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新文藝
學習目標 知道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的內容與代表人物 了解日治時期新美術運動的內涵 明白日治時期的西樂、流行歌曲、歌仔戲及新劇運動的發展
傳統文化之存續與創新 傳統存續:傳統詩社、書院、私塾等長期扮演臺灣文化傳續的重要角色。 文化創新 (1)傳統文人創辦許多詩社,致力保存漢文化的薪火,尤以林癡仙(林朝崧)所領導的「櫟社」最具抗議精神。 (2)傳統士紳投入文化啟蒙運動,如林獻堂與蔣渭水在1921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櫟社 緣起 日本政府假藉尊重漢文化手段,籠絡臺人士紳,又允許成立詩社,成為詩人寄託心曲的場所,而櫟社則是其中最著名者。 取名 明治35年(1902)林癡仙、賴紹堯等人成立櫟社,社名取意:「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 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 當時社規嚴厲,非真才實學之士,無以入社,因而社員僅廿餘名,絕非一般附庸風雅之流可比。櫟,是不材之木的意思,隱含在異族統治下,省籍人才成為「學非所甩」的棄才,心若死灰,何異朽木?有感而發,集結而成櫟社,實有悲壯的意味。 1910年梁啟超來臺,期許臺灣文人當積極關懷臺灣的未來,對櫟社社員影響頗深。1943年該社所編文集遭當局以「內容多與現下非常時局不合」而禁止發行。
傳統文人的代表--櫟社 圖片說明:昭和17年(民國31年)12月,櫟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攝於霧峰萊園。
櫟社癸丑春會詩稿 大正二年(1913)春會之 詩稿,對日治時代臺灣 漢詩創作情況頗具研究 價值。
新舊文學論戰運動 一、時間:1920年代 二、原因: (1)不少庸俗、淺薄的舊文士,令新知識份子不滿。 (2)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思潮與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三、新舊文學: (1)舊文學:臺灣傳統文學 (2)新文學:白話文學 四、本質: 除了具有啟蒙的意義外,還包含對殖民政治的抵抗。 五、影響:受到新文學運動的刺激,文人開始提倡臺灣語文運動,代表作品有連橫的《臺灣語典》。
新文學運動 特點 領導人物 發表 文章 白話文運動 先驅 黃呈聰 黃朝琴 1923 《臺灣》 〈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 〈漢文改革論〉 提倡 詩學改革 攻擊舊文學 張我軍 1924 《臺灣民報》 〈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
黃朝琴(1897-1972) 黃呈聰(1886-1963)
張我軍(1902-1955) 出生於台灣台北縣板橋市,祖籍福建省南靖縣 〈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原載1924年4月21 日《台灣民報》第2卷7號,是張我軍大力批判 台灣傳統文學的第1篇作品,批評當日台灣傳 統文學有諸多弊病:「諸君怎的不讀些有用的 書來實際應用於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 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解的奴隸,或講什麼八 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想出出風頭、竟然自 稱詩翁、詩伯,鬧個不休。」張我軍正面痛擊 當日流於文字遊戲,競求虛名的文風,然有些 說法也流於以偏概全,如「台灣的詩文等從不 見過真正有文學的價值的,且又不思改革,只 在糞堆裡滾來滾去,滾到百年千年,也只是滾 得一身臭糞。」這些文字洋溢情緒語言,全盤 否定台灣的傳統文學。
臺灣鄉土文學運動 一、時間:1930年代 二、代表:黃石輝 1.昭和5年(1930),於《伍人報》發表 〈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 2.力倡臺灣新文學應以臺語描寫鄉土 3.結果: 引發「臺灣話文與鄉土文學」論戰 臺灣話未能全面實踐
臺灣文學趨於成熟 一、時間:1930年代後期 二、代表--「臺灣文藝聯盟」: 1.昭和9年(1934)成立 2.《臺灣文藝》為其發表園地 三、結果:昭和12年(1937),總督府下令廢除報紙漢文欄,臺人作家失去發表漢文作品園地,有礙臺灣文學發展
