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世紀中韓文化關係看 東亞國家的現代發展與文化蛻變 范永聰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大要 二十世紀前的中韓文化交流——概論 近代中國維新思想對韓國文化的影響——以梁啟超為討論中心 近代韓國文士在中國的文化活動——以朴殷植、申圭植及申采浩為討論中心 民國時期中韓文人交往與文化交流——以魯迅及其韓國友人為討論中心 「韓流」與當代中韓文化論爭
二十世紀前的中韓文化交流——概論
一、韓國文字與中國文化 韓國文字通用以前 ( 公元十五世紀以前 ): →→ 古朝鮮語與漢字並用的情況 「吏讀」: 韓文創制前借用漢字的發音和意義標記古朝鮮語的一種特殊文字形式。相傳為新羅神文王 ( 公元681 – 692年在位 ) 時期的鴻儒薛聰 ( 公元655 - ?) 所創。實際上在薛聰之前已有不少早期吏讀碑文。薛聰的貢獻是把歷代吏讀文獻歸納整理,使這種文字形式更有系統。高麗時期,吏讀主要用於公私文書。「吏讀」是古朝鮮語及漢字的混合體,多數用漢字,當中部分古朝鮮語則用漢字標音,語法則從古朝鮮語。 →→ 此後:古朝鮮語、吏讀、漢字並行
一、韓國文字與中國文化 《訓民正音》是一種拼音文字。公元1443年,朝鮮世宗命學者鄭麟趾、成三問、申叔舟等創制。又稱「諺文」,奠定現今韓文的基礎。 在《訓民正音》發明以前,韓國國內流行「吏讀」。然吏讀文字不合韓語的語音和語法結構,故對平民造成極大不便,因而未能取代漢字。朝鮮世宗深感國內迫切需要一套可完整表達本國語音之文字,乃在研究朝鮮語音和漢語音韻的基礎上,創立表音文字。
一、韓國文字與中國文化 《訓民正音》中的「母音」所展現的中國文化: 天:ㅇ ( 零聲母,不發音 ) 地:ㅡ ( 發音:eu ) →→ 「天圓地方」的中國地理觀 人:ㅣ ( 發音:i ) 人分左右:ㅓ、ㅏ、ㅕ、ㅑ ( 依次發音:eo、a、yeo、ya ) 人立於地上:ㅗ、ㅛ ( 依次發音:o、yo ) 人活於地下:ㅜ、ㅠ ( 依次發音:u、yu )
一、韓國文字與中國文化 韓國文字中反映的漢字結構: 例子: 충국:中國 한국:韓國 문화:文化 교류:交流 력사:歷史
二、中國傳統儒學在韓國的發展 崔致遠 ( 公元857 – 951年 ) 新羅 ( 公元前57年 – 公元935年 ) 人,曾入唐留學及出仕近二十年。 外號:「東國儒宗,百世之師」、「東國文學之祖」 主要作品:《桂苑筆耕》、《檄黃巢書》 思想:「但遵儒道」;「政以仁為本,禮以孝為先。」
二、中國傳統儒學在韓國的發展 崔沖 ( 公元985 – 1068年 ),字浩然,號惺齋。 高麗 ( 公元918 – 1392年 ) 人 外號:「海東孔子」 生平大要:一生經歷高麗成宗、穆宗、顯宗、德宗、靖宗、文宗六朝。歷任翰林學士、諫議大夫、右散常侍、尚書左仆射、參知政事、判西北路兵馬事、門下侍中等職。 重要貢獻:於高麗文宗九年 ( 公元1055年 ) 在開京設立私學――「九齋學堂」( 又名崔公徒 )。
三、中國理學在韓國的發展 公元1290年 ( 高麗忠烈王十五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高麗集賢殿大學士安珦 ( 號晦軒,1243 – 1313年 ) 在元朝首都大都 ( 今北京 ) 購得剛出版的《朱子全書》,並帶返高麗,是為中國理學傳入高麗之始。 右圖:安珦畫像
三、中國理學在韓國的發展 麗末鮮初著名的朱子學者: 白頤正 ( 號彝齋,1260 – 1340年 ) 李齊賢 ( 號益齋,1287 – 1367年 ) 禹倬 ( 號易東,1263 – 1342年 ) 權溥 ( 號菊齋,1262 – 1346年 ) 李穡 ( 號牧隱,1328 – 1396年 ) 鄭夢周 ( 號圃隱,1337 – 1392年 ):「東方理學之祖」 鄭道傳 ( 號三峰,? - 1398年 ):麗末排佛健將 權近 ( 號陽村,1352 – 1409年 )
三、中國理學在韓國的發展 李滉 ( 左 ) 與李珥 ( 右 )
三、中國理學在韓國的發展 李滉 ( 號退溪,1501 – 1570年 ) 外號:「海東朱子」 重要作品:《聖學十圖》、《朱子書節要》 李珥 ( 號栗谷,1536 – 1584年,其母為申師任堂 ) 重要作品:《栗谷全書》、《四書栗谷諺解》
