定,要采用气体状态方程式将待测气体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体积表示: 换算后需测定基本参数:烟气的温度、烟气的压力、烟气的平均流速、烟气的体积;烟气中的含湿量。

固定污染源监测基本概念—2 3.采样系统 4.注意事项 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烟尘浓度和气流速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测定烟尘浓度和气流流速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多点采样。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固定污染源监测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1.相关定义 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 2.采样位置 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采样位置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于矩形横截面,可用当量直径确定采样位置。 3.采样断面上采样点的确定 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和烟尘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固定污染源烟气温度和压力的测定 1.温度 测量仪器主要是玻璃水银温度计和热电温度计。 2.压力 烟气的压力分静压(Ps)、动压(Pv)和全压(Pt),烟气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皮托管和压力计。

固定污染源烟气流速后流量的测定 1.各测点烟气流速的计算 测出烟气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后,根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得出烟气流速计算式如下。 压力单位用mmH2O柱表示时: 压力单位用Pa表示时: 压力单位以mmHg柱表示时: 2.烟道断面烟气平均流速的计算: 3.烟气流量的计算:Qs=3600·S

固定污染源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烟气含湿量一般以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百分含量表示:

固定污染源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重量法—1 从烟道采样点取一定体积的烟气,使之通过装有吸湿剂的吸收管,烟气中的水蒸气被吸湿剂吸收,测定烟气通过吸收管前后吸收管增加的质量,计算单位体积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XW——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百分含量; GW——吸湿管采样后增重,g; Vd——测量状态下抽取干烟气体积,L; tr——流量计前烟气温度,℃; Pa——大气压力,kPa;

固定污染源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重量法—2 重量法测定烟气含湿量装置

固定污染源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冷凝法 从烟道采样点取一定体积的烟气,使之通过冷凝器,测定烟气通过冷凝器前后所得到的冷凝水的质量;同时测定通过冷凝器后烟气的温度,查出该温度下气体的饱和蒸气压,计算出从冷凝器出口排出烟气中的含水量。冷凝水质量与冷凝器出口排出烟气中的含水量之和即为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烟气中的含湿量按下式计算:

固定污染源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干湿球法 干湿球湿度计是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球(温包)用一浸入水的棉织物包住,使它经常处于润湿状态,为湿球温度计;另一支为干球温度计。当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干湿球湿度计时,由于湿球表面水分的蒸发,使湿球温度计读数下降,产生干湿球温度差。根据干湿球湿度计读数及有关压力计算烟气含湿量。烟气中的含湿量按下式计算:

烟尘浓度的测定—1 1.测定原理 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烟气,使之通过一个已知质量滤尘装置,烟气中的烟尘被阻留在滤尘装置的滤料上,称量滤尘装置的质量,根据滤尘装置采样前后的质量差,求出单位体积烟气中的含尘量。 2.注意事项 (1)多点采样求平均值确定烟尘浓度; (2)采样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 3.等速采样法 控制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n)与采样点烟气流速(vs)相等时进行采样,这种方法称为等速采样法。等速采样法可以避免vn大于或小于vs时产生的测定误差。

烟尘浓度的测定—2 4.保证等速采样的措施 等速采样时维持等速的方法很多,有预测流速法、平行采样法、等速管法(或压力平衡法)等。 5.移动采样和定点采样 6.烟尘浓度的计算 (1)移动采样烟尘浓度计算公式: (2)定点采样烟尘浓度用计算公式:

烟气组分的测定—1 烟气组分分为主要气体组分和有害气体组分。 (1)采样 气态、蒸气态分子在烟道内分布均匀,采样不需要多点采样,烟道内任何一点的气样都具有代表性。采样时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2)烟气主要气体组分的测定 烟气中的N2、O2、CO2、CO等主要组分可采用奥氏气体吸收仪或其它仪器进行测定。

烟气组分的测定—2 奥氏气体吸收法的基本原理

气体吸收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可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注意消除其他酸性气体的干扰。 CO2+2NaOH=Na2CO3+H2O CO2+2KOH=K2CO3+H2O b.氧气: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可吸收氧气,生成六氧基联苯钾,据此测定气体中O2含量。 C6H3(OH)3+3KOH=C6H3(OK)3+3H2O 焦性没食子酸钾与氧气发生反应,吸收氧气。其反应式如下: c.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采用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吸收。

