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救地球 五年七班洪鈺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菸害防制有獎徵 答活動衛教資料. 台灣吸菸現況 台灣約有四百五十萬人吸菸,每年約一萬七千五百人 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據研究調查顯示在台灣十八歲以 上男性吸菸率為 47.29% ,女性吸菸率為 5.23% ,而 12 至 17 歲之青少年男性吸菸率為 11.33% 。 在一針對 35 至 69 歲人口的研究中發現,
Advertisements

職業病防治 職業性心臟血管疾病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105 年度 4 月份擴大行政會議 時間 :105 年 3 月 28 日 ( 星期一 ) 上午 10 時 30 分 地點 : 本校 2 樓會議室.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國中學生 興趣診斷測驗 九大職類興趣分析.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環保議題 作者:廖修毅.
开始.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崛起 孙小平.
地球發燒了.
课题:  人类活动与气候 ——探讨“全球变暖”.
♥節能減碳♡ 六年8班25號王亭芳.
上課日期:99年12月22日 主講:RCW小組長/侯如玉
如何看懂孩子的 性向測驗與興趣量表 陳郁雯.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5A 陳幸瑜(1) 朱栢霖(9) 林彩兒(16) 岑樂謙(22) 温頌嫻(28) 溫鎔而(29)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教室空气质量与健康 ——谈谈教室开窗透气的重要性.
热烈欢迎 各位同仁和专家莅临指导! 班级:高一(1)班 2007年10月17日.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北門農工 環保教育訓練 -人類生存環境的挑戰
如何減少二氧化碳 吳承縉.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菸害防制 與 新法 生教組長 黃士峯
課程:諮商概論 指導老師:李秀玉老師 閱讀書籍:傷癒—低估自我的醫治(一) (P.60~69)
節能減碳救地球 環保素食更健康 承富實業有限公司 陳純純 營養師.
拯救企鵝,人人有責 >.< 報告人:李承恩、楊承峰 日期:104/3/19.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腸病毒防治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全球警訊.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全球抗暖化.
香菸、酒、檳榔的危害 蘇材龍 葉修銘 陳建宏 江嘉祥 吳嘉駿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线 公路线 内河航道 区位分析.
化學食品.
認識現代的「食品科技」.
現代文明的最重要特徵之一, 是犧牲未來換取今天的享受。
大氣候 謝曉淇 5A(23).
「中央地方共同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說明會 - 北部場次」
餐飲實務操作之衛生安全 君悅大飯店 食品安全顧問 謝佑良.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腸病毒介紹與防治 宜昌國小衛生組 關心孩子的健康.
第五章 采油工程.
地球的未來 不願面對的真相 記得開喇叭.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美國太空總署NASA 英文網.
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氣候變遷與因應之道.
因應地球暖化台灣之能源政策 梁啟源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 研究員
(供教育界參考,不得作商業用途) 氣候對文明 1:0 林超英 2007年7月7日.
元氣青春 -青春踢踏行 高中職學生戒菸教育課程 歡迎你的加入~ 跨出健康第一步! 【投影片1-0-0】
中國科技大學 科技與永續環境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授:方慧 教授 學生:廖雯玉 學號:
臺灣必須面對的真相 「大雨下不停」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Warming.
保健脊椎 健康一生 按鍵換頁 紐西蘭新生命慈善基金會 報告人:陳閩雄 一共 89 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節能減碳救地球 五年七班洪鈺琇

惡化的地球 當冰塊在杯子裡融化時,水面的高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這是否意味著冰山融化不會造成海平面上升?事實並不完全如此。   根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盡管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陸地上的水和冰匯入海中,但浮冰融化也導致了海平面的輕微上升。   浮冰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極其微小,僅僅為每年上升0.049毫米。但是如果現在海上浮冰一下子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4至6厘米。   冰山融化形成的淡水密度要比海水小,因此,盡管冰山和它所排開的海水重量相同,但融化成的淡水體積要稍大。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水位的輕微上升。   英國利茲大學的安德魯·謝潑德(Andrew Shepherd)教授和他的同事對全球海洋浮冰的數量進行了分析得出了這一結論。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志上。   