五萬韓寰肖像: 申師任堂 一萬韓寰肖像: 朝鮮世宗 ( 海東堯舜 ) 一千韓寰肖像: 李滉 五千韓寰肖像: 李珥
四、儒釋道三教合流對韓國的影響 佛教傳入朝鮮半島,是高句麗 ( 公元前37 – 公元668年 ) 小獸林王二年 ( 公元372年 ) 的事。當時,中國前秦王符堅派遣使節及沙門僧侶順道前往高句麗,並贈送小獸林王佛像和佛教經卷。 至於道教傳入朝鮮半島,則大約是唐代初年的事。
四、儒釋道三教合流對韓國的影響 三教合流的文化產物――「花郎道」 「花郎道」《世俗五戒》( 新羅高僧圓光作 ): 「事君以忠,以親以孝,交友以信,殺生有擇,臨戰無退。」
近代中國維新思想對韓國文化的影響——以梁啟超為討論中心 梁啟超 ( 公元1873 – 1929年 )
一、中韓兩國推行改革維新運動的背景 中國: 鴉片戰爭 ( 公元1839 – 1942年 ) →→ 英法聯軍之役 ( 公元1856 – 1860年 ) →→ 太平天國事件 ( 公元1850 – 1864年 ) →→ 自強運動 ( 公元1860 – 1894年 ) →→戊戌維新 ( 公元1898年 ) 韓國: 《朝日修好條規》(《江華條約》,公元1876年 ) →→ 《馬關條約》( 公元1895年 ) →→ 文化啟蒙運動 ( 約十九世紀未至二十世紀初 )
二、近代韓國的文化啟蒙運動 公元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翌年,日本戰勝,俄國勢力退出朝鮮半島。同年,日本脅迫朝鮮簽訂《乙巳保護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日本政府在朝鮮設立「統監府」,負責管理朝鮮的內政及外交。 條約簽訂後,朝鮮義兵反日運動大起。同時,早已發展起來的文化啟蒙運動亦進入高潮。
二、近代韓國的文化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 廣泛傳播新知識; 宣傳愛國及反日思想; 傳播人權、民主、自由等西方觀念,致力打擊落後過時的傳統文化。
二、近代韓國的文化啟蒙運動 推動文化啟蒙運動的方法: 創辦新式報刊 ( 如《西友》、《皇城新聞》等 ) 創立學會 ( 如《西友學會》、《西北學會》等 ) 開辦新式學校 ( 如漢城協成學校 ) 組織演講會
三、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 朝鮮國內刊物首次提及梁啟超,應該是1897年的事。1897年2月15日,朝鮮《大朝鮮獨立協會會報》第二號刊載〈清國形勢可悲〉一文,當中提及梁啟超的事跡: 「清國新會人梁啟超悲憤時事,于昨年借《波蘭亡國史》,論說世界上以鯨吞他國擴充疆土,名為軍旅相助而實內藏權謀並以此墟人國者非一姓也。波蘭內政不修,積弱滋甚,家有狐鼠,乃欲倚虎狼而自壯,及知擇肉而食,始相顧失色,無計可為,謚為至愚,不亦宜哉!不圖自強,而欲庇于大國之宇下,藉他人保護。嗚呼!則是以速其亡而已矣。」
三、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 1899年1月13日朝鮮《皇城新聞》刊文報導云: 「《清議報》為滯留橫滨的清國人所辦,去年臘月二十三日創刊,記者梁啟超即上海《時務報》執筆者。創刊號發表〈支那哲學新論〉、〈清國政變始末〉二文,……痛論時局,內警大清四百兆人民之惰眠,外予東邦諸識者以教導。」
三、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 近代韓國愛國詩人黃玹 ( 公元1855 – 1910年 ) 在其著作《梅泉集》中盛讚梁啟超曰: 近代韓國愛國詩人黃玹 ( 公元1855 – 1910年 ) 在其著作《梅泉集》中盛讚梁啟超曰: 「康有為廣東人,與其徒梁啟超力倡新學,及事敗,有為逃英倫,啟超逃日本。啟超時年二十八,天才絕異,文章奇博,在日本著《清議報》,以刺貶當時。著《飲冰室文集》數千萬言,其議論縱橫瑰偉,力翻成案,風行五洲,讀者吐舌。」