烟气中有害组分的测定—1 1.采样方法 烟气中气态污染物含量较高,化学采样法。 2.分析测定方法 烟气中有害组分主要有CO、NOx、SOx、H2S、苯、挥发酚、氟化物、汞、HCl等。测定方法的选择根据有害组分的含量而定。当含量较高时,选用化学容量分析方法;当含量较低时,选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

烟尘中有害组分的测定—2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滤尘装置阻留下来的烟尘进行预处理,将被测组分浸取出来,制成溶液,再根据不同组分的测定方法分别进行测定。

流动污染源监测 ——汽车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 1.CO的形成 汽油燃烧不充分,则生成CO,燃烧后的温度和压力很高,已经生成的CO2部分会被分解成CO和O2,H2O会部分分解成H2和O2,生成的H2也可将CO2还原成CO。 2.HC的产生 燃油不完全燃烧或未燃烧就从燃烧室中排出,产生HC。 3.NOx的产生 惰性气体N2在高温(1800℃)和有高浓度的氧存在时,逐渐趋于活泼,与氧反应生成NO,NO与大气中的氧结合产生NO2。

流动污染源监测 ——汽车发动机污染物来源与排放量 1.污染物来源 排气污染;窜缸混合气;汽油蒸发。 2.污染物排放量 (1)怠速 当汽车处于怠速工况时,CO、HC排放量较多。 (2)匀速 HC排放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很快下降;CO当转速增加时很快降低,至中速后变化不大;NOx的排放量有所增加。 (3)加速 加速时,会产生大量的Nox,CO、HC的排放量增加。 (4)减速 CO、HC生成量增加,但几乎无NOx排放。

流动污染源污染物监测方法 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轻型小客车(汽油车)尾气排放监测方法为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怠速时一氧化碳排放试验。GB/T3845—1993规定了汽油车在怠速工况下排气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浓度的测定方法。

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1.监测原理 待测汽车在实验台架上按规定的运转循环(怠速、换挡、加速、等速、减速)进行模拟运行,对汽车排放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测定,得出汽车模拟运行过程中排放气体污染物(CO、HC、NOx)的排放质量(g/km)。 2.采样 排气取样系统采用定容取样系统(CVS),该系统为测量车辆排气中的真实排放物质量而设计的。定容取样系统(CVS)如下图。

定容取样系统(CVS)

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3.测定 对收集在6(袋1)中的每种气体(CO、HC和NOx)的浓度用分析仪器进行测量。用气体的密度和鼓风机排出气体的体积乘6(袋1)中每种气体的浓度,得出每种气体的质量;同时对收集在4(袋2)内环境空气进行测定,得到环境空气中CO、HC、NOx的含量;袋1中CO、HC、NOx的含量减去袋2中CO、HC、NOx的含量(空白),除以按试验规范工况行驶的相应距离d,就可计算出各种待测成分的排放质量(g/km)。

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4.计算 式中: Mi ——污染物i的排放质量,g/km; Vmix——稀释排气的容积,L/实验(校正至标准 状态273K和101.3kPa); Qi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73K和101.3kPa)下,污染物i的密度,g/L; kH——用于计算氮氧化物的排放质量的湿度校正系数,对于HC和CO没有湿度校正; Ci——稀释排气中污染物i的浓度,并用稀释空气中所含污染物i的含量进行空白校正以后的数值,ppm。

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5.分析设备 CO和CO2——非色散型红外光分析仪NDIR; 碳氢化合物(HC)——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FID; 氮氧化物(NOx)——化学发光分析仪CLD或非色散紫外线谐振吸收仪NDUVR,两者均需带有NOx-NO转换器。

怠速时CO、HC浓度的测定方法 1.测量仪器: 非色散型红外线CO和HC气体测量仪。 2.测定步骤: 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中等转速,维持60s后降至怠速状态。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等于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维持15s后开始读数,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若为多排气管时,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返回目录

6.8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概 述 空气污染是由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共同排放的污染物经扩散而形成,污染扩散是排放量(排放浓度)与时间、空间的函数。 空气污染的特点是大范围的,受季节、气候、地形、地物等因素的强烈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为了掌握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变化规律,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长期的、大量的、连续的监测。

