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治療意涵 -學生輔導之多元媒材應用與實務技巧演練 蔡毅樺諮商心理師 royyi@cyut.edu.tw
關於教育/輔導-緒與續 是林志玲還是菜頭 -事實的真象不是最重要,重要是我們怎麼看與怎麼想 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小孩/神秘的16號 -比馬龍效應 教養大震撼 -少讚賞天賦,多讚賞努力 情竇初開的孩子 -正向解讀,讓孩子帶著能量與親師好關係修正行為 是偷衣服嗎 -理解行為的心理意涵 教養如大禹治水 -行為不是禁止,協助替代行為修正之 掉1顆糖的孩子 -情緒無罪表達要有方
沙盤中領略「不管了!大人的事,大人自己解決」的芬芬 玩出治療意涵-序言 在32個臉孔得到共鳴 我有了勇敢鴨 面對不肯收拾文具的孩子 讓不穿襪子上學的孩子帶無尾熊上學 不斷「ㄜㄧㄜ一」開警車的大大 脫娃娃衣服的茶妹 要請Yo Yo Man幫忙的哥哥 沙盤中領略「不管了!大人的事,大人自己解決」的芬芬 牌卡中看見內在價值 舞出好關係中理解合作的重要 來地球玩的人生觀
兒童與遊戲/活動(1) 「遊戲」是兒童最自然的溝通媒介,也是自我表達情緒、想法和行動的工具(高淑貞,1994)。 「遊戲」的本質使兒童能獲得滿足,提供兒童成就感和成功經驗,使兒童獲得主導權和控制感,協助兒童發展生理、心理和情緒及社會和精神 (何長珠,1997)。
兒童與遊戲/遊戲(2) 透過遊戲兒童能探索因語言限制而無法表達的事物。 遊戲是兒童象徵的語言,並且能揭露: ㄧ、兒童所經驗的; 二、對經驗的反應; 三、對經驗的感覺; 四、兒童的願望與需求; 五、對自我的概念。
遊戲/活動的治療價值(1) 遊戲允許兒童有效溝通他們情感,遊戲是孩子做自然的表現。 遊戲是孩子與外在的世界溝通的工具,讓孩子覺得他們是被認同及接受的。 觀察兒童在遊戲中的表現可幫助成人了解他們。 遊戲是自發性且具歡樂特性,能鼓勵兒童放輕鬆,減低焦慮與防禦。
遊戲/活動的治療價值(2) 遊戲提供孩子釋放情感的機會,如生氣、害怕等是難以表達的。 遊戲提供兒童發展社會技巧的機會 遊戲讓孩子嘗試新角色的機會,經歷各種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
遊戲治療的目的 在良好關係的前提下,透過遊戲為媒介來幫助適應困難的兒童。 Amster提出六個遊戲治療的目的: 1.輔助診斷時所需的了解 2.幫助治療關係的建立 3.供疏通防衛及處理焦慮的媒介 4.助兒童將感覺口語化 5.助兒童將潛意識的過程演出來並釋放其緊張 6.增強兒童在治療結束後對遊戲的興趣
遊戲治療的發展 精神分析學派 非指導式-兒童中心 指導式-結構學派 折衷式 其他-認知、阿德勒、完形、手足、家族、團體等
非指導性治療學派 Virginia Axline列出了關係治療中八個基本原則: 1.治療者需和孩子建立一個溫暖、友善的關係。 2.治療者不管是怎樣的孩子都必須能完全接受,不讚美也不批評。 3.治療者需建立一個准許的氣氛,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使用治療室中的玩物並自己控制使用時間。
非指導性治療學派 4.治療者要辨認孩子的感覺且試圖回應到孩子身上,要能反應孩子的感受,當他們用文字、手勢或遊戲的象徵性方法表達時,他們嘗試獲得對這感受的洞察力。 5.治療者應對孩子保持尊重,認定孩子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治療成功的責任在孩子身上,且治療是集中於孩子而非治療者。