三、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 近代韓國著名文士張志淵 ( 公元1864 – 1921年 ) 翻譯了梁啟超的名作――〈中國魂〉,在此譯作的跋文中,張志淵對梁啟超的改革思想極表贊同。 另外,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更是近代韓國不少新式學校的指定教科書,如由著名韓國獨立運動家安昌浩 ( 公元1878 – 1938年 ) 於1908年在平壤創辦的平壤大成學校,便是其中之一。
三、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 →→ 由此可見,梁啟超的思想在近代韓國學術思想界中享有很高的評價。基於這個原因,梁氏的著作陸續被介紹至朝鮮半島,並進而影響近代韓國眾多知識分子。 有關梁啟超的著作傳入朝鮮半島的詳細情況,請參看附表――〈梁啟超著作傳入朝鮮半島一覽表〉。
四、梁啟超著作流行韓國的原因 漢字的巨大影響力; 梁啟超學識淵博,作品論說恰當,感動人心; 梁啟超的「新民」思想與近代韓國的文化啟蒙運動內容配合。
五、梁啟超的著作及其思想對韓國文化發展的影響 維新變法思想對近代韓國知識分子的啟發: 〈變法通議〉及《清國戊戌政變記》等著作令韓國文人意識到變法自強的重要性; 《朝鮮亡國史略》一書中揭示朝鮮王朝滅亡的原因,除了因日寇侵略外,最重要的是文化落後,並反映在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風氣等各方面; 〈新民說〉宣傳西方民權思想,認為民權有助廣開民智,對國家自強大有裨益。近代韓國著名學者如張志淵、朴殷植及申采浩等均深受此說的影響。
五、梁啟超的著作及其思想對韓國文化發展的影響 對近代韓國史學研究的影響: 梁啟超的史學論著著重探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並強調二十世紀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競爭,實為國家民族生存的關鍵。這種思想對近代韓國學者有深遠影響,其中申采浩的著作如《談史新論》( 1908年出版 ) 及《大東四千年史》( 1910年出版 ) 等都受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思想的影響; 梁啟超在其作品〈中國魂〉中提出「國魂」觀念,對近代韓國著名史家朴殷植影響極深。朴氏的著作如《韓國痛史》及《韓國獨立運動血史》等都強調韓國「國魂精神」的重要。
五、梁啟超的著作及其思想對韓國文化發展的影響 梁啟超的英雄傳記式著作對激勵民族士氣的功用: 梁啟超的英雄傳記式著作頗多,當中的《伊太利建國三傑傳》可謂代表作。梁氏撰寫此類著作之目的,為借外國偉人的故事來激勵中國國民的士氣。如此用心也對近代韓國學者構成影響,如申采浩的著作《水軍第一偉人李舜臣傳》,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1910年後「梁啟超熱」在朝鮮半島減退的原因 1910年日本吞併韓國,日本在朝鮮半島實行鐵腕統治,多次厲行禁書,梁啟超的著作也在被禁之列; 1910年韓國亡國後,君主立憲思想對韓國獨立運動來說並無意義,反而激烈的武裝反日思想及革命理論大行其道。
近代韓國文士在中國的文化活動——以朴殷植、申圭植及申采浩為討論中心
一、朴殷植 ( 1859 – 1926年 ) 簡介 韓國近代愛國文人,民族主義獨立運動家。 黃海道黃州人,字聖七,號白巖、謙谷、太白狂奴、無恥生。 1888年,出任朝鮮崇仁殿參奉。當時以朱子學者的身份而名聞全國。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思想漸變。 1896年,參與文化啟蒙運動。 1898年,加入「獨立協會」,並與友人張志淵等創辦《皇城新聞》,任主編。後歷任朝廷經學院講師、官立漢城師範學校教師、《皇城新聞》社長、《大韓每日申報》總編輯等要職,積極鼓吹民族獨立思想。 1906年,發表《儒教求新論》,提倡陽明學,認為傳統儒家思想的改革關鍵即在於陽明學之重振。 1910年日本吞併韓國,亡命俄國東西伯利亞。
