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 严小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Advertisements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学案6 基础实验 [题型剖析] 教材中基础实验的考查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一个趋势,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分为显微观察类、物质鉴定类、探究设计类、调查模拟类。 [突破策略] 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分类归纳;然后对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悟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从其中提炼总结实验方法和技术。
实验四 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水浴加热
糖 类.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细胞 D.器官 C.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高三备课组(2011届) 第四单元: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第十二讲:细胞的增殖.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基础扫描 脂类:(1)脂类可以分为 、 、 三类 (2)比较: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人类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三、三大营养物质的水解反应 ⑴蔗糖水解(实验 3~6) 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结 论:蔗糖水解有葡萄糖生成 反应原理: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2013高考生物静悟提纲之《实验与探究》解读
高三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宜阳一高 魏翠利.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成才之路 ·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第 二 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实验三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三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1.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 严小含

近3年广东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粤考试说明清单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①观察类实验 ②提取鉴定类实验 ③调查模拟类实验 要求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教材实验 ①观察类实验 实验与探究能力 粤24 粤6C 粤5 ②提取鉴定类实验 粤3 粤6A ③调查模拟类实验 ④探究类实验 粤29(1) 粤6D、粤4、粤29(2) ⑤选修一实验 粤6B、粤29(1) 粤4、粤29(1) (2)实验设计与分析 粤28(3)、粤29(2) 粤29(3)、(4) 粤29(2)、(3) 教材实验分值 16 14 12 实验设计与分析分值 10 实验总分值 30 24 教材实验分数比 53% 58% 5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考试大纲的说明 一、生物科要考查的能力 1.理解能力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表2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试剂、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 (3)…… (4)……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

C 粤2014第5题.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广东教材实验真题重温(单选) 粤2014第5题.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C 选项 取样 时间 检测 试剂 检测 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 试剂 C 第30天 苏丹III 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BC 粤2012第24题.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双选)( ) 选项 实验材料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A 广东教材实验真题重温(双选) 粤2012第24题.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双选)( ) BC 选项 实验材料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A 胚胎干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质壁分离及复原 C 黑藻叶片 叶绿体移动 D 大肠杆菌 有核仁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 含有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 酒精。 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广东教材实验真题重温(非选择题) 粤2013第29题(节选).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 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 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12。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 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 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 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 间打开,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 含有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 酒精。 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重铬酸钾

近5年广东高考生物实验高频考点 内容 10 11 12 13 14 考试 频数 5-1(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 3 7-1(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隐性实验--淀粉的检测 5-1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2 5-1(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7-1(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7-3(1)植物的组织培养 隐性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一、实验流程及步骤剖析 二、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三、实验试剂的用法和用途 四、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流程及步骤剖析

【例1】请找出以下实验流程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1min30s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制片(烘干)→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脂肪的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滴入30%蔗糖溶液、引流→观察→滴入清水、引流→观察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培养根尖→制作装片(取根尖→解离 →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冲洗→染色 P27 P18 P62 漂洗→染色 P116 注:1.制作玻片中:装片\切片\压片的区别 2.水解和解离的区别 3.冲洗、洗去浮色、漂洗的区别

A 【练一练】2题2min30s 练1.(2014·山东,4,改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练1.(2014·山东,4,改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入酵母菌培养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先低温处理,再制片 先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将酶与底物混合

练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甲—细胞重叠; 乙—染色体变形,着色很浅不清楚; 丙—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二、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D 1min 【例2】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含线粒体多可用于观察线粒体 【例2】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含线粒体多可用于观察线粒体 B.葡萄汁不能用于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C.根尖成熟区不含液泡,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D.蝗虫的卵巢不是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 D 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满足: 1.实验目的要求 2.实验操作要求

B 【练一练】2题2min 练1.以豌豆(2n=14)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B.基因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中,选用豌豆比选用山柳菊(花很小)作实验材料优越 C.用显微镜观察豌豆根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该区每个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 D.利用豌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视野中细胞无色透明,通过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可解决 B

B 练2.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练2.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B A.选用菠菜叶观察叶绿体时,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作为观察材料的原因是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 含量少且较大 B.观察线粒体、质壁分离和有丝分裂的材料应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C.鸡血红细胞可用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不能用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D.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

附1:教材实验材料的选择的注意点 1.材料的选择要满足实验目的和操作要求 ①无色(或浅色)材料:需要染色观察的实验。 如: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 ②有色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叶绿体。 ③活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线粒体;观察叶绿体。