非指導性治療學派 6.治療者需在治療中認同孩子,孩子會領導 治療的方向,治療師則需跟隨其後。 7.治療不應是匆忙的。在治療中催促孩子將 違反上述許多原則,且對治療者與孩子間 的相對關係也是有害的。 8.必須設定限制。限制會提醒孩子身處現實 中,幫助他們暸觧有責任要履行。
結構式遊戲法 治療者主動設計遊戲處理議題 執行時注意事項 1.熟悉流程 2.選擇適當主題 3.建立關係 4.良好互動 5.掌握「投射」情緒 5.掌握「投射」情緒 優點:能立即疏導情緒 缺點:兒童自發易喪失
遊戲/活動治療適用的年齡層 3-13歲之間(劉焜輝,民81),主要考慮是智力因素。 必要時依年齡、特性選擇不同媒材,如青少年用紙盤遊戲 =>不論老少都愛遊戲與活動
遊戲治療者的角色 參與者:指跟隨兒童的步調,但不主導 限制者:藉著強調規則,鼓勵兒童學習忍受挫折及設限 解釋者:將兒童的遊戲象徵和他的現實生活連結起來
遊戲治療者的功能 建立一個治療的聯盟 讓兒童感受到被了解 同時兼顧理性和感性 降低兒童的煩躁感 疏通兒童的防衛 找出其他可被接受的問題解決方式
遊戲治療者的任務 觀察兒童的遊戲行為 協助兒童「說出/玩」出活動 指出兒童遊戲行為的動機或情感與隱喻 反應的焦點放在兒童的認知、情緒或行為上 要融入兒童的遊戲中 必要時設定限制並執行限制
遊戲治療的基本療程 建立關係 發洩情緒 治療
有效處理孩子成長議題方法 -親子遊戲治療技術的運用 當孩子溺水時,不要嘗試教他游泳 做一個恆溫計,而不是溫度計 鼓勵努力,而非讚美結果 回應性傾聽:追隨式的方式、不要問問題、 反映出孩子的行為模式及感覺 設限:指出孩子的感受+陳述限制+提供其他可行的方法 堅定的設限 両其害取其輕原理 遊戲是與孩子互動的最好工具
遊戲治療的療效 「遊戲」不像心理分析、行為治療或關係治療,本身沒有ㄧ定的哲理,因此要認定遊戲治療的確切效果十分困難。但運用此種方式治療師的證詞裡,可以獲取在治療互動中確能由遊戲活動得利的証明。 遊戲能釋放緊張及被拘束的情感,讓孩子補償現實受傷的經驗、鼓勵自我探索,也是提供孩子學習選擇更成功解決問題方法的可能性。
學生輔導多元媒材 分享與體驗
繪本體驗 -傻比傻利 安撫娃娃 這是一本有關解除兒童胡思亂想,自我困擾的圖畫故事書。它是根據中美洲瓜地馬拉流傳,可以帶走孩子煩惱的煩惱娃娃而編寫的。 故事中的小男孩比利,每天晚上睡覺前,總是擔心東擔心西。他擔心帽子會在空中開舞會、鞋子跑出去見鬼、頭上的烏雲黑得使人倒楣、下雨不打雷會使屋子淹大水、大鳥突然飛來咬人讓人不能睡。爸爸、媽媽安慰他,也沒有變好。有一晚,在外婆家過夜,他又睡不著,就去找外婆想辦法。外婆拿了幾個木頭碎片做的小娃娃給他,叫他把煩惱告訴娃娃,然後放在枕頭下,讓娃娃把煩惱帶走。果然比利可以安心的睡了。到了第五個晚上,比利又睡不好,因為他擔心煩惱娃娃聽太多的煩惱而心情不快樂。後來他想出替煩惱娃娃做一些更小的娃娃,分攤他們的煩惱,於是便解決了困擾。
繪本療效與運用 閱讀他人的經驗常幫助一個人獲得對自己 生命的洞察力,這個現象形成繪本教育/諮商,如,我變成一之噴火龍了。 Watson(1980)認為繪本教育/諮商主要目標: 1.鼓勵孩子開放的表達問題。 2.教導孩子能分析自己的情緒及行為。 3.刺激孩子考慮一個可能解決問題的選擇。 4.讓孩子了解他們的行為並非單獨個案。 5.教導孩子積極正向的思考。 不只是故事-透過延伸活動鞏固治療意涵