一、朴殷植 ( 1859 – 1926年 ) 簡介 1911年,遠赴香港,出任《香江》雜誌主編一職。未幾,遷居上海。 1919年,韓國三一運動爆發,朴氏於俄國城市海參崴組織「愛國老人團」,開展反日獨立鬥爭,同時從事文史研究。 1920年初到達上海,組織《新亞同濟社》,任總裁,並創辦《獨立新聞》、《韓族會報》及《四民報》。 1925年,出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 1926年3月,獲選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總統。 1926年11月9日病逝。
一、朴殷植 ( 1859 – 1926年 ) 簡介 朴殷植漢文造詣極深,文、史、哲皆長。 在哲學上,他深受中國王陽明、康有為及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等的影響。 朴氏著作甚豐,重要者有《韓國痛史》、《韓國獨立運動之血史》、《儒教求新論》、《檀祖事考》、《朝鮮古代史考》、《李舜臣傳》、《安義士重根傳》及《夢拜金太祖》等。
二、申圭植 ( 1880 – 1922年 ) 簡介
二、申圭植 ( 1880 – 1922年 ) 簡介 申圭植號睨觀、青丘恨人,忠清道清州人。 1899年,入「官立漢語學校」就讀,三年後畢業,轉到「陸軍武官學校」學習軍事,可說「文武全才」。 1905年,日韓《乙巳保護條約》簽訂,申氏自殺不果。後加入「大韓自強會」及「大韓協會」等組織,積極從事思想啟蒙運動。 1910年,日本吞併韓國,再次自殺,為友人所救。 1911年到達中國,與黃興、宋教仁等交情甚深,後又與中國國民黨人組成「新亞同濟社」,積極參與中國革命運動。 1915年,與朴殷植組織「大同輔國團」,創辦著名刊物《震壇》。
二、申圭植 ( 1880 – 1922年 ) 簡介 1919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出任議政院副議長,後任法務總長。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護法政府非常大總統,申氏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法務總長兼特使的身份前往廣州,會見孫中山,提交國書,請求國民黨支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1922年5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申圭植眼見中國革命失敗、「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內部矛盾嚴重,憂心國家將來,卒絕食而亡,時為1922年9月25日。
三、申采浩 ( 1880 – 1936年 ) 簡介 1880年11月7日生於忠清道大德郡南郊一個貧困家庭。 1899年,入成均館就讀。 1905年,為成均館博士。同年,出任《皇城新聞》社論執筆員。 1906年,出任《大韓每日申報》總編。此後致力推動文化啟蒙運動,撰寫大量文章,宣傳君主立憲政體。此時期的思想亦深受中國梁啟超的影響。 1907年,加入「新民會」。 1908年,創辦《家庭雜誌》
三、申采浩 ( 1880 – 1936年 ) 簡介 1910年4月,申氏前往中國山東青島,會合其他韓國獨立運動志士如安昌浩、曹成煥及柳東悅等,商討反日運動的發展路向。及後又在中國東北密山購買土地,設立武官學校,培養反日軍事力量。 1915年,移居北京,與友人創立「新韓青年會」。同時,開始致力於歷史研究,並創作詩歌和小說。 1919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申采浩出任議政院議員。然因主張武力抗日,與臨時政府內主張和平政策的主流意見相左,未幾乃退出政府。 1923年1月,發表《朝鮮革命宣言》,主張武力反日運動。
三、申采浩 ( 1880 – 1936年 ) 簡介 1925年起,申采浩的思想開始傾向無政府主義,並創辦《奪還》、《東方》等宣傳無政府主義的刊物。 1928年,潛入臺灣,意圖進行反日運動,但為日本軍警逮捕。 1929年,被日方移送往中國東北。 1930年,被判處十年徒刑。 1936年2月21日,病逝於旅順獄中,終年56歲。