考慮到一方面冰架坍塌和北極海冰融化,而另一方面,南極海冰的增加將海洋中的一些水轉移出來,估計總體上每年約有746立方公裡的浮冰在融化。   “冰川融化稀釋海水,降低其密度,造成的結果就是海平面上升。”謝潑德說。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海平面上升最佳模型,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率約為每年3.1毫米。經謝潑德教授的團隊測算,每年浮冰大約融化0.3毫米,而這並未算在IPCC的模型中。   美國紐約大學大氣海洋科學中心的大衛·荷蘭(David Holland)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海平面上升的細節問題。   “浮冰融化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雖然很微小,但恐怕還是在可感測的區間內。”他說。 

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現象,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暖化效應。 在20世紀時,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有理由認為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1]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2]正是全球暖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變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低。[3][4]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八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5][6]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設立4個7米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帶來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

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暖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暖化。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9],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氣候變化的驅動力是太陽能。地球吸收太陽輻射,其中大約三分之一被反射回太空,其餘的被地球及其周圍大氣所吸收﹔周圍大氣從太陽輻射中吸收的能量應當通過別的方式再發射回太空去,且發射的能量應基本上與吸收的相當。然而,有些因數能夠改變周圍大氣吸收發射輻射能量的能力,這就叫做對太陽輻射能的強迫力,也就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外因之一。

例如,由於地球表面的沙漠化和森林被破壞等原因,使得地球表面陸地的反射率增加,減少地球對太陽輻射能的吸收,改變了周圍大氣的太陽輻射能收支狀況,從而影響氣候變化。1990年~1991年的中東戰爭後,持續的石油大火與濃煙,嚴重改變了中東上空的大氣成分,阻斷了太陽輻射能向地表發射,致使地面氣溫比正常情況低10℃左右。 影響氣候變化的更重要的外部強迫力是溫室效應。根據太陽輻射波的長短不同,可分為短波太陽輻射和長波太陽輻射。短波太陽輻射的能量不易被大氣吸收,但長波輻射的能量卻易被幾種微量氣體(如,水汽,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及氟氯烴)吸收。

當太陽輻射到達地表時,地表吸收其能量而增溫,之後,再以長波輻射向大氣發射,大氣中的微量氣體吸收這種長波輻射後增溫,並且再向地表發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大氣升溫,這種現象就叫溫室效應,這些微量氣體又叫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的作用像溫室的玻璃一樣,既能吸收太陽和地球表面發射的長波輻射能,又能把吸收到的這些長波輻射能反射到地球表面,升高氣溫。

節能減碳的起因為何? 地球暖化理論是來自自然現象長期觀察和數據的嚴格分析,現在多數氣候變遷學者相信一百多年來地面溫度異常上升徵候,最可能(90%可靠性)是產業革命後,人類大量使用石化能源時額外排放的溫室氣體所致。他們用的數據有的來自直接量測,有的來自開採冰柱所得間接量測,因兩者吻合十分可靠。     少數氣候學家提出異議,或認為地面平均溫度的上升只在自然正常變動範圍之內,非人為因素,或為太陽輻射量的變動所致,或只是都市溫度效應的擴大。大氣溫室氣體CO2含量的增加則來自海水溶解度因溫度上升而減低的釋放,而海平面的上升則來自海水的膨脹等。     

主流理論不一定對,也需受嚴格檢驗。遺憾的是非主流氣候學家有一半是英美太過自信、未詳細分析新數據就先開口罵人的資深學者。另一半則來自政府與石化公司實驗室,他們被主流科學家指責為替主人政策辯護的御用學者。非主流科學家則攻擊對手在製造世紀大騙局,為的是名聲和爭取研究經費。