美術活動體驗 -假盲畫/紙上警察抓小偷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蠟筆、白紙、鏡子 分享 1.關係建立 2.專注練習 3.自我關照/自主與受限之體會
音樂活動體驗 -臉鼓/依角色起舞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CD PLAYER 分享 1.肢體 2.情緒 3.故事
使用藝術媒材的歷程 解凍-暖身及建立關係 做-引導當事人在過程中宣洩 討論與分享-引導當事人澄清、傳達及溝通自己的概念及想法 結束-將過程中當事人的意象與表達做統整、摘要及連結
牌卡體驗A-臉譜紙卡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兒童臉譜卡 分享 1.情緒 2.家人關係 3.心中渴望
牌卡體驗B -在生涯卡、愛情卡與潛意識相遇 分類( Sorting )指的是:把整副六十幾張卡片,分成左右兩邊或三堆 Sorting的主要目的是:分辨覺察什麼是我要的,什麼是我不要的。 兩邊:『左邊放我要的』,『右邊放我沒有要的』 三堆:『這是我』、『這不是我』、『不確定的』 排序( prioritizing )指的是:根據重要程度,排出前十,或者挑出前三張卡片。 排序的主要目的是:我要的裡面,哪些比其他更重要。
牌卡運用與說明 從文字、圖像進行聯想-事件、感受、想法經驗 當事人永遠是主體,並具詮釋權 老師、其他人提供參考架構,但不強加 最重要原則:注入力量與希望,不是製造不安
童軍活動體驗及運用 -舞出好關係/閉目成型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童軍繩、齊眉棍 分享-群我關係
其他-COPING BOX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卡片紙 分享 1.問題解決策略 2.生活中持續運用
影片體驗及運用-戲劇人生 嗯!體驗一下囉! 器材:各議題之影片 分享與討論
感覺人 目的:鼓勵孩子表達與討論生活中各種的感覺,並覺察身體情緒,,以便在往後療程中協助找出解決的方式 。 目的:鼓勵孩子表達與討論生活中各種的感覺,並覺察身體情緒,,以便在往後療程中協助找出解決的方式 。 適用對象:適用國小低年級以上的兒童。 材料:彩筆、紙
捏破泡泡 目的:是一種控制憤怒的方法,主要使用具有防撞擊、有一顆顆小泡泡的塑膠包裝紙來進行 (Bow,1988)。 適用對象:適用國小低年級的兒童,在表達自己的憤怒與挫折有困難者。 材料:塑膠泡泡
氣球裡的憤怒 目的:指導孩子發洩憤怒的方法,可以讓孩子知道憤怒如何在心中累積、如何的爆發並且傷害自己與他人,以及如何慢慢適度的釋出(何長珠,2005) 。 適用對象:幼兒到小學的兒童。 材料:氣球、打氣筒
讓兒童吹漲氣球並綁好,在需要時可以幫助他們。 氣球綁好後對兒童說明:氣球就是他們的身體,裡面的空氣就是憤怒。 問題: 步驟: 讓兒童吹漲氣球並綁好,在需要時可以幫助他們。 氣球綁好後對兒童說明:氣球就是他們的身體,裡面的空氣就是憤怒。 問題: 空氣可以進出氣球嗎? 如果憤怒一直在裡面會怎樣?
問題 如果氣球是他的大腦,而憤怒堆積在裡面他們能清晰思考嗎? 解釋如果氣球是一個人,那氣球爆破就像是憤怒的人去傷害別人或破壞其他物件(試著爆破氣球) 問題:是否為安全發洩情緒的方法?
