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讲教师:王华
教 学 内 容 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 教育必须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与内容,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与作用,掌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在实际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遵守。 2.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教育规律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形成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态度。 3.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教育现实中的教育现实中违规现象,通过观察、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观,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作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 。 3、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一、人的特性: 1、自然属性:例如食欲、性欲、自我保护等。 2、社会属性:最基本的是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性。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一、人的特性: 1、自然属性:例如食欲、性欲、自我保护等。 2、社会属性:最基本的是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性。 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它是团结个体的方式,也是发展个体的方式,重要的是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性。 3、精神属性:它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具有能动性、创造性、自我意识和价值的定向性。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观点: 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观点: 1、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变革: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变革: 1、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紧紧抓住人的现实性,确立了科学教育观的现实基础。 2、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坚持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奠定了教育思想的科学出发点。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确认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确立了教育思想的辨证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承认人的受动性与人的能动性的一致,为科学的学生地位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5、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为科学教育原则的指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的哲学 四、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第一节 人的哲学 四、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4.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作用 1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2 遗传因素及其作用 3 环境因素及其作用 5 个体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 4 教育因素及其作用
一、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定义: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作用: (1)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2)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5)遗传决定论: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除了学校以外的作用于个体周围的一切自然与社会的总和。 2、作用: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 (2)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3)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 (4)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5)环境决定论: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导 理由: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5、教育万能论: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思考: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有效条件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教育的自身状况; 3、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定义:是指人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特性。 2、产生:客观环境的客观需要→动机 3、表现: 人的活动: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 实践活动。
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高教育的效果。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Thank You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