日前陳俊成教授在時論廣場提出地球暖化的「平衡」正反觀點,高爾獲奧斯卡獎確實提高了全球對主流觀點的熱度。主流氣候學家或許慶幸這種意外收穫,但不影響他們分析的嚴謹性,反而因受到非主流學者激烈反對,而妥協了他們報告內的用詞。筆者拜讀陳先生大作後所得印象是陳先生相信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來自地面溫度上升時溶解於海水中CO2的釋放,因此地球溫度上升才是因,大氣溫室氣體含量增高只是果,而溫度上升則來自太陽輻射量的變動。

  科學因果倒置會造成錯誤的結論,因應策略也迥異,因此筆者有必要在此介紹一些重要觀察並提出不同見解。科學家缺乏古代太陽輻射量變化直接數據,近幾十年來觀察到的短週期輻射變動不足以改變地球熱容量龐大的深海水溫,造成兩百年來大氣CO2含量的迅速且持續的增加。極地和冰河開採冰柱提供地球七十多萬年來氣溫和CO2含量變化的可靠數據,只因時間解析度不足,無法直接判斷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冰柱數據顯示溫度和CO2含量有以十萬年為週期的大幅度變化,溫度變動幅度高達攝氏八度,CO2變動幅度則約九十ppm(百萬分之一)。兩百年來CO2含量已經從自然變動最大值再跳高一二○ppm,這絕不可能來自地球小於一度的溫度上升。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大幅度溫度跳升,正是因為地球龐大的熱容量,溫度上升可能會延遲幾千年。筆者也要強調這些數據並不證明CO2含量增加會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其他因素也可能會造成溫度的上升。但主流科學家另提出兩項佐證,即大氣溫度平衡理論計算和幾十萬年來CO2含量與地面溫度的高度正相關性。

 西方學者喜歡走極端,只相信單一理論,不是唯物論便是唯心論。其實地面溫度變化錯綜複雜,原因不太可能只限於一種。除了人造溫室氣體效應外,都市溫度效應也不能忽略。我們燃燒石化能源時所排放的不只是額外的溫室氣體,也有大量的額外熱能。不過溫室氣體可存在約百年,效應是累積的,額外熱量只存在幾天,效應小得多。台灣氣溫上升速度是地球平均值的二、三倍,原因是台灣人口稠密,產業多半是耗能的製造業,生活和生產都會排放大量熱能。也因此夏天都市溫度至少比鄉下高出兩三度,台灣平均溫度也遠比地球其他地區高,但這些都是區域性的變動。

地面溫度上升可能造成的災難報章已多報導,或許有點危言聳聽,但未雨綢繆總比臨時抱佛腳好,節省地球資源也永遠是上策,而且必須從自己做起。

如何改善現況 全球暖化讓全球環境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但因為焦點全部集中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的環保組織所發表的數據,無法顯示我們今天所得知的其他氣體,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兇。結果,他們自然就忽略可以在一生當中,有效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最佳對策:倡導素食。 全球暖化與二氧化碳: 環保團體認為全球暖化對地球形成的威脅最大,這個面向是正確的,全球氣溫已經至少高於過去千年以來的記錄,而且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的預測值,該預期後果包括沿海氾濫、極端異常氣候的增加、疾病的蔓延和大量的物種滅絕。 很遺憾地,環保團體投注的焦點,只放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國家立法全神貫注在提高燃油經濟標準、降低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投資替代能源等方面。對一般消費者的建議也集中在二氧化碳面向:買燃油效率佳的車和家電,並且減少使用頻率。 這是很嚴重的誤判,根據傑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博士等人所發表的數據顯示,由大氣中觀測導致暖化的主要因素,不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雖然聽起來像是在質疑全球暖化的研究工作,但實際並非如此:漢森是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院(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擁有「全球暖化論始祖」的封號。他長期支援抗暖化行動,其理論曾被艾爾高爾及經常為環保組織所引用,他常和以推翻科學驗證過程為目的的質疑者辯論。他的結論受到全球暖化專家們的普遍採納,包括傑姆斯麥克卡西(James McCarthy )博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第二工作團聯合主席等大人物在內。

