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
学习要求 掌握: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类型及机制。 熟悉:药物诱发皮肤光敏反应的机制。 了解:药物经皮肤吸收的过程。
第一节 药物对皮肤毒性作用的形态与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药物对皮肤毒性作用的形态与生理学基础 一、皮肤的组织形态学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层组成,通过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
皮肤的结构(图11-1) 角质层 表皮 透明层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 乳头层 皮肤 网状层 皮下组织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毛发 表皮 透明层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 乳头层 皮肤 网状层 皮下组织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毛发 附属器官 皮脂腺 汗腺
图11-1
1.表皮 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2.真皮 乳头层: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网织层: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 织
在真皮层下方为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将皮肤与深部组织相连,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药物皮下注射部位 3.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皮脂腺、汗腺、甲
二、皮肤的生理学基础 1.屏障功能 表面膜、表皮屏障、基膜带 2.吸收功能 3.感觉功能 皮肤含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 主要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等途径吸 收药物。 3.感觉功能 皮肤含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
皮肤的微血管扩张与收缩,加速散热与减少热量 4.调节体温 皮肤的微血管扩张与收缩,加速散热与减少热量 散失 5.代谢功能 6.免疫功能 7.分泌和排泄功能
三、药物经皮肤的吸收过程 (一)药物经皮肤吸收的途径和时相 1.途径(两条): (1)通过表皮屏障被吸收(为主) ①通过细胞间隙扩散 ②通过细胞膜扩散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基底层和基 膜→真皮→血管
(2)通过皮肤附属器官被吸收途径 汗腺、皮脂腺、毛囊等
2. 药物经皮肤吸收的时相(两相): (1)第一阶段(渗透相) 透过表皮。大多数药物通过简单扩散透过表皮角质层,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表皮。
(2)第二阶段(吸收相) 进入真皮毛细血管。扩散速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水溶性和局部血流量以及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流动速度。 因此,只有同时在脂、水中易溶的药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
(二)药物经皮肤吸收的影响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3.外界环境因素 角质层的水合程度、皮肤附属器、 皮肤pH、皮肤血流、皮肤酶系统 3.外界环境因素
第二节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 一、药疹: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 膜炎症性反应。 药疹
易引起药疹的药物: (1)抗癫痫药,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等易 引起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青霉素、呋喃唑酮、血清制品(如破伤风 抗毒素)等,容易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2)青霉素、呋喃唑酮、血清制品(如破伤风 抗毒素)等,容易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胸部急性荨麻疹
(3)解热止痛药、催眠药、镇静类药、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及链霉素等药物易引起固定型药疹和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猩红热型药疹 固定药疹示例图片 麻疹型药疹
(4)汞剂、奎宁及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湿疹型药疹。
二、药物的光敏反应 皮肤对学线敏感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由于某 些药物与皮肤接触,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引起的皮肤损伤。 光毒性反应:药物吸收的紫外光能量在皮肤中释放,导致皮肤损伤。 光变态反应:发生少数过敏体质的个体,病变部位主要在真皮,皮损形态多样,病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复杂。
水疱 光毒性皮炎
(一)光敏反应产生的机制
(二)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 1. 喹诺酮(沙星)类抗菌药:环丙沙星、氧氟沙 星、诺氟沙星等 2. 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多西霉素、土霉 素等 3. 非甾体抗炎药:吡罗昔康 4. 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 5. 中药和中成药:连翘、前胡、三九胃泰等
三、原发性刺激 1. 改变皮肤结构的损伤 如强酸强碱 2. 药物性皮炎 如阿司匹林、磺胺类、巴比妥类 临床表现:仅限于直接接触部位,边缘 清楚
3. 皮肤色素沉着 如肼类和硫酸二甲酯、二甲基亚砜、 丙稀腈等 化合物通过附属器官途径进入
四、皮肤过敏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 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皮肤损伤不一定局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可以广泛地、对称地发生,边缘不清; 药物如氯丙嗪、磺胺类、青霉素、普鲁卡因等
五、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是一严重的多系统反应,致死率约10%,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多脏器损害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抗惊厥药,磺胺类制剂、氨苯砜、别嘌醇等
六、氨苯砜综合征/砜综合征 七、红人综合征 氨苯砜是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且广泛用于其他皮肤病的治疗,近几年国内外报道氨苯砜可引起红皮病 万古霉素
八、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中毒反应 如有机磷脂类药物 九、化学物对皮肤附属器官的影响 1、头发 2、皮脂腺 3、汗腺
第三节 药物对皮肤损伤的评价 P192 皮肤刺激试验 吸收试验 光敏试验 过敏试验
本章小结 一、药物对皮肤毒性作用的形态与 生理学基础 二、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 三、药物对皮肤损伤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