朴殷植、申圭植及申采浩三人 在中國的文化活動 詳見附表――〈朴殷植、申圭植、申采浩在中國的重要文化活動〉
民國時期中韓文人交往與文化交流——以魯迅及其韓國友人為討論中心
促成交往的歷史背景 二千餘年中韓關係史上的傳統文人交往 近代韓國獨立運動之影響 近代韓國啟蒙運動的需要
魯迅的韓國友人 魯迅,原名周樹人 ( 1881 – 1936年 ) 認識韓國友人李又觀、金九經、柳樹人、申彥俊、李陸史等。
李又觀 ( 生卒年不詳 ) 原名李丁奎,漢城人,曾參加1919年的「三一運動」。 1921年移居中國,從事反日活動。 1923年3月18日,李又觀拜訪魯迅,據《魯迅日記》載: 「是日晴,……下午,李又觀君來。」 李又觀不懂漢語,故兩人用日語交談,內容圍繞韓國獨立運動的發展情況。
金九經 ( 1899 - ? ) 原為漢城帝國大學教授,因不堪日本的統治,於1924年移居中國北京。 1925年至1928年間,在北京大學任教,教授日本語與韓國語。 據《魯迅日記》的記載,金九經在北京居留期間,曾三次與魯迅相會交談,顯示二人交情非淺。至於交談內容,仍以韓國反日的情況為主。
柳樹人 ( 1905 – 1980 ) 原名柳基石,因崇拜魯迅而改名為「樹人」。 1911年移居中國東北,就讀於吉林省延吉道立第二中學。後來又移居南京。 1924年畢業於南京華中公學。未幾,參加韓人安昌浩 ( 1878 – 1938 ) 在中國組織的反日獨立運動。
據柳樹人的日記記載: 「我和許多朝鮮青年在一九二零年初在延吉道第二中學讀書的時候,通過許多教師讀了《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記》。……那時認識到,魯迅先生不僅寫了中國狂人,也寫了朝鮮狂人。從那時起,魯迅先生成了我們崇拜的第一位中國人,我的心裡產生了拜見魯迅先生的念頭。」
柳樹人於1925年前往拜訪魯迅,並提出把《狂人日記》翻譯成韓文的請求,魯迅允之。 這份相信是「最早的韓文版《狂人日記》」後來在漢城刊物《東光》上連載,時為1926年。 柳樹人此後一直與魯迅維持書信往來,他本人也在中國定居。1945年後在蘇州師範學院執教,遂留居蘇州,並致力於中韓關係史及中韓文化交流的相關研究工作。1980年病逝蘇州。
李陸史 ( 1904 – 1944 ) 原名李源祿,字台卿,「陸史」是他的筆名。近代韓國出色詩人之一,支持反日獨立運動。 1905年生於慶尚北道,約在1920年代來華,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系。 1933年6月中旬,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會長楊杏佛 ( 1893 – 1933 ) 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同月20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會領導人宋慶齡 ( 1893 – 1981 ) 等在上海殯儀館舉行追悼大會。當時魯迅前往參加,而李陸史也慕名而至,二人因而相識。
李陸史在其文集《青葡萄》中記載了他與魯迅的相識經過: 「……我同R氏乘汽車前往萬國殯儀館。我們剛剛結束燒香致哀,看見宋慶齡女士在兩位年輕女子的陪同下,來到了殯儀館。在宋女士一行中,我發現一位裡穿淡灰色長袍,外著馬褂的老人,扶著用鮮花裝飾的靈柩失聲痛哭。我認出他就是魯迅。在旁的R氏也說是魯迅。大約過了十分鐘後, R氏把我介紹給了魯迅。 R氏向魯迅介紹了我是朝鮮青年,很久以前就想拜見先生。當時,我在一位外國老前輩前,以謹慎的態度和尊敬的心情,等候魯迅指教了。先生緊緊握了我的手。從此,我們就成了熟悉而親熱的朋友了。」
1936年10月19日,魯迅於上海病逝,李陸史撰文以作悼念,此文後來收入其文集《青葡萄》中,文中有言: 「當我接到他老人家以五十六歲的短暫的生涯永逝於上海古塔九號的訃告,我的雙眼禁不住流出兩行淚水。這種痛苦的心情,絕不僅僅是我這一個朝鮮後輩所具有的。人人皆有此心此情。」