臺灣文藝聯盟本部 此為臺灣文藝聯盟本部之木質牌銜,歷經日治皇民化、二二八事變、白色恐怖、八七水災等天災人禍,猶能保存至今。 「臺灣文藝聯盟」於1934年5月(昭和9年)成立,其機關雜誌「臺灣文藝」主導了三十年代中期的臺灣文壇。
臺灣新文學的小說成就 作家 作品 特點 賴和 《一桿秤子》 揭露日本警察兇暴 楊雲萍 《黃昏的蔗園》 描述殖民者、地主、 資本家對工農的剝削 楊華 《薄命》 抗議舊禮教對婦女的束縛 楊逵 《送報伕》 均為日文名著 呂赫若 《牛車》 龍瑛宗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
賴和(1894年-1943年),台灣彰化縣人,原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 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之一。 有「臺灣新文學之父」、「臺灣的魯迅」之美譽。
賴和《一桿秤子》 藉由象徵總督府度量衡標準的「秤仔」,因巡警的索賄不成,被毀損丟棄,身為賣主的農民因此被認定違反該項規定,在除夕夜被拘役三天。 作品藉由「秤仔」,代表執行國家法律的警察,進而暗喻殖民帝國對台灣勞苦大眾的欺壓與剝削。 「妻子趕快到隔鄰去借一桿回來,幸鄰家的好意,把一桿尚覺新新的借來。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來做他們的成績,犯罪的事件,發見得多,他們的高升就快;l。所以無中生有的事故,含冤莫訴的人們,向來是不勝枚舉。」
楊逵(壓不扁的玫瑰) 楊逵(1905年-1985年3月12日),台灣著名小說家。出生於大目降(今台南縣新化鎮),本名楊貴。 1927年參加臺灣農民組合的活動,認識他的終身伴侶─葉陶。 1932年,開始於《臺灣新民報》副刊連載〈送報伕〉 日後陸續發表〈鵝媽媽出嫁〉、〈泥娃娃〉、〈壓不扁的玫瑰〉(收錄於國中國文教科書第六冊) 因228事件被關到綠島長達12年,1962年出獄。 1985年病逝於台中。
楊逵〈送報伕〉 是楊逵第一篇小說 內容敘述臺籍青年楊君赴日求學的前夕,正值糖業株式會社強行搜購土地,造成楊君的父親因而失去生命。為謀生計,楊君找到「送報伕」的工作,卻因無法達成業績而須離開報社,最後連保證金也一併被老闆侵吞。 文末以「我滿懷者信心,從巨輪蓬萊號的甲板凝視著臺灣的春天─這寶島,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下,表面雖然裝得富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見惡臭逼人的血膿迸流!」 「富麗肥滿」暗指日本殖民統治底下,表面上以發展農業現代化為由,實際上以犧牲台灣勞農階層的權益為基礎。
葉陶 楊逵 李梅樹 陳澄波
新化高工校園內的楊逵文學步道
新化楊逵文學紀念館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1900年 – 1976年),本名吳建田。客家人,台灣文學作家。出身於新竹縣新埔鎮。被譽為「鐵血詩人」 。 《亞細亞的孤兒》(日文名:アジアの孤児)是台灣作家吳濁流成名的長篇日文小說,成書於日治時期,於1943年起稿,至1945年完稿。 本書對當年的台灣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上的矛盾與混亂有深刻描繪。內容敘述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胡太明在台灣受日本殖民的欺壓,到中國後又不被認為是中國人而受到歧視。在對自身歸依的無助感及許多人生挫折打擊的日侵月蝕下,最後混亂發瘋,悲劇收場。
新美術運動的背景 一、治臺之初:延續中國水墨畫傳統,以花鳥、人物畫為正宗。 二、1920年代:開啟新美術運動 1.代表人物:石川欽一郎(日本畫家) 2.引進西方技法 3.著重田野寫生 4.領會臺灣鄉土之美 圖片說明:石川欽一郎《臺灣豐原鄉道》,水彩
石川欽一郎(1871-1945)
石川欽一郎(1871-1945) 曾多次至臺灣任教,擔任台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 是日據時期任職北師最久的美術教師。於1907年至1916年、1924年至1932年前後兩次來台,共達18年之久,對於圖畫教育的啟蒙工作,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其英國風渲染效果的寫實水彩,很能捕捉多溼炎熱的台灣鄉村風景,富有詩情畫意。 從官辦美展的第一回到第五回台展擔任西洋畫部門審查 委員,對台展 及台灣早期西洋畫的影響很大。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1927)
石川欽一郎-龍口町