国内国外现状 目前,对空气污染监测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APMS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APMS。美国有6000个自动监测站点;荷兰全国共有监测站220个;英国共分12个监测区,用快速测定方法监测大气中有害物质;1965年日本建立起172个自动监测站,对SO2等污染物进行监测;1974年建成“大气污染预报系统”。 我国1984年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建立中国第一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到2001年,全国已有60多个城市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000年“6.5”世界环境日,42个重点城市实现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6月5日,又实现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城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取得初步成效,沈阳、大连、苏州、北京市朝阳区等地都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试点工作。

建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 1.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环境质量标准,了解当前的污染状况; 2.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控制和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3.对排放量大、危害影响严重的污染源进行控制监测,在扩散不利的季节,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执行环保法,起着监督作用; 4.收集空气背景及其趋势数据,由所积累的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为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5.研究空气扩散的数学模式,判断新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资料。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子站组成。环境自动监测系统24h连续自动地在线工作,工作内容为获取各种监测数据、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如下图所示: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子 站 子站按其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评价地区整体的大气污染状况设置的;另一种是为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浓度等参数变化情况而设置的。子站内设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系统、环境微机及信息传输系统等。如下图所示。

监测子站的布设 1.监测子站的数目: 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按人口密度确定;按污染物活性不同确定;按环境标准确定;按统计学置信水平确定;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力量。一般来说,在城市近郊区建立若干个监测子站,在清洁的远郊区建立一个背景子站。 2.监测子站的位置: 监测子站位置的选择应包括以下地区:预期浓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的、有代表性污染浓度的地区;重要污染源或污染源类型对环境空气污染水平有冲击影响的地区;背景浓度水平地区。

子站监测项目 ①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辐射等; ②污染物监测项目:SO2、NO2、NO、NOx、CO、O3、H2S、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总碳氢化合物、甲烷、非甲烷烃等。 根据各监测子站所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功能区特点不同,选定的监测项目也有所不同。常规必测项目是SO2、NO2、CO、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

子站采样系统 采样系统分集中采样和单独采样两种方式。实际工作中常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子站监测仪器 1.脉冲荧光法SO2监测仪(TE Model 43) 2.化学发光法NOx监测仪(TE Model 14B/E) 3.气体过滤器红外光谱CO监测仪(TE Model 48) 4.紫外光度法O3监测仪(TE Model 49) 5.气相色谱(FID)法及光离子化(PID)法非甲烷烃监测仪 (Baseline Model 1030A及HNU Model 201) (1) 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 (2) 光离子化检测器 6.可吸入颗粒物连续监测仪(IP)

子站校准系统 校准系统包括校正监测仪器零点、量程的零气源和标准气气源(如标准气发生器、标准钢瓶)、校准流量计等。在环境微机和控制器的控制下,每隔一定时间(如8h或24h)依次将零点气和标准气输入各监测仪器进行校准。校准完毕,环境微机给出零值和跨度值报告。

子站数据处理和传送 子站环境微机及时采集大气污染监测仪的测量数据,将其进行处理和存贮。子站的数据收集和监测仪器工作的控制是由一台微机进行的。 子站环境微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被动工作方式,二是自主工作方式。子站工作原理如下图。

子站数据处理和传送

中心站 - 1 中心站是所有测量数据收集、存贮、处理、输出、控制系统和其他科研计算的中心。工作原理如图,其运行方式为: 1.由中心站定时向各子站轮流发出询问信号,各子站按一定格式依次发送回数据,对数据进行差错校验及纠正; 2.对数据进行存贮、处理、输出; 3.对全系统运行的实时控制。

中心站 - 2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即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于表示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指数,是一种分段线性的数学模型。在某区间变化的API指数是该区间对应污染物浓度的线性函数,通过浓度的内插来求得API指数。我国城市空气常规监测指标主要为SO2、NO2、TSP,API指数主要以此三项污染物监测浓度为计算依据。

API=A(I-1)+[C(I)-B(I-1)]·F API=max(APIi) 式中:C(I)——污染物实测值; A(I)、A(I-1)——某API指数区间的API指数上下限值; B(I)、B(I-1)——与A(I)、A(I-1)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F——对应API指数区间的斜率; APIi——某一污染物的分API指数; API——空气整体的API指数。

API指数和空气质量的关系 返回目录 返回总目录 空气质量的等级是根据API指数定义的,我国规定的API指数与空气质量的等级关系如下表所示。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