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航運中心與自由貿易港區 發展之研析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中華民國95年3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企業海外投資與 管理策略之實務 斌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講人:王錦和 董事長 103年 3 月 24 日.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問題探討.
2010~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依作業系統別出貨量比重及預測
主講人:李 彌 博士 中華科技大學 航空學院 航空服務管理系 系主任 中華民國103年6月17日
自由貿易港區進度報告 及法規鬆綁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103年1月3日 高雄場.
海港自由貿易港區營運績效及招商成果簡報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103年3 月19 日 1.
港埠經營策略之探討 --以新加坡港務集團為例 指導教授:盧淵源博士 研 究 生:鄭淑惠 日 期:91 年 5月 17日.
複合運輸與海空聯運.
簡 報 內 容 壹、前言 貳、整體港埠發展內、外部環境變化 參、整體港埠發展面臨課題 肆、整體港埠發展目標及策略 伍、商港發展定位
商業概論 第七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六節 國內勞工問題.
香港的經濟發展.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民用航空法概要 主講人:田楚城 民用航空局主任秘書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第六章 轉運貨物及物流中心貨物之通關 第一節 一般轉運貨物之通關      第二節 三角貿易貨物之通關      第三節 物流中心貨物之通關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全球運籌與貨櫃運輸資訊系統 應用整合規劃之研究 (I) 期中簡報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Cloud Computing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COMPUTEX TAIPEI 2014 指導老師 陳敏全 國企4B 王心眉 林惠萍 國企3A 陳韻惠 劉佳其.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附錄1 簡報資料 船舶設籍制度之探討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中華民國97年4月.
Ch05 自由貿易港 船務與港埠資訊管理.
授課教授:石文傑 博士 報 告 人:施金橐 學 號: 日 期:98年03月06日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自由貿易港區進度報告及法規鬆綁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103年1月7日 臺北場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趙義隆 教授 台大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趙義隆 教授 台大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2003 MBA How-to #2.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EBSCOhost EconLit with Full Text.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8公分 中文論文名稱 (大小80~136) English Thesis Title (size80~136) 中文名字 English Name (大小50~60) 學校學系/任職單位職稱 (大小50~60) 8公分 8公分 內容 (大小40~50) 內容 (大小40~50) 文字或圖示 文字或圖示.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曾 玉 勤 Robert Tseng 現任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 兼全球運籌發展中心 主任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主題研究架構.
網站個案報告 參考架構 一,企業背景簡介 二,經營優勢與競爭分析 三,市場區隔與目標市場 四,行銷4P策略 五,未來發展與挑戰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境外航運中心與自由貿易港區 發展之研析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中華民國95年3月

大綱 貳、兩岸海運通航政策發展與問題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肆、亞洲地區自由港區概況 伍、我國經濟特區之沿革 壹、緒論 貳、兩岸海運通航政策發展與問題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肆、亞洲地區自由港區概況 伍、我國經濟特區之沿革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柒、結論與建議

壹、緒 論 (1/6) 一、研究緣起 1997年4月中,在我國「境外航運中心」與大陸的「試 點直航」啟動後,兩岸間之貿易才得以透過「不通關」、「不入境」的方式,不經過第三地而互相交流。 2.目前政府為配合企業「全球佈局、深耕臺灣」,正積極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其中營運總部計畫之子計畫--設置自由貿易港區,計畫招攬業者投資加工製造、倉儲轉運等業務 。

壹、緒 論 (2/6) 3.然而「境外航運中心」,在眾多航商投入船舶,經過多年營運後,其成效如何? 自由貿易港區是否真的可被視為對國內外企業招商來臺投資之萬靈丹? 特別是吸引臺商回流投資,到底有多少成效?港區事業進駐後,是否產生營運困境尚待政府協助解決? 都值得加以評估與研究。

二、研究範圍與內容 壹、緒 論 (3/6)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僅限於海港自由貿易港區,未 對空港自由貿易港區部份加以探討。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壹、緒 論 (3/6) 二、研究範圍與內容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僅限於海港自由貿易港區,未 對空港自由貿易港區部份加以探討。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相關文獻分析與探討。 兩岸海運通航政策發展過程與兩岸直航之問題與對策。 國內推動境外航運中心之過程與營運現況。

壹、緒 論 (4/6) 亞洲地區鄰近國家自由港區概況與我國經濟特區之沿革。 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與SWOT分析。 壹、緒 論 (4/6) 亞洲地區鄰近國家自由港區概況與我國經濟特區之沿革。 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與SWOT分析。 我國推動自由貿易港區之營運現況、問題及未來政策建議。 自由貿易港區與境外航運中心之比較。 結論與建議。