魯迅死後,李陸史以繼承其精神為己任,繼續在中國一面從事反日革命活動;一面從事文學創作。他的作品種類極多,包括有詩歌 ( 漢文與韓文 )、文學評論、翻譯,以及劇本等。 比較重要的文集有《曠野》與《青葡萄》。 李陸史還翻譯了魯迅的作品《故鄉》,又發表了長篇學術論文〈論魯迅〉,是韓國近代魯迅研究的「開山祖」。
申彥俊 ( 1904 – 1938 ) 1930年代韓國《東亞日報》之駐中國特派記者。 由於工作需要,申彥俊經常到上海採訪,因而與當時居於上海的中國名士如蔡元培 ( 1868 – 1940 ) 及魯迅等相識,而且交情深厚。 作為一位記者,申氏熱切關心中國在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的苦況,所以他根據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撰寫了不少文章,向韓國民眾介紹當時的中國。當中比較重要的有:〈受難中的中國〉、〈中日衝突今後發展?〉、〈紅軍的形勢及其分佈〉及〈蔣介石的法西斯運動〉等。
申彥俊是1930年代魯迅所認識的韓國友人中比較重要的一位。這不單單由於他們二人交情深厚,更重要的是,申彥俊曾深入訪問魯迅,並寫成〈中國大文豪魯迅訪問記〉一文 ( 載於韓國刊物《新東亞》,1934年第4號 )。這篇文章使魯迅譽滿朝鮮半島,開啟近代韓國人熱衷於魯迅研究的風氣。 在〈中國大文豪魯迅訪問記〉一文中,申彥俊表現了他即將深入訪問魯迅的興奮心情:
「魯迅――中國誕生的東亞大文豪!久聞他的大名,但是會面的機會卻從未得到。通過文章和小說,他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冷酷的人』,或者是個『奇怪的人』。他好像是個拿著手術刀、給遇到的每一個人 ( 當然是患者 ),不施麻藥,就銳利地刺向患者患部的古怪的外科醫生。他看起來雖是這樣無情和怪異,卻使人感到他的解剖手術是那麼銳利、大膽和具有清醒的理智。他的解剖術雖極冷酷,被他手中鋒利的手術刀刺破的患處疼痛萬分,但卻使人感到痛快。我對這位怪人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很久以來,就渴望見他一面。」
在〈中國大文豪魯迅訪問記〉中,申彥俊具體地展現了魯迅的形象,又敘述了魯迅的生活,比較重要的內容如下: 魯迅依靠寫作及翻譯得來的酬勞,每月大約有六、七千元,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高酬」作家,但魯迅過的卻是活像中國農民的生活,因為他把大部分稿酬都捐給文化運動團體; 魯迅為人謙虛,雖然他「文名」極大,但當申彥俊稱他為「文士」時,他卻不肯接受,只稱自己是個愛好寫作的人; 魯迅提到他棄醫從文的原因,就是要從「精神上挽救中國」。這方面即令是外科醫生也束手無策; 魯迅反對甘地的和平主義,他主張抗爭必須戰鬥; 阿Q的人物設定,本為反映整個中華民族的性格弱點。
「魯迅」對近代韓國學者的文化意義 魯迅是近代東亞思想史上打倒傳統儒家文化與思想的象徵; 魯迅研究是中韓文化交流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韓流」與當代中韓文化論爭
二十世紀末「韓流」於中國盛行的原因 中韓文化同源; 韓國保留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自豪感; 「韓流」= 中西文化合流之現代化模式; 韓國 = 亞洲次級現代化國家之楷模。
南韓林均澤著《韓國史》( 2006年 )
高句麗:邊疆少數民族政權?
統一新羅:唐朝助其統一朝鮮半島?
高麗:被遼國壓迫的弱小國家?
其他「有趣」地圖
2007年尾的韓劇: 《太王四神記》 「四神」: 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 「太王」: 高句麗廣開土好太王高談德
「白頭山是我們的」 2007年2月,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有南韓女子選手在得獎後高舉標語。
深層思考 「江陵端午祭」=「中國端午節」? 「韓醫」=「漢醫」=「한의」? 「書藝」=「書法」? →→ 當代中國文化反思!!
完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