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溪梅令 姜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Advertisements

第六节音变第六节音变 学习要点 – 什么是语流音变。 – 普通话上声、 “ 一、不 ” 的基 本变调规律。变调分析。 – 轻声音变的表现。普通话轻 声词的类别。轻声的作用。 – 儿化音变的产生、特征。儿 化音变的主要规律。儿化的 作用。 – 儿化、轻声音节的拼写。 – 语气词 “ 啊 ” 的音变规律。
语流音变(一) —— 变调.
普通话口语训练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曾诚 2010年5月27日.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 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 深圳大学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心 地址:深圳大学师范学院B楼办公区710室
课前提问 1、请说出音节的结构特点。 2、掌握并应用声韵拼合的规律。 3、普通话音节的拼写规则有哪些?
普通话声调 泰山学院中文系 于亚楠.
小学儿童古代诗歌 启蒙教育 张承凤 163.com.
反馈课 青龙镇青龙小学 杨春利.
@学习要点: 第七节 音 变 1. 了解普通话常见的几种音变现象:轻声、儿化、 连读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普通话技能训练.
普通话 的 语流音变.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有人 _ 夕阳西下的地方就是天的 _ _ ,但是我看到_ 尽头也看不到家乡。 说 尽头 最 含义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普 通 话.
初级综合Ⅰ:第2课 编写:荣继华.
第二章 语 音 本章要点: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第二节 汉语拼音方案 第三节 音素和音节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音变.
20 豆花庄的小家伙们.
前面我们学了关于春天的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知识结构 三角函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八年级四班、五班.
本章主要内容是探索如何利用前面各章学到的有关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来提高言语交际的表达效果的语言运用规律,共分6节。
童年如梦,《城南旧事》是一场关于童年哀愁的梦!
第二章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1、音高 音高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声调,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意义。
汉语普通话阴平声调 听感范畴 The Perceptional Category of Tone 1 in Mandarin Chinese
普通话声调训练.
第二章 语 音.
古 诗 小 儿 垂 钓.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在水一方 Lady Beside the Water 演唱:邓丽君 Sung by Teresa Teng Original version CBS English transcript: zqPei.
现代汉语语音的性质及记音符号 现代汉语声母、韵母的性质与特点 现代汉语声调及古今声调的变异 现代汉语音节的分析 现代汉语的音变现象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声调、音节、语流音变
电话: (宅) (请在电邮主题栏注明“学生”)
声调方面的问题 一. 音程偏短、不够饱满 四声按音程长短排序,依次为:上声(降升调214)、阳平(高升调35)、阴平(高平调55)、去声(全降调51)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第六节 音变 一、变调 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是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四 王国维三境界说 薛海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基础越南语(1) 第七课.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 Lesson 7 Arriving in Beijing.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音节.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湖南中心小学 谢娜娜.
动名词(续2).
寫作與思維.
英语句型之—— 强调句型.
Ɑ i o u e ü. ɑ i o u e ü ɑi iu ei ou ɑo ui 出发!
观拍彗星 2011 L 安徽郎溪下寺施村.
诗词鉴赏(两首) 李圆娣.
一 座 荒 岛.
定语从句(8).
Ɑ o e 单韵母.
岳阳县第一中学 梁文.
马鞍山电视大学 MAANSHANDIANSHIDAXUE 制 作: 沈 凤 玺 大学语文 多媒体课件 daxueyuwen
音乐:《平安夜》 黑鸭子演唱 2019/5/12 制作:施铭华 文化传播网
第六课 ɑo ou iu 教学.
李智强 旧金山大学 STARTALK Workshop, Berkeley, Aug ‘09
Ɑ ü u i e o.
c-ci s-si 整体认读音节: z-zi 单韵母: a o e i u ü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老师,您好!.
9. ɑi ei ui ——杜村小学 宁鸿倩.
唱哈利路亚赞美主, 唱哈利路亚赞美主, 唱哈利路亚, 唱哈利路亚,
H031 坦然無懼來到神前 A MIND AT PERFECT PEACE (1/5)
花木兰 第四堂课 Authors: Ying Qiu 裘盈 Pengpeng Jiang 江朋鹏 Li Szu Ming黎思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鬲溪梅令 姜夔

鬲溪梅令 姜夔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整体感知 鬲溪梅令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整体感知 鬲溪梅令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整体感知 鬲溪梅令 上片赋惜梅。词人惟恐时不我待,梅英飘落,绿叶成阴。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整体感知 鬲溪梅令 上片赋惜梅。词人惟恐时不我待,梅英飘落,绿叶成阴。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整体感知 鬲溪梅令 上片赋惜梅。词人惟恐时不我待,梅英飘落,绿叶成阴。 下片写寻梅。忆昔荡舟赏梅,是铺垫之笔。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上片赋惜梅。词人惟恐时不我待,梅英飘落,绿叶成阴。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下片写寻梅。忆昔荡舟赏梅,是铺垫之笔。

鬲溪梅令 姜夔 作者是如何梅人合一地抒写一往情深、缠绵真挚的情怀的?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借梅怀人 作者是如何梅人合一地抒写一往情深、缠绵真挚的情怀的?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 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 殢香人是词人自道。 词人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 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 此词化用杜牧《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诗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 “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 “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鬲溪梅令 姜夔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追忆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 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 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

总 结 鬲溪梅令 姜夔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总 结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意 境 此词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花象征美人,烟波象征离绝,此是词中第一境界。木兰双桨,梦中美人,乃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是第二境界。第一境界实为词人平生遭际之写照,第二境界则为其平生理想之象征。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意 脉 此词论意脉则如裁云缝月,无迹可求。上片以玉钿喻好花,遂幻出如花之美人,下片用盈盈喻好花,又由美人幻为好花。故过片梦境之呈现,真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

课本“品读与探讨”第3题 鬲溪梅令 姜夔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课本“品读与探讨”第3题

鬲溪梅令 姜夔 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韵脚,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 “好花” “浪粼”为双声, 好花不与殢香人,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韵脚,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 “好花” “浪粼”为双声, “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 “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 过片为意境之升华,词情之高潮,声情亦最为精妙。“木兰双桨梦中云”七字,声调为:入声、阳平、阴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五声递用,叠韵两出;字韵则韵母之最美者:“兰”“桨”“梦”“云”。词情声情,令人神秘。

鬲溪梅令 姜夔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