把焦點單獨集中在二氧化碳,會加深誤解的程度。人類行為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比其他所有溫室氣體加起來還要多,這是正確的,然而,這並不代表二氧化碳就是地球暖化的最大禍首。很多其他的溫室氣體,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還強很多,有一些甚至具有成千上萬倍的威力。當我們談及不同溫室氣體導致暖化的潛力時--所定義的氣體為在未來一百年,其數量會導致暖化現象者--結果發現,其他氣體所造成的全球暖化問題,比二氧化碳還要嚴重。

除了過度渲染二氧化碳的影響之外--因為廢氣排放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和發電廠—其同時也會產生氣膠(Aerosol)微粒。氣膠事實上具有可以冷卻全球氣溫的成分,而其大量的冷卻作用,差不多可以抵銷二氧化碳的暖化效應。出人異料之外的結果是,二氧化碳排放源對全球氣溫的影響,在近期內將會被調整為趨近於零。 因為擔心製造污染的企業,會以該理由做為排放廢氣的擋箭牌,所以該結果尚未完整地透露給環保團體,例如,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已將數據交由其他氣象專家審查,漢森的結論也獲得正面的認定。但是,該組織也同樣採用持反向意見氣候專家所誤用的數據,以反對二氧化碳的抑制,這種對立意見的糾葛是無法釐清的。 雖然二氧化碳在近期所造成的影響很有限,但在長期而言,減量對氣候變遷仍有關鍵性的影響。氣膠的存續期間很短,只能在空氣中存續幾個月的時間,而二氧化碳對大氣的加溫作用,卻可以持續數十年到數世紀之久。此外,我們無法假設氣膠的排放速度,會與二氧化碳並駕齊驅。假如我們今天一開始就失去對抗二氧化碳的良機,在我們被廢氣排放淹沒時,即為時晚矣。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源,確是實際導致全球暖化的主因,加上未來五十年我們即將面臨的全球暖化現象,這些事實將會如影隨形。如果我們希望抑制未來半世紀的全球暖化趨勢,必須正視非二氧化碳的廢氣排放,並採行因應對策,而最佳的策略就是素食。

甲烷與素食主義: 最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顯然就是甲烷,而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就是畜牧業。 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幾乎是所有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總和。甲烷是一種溫室效應威力, 比二氧化碳強21倍的溫室氣體,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工業革命前的31%,甲烷濃度卻已超過 兩倍。人為因素的二氧化碳排量,只佔自然界來源的3%,而甲烷卻是自然界的1.5倍。事實上,人類所 致甲烷的釋放作用,可能加重暖化情形,反過來刺激濕地有機微生物的腐敗--這是自然界甲烷的最主要 來源。 由於全球人為所致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甲烷排放所造成,因此,減少甲烷排量應是當務之急。 甲烷的來源包括煤礦業和垃圾掩埋--但遍布全球的最大來源是畜牧業,一年可以製造一億噸的甲烷, 而且該數字仍在持續上升中:全球肉品消耗量在過去五十年已翻升五倍,而且看不到什麼減少的跡象, 約85%的甲烷源自牲畜的消化過程,雖然一頭牛所釋放的甲烷量相當少,但全世界數以億萬計的牲畜, 對環境產生的集體效應卻相當鉅大。畜牧業另外15%的甲烷排放來自大量的「鹹水湖」,用來儲存未處 理過的牲畜排泄物,而且在美國早已被環保人士以污染水源的禍首名義,成為眾矢之的。 結論很簡單:減緩全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說是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只要加入素食(或嚴格一點 :純素)行列,我們就可以遏止甲烷排放的最主要來源--這個要為當今造成全球暖化效應,負起幾乎一 半責任的溫室氣體。 素食的優點多於二氧化碳減量 除能立刻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優點之外,改食用無甲烷排放的食品,要比找出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的切入 點更為容易。 首先,不需限制溫室氣體減量,因為在採行素食的過程中,即可以達到該效果。原則上,甚至可以做到 100%減量,只會略微產生一點負作用而已,相反地,要透過減少二氧化碳達到相同的減量效果,無法避 免對經濟產生破壞作用,即便是信心十足的二氧化碳削減策略,也還達不到削減一半的程度。 糧食券等。  