新美術運動的成果 一、成立組織: 七星畫壇、臺灣水彩畫會、 赤島社 二、赴日本美術學校深造或遠赴歐洲遊學 三、臺籍畫家代表: 1.東洋畫(膠彩畫):林玉山、陳進、郭雪湖 2.西洋畫:陳澄波、廖繼春、陳植祺、李梅樹 (臺展三少年:林玉山、陳進、郭雪湖) 四、臺籍雕刻家:黃土水--《水牛群像》
林玉山《雙牛》 林玉山於昭和2年(1927)以兩件作品《大南門》與《水牛》入選第一回臺展,聲名大噪。 林玉山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臺展三少年」。
陳進《悠閒》 此為陳進於昭和2年(1927)入選第一回臺展後之重要代表作。 圖中以陳進的姐姐為女主角。
陳進─「化妝」 入選過日本春季「帝展」。
郭雪湖《松壑飛泉》 此為郭雪湖獲入選第一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
陳澄波《帝室博物館 》 昭和2年(1927),陳澄波以<帝室博物館>油畫入選第一回臺展,同年與友人共創「赤島社」。 昭和9年(1934),又積極籌組「臺陽美術協會」。
陳澄波為繼黃土水後第二位入選帝展的臺灣人,也是以油畫入選的第一人,但戰後不幸於二二八事件中遇害。
廖繼春《靜物》、《裸女》 廖繼春為是臺陽美術協會的創辦者之一。昭和2年(1927),以<靜物>油畫作品榮獲第一回臺展《特選》,及油畫<裸女>亦獲入選 。
陳植祺《土地公廟》 陳植祺以油畫 《土地公廟》 入 選第三回臺展, 內容為土地公廟 前景。
李梅樹-小憩之女
李梅樹-小憩之女
大正9年 黃土水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作品”蕃童” 入選第二回帝囯美術院展覽會。 成為第一位名留帝展歷史的台湾人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
新美術運動的美展 一、日本官方主辦: 1.「臺展」(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36) 昭和2年(1927),由臺灣教育會創辦 為新美術的發表園地 2.「府展」(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1938-1944) 昭和12年(1937)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接辦 從「臺展」到「府展」的16年間,臺人畫家深受其美學思維的支配,然亦非全無自主性 二、臺人民間自辦--「臺陽美術協會」:(1934-1944) 昭和9年(1934)顏水龍、陳澄波創立,反日意味淡薄,但仍展現相當的自覺意識。展覽的作品主要以西洋畫為主。
西樂與流行歌曲 一、荷西時代:傳教士傳入,流傳不廣 二、清末:臺灣開港,長老教會在臺南、臺北傳教之下,再度傳入 三、日治時期: 1.各級學校施行西洋音樂教育 2.臺人赴日學習後,推動新音樂
留日新音樂家 代 表 專長 特 點 張福興 小提琴 1.第一位赴日研習西樂的臺人 2.創立臺灣第一個管弦樂團— 「玲瓏會」 3.有「臺灣新音樂之父」之譽 李金土 小提琴 李志傳 樂理、小提琴 呂泉生 鋼琴轉聲樂 陳泗治 鋼琴、作曲 江文也 聲樂改作曲 郭芝苑 作 曲
臺灣第一個管弦樂團--玲瓏會 1920年「玲瓏會」樂團在臺北醫專大講堂舉行音樂會
商品化的流行歌曲 一、1932年:《桃花泣血記》(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二、代表: 1.音樂家:鄧雨賢、李臨秋 2.作品: A.《望春風》(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 B.《白牡丹》(陳達儒作詞、陳秋霜作曲) C.《雨夜花》 (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 D.《月夜愁》(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 E.《心酸酸》(陳達儒作詞、姚讚福作曲) F.《阮不知啦》(陳達儒作詞、吳成家作曲)
鄧雨賢(1906-1944)
李臨秋─望春風
桃花泣血記 人生就像桃花枝,有時開花有時死,花有春天再開期,人若死去無活時。 詞:詹天馬 曲:王雲峰 人生就像桃花枝,有時開花有時死,花有春天再開期,人若死去無活時。 戀愛無分階級性,第一要緊是真情,琳姑出世歹環境,親像桃花彼薄命。 禮教束縛非現代,最好自由的世界,德恩老母無理解,雖然有錢也真害。 德恩無想是富戶,專心實意愛琳姑,免驚日後來相誤,我是男子無糊塗。 琳姑本正也愛伊,信用德恩無懷疑,每日作陣真歡喜,望要作伊的妻兒。 愛情愈好事愈濟,頑固老母真囉嗦,富男貧女蓋不好,強制平地起風波。 紅顏自本多薄命,拆散兩人的真情,運命作孽真僥倖,失意斷送過一生。 離別愛人蓋艱苦,親像鈍刀割腸肚,心啼哭病倒鋪,悽慘生意行無路。 壓迫子兒過無理,家庭革命隨時起,德恩走去欲見伊,可憐見面已經死。 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才應該,階級約束是有害,婚姻制度著大改。 做人父母愛注意,舊式禮教著拋棄,結果發生啥代誌,請看桃花泣血記。