壹、緒 論 (5/6) 三、研究方法 2.國內交通、運輸、經營管理等相關科系研究所師生相關研究報告及論文。 3.期刊、專著、報章雜誌等。 壹、緒 論 (5/6) 三、研究方法 以靜態的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蒐集與分析為主 1.國內政府出版品:包括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方的政策法案規劃,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交通部所屬各港務局的規劃文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相關之研究報告等官方資料。 2.國內交通、運輸、經營管理等相關科系研究所師生相關研究報告及論文。 3.期刊、專著、報章雜誌等。 4.相關網站。

壹、緒 論 (6/6) 四、研究步驟 研究緣起與目的 確定研究主題 境外航運中心資料 自由貿易港區資料蒐集 之蒐集 國外自由貿易港與 壹、緒 論 (6/6) 四、研究步驟 研究緣起與目的 確定研究主題 自由貿易港區資料蒐集 境外航運中心資料 之蒐集 境外航運中心探討 國外自由貿易港與 國內經濟特區經驗探討 相關問題之探討 提出政策建議 提出 結論與建議

一、兩岸海運通航政策發展 貳、兩岸通航政策 (1/2) 第一階段(1980年以前):無通商、無通航。 第二階段(1980年至1996年間):船不直航、貨不直運、貨櫃運輸必須轉船。 第三階段(1996年):實施「境外航運中心」制度。 第四階段(1997年):除「境外航運中心」有限直航外,實施兩岸三地航線政策,母船可延伸航線直航第三地,貨櫃運輸不必轉船。 第五階段(2001年):臺灣實施金馬「小三通」,做為日後推動「大三通」的過渡與準備階段。 第六階段(2004年):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於2004年宣布兩岸海運便捷化措施。

二、兩岸直航之問題與對策 貳、文獻探討 (2/2) 1.通航基本問題 2.航政監理問題 3.通航安全問題 4.航運管制問題 5.稅捐徵收問題 6.海事處理問題

一、境外航運中心啟動的意義 (一)政策面目的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1/7) 現行兩岸關係與兼顧「國家統一綱領」架構 下,用以解決兩岸不通航障礙的變通辦法 (二)經濟面目的 1.增加我國國際商港轉口貨源,帶動國內航 運業的商機 2.降低航運業者的運輸成本與航程時間

二、兩岸相關管理辦法之異同 (二)共同交集部分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2/7) (一)差異部分 1.航行兩岸之船舶 2.適用範圍之不同 1.設置動機之差異 2.適用範圍之不同 (二)共同交集部分 1.航行兩岸之船舶 2.推動策略

三、境外航運中心海空聯運 (一)作業模式 (二)海空聯運之優勢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3/7) 以航空公司為主導,船公司為輔的經營模式 1.轉運時間快速 2.通關時間縮短 3.降低運輸風險 4.運價具競爭力

四、兩岸海運便捷化措施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4/7) (一)具體措施 1.將目前「境外航運中心」業務範圍從經營轉運貨擴大 至可載運大陸與第三地之進出口貨。  2.將「境外航運中心」之適用港口從高雄港擴及臺中港 與基隆港。  3.若大陸方面同意放寬相關限制,未來可進一步開放 「境外航運中心」貨品可通關入境。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5/7) (二)配套措施 1.由交通部會同有關機關修正現行「境外航運中心設置 (二)配套措施  1.由交通部會同有關機關修正現行「境外航運中心設置 作業辦法」相關規定,放寬「境外航運中心」可經 營之業務範圍,並配合修正相關海關作業規定。 2.由交通部依據「境外航運中心設置作業辦法」第三條 規定指定臺中港及基隆港為「境外航運中心」 。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6/7) 五、境外航運中心發展現況 (一)船舶規模 (二)運量分析 中國大陸經營試點直航的船公司有6家,我國經營境外 航運中心的公司有4家。 (二)運量分析 1.貨櫃總量: 逐年成長2005年1-11月累積貨櫃運量首見負成長。 2.貨櫃卸量與裝量分析 : 貨櫃卸量與裝量大致維持平衡狀態。 卸櫃量方面,以實重櫃較多,在裝櫃量方面,則相反, 以空櫃較多。

參、境外航運中心現況分析 (7/7) 2005年前11個月我國境外航運中心貨櫃裝卸量 首見負成長,再加上對岸試點直航廈門、福州 兩港口碼頭深水化陸續完成,預期2006年影響 程度將更大,境外航運中心應致力結合自由貿 易港區功能,才能有效發效達成其設置之目 的。

肆、亞洲地區自由港區概況 一、香港 二、新加坡 三、韓國 四、日本 五、中國大陸

伍、我國經濟特區之沿革 一、亞太營運中心計畫 二、全球運籌發展計畫 三、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四、加工出口區 五、科學工業園區

一、自由貿易港區之功能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1/6) 1.倉儲功能-爭取時效與商機 2.轉運功能-發展轉口貿易 3.工業性功能-吸引國內外企業設廠投資 4.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功 能,吸收國外資金 5.休閒消費功能-創造特殊需求的休閒活動

二、設置自由貿易港區之效益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2/6) (一)吸引投資 (二)增加外匯所得 (三)創造就業機會 (四)技術移轉 (五)活絡產業經濟活動 (六)招攬新貨源,增加港口收益 (七)增加貨物集散及轉運貿易之收入