假裝我會 目的:是一種想像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對失敗的害怕,並且自在的表現自己所知道的,能有效的增加自信及自主性。 (何長珠,2005) 說明: 如果你要求孩子自己穿襪子,通常得到的答案是:「我不會」。 如果要求孩子假裝他們知道如何穿襪子並且做給你看,通常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已經會好幾個步驟了。
問題解決過程繪畫技巧 目的同上。 實施步驟: 1.準備一張白紙,兩次對折成四分格。 2.讓兒童想一想目前最困擾他的一件事或最煩惱的一件事。讓兒童在白紙的左上(1)部分畫出來。
3.讓兒童想想,針對他所畫的事,他希望的、喜歡的解決結果是什麼?然後把這個喜歡的結果畫在白紙右下(2)的部分。 4.請兒童想一想,要從(1)到(2)他所能作的是什麼?請他至少想出兩個可行的方法畫在白紙左下、右上(3)及(4)的格子內。 5.陪兒童一起來審視、探討完成的圖畫內容。
故事接力 目的:透過故事接力過程,教導孩子用更積極、正向的方式來面對問題。基本的型式是讓孩子先說一個自編的故事,治療者在聽完之後,維持原故事的架構,但更改中間過程及結尾的內容,使故事朝向更圓滿的解決方式。 適用對象:3歲以上或具語言表達能者
跺腳 目的:此方法可以讓孩子「聽到」憤怒和挫折,並讓孩子以可被接受的行為來表達其情緒與壓力。避免因過度壓抑而爆怒,造成更多問題。 適用對象:適用於國小低年級的兒童,在表達自己的憤怒與挫折有困難者。
步驟: 1.首先讓兒童將雙腳的模型分別畫在硬紙板 上,並依自己的意願上底色。 2.與兒童共同討論憤怒適度的發洩對生活的重要,並介紹簡單又快速的跺腳。一般而言,用跺腳來表達憤怒不只讓人感到比較舒服,同時腳底也會有溫暖的感覺。問孩子是否有感到腳底暖暖的?如果沒有,表示他還沒真正用力跺,所以得再來一次。當孩子感到有暖流時,再問孩子憤怒的感覺是否從腳底發洩出來並且流出門外了!問孩子現在身體的感覺(深呼吸一下,感覺一下放鬆後的心情)。
3.接著,孩子可以在鞋子上面畫一個憤怒的臉,並在鞋底畫一個快樂的臉,告訴孩子當下一次感到憤怒時可以自行跺腳,直到臉上的表情變高興為止。 4.也可以在家中設一個「跺腳角落」,讓孩子在憤怒前發洩。 材料:彩色筆或蠟筆、硬紙板
自然體驗活動 -引自柯內爾著 傾聽自然 階段一:「喚醒熱忱」引領每個人全心參與,並對引導者直接正面回應 階段二:「集中注意」將熱忱引導到寧靜的聚點 階段三:「直接體驗」在敏感的感官下,領略自然獨特之處 階段四:「分享啟示」強化並澄清個人的體驗
階段一:喚醒熱忱 請問我是誰 貓頭鷹與啄木鳥 蝙蝠與飛蛾 表演一首詩 自然現象
階段二:集中注意 數一數自然的顏色 聆聽自然的聲音 躲貓貓步道 看一眼,再找一個來 賓果 三人一組,用繩拉住,互指示動植物給夥伴分享。不可用說的 模擬樹木或花草的姿態
階段三:直接體驗 在敏感的感官下,領略自然獨特之處 毛毛蟲走路 蒙眼探險 大自然訪問 照相機 我的樹 尋找瞬息萬變、亙古不變無法用相機捕捉的事物各三個 每個人用不同的三種方式走路
階段四:分享啟示 設計美好新家園 帶著詩的心情散步 三人折疊詩 句首詩 畫出心感受
遊戲治療參考書目(1) 亞瑟蘭(Virginia Mae Axline) (1998)兒童遊戲治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蓋瑞‧蘭爵斯(Garry L Landreth) (2000)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桂冠圖書 高淑真(1998)親子遊戲治療,桂冠圖書 Athena A. Drewes、Lois J. Carey、Charles Schaefer 主編,黃慧涵譯(2006)。學校中的遊戲治療。五南圖書出版。
遊戲治療參考書目(2) Kevin O'Connor & Lisa Mages Braverman著,何長珠譯(200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 梁培勇(200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心理出版社。 約瑟夫.柯內爾著,方潔玫譯(1994) 。與孩子分享自然。張老師。 約瑟夫.柯內爾著,王家祥、張美惠等譯(1994) 。與孩子分享自然。張老師。
遊戲治療參考書目(3) Daniel S. Sweeney & Linda E. Homeyer,何長珠等譯(2001)。團體遊戲治療。五南出版。(我看到有手足團體遊戲治療名稱即此書) 海德.卡杜森 / 查理斯.雪芙爾陳志鵬譯(2000)遊戲治療101。張老師出版社。。 梁培勇(1998)。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心理出版社。 劉焜輝(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天馬。
遊戲治療參考書目(4) Eliana Gil著。林巧翊譯(2005)。遊戲的治療力量—受虐兒童的治療工作。心理出版社。 陳慶福、李雅真 合著(2004)遊戲治療入門。雙葉。 Stanley Kisse著,陳碧玲、陳信昭譯(2001)。策略取向遊戲治療。五南圖書出版。 Garry L. Landreth著,何長珠、陳信昭等譯(2001)。遊戲治療新趨勢。五南出版。
結語 他只是個孩子 一起當孩子王囉 建構能玩出意義與價值的 助人關係 生命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