第二,改為較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飲食,比改變石化燃料技術,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快,大部分的反 芻動物農場,牲畜進出率為一至兩年,所以減少肉品消費,幾乎可以立即明顯降低甲烷的排放,汽車和 發電廠的更新率,換言之要花數十年,即便很便宜,而且也有無廢氣排放的燃料可供使用,但當今我們 經濟所仰賴的大量基礎建設,也要花多年的時間建造,並且緩慢地逐步替換。 同樣地,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可以在空氣中存續一個世紀以上,它只能在大氣中循環八年,所以降低甲烷 的排放量,可以快速地讓地球清涼一點。 第三,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要和汽車與石油企業等強權和富豪事業相抗衡,耗時費力。環保團體已就高 效能燃油的休旅車,及淘汰無法符合現代環保標準的發電廠等議題,進行多年的遊說行動,仍然無疾而 終。而在此同時,素食品卻隨手可得,而且每餐都能發揮減少農牧業甲烷排放的作用。 另外,民意調查顯示,民眾關心全球暖化現象已經很普遍,而熱心環保人士卻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非是剛好要買車或大型電器,多數人都想盡點心力、做些改變,但除了寫信給國會議員和關掉電燈 之外,卻不知道要由何處切入。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是關心全球暖化的民眾,每天都能採取的幫助地 球行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源自飼養牲畜的溫室氣體,對環境有很多附帶利益,因為較少的甲烷含量, 可以減少對流層所含的臭氧量,它會污染及危害到人類健康和農作物。此外,排放甲烷的工廠化農場, 同樣也耗盡國家的供水系統,大部份的野生環境被剷平,供做牧場用地和種植飼料作物。增建牧場以滿 足西式與日俱增的肉品食慾,已經是造成第三世界國家伐林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工廠化農場 囤積排泄物的鹹水湖,是造成水源污染的頭號元兇,確實,由於畜牧業對石化燃料的高度需求,一般美 國人的飲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遠超過一個蔬食者。 良心建議: 各類型的組織團體,應考慮將推廣素食,列入抗全球暖化活動的主要項目之一,至少積極倡導環保的人 士,應該在任何對抗全球暖化的活動中,建議個人可以採取的實質行動,提到素食。 政府應擬定政策鼓勵素食,可採取的機制包括對肉品課徵和汽油一樣的環保稅,提供農牧場轉型補助金 ,鼓勵種植農作物而非畜牧,或由政府經辦加強素食方案,例如學校營養午餐或發行素食

