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声明 本演示文稿为本人原创,享有著作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不得以任何虚拟电子货币或有价值的货币标价出售,不得以任何形式获得法定属本人享有之权利。 一经发现,定依法予以追究。
第一讲 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的特征 (1)体形微小。 第一讲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约30 000种,绝大多数由单细胞构成,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合成的群体。在五界分类系统中,常将原生动物单独归属于原生生物界。 1.原生动物的特征 (1)体形微小。 原生动物的大小一般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可是,也有少数原生动物比较大。如蓝喇叭虫和玉带虫,体长可达1cm~3cm,还有一种货币虫,它的外壳直径为16cm。
(2)一般由单细胞构成,因此又称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作为完整有机体,它们同多细胞动物一样,有各种生命功能,诸如应激性、运动、呼吸、摄食、消化、排泄以及生殖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当然不可能有细胞间的分化,而是出现细胞内分化,由细胞质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来实现相应的生命功能。例如用来运动的有鞭毛、纤毛、伪足,摄食的有胞口、胞咽,防卫的有刺丝泡,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有伸缩泡等。 有些原生动物是群体性的,但一般组成群体的细胞之间并不分化,各个个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3)原始性。 一般讲原生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指的是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现有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从原生动物可以推测地球上最早的动物祖先的面目。 现在生存的各类原生动物,是经历了千百年进化而演变成的现代种。因此,切不可把现在的原生动物看做是其他各类动物的原始祖先。
(4)营养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是植物性营养,又称光合营养,如绿眼虫等; 二是动物性营养,又称吞噬营养,如变形虫、草履虫等; 三是渗透性营养,又称腐生营养,如孢子虫、疟原虫等。 原生动物营独立生活或寄生生活。 (5)当遇到不良条件时,它们形成包囊。 当遇到不良条件时,它们形成包囊,把自己同不良的外界环境隔开,同时新陈代谢的水平降得很低,处于休眠状态。等到有合适的环境条件,又会长出相应的结构,恢复正常的生活。
原生动物的适应性很强,它们能生存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如淡水、咸水、温泉、冰雪以至于植物的浆液,动物和人类的血液、淋巴液和体液等。
2.代表性的原生动物——草履虫 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 1.小核 2.大核 3.收集管 4.伸缩泡 5.伸缩泡形成 6.食物泡形成 7.食物泡 8.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9.纤毛 10.刺丝泡 11.内质 12.外质 13.表膜
结构: 表膜 :草履虫的体表被一层表膜。这层表膜结构很复杂,是由典型的细胞膜、表膜泡和纤维层构成的。表膜除了维持尾草履虫的体形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水中的溶解氧气通过表膜进入体内,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表膜排出体外。体表上生有近万根纤毛,每一根纤毛都是从表膜下的一个毛基体上长出来的。虫体依靠纤毛而自由游泳,它游得比较快,身体螺旋形地旋转前进。
结构: 内质:草履虫的细胞质分外质和内质两个部分。外质紧贴表膜,薄薄一层,比较透明,里面布满垂直于表膜排列的刺丝泡;内质是颗粒性的,能够流动并不停地在虫体内作循环运动。 1.小核 2.大核 3.收集管 4.伸缩泡 5.伸缩泡形成 6.食物泡形成 7.食物泡 8.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9.纤毛 10.刺丝泡 11.内质 12.外质 13.表膜
结构: 草履虫内质里有一个豆形的大核和一个圆球形的小核。大核是多倍体的细胞核,小核是二倍体的细胞核。任何纤毛虫都同草履虫一样,均有这两种细胞核,这是纤毛虫纲的一个重要特征。 1.小核 2.大核 3.收集管 4.伸缩泡 5.伸缩泡形成 6.食物泡形成 7.食物泡 8.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9.纤毛 10.刺丝泡 11.内质 12.外质 13.表膜
摄食与消化: 草履虫身体前半部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口沟。胞口在口沟的后端,内连着一个漏斗形的胞咽。在胞咽内生有一些纤毛协同运动,造成冲向胞口的水涡流,使得食物颗粒进入胞口。 草履虫是异养性的,主要以细菌为食,也吃其他的微小生物和有机物碎屑。食物被摄入胞口后,在通过胞咽时被胞咽的一层膜包裹,最后在胞咽的下端形成食物泡。食物泡进入细胞质后,就被许多溶酶体附着,放出酸性水解酶,随细胞质的循环流动而流动,在流动时不断被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身体后部体表上的胞肛排出体外。 用少量的墨汁滴加在含草履 虫的液滴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十分钟之内就能见到黑色的碎 屑进入胞口,形成食物泡,在细 胞质里移动。最后因不能被消化 而由胞肛排出去。这个实验有助 于了解草履虫整个摄食、消化和 排泄的过程。