望春風 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 獨夜無伴守燈下 冷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見著少年家 果然漂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思欲郎君做紅婿 伊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戇大呆 被風騙不知
白牡丹 陳達儒作詞、陳秋霜作曲 白牡丹笑紋紋,妖嬌含蕊等親君, 無憂愁無怨恨,單守花園一枝春, 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無憂愁無怨恨,單守花園一枝春, 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白牡丹白蕊蕊,春風無來花無開, 無亂開無亂美,不願旋枝出牆圍, 啊………不願旋枝出牆圍。 白牡丹等挽挽,希望惜花頭一層, 無嫌早無嫌慢,甘願給君插花瓶, 啊………甘願給君插花瓶。
雨夜花 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 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倘看顧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 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倘看顧 無情風雨 誤阮前途 花蕊哪落欲如何 雨無情 雨無情 無想阮的前程 並無看顧 軟弱心性 乎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 雨水滴 引阮入受難池 怎樣乎阮 離葉離枝 永遠無人倘看見
月夜愁 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 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 等待的人,那未來,心內真可疑 想不出,被個人,啊……怨嘆月暝。 敢是註定無緣份,所愛的伊, 因何給阮,放未記,夢中來相見 斷腸詩,唱未止,啊……憂愁月暝。 更深無伴獨相思,秋蟬哀啼, 月光所照的樹影,加添阮傷悲 心頭酸,目屎滴,啊……無聊月暝。
心酸酸 陳達儒作詞、姚讚福作曲 我君離開,千里遠,放阮孤單, 守家門,未吃未胭,腳手軟, 暝日思君,心酸酸, 無疑一去,無倒返,辜負青春, 暝日長,連寫批信,煞來斷, 乎阮等無,心酸酸。 一時變心,未按算,秋風慘淡, 草木黃,風冷情冷,是無秧, 光景引阮,心酸酸。
阮不知啦! 陳達儒作詞、吳成家作曲 彼時糾束啊……雙人無失信,近來言語啊…… 煞來無信憑,冷淡態度, 親像無要無緊, 你敢是你敢不是,找著新愛人, 啊……阮不知啦,阮不知啦,總無放舊去找新。 近來講話啊……大聲小聲應,春情戀夢啊…… 漸漸變無親,不明不白, 因何僥倖心面, 春天花蕊啊……為春開了盡,十八少年啊…… 為你用心神,怎樣這款, 全無同情憐憫,
戲劇的發展 一、清代:流行大陸原籍家鄉戲 二、日治中期—蓬勃發展: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經濟熱絡 2.演出地點: 迎神賽會、風月場所、新舞臺等
新舞臺 大正14(1915)辜顯榮從日人手中買下淡水 戲院改建為新舞臺營業。
歌仔戲的發展 一、興起背景: 1.原鄉地方戲所用之語言音樂、與臺灣社會脫節 2.原鄉地方戲演出形式過於複雜 3.演唱臺灣歌調,符合臺灣生活型態。 4.街頭演藝蛻變的歌仔戲最受一般民眾喜愛 二、知識份子看法:歌仔戲演員素質低、內容陳腐敗俗、阻礙社會進步。臺灣民眾黨曾把反對歌仔戲列為該黨的政策。 三、推動「新劇運動」:1920年代中期開始
日治時期的野臺歌仔戲 野臺歌仔戲多依附於廟會、迎神賽會
新劇運動 一、推動者:張維賢(1905-1977, 臺灣新劇第一人) 二、團體:「鼎新社」、「星光演劇研究會」、「炎峰青年演劇團」 三、分類: 1.藝術派:「星光劇團」(張維賢所創)為代表 2.配合臺灣文化協會活動:以宣傳諷刺為主,亦稱為「文化劇」 四、意義: 1.優點:可移風易俗、教化社會、配合臺灣文化協會活動 2.於中產階級掀起熱潮 3.缺點:陳義過高、缺乏娛樂性、票價高 五、結果:1937年皇民化運動後漸沈寂
臺灣新劇運動的黎明: 「星光演劇研究會」公演 臺灣新劇運動的黎明: 「星光演劇研究會」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