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 道症状。 潜伏期短,传播途径简单,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快的 特点,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
流感防治(含 H7N9 流感) 防疫醫師 林詠青 羅一鈞醫師. 內容大綱 流感病毒簡介 我國流感監測及流行概況 流感臨床表現及檢驗治療 我國流感防治策略 H7N9 流感疫情與防治.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 称流感病毒,是一种 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 行性感冒的 RNA 病 毒,在分类学上,流 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 毒科,它会造成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并借 由空气迅速的传播, 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 期性的大流行。
预防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 起 预防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起 !!. H7N9 禽流感防治常识.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五讲 授课老师:安宝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甲型 H1N1 流感 定义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 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新興傳染病防治教育 感控 / 劉秀屏 100/03/23. 前言  疾病管制局於 2/26 日公佈今年首例麻疹本土確定病 例  傳染性最強的人類病毒性傳染病之ㄧ -- 在施打疫苗時代之前,每一例感染病例能 傳播給周圍的其他 20 個人  在 1963 年疫苗尚未使用前 -- 麻疹被視為是孩童期例常性不可倖免的.
第二章 第九节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呼吸道感染病毒.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①参与病毒释放 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呼吸道病毒.
甲型H1N1流感 Influenza 田纯学 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5月.
预防猪流感.
第22章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7/2/26 1.
微生物及检验学 肠 道 病 毒.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肝炎病毒.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伴全身症状的一群病毒。
禽 流 感 製作人:江采珊.陳姿君.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病毒学概述.
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病例 1.10月28日,20岁男青年来院就诊。3 d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今起有鼻塞、流涕、咽痛伴有干咳。体格检查:精神欠佳,体温39.5℃,扁桃体充血,稍肿大,心率每分钟90次,两肺呼吸音较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9。 (1)如何确诊流感的诊断?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第27章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质炎病毒1、2、3三型、
Other viruses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中山三院感染病科 张宇锋.
幼兒疾病預防與照顧個人報告 主題:德國麻疹 指導老師:陳韻如老師 報告學生:陳穎瀅 學號:499I0104 幼保二乙.
腺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呼吸道感染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28章 肠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冬青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黄疸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毒感染与免疫.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呼吸道病毒.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呼吸道病毒及检验 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
教学目的 1.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常见致病病毒 (二).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第21章 肝炎病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病毒的基本性状 林旭瑷 医学院科研C817 TEL:
第八周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麻疹病毒、腮 腺炎病毒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麻疹病毒、腮 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 病毒、冠状病毒、呼肠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80-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 有包膜,单链分片段的RNA病毒。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NA HA 分节段的(-) SSRNA 1 2 3 4 5 6 7 8 核糖核蛋白(RNP) RNA多聚酶 M2 M1 PB2 PB1 PA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HA1(病毒吸附)HA2(核衣壳释放) 保护性抗原,血凝抑制抗体(保护性抗体)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与病毒释放有关。

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 核衣壳 基质蛋白(M蛋白) 外膜 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 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 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 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 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 M1(增加包膜厚度) M2(辅助HA2释放核衣壳) 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

流感病毒的结构 分节段的(-) SSRNA 核心: 核蛋白(NP) 基质蛋白(M蛋白): 包膜: 神经氨酸酶NA RNA多聚酶 M1,M2 具型特异性 包膜: 刺突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流感病毒的复制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流感病毒复制过程示意图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 分型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5、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 (A/HongKong/1/68(H3N2))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致病性与免疫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 同型有1-2年免疫力 免疫性: 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

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 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英国人john huzxam在1743年创造的字,他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起源的片语“un infuenza di freddo”,即“寒冷的影响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常见症状 发热 (up to 39) 畏寒 肌肉酸痛 出汗 咳嗽 鼻塞 咽痛 头痛 厌食 乏力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流感的防治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 与正粘病毒一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的单负链RNA病毒,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病毒体积大 (-)ssRNA不分节段 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G、F蛋白)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免疫 包膜刺突为H蛋白和F蛋白 免疫力牢固,抗H抗体和抗F抗体可抵御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麻疹病毒的传播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侵(CD46为病毒受体)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等 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12天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天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C),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脱屑

柯氏斑

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 消化道 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神经中枢系统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麻疹的治疗 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

麻疹的预防 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 7岁时再次免疫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有包膜,单链负义RNA 两种表面包膜蛋白HN和F蛋白 另外有四种结构蛋白

传播方式 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 病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咳嗽、喷嚏甚至说话都可传播病毒 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 出现症状前2~3天及症状消失后9天仍有传染性

致病性 潜伏期2~3周 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 入血,病毒随血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 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 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 病 可获牢固的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 分离时可取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脊液 在鸡胚羊膜腔、鸡胚细胞内培养增殖 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的IgM或>4倍上升的IgG 血凝抑制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预防可接种MMR三联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RSV) 包膜刺突为G蛋白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 易在冬季流行 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RSV的致病机制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病毒不入血 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起,易导致气道阻塞 可并发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RSV的免疫及预防 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至今未有有效的预防疫苗

腺病毒(adenovirus) 线型双链DNA,不分节段 基因组长30000~42000bp,编码约30种蛋白 病毒无包膜,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约70~90nm 具12个顶角和纤维刺突

腺病毒的EM照片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呼吸道传播 接触传播 手-眼途径 性接触

致病性 咽炎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咽结膜热 尿路感染(子宫颈炎、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 无症状的持续感染

临床特征 潜伏期5~8天 通常为局部感染 一些病毒亚型可导致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核内出现嗜碱性包涵体) 约5%的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及约10%的婴幼儿腹泻由腺病毒引起 脑膜脑炎可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

微生物学检查 取样用咽拭子、眼结膜分泌物 接种原代人胚细胞后传代Hela细胞等上皮细胞 初步鉴定可观察细胞的病变效应 酶联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

预防及治疗 普通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可产生牢固的免疫力 母亲的抗体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 目前无理想疫苗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单正链RNA,有包膜 包膜刺突有血凝性 核衣壳为二十面立体对称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致病性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预防及免疫 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三联疫苗(M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