三、「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之規範重點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3/6) 三、「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之規範重點 1.「境內關外」之規劃 2.成立院層級之「自由港區協調委員會」 3.港區設置地點彈性化 4.勞動條件彈性化 5.貨物自由流通 6.貨物深層加值 7.港區事業自主管理 8.行政單一窗口化 9.租稅優惠措施 10.活絡資金流通 11.便利國際商務人士入出境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4/6) 四、國內自由貿易港區概況 1.基隆港 2.臺中港 3.高雄港 4.臺北港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5/6) 五、我國自由貿易港區規劃面臨之議題 (一)國際海港設置自由港區後,發展為自由港區抑或自由貿 易區不甚明確,造成執行上產生困擾。 (二)自由港區之設置與發展構想趨於同質化,不易發揮整體 綜效。 (三)國內國際海港多就既成發展區劃設自由港區,發展空間 受限。 (四)國際海港設置自由港區,將會與其他專區產生競爭,宜 避免功能重疊而互耗資源。 (五)國內國際海空港設置自由港區後,是否能吸引貨源與市 場,仍充滿不確定性之因素。 (六)自由貿易港區內之勞工僱用規定,影響業者進駐與轉型意 願,限制創新經營模式之創意。

陸、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之規劃 (6/6) 六、自由貿易港區未來政策建議 (一)自由貿易港區區位選擇、數量控制、發展型態需慎 思 (二)善用自由貿易港區以發揮兩岸分工優勢 (三)基礎建制等配套措施應儘速完備 (四)檢討港區事業應僱用高比例原住民勞工的強制條款

柒、結論與建議 (1/4) 一、結論 1.兩岸海運通航政策由最初無通商、無通航,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境外航運中心、小三通與兩岸海運便捷措施等階段的發展,逐漸走向開放之路,惟欲全面直航,尚有政治、法律、安全、營運管理體制等多項關鍵性障礙有待排除。 2.2005年1-11月境外航運中心累積貨櫃運量,較去年同期衰退0.43%,首見負成長,2005年全年貨櫃運量,恐無法超越去年紀錄,應將境外航運中心與自由貿易港區相結合,才能有效解決現行境外航運中心貨物「不通關、不入境」的障礙,俾能擴大其營運競爭力。

柒、結論與建議 (2/4) 3.我國此刻正積極推動的自由貿易港區機制,一方面除有利於我國身處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的趨勢中,免於被邊陲化,另一方面,也幫助國內企業邁向「全球怖局、深耕臺灣」營運,一併解決產業外移所造成經濟空洞化、投資不足等諸多問題,進而大幅提升國家總體競爭力,實不失為面對國際新情勢與企業新需求,適時地提出符合國際脈動之新發展策略。 4.我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的精神不但是開放兩岸「直航」、「三通」與「戒急用忍」政策的最佳折衷方案,更是現階段兼顧國家整體安全與企業利潤報酬的理想政策模式。

柒、結論與建議 (3/4) 二、建議 (一)建議政府應考慮將「境外航運中心」與「自由貿易港 區」相結合,使「境外航運中心」亦能享有自由貿易港 柒、結論與建議 (3/4) 二、建議 (一)建議政府應考慮將「境外航運中心」與「自由貿易港 區」相結合,使「境外航運中心」亦能享有自由貿易港 區「貨物存儲時間不受限制」、「關務作業簡化」及 「轉運至其他港區再出口」、區內事業高度自主管理,政 府低度行政管制之優勢,輔以保稅方式,才能有效解決 現行境外航運中心貨物「不通關、不入境」的障礙,俾 能擴大其營運競爭力。 (二)自由貿易港區未來發展相關議題建議事項,包括: 1.自由貿易港區區位選擇、數量控制、發展型態需慎思 2.善用自由貿易港區以發揮兩岸分工優勢 3.基礎建制等配套措施應儘速完備 4.檢討港區事業應僱用高比例原住民勞工的強制條款

柒、結論與建議 (4/4) (三)後續研究之方向: 1.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針對海港自由貿易港區,未對空港 柒、結論與建議 (4/4) (三)後續研究之方向: 1.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針對海港自由貿易港區,未對空港 自由貿易港區部份加以探討,後續研究者可針對空港自 由貿易港區詳加分析。 2.本研究僅擇定對我國較具競爭威脅的亞太地區國家,做 為國外案例探討對象,後續研究者不妨可以針對歐美各 國歷史發展許久的自由港制度詳加分析、比較,必能對 於有關自由貿易港區制度之研究有更詳盡之認識。 3.根據「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規定,將開放未來 進駐自由貿易港區內之國內、外企業可使用四成為上限 的外籍勞工,對於我國國籍勞工將造成衝擊,建議可從 勞工市場角度來探討就業率及所得相關之議題。

謝 謝 各 位 FT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