排 泄: 草履虫前部和后部的内质里各有一个伸缩泡,与围绕着它呈放射状排列的收集管连在一起。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可见伸缩泡和收集管有节奏地交替收缩和舒张,既有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维持一定的渗透压的作用,也有排泄代谢废物的作用。
呼 吸: 应激性 : 草履虫通过表膜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水中的溶解氧气通过表膜进入体内,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表膜排出体外 一切生物都有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生物的这种本能叫做应激性。给予草履虫各种刺激如食物、光线、温度、电流、化学物质等,可以看到由刺激引起的趋向或回避反应。
生 殖: 无性生殖: 横向的二分裂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 1.条件:环境条件差,食物少,温度低,水质改变时具有接合生殖。 2.过程: (1)接合生殖时,两虫体以口沟面彼此粘合,表膜溶解,胞质相连。 (2)大核消失,小核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小核。 (3)四个小核其中三个消失,剩下一个小核。 (4)这个小核分裂成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两个虫体互换小核且与对方大核融合。 (5)虫体分开,融合核分裂三次,形成四个大核和四个小核。三个小核解体。 (6)这个小核分裂二次,形成四个小核,两个虫体分裂二次,形成八个新个体。
3.原生动物的分类 在原生动物门里,根据运动胞器、细胞核以及营养方式可以分成4个纲: 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鞭毛的结构 (1)鞭毛纲。运动胞器是一根或多根鞭毛. 绿眼虫:既能进行光合营养,又能进行渗透营养. 鞭毛由胞膜和两组微管组成,中央微管是两个单独的维管,四周维管是九个双联体维管。
夜光虫: 能引起赤潮.
利什曼原虫: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体内),另一个阶段寄生在白蛉子体内。能引起黑热病,黑热病主要靠白蛉子传播.
锥虫:广泛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中,寄生在人体内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人发生昏睡病,故又名睡病虫。 在我国发现的锥虫,主要危害马、牛骆驼等,对马的危害较重,引起马苏拉病。 披发虫:(超鞭毛虫纲)生活在白蚁肠道中,与白蚁为共生关系。白蚁以木质纤维为食物,但是消化纤维素靠这些鞭毛虫的作用。
(2)肉足虫纲 运动胞器是伪足,伪足兼有摄食功能. (2)肉足虫纲 运动胞器是伪足,伪足兼有摄食功能. 大变形虫
痢疾变形虫:(也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的肠道里,能溶解肠组织引起痢疾。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按其生活过程可分为三型: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痢疾变形虫的大小滋养体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滋养体个大,运动较活泼,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而小滋养体个小,寄生于肠腔,不侵食肠壁,以细菌和霉菌为食。包囊指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阶段,周围有囊壁包围,富有低抗不良环境的能力。4 核包囊为感染期,危害人体的是大滋养体。
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史
有孔虫:生活在海洋中,大多为底栖,一般有石灰质或其他物质形成的外壳。有孔虫类是古老的动物,由寒武纪到现在都有它的遗迹,根据有孔虫类的化石不仅能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和沉积相,而且能揭示出地下的结构情况,从而对寻找沉积矿产、发现石油、确定油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阳虫
(3)孢子虫纲 没有运动胞器,全部营寄生生活。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有些地方叫“打摆子”或“发疟子”是我国五大害生虫病之一。已描述的疟原虫有50多种,其中寄存器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四种: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形疟。 间日疟原虫的寄主有两个:人和按蚊,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时代在人体内,有性时代在雌按蚊体内,借某些按蚊传播。
(1)红细胞外期 蚊子叮人,子孢子进入人的血液,随血液进入肝细胞,进行裂体生殖,产生子孢子,子孢子入侵其它肝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食。 (2)红细胞内期 肝细胞释放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环状体(小滋养体)再发育成大滋养体,产生裂殖子,致病(发烧,发寒等)。48小时发作一次。 (3)配子形成 形成大配子和小配子。 (4)有性生殖 蚊子叮人,大配子和小配子随血液进入蚊子的胃,大配子和小配子形成合动子,定居于胃壁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形成卵囊,产生子孢子。蚊子再叮人子孢子进入人体内。
(4)纤毛虫纲。运动胞器是纤毛,有两种细胞核,即大核和小核,大核与营养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 小瓜虫: 寄生在鱼的皮肤下层、鳃、鳍等处。对鱼的危害很大,用百万分之一的硝酸亚汞给鱼洗澡效果较好。
喇叭虫
原生动物系统发展 孢子纲 纤毛纲 鞭毛虫 肉足纲 原始鞭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