2.几个常考教材实验材料要求 ①还原糖的鉴定:含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量较高、颜色浅的材料,如苹果、梨、葡萄汁等。不能用甜菜、甘蔗。 ②观察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材料应具有增殖分裂能力,通常选择植物根尖或动物受精卵;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通常为非哺乳动物精巢。

2.几个常考教材实验材料要求 ③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成熟植物细胞(含大液泡);最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④观察叶绿体:选择菠菜叶下表皮稍带叶肉(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而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少而较大的叶绿体)或用藓类(叶片薄、叶绿体大);黑藻(也可以用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及提取和分离取色素实验)

2.几个常考教材实验材料要求 ⑤研究“酶”的实验材料: a.酶高效性:常用Fe3+,及肝脏研磨液(H2O2酶)对比。 b.酶的专一性:同种酶与不同底物;同一底物与不同酶。 c.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常用淀粉与淀粉酶,碘液检测,不能用斐林试剂。 d.PH值对酶活性影响:常用H2O2及 H2O2酶,检验对比相同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量。 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用于①制取纯净的细胞膜(因为只有细胞膜,无其他膜结构);②制取血红蛋白。鸡血细胞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三、实验试剂的用法和用途

B 【例3】下列哪一项中的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 1min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例3】下列哪一项中的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NaCl溶液在“观察红细胞形态”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中的作用 B 解离/洗去浮色 都是解离 与NaOH现配生成Cu(OH)2氧化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与肽键反应成紫色复合物 维持细胞形态/溶解或析出DNA

A 【练一练】2题2min30s 练1.下列关于实验试剂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乳清蛋白是否被胰蛋白酶分解 练1.下列关于实验试剂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乳清蛋白是否被胰蛋白酶分解 B.可利用丙酮酸或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色DNA和RNA,可观察到二者在细胞中的分布 D. 盐酸的解离作用有利于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 甲基绿吡啰红应混合使用 健那绿是活性染料,需要细胞保持活性

练2.科研人员为探究诱导酵母原生质体摄取蚕豆叶绿体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提取蚕豆叶绿体:过滤蚕豆新鲜叶片研磨液,对滤液进行差速离心后获得叶绿体,加入2mL 0.35mol/L氯化钠溶液,制成悬浮液。 ②制备酵母原生质体:在适宜条件下用2%的蜗牛酶处理酵母菌,获得酵母原生质体。 ③诱导酵母原生质体摄取叶绿体:将酵母原生质体与蚕豆叶绿体混和后,用不同浓度的PEG试剂处理60min后洗涤。用显微镜观察。 步骤①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 步骤②中蜗牛酶的作用是 , 步骤③中PEG试剂的作用是 。 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 除去酵母细胞壁 诱导原生质体与叶绿体融合

附2:教材实验常见试剂的用途 1.酒精 补充:70%酒精还常用于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消毒

2.盐酸 ①8%的盐酸: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染色剂迅速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②15%的盐酸: 与95%酒精一起作为解离液,主要作用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③酶在不同PH下的活性:提供酸性环境 3.NaCl溶液 ①0.9%的NaCl溶液: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保持线粒体的活性。 ②0.14mol/L、2mol/L的NaCl:析出DNA、溶解DNA

4.鉴定类试剂 ①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用法:先加A再加B) ②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用法:现配现用,需水浴加热) ③苏丹Ⅲ(或Ⅳ)染液:鉴定脂肪(用法:需用显微镜观察) ④二苯胺:鉴定DNA(用法:沸水浴) ⑤重铬酸钾:鉴定酒精(酸性条件下) 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澄清石灰水:鉴定CO2

5.常见染色剂 ①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用于给染色体染色。 ②甲基绿吡啰红混合染液:可将DNA和RNA分别染成绿色和红色(需现配现用)。 ③健那绿:活性染料,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6.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的试剂 ①丙酮、无水乙醇: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分离色素。 ③二氧化硅:研磨绿叶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④碳酸钙:研磨绿叶时加入,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7.选修中几种试剂 ①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用于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②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 ③氯化钙:用于处理微生物,使其处于感受态,以便可以进行目的基因的导入

四、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分析

A 1min 【例4】(2012·天津卷,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例4】(2012·天津卷,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起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A 应在培养期的不同时间点内多次取样,并且每个时间点取样要取多次取平均值

D 【练一练】2题2min 练1.下列哪些方法能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 练1.下列哪些方法能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 ①纸层析法 ②同位素标记法 ③染色排除法 ④凝胶色谱法 ⑤电泳法 ⑥离心法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D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电泳法:分离DNA 差速离心:分离细胞器 密度梯度离心:“验证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分离 15N不同标记情况的DNA分子 补充:“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 微生物的分离

练2.(广东2013,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B A B C D 分裂中期 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