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文登新一中:包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怎么看 ? 怎么办? ——2015 高三二模分析及考前复习研讨 镇江市教研室 张翰. 一模二模等级线 均分难度 5%20%50%60% 一模 二模 一、如何看待二模等级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因数 因数 5555 积 75 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或缩小) 10 倍、 100 倍、 1000 倍,积 也扩大(或缩小) 10 倍、 100 倍、 1000 倍。 仔细观察,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话题作文写作训练 2. 训练目标: 1. 训练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谈谈话题作文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2015 年高考作文 辅导讲座. C ONTENTS 一 高考作文的特殊性 二 高考优秀作文共同特点 三 高考作文应避免的几个突出问题 四 高考作文备考几点建议 内容提要.
2006 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 1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 应用文。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 贯的要求。 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 “ 文体不 限 ”“ 文体自选 ” ,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 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 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
话题作文 中考作文必备能力突破.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 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 作文。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 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命题作.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 指导一:审题立意 制作:姚根国.
自主创业.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写作的本原 是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 是写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 是对生活的真实描摹 是心灵的自由的表达 是情感的自然的流露 是对人心性的深刻剖析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关于本门课程.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学习目标 提高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的能力.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命意作文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专题辅导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苏生艳.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话题作文入门讲解.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Competition Website
Geophysical Laboratory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数据说明 郝蕊.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准备考试 一组(20人)考生拍照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发给考生朗读篇目和说话题目的抽签条(抽签条上不允许写上任何字词);考生准备时间为10-15分钟;准备结束,进入测试室正式测试.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辅助线巧添加 八年级数学专项特训: ——倍长中线法.
第9章 多媒体技术 掌握 Windows 画图工具的基本操作; 掌握 Windows 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
:15 4时15分.
乘法的初步认识.
论文题目写在这里 题目太长分两行写也可以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话题作文 文登新一中:包萍

关于话题作文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二、怎样写话题作文 三、写话题作文的注意点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0年陕西西安市的中考作文题目: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这就是一道话题作文的典型例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在上述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例如所举例题,不管是写有形的树,还是写无形的树,但都应该与树有关,这样的作文才算切题。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大家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将来可能会去掉此限。实际上某些地区考试已经允许写诗歌),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 (4) 想像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考生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一般考生所未想,写一般考生所不能写。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作文的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有震撼力。

三、写话题作文的注意点 1、 话题作文范围宽泛,但不是无范围,考生在行文时如果扣话题不紧(东拉西扯,散漫无比),或摒弃话题,另起话题,就是走题。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子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没有写好、写细,这样散漫的作文也不行。 2、 有人认为“话题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因此有的考生考前准备“套作”“样作”,到时“穿靴戴帽”,这种毫无生气的作文恐怕也得不到高分。 3、 以“**”为话题,“**”并不一定是题目,所给的有关材料无须在行文时重抄一遍,要集中笔墨写属于自己的东西。 4、 不限文体,并不是没有文体,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把文章写成这种文体,写成“四不象”文体的文章是不行的。

总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的含义是作文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考生自己选;选适合考生自己的。就这一点而言,话题作文缩少了对考生作文限制的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话题作文的写作要领 三个“必须” 三个“自由” 三个“防止”

三个“必须” 1、必须重视话题中的阐述性文字 2、文章的主题必须与话题有关,必须是从话题中引出来的。 3、见解必须深刻独到。

三个“自由” 1、可以自由确定主题; 2、可以自由选择体裁(童话、记叙文、寓言等);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可以引用话题里的材料,也可以不引用)。 注意:材料的选择应尽量具有深刻或现实的意义,不要过于平庸。平庸的材料往往很难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三个“防止” 1、防止作文主题偏离话题提供的范围; 2、防止把话题当论题加以论证(话题主要是为写作者提供的主题范围,不是要求写作者去论证它); 3、防止主题与话题相矛盾(如话题明明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却说“答案是唯一的”)。

灵活多变的命题 隐真法 转移法 换义法 扩缩法 混淆法 并列法

隐真法 即隐去词语的本意或本体,而用喻体、象征体或引申义代替。如《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成长》这一题目,可用“阳光”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则题目可改为《在阳光下的成长》;另如,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也是同样道理。 有的是将词语的内在意义隐去,而利用其表面意义。如《我真的长大了》中的长大,表面上是指年龄,实际主要是指思想成熟。有的故作艰深或文雅之语,将其通俗明白之义隐去。如《集市偶拾》中的“拾”,不是说从地上捡到什么,而是指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

转移法 即转移对象、时间和空间。如《我的母亲》拟出《世上不只是爸爸好》,根据《我们这一班》拟出《二十年后相聚在校园》,根据《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可拟出《分别的时刻》。

换义法 如根据《记一个勤奋好学的同学》拟出《习惯》,根据《记一位辛勤的园丁》拟出《责任》。 《一件小事》

扩缩法    即扩大或缩小对象、时间和数量的范围。如根据,《我的父亲》拟出《父辈》,根据《暑假的一天》拟出《暑假生活回忆》,根据《我的家庭》拟出《家》,根据《一件小事》拟出 《 生活二三事》,由《我和邻居》拟出《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混淆法 即故意利用词语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来改变题目的方法。如《我终于了解他(她)》可改为《我逐渐了解了他(她)》,《我的老师》和《我的班主任》,可拟为《我的偶像》、《榜样》。

并列法  即将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现象的词语,以并列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文题。如《毁林与造林》、《树木·森林·气候》、《蜜蜂·鹰眼·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