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 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陈远超 2011.03.27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P195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陈远超 2011.03.27
唐人写岳阳楼的著名诗篇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初二上册课后古诗)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③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谥 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谥 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陈远超 2011.03.27
滕子京与岳阳楼 滕子京,河南府(今洛阳)人,与范仲淹同为进士(“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因其崇尚改革,故屡遭谪徙。庆历三年,因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到岳州,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在任三年后,调苏州,卒于任所。滕子京虽愤郁满怀,却励精图治。在岳阳迁建文庙,维修南湖紫荆堤,并筑偃虹堤,以防止洪水冲击岳阳楼。欧阳修写《偃虹堤记》赞之。而他最大的功绩,则是继张说之后又重修了岳阳楼(岳阳楼的扩建、定名和声名远播,始于盛唐张说)。他以张说为表率,寄情托志于土木之中。新楼增其旧制,刻历代名人诗赋于其上,并于楼北建燕公楼,专祀(sì)张说。滕子京犹觉不足,以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请名家作《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一并寄好友范仲淹。范欣然命笔,遂有《岳阳楼记》传颂千古。
岳阳楼的双公祠中,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
内容导读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tòng)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 、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可听录音)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字词理解与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被贬职、被降职 做太守 第二年 顺利 通“俱”,全,皆 于是 旧有的规模 来 通“嘱”,嘱托,嘱咐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段理解 (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谪守”( “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1.滕子京是因何故来到巴陵郡的? 2.滕子京在巴陵郡政绩如何?请举例来说。 3.作者作记缘由是什么? “谪守”( “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政绩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其中政绩之一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连接 看 胜景,好景色 广远,宽阔 边 日光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晨阳光灿烂,傍晚雾霭(ǎi)阴沉,景象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雄伟 景象 详尽 尽 诗人 被降职 远调的人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诗人,大多聚集在这里。(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第二段理解 1.岳阳楼的“大观”体现在那里? 2.为什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领起下文第3、4段的是那句? “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北通巫峡,南极萧湘。”(地理位置优异、交通方便)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 淫(yín)雨 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啸猿啼。 像那 连绵的雨 雨雪繁密 解除,放晴 冲向天空 光辉 迫近(日~西山)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别人说自己坏话,害怕别人讥讽自己的情感,(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国都,京城 批评指责 登斯楼也,则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说坏话 穷尽,极点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别人说自己坏话,害怕别人讥讽自己的情感,(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第三段理解 抒发了迁客骚人悲伤的情感。 1.这段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写的是阴天阴森恐怖的景色 抒发了迁客骚人悲伤的情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至于 日光 起,动 美丽的鱼 香草 停歇,停息 小洲 有时 全 消散 哪有穷尽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而有时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啊。 一起(白头~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端,持,执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啊。
第四段理解 抒发了迁客骚人喜洋洋的情感。 1.这段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4.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 写的是晴天清丽明朗的景色。 抒发了迁客骚人喜洋洋的情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对偶、借代(用鱼的鳞代指鱼)
嗟(jiē)夫(fú)!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曾经 探求 或许 指心理活动 因为 朝廷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心情,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当高官就为百姓担忧;在僻远的江湖间不做官了就为君王担忧。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 斯 人,吾谁与 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样 在……之前 在……之后 与谁,同谁 归依,归附 没人 这种 这样(他们)进朝做官时也忧虑,退居江湖不做官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五段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表明古仁人(作者)豁达胸襟的是哪句? 2.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哪句? 3.表明古仁人(作者)政治抱负的是哪句? 4.作者勉励友人的是哪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五段理解 迁客骚人:心情易受自然风物影响,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 6.文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迁客骚人:心情易受自然风物影响,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第五段理解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 8.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一方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另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小结 内容: 第一段:交代写作背景与作记的缘由。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远景,生发议论,引出两种情景。 (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描写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感受。 第五段:阐述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千古名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练习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2、运用对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那些手法?请写出两点。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2、运用对比。 《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章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后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突出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课后练习 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 “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1.乃重修岳阳楼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乃重修岳阳楼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_______________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_______________ 谗:_______________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偕:_______________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______________ 于是,表示两事相承 通“嘱”,嘱托。 景象 离开 说别人坏话 一起,一同。 归依
三、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