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流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Advertisements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新进展 北冶卫生院 张富强. 快速性心律失常 指心室率 >100 次 / 分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有: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 室性颤动等 。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主讲:杨侃.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项美香.
C P R 现场心肺复苏术 CPR. 心肺复苏 概念 : 概念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方法迅速抢 救心跳、呼吸骤停伤员的方法。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节 心搏骤停 一、概述  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 SCA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主要教学内容 概 论 1 病理生理机制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3.
第 19 章 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心肺复苏新概念新进展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 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 2000 年首次制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 治疗指南  2005 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指南修订.
故事背景家庭就是前陣子轟動大家小巷,每 個家庭主婦姊姊媽媽,都知道的女主角謝庵 真以及他的出軌老公溫蚋凡所發生的故事。 但這次要陳述的卻不是犀利大老婆,而是我 們的女二主角黎薇恩!在這個大老婆不受寵 小三當道的時代,到底這位小三界的大姐頭 如何以一句「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在人夫 界裡竄起?大老婆們又該如何防範這些威脅.
意 外 伤 害 意 外 伤 害 概 述 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两大杀手 疾病 意外伤害 尽量避免 降低危害.
心肺复苏术(CPR) 星元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建华.
心律失常 病人的护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石姝梅.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继文.
除颤仪的使用 浙江省中医院心内科 陈申杰.
物理诊断技术 张振华 精品课系列 NO-19 jpkc.czmc.cn.
心律失常.
异位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特点 四、几种心电现象.
心律失常的护理 临床教研室 罗惠媛.
除颤仪的使用.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除颤监护仪的使用 义乌市急救中心 贾燕倩.
急性心律失常 相关指南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电除颤或电复律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心内科 周大燕.
第五节 心律失常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抗心律失常药.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D1 鼻竇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臟 D5 膽 D6 腰部 D7 直腸 D8 眼瞼 D9 胃
心 律 失 常 的 治 疗 心血管内科 梁长清 BaoanHospital.
心肺复苏术CPR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雪梅.
水上安全與救生 指導教授:劉秀麗教授 組  員:蔡 銀 展 黃 筱 青.
内 科 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内科教研室.
心 悸 《急诊医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教育部101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諮詢輔導簡報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治疗要点.
校園安全法律常識 莊美華 護 理 師.
心肺复苏术.
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 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仁济医院心内科 毛家亮
第陸章 溺水的預防與急救.
心脏骤停抢救进展 黄徳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心肺复苏与气道管理(1)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河北省人民医院 李树仁.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与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
标准化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第三章 心律失常.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刘辉
組員:楊佳宴、程莉涵、鄭婷方、簡國庭、許景惠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 对心电图的影响 天津南开医院心脏科 高陆.
98年台中縣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方向和重點 報告人:萬豐國小護理師吳妙純.
现代心脏除颤术.
生命的覺醒.
華夏科技大學104學年度第1學期 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及複合式防災教育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河北医科大学 寒若.
Nursing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醫務社會工作 吳慧美 社工師.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Defibrillator 除颤仪 第25组 组员:刘超 薛倩 王海委.
心肺脑复苏 宜兴市肿瘤医院综合医学部 顾汉民.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急诊科 快速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策略(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第一节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ECG)
2015心肺复苏.
除颤仪的应用 特需病区 胡培阳.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EC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除颤操作流程

在急症医学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心电图表现形式: 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 心脏电机械分离:虽然有心脏电活动,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 心跳停止: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心电图呈直线。

研究证实,在这4个环节中,早期电除颤是抢救病人生命最关键的一环 早期启动EMS 早期CPR 早期电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 研究证实,在这4个环节中,早期电除颤是抢救病人生命最关键的一环

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 ①心跳骤停的病人,约80%为室颤; ②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③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④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电除颤 以一适当的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胸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导致心律失常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适应症 电除颤适用于 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 QRS波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 ②心室扑动; ③心室颤动。

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某些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

适应症 新近发生的房扑(认为是同步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或房颤,在去除诱因或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不能恢复窦律者; 室上性心动过速,非洋地黄中毒引起,并对迷走神经刺激或抗心律失常治疗不起反应者; 室性心动过速,对抗心律失常治疗不起反应或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者。

电除颤操作流程 评估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操作后

评 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操作前准备 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等。 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 判断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最短时间判断,不超过30秒钟)。

操 作 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 选择除颤能量,确认非同步方式。 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操 作 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 选择除颤能量,确认非同步方式。 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除颤仪能量选择 单相波除颤用200J,双相波用150J; 小儿为1-2J/kg,成人为3-5J/kg(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房颤首次100J,房扑25~50J,室速、室上速50~100J

操 作 除颤仪充电,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仍为室颤)。 操 作 除颤仪充电,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仍为室颤)。 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观察心电示波,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不成功可重复电除颤。 移开电极板。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电极板正确回位。

操作后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可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整理用物。

操作步骤总结 打开开关--选好能量、同步方式--涂导电糊--放好电极板--充电--并提醒周围人--放电。

并发症 局部皮肤灼伤 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心包填塞 乳头肌功能断裂、心脏破裂 低血压、急性肺水肿、呼吸抑制、心肌损伤

注意事项 快速证实心跳骤停: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 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 心肺复苏中除颤,因每次除颤而中止心外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要在呼气末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电阻抗。 体重和心脏大小:决定电能大小的选择 电极板和局部阻抗:电极板小、和胸壁接触不严密、电极板位置过近、电极板之间形成短路,电流不能通过心脏。 除颤同时,用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利于除颤成功。

对于室颤(VF)或心搏骤停(SCA),孤立性地进行电除颤是不可取的。现场急救人员需要尽快对VF和(或)SCA进行CPR,同时力争在发生SCA之后5min内进行第1次电除颤。

《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提倡电除颤与CPR联合应用,并称之为“关键性联合”。所谓联合应用,就是施救者首先进行5组CPR,然后进行电除颤,之后继以5组CPR。

1组CPR包括30次胸外按压(频率100次/min)和2次人工呼吸。根据“1次放电+5组CPR”方案,施救者在实施电除颤之后,不要立即检查心律和脉搏,检查应在继续进行5组CPR之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尽量减少对胸外心脏按压的干扰。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