全球暖化-100種簡單保護地球的方法 全球暖化搶救活動持續發燒中,如何讓食衣住行都能省時省力做環保,這裡整理出100種簡單保護地球的 方法供參考。 把家居綠化 1.盡量用天然方法清潔家居,減少使用化學物質 (例如殺蟲劑、通渠劑、空氣清新劑)。 2.食具不大肥膩時用暖水清洗,減少使用洗潔精。 3.室外室內多種植物令周圍陰涼,減少開風扇、冷氣。 4.時常留意保養電器(特別是冷氣機),減少耗電。 5.選用效能好、耐用又寧靜的電器用品(可參考消委會的介紹)。 6.非必要的電器少買。 7.天氣不是太熱時,用電風扇代替開冷氣機省電得多。 8.雪櫃放在陰涼角落可省電,開門取物後盡快關上。雪櫃內不貯太多食物,這樣省電又減少中毒危險。 9.使用光管及慳電瞻較省電,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10.離開房間時關掉電燈和冷氣機。 11.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時才開暖爐。 12.儲夠一機衣服才開洗衣機,既省水又省電省工夫,衣物非必要不乾洗。 13.多用花灑少用浴缸,可省下許多水。 14.多用真空煲及高速煲,既省燃料又省時間,更保存營養。 15.盡量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盡量生食,少焗少燉,節省燃料。 16.吃多少煮多少,盡量餐餐吃完不保存不丟棄,既惜物又衛生。 17.出街進餐點菜要適量,吃不完打包拿回家吃。 18.盡量用密封盒或瓶盛載食物,盡量不用保鮮紙,減少浪費又安全。 19.藥物及殘餘食物不要沖入廁所,應包好放入垃圾箱。 20.傢俬及家居用品盡量採用自然材料(竹、木、籐、玻璃、金屬、紙、棉等)。 21.少買塑膠及人造纖維用品。 22.裝修時盡量採用少污染的物料 ( 例如水溶性的油漆、實木 ) 。   把飲食綠化 23.多買有機產品,罷買基因改造產品,吃得安全又減少污染大地。 24.多在家裡進餐,少上館子可減少浪費及污染。 25.多自製飲品食品,有益又省錢,更保護環境。 26.食物添加劑往往對人及環境都有害,避之則吉。 27.多素食少吃肉及海鮮,不但有利個人健康,地球更減少破壞。 28.急凍及空運來的食品都耗用大量能源、污染環境,盡量少吃。 29.高度加工的食品對人無益,更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盡量少吃。 30.即溶飲品及即食食品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盡量少吃。 31.不吃燕窩、魚翅、鮑魚、蛇、一切野味、髮菜等減少破壞自然生態。 32.盡量用散裝茶葉、少泡茶包,節省資源,減少污染。 33.試試自己種植蔬果,既有益身心又有滿足收獲。 34.多選購本地及鄰近地區的產品,減少運輸污染。 35.在家裝濾水器供應飲用水,出街及遠足自備水壺,少買包裝飲品。 36.盡可能餵母乳及自製嬰兒食品,不用嬰兒奶粉及包裝嬰兒食品。 把衣著綠化把學校綠化

37. 多選購自然纖維(棉、麻、羊毛等)衣物,少買人造纖維。 38. 適量地添置衣物,買得太多會浪費資源。 39 37.多選購自然纖維(棉、麻、羊毛等)衣物,少買人造纖維。 38.適量地添置衣物,買得太多會浪費資源。 39.建立個人衣著風格,不用時常跟風多買時裝。 40.多穿不用燙仍然得體的衣服,例如T恤,可以省電。 41.多把舊衣服改裝翻新,可以省錢又省資源。 42.多穿二手衣服,例如哥哥姊姊傳給弟妹。 43.乾洗衣服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可免則免。 44.不穿皮草,減少危害生物或畜養動物浪費資源。 把交通綠化 45.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必要時才乘的士。 46.盡量不買不用私家車,如使用的話妥為保養。 47.選購汽車時注重性能及耗油量。 48.用省油的方法開車(例如保持合理車速,避免急剎車)。 49.開私家車盡量一車載多人。 50.盡量停車熄匙,天涼車廂不開空調。 51.爭取更多空間方便行人及單車往來。 52.可能的話多跑樓梯少乘升降機。 53.盡量不坐飛機,例如以視像會議代替出門辦公。 把工作地點綠化 54.各單位設「環保經理」,統籌綠化工作。 55.有毒的文具(例如奇異筆、改錯水)盡量少用。 56.盡量省紙,例如必要時才影印或電腦打印。 57.安排把廢紙及碳粉盒送去回收再造。 58.自動售賣機飲料機浪費又污染,盡量自己沖製飲品。 59.用「私家」茶杯,減少紙杯紙碟等。 60.如果大廈「患了病」,空調不安全,快投訴要求改善。 80.盡量用濕電或可再充電電芯,少用普通電芯。 81.習慣隨身帶手帕,少用紙巾,減少樹林破壞。 82.盡量用太陽能用品,例如計算機、手錶。 83.商店購物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袋,把塑膠袋多次使用。 84.拒買過份包裝的食品,自備購物袋到雜貨舖購買散裝的。 85.用盆栽代替切花作禮物,因為生產切花浪費又污染。

86. 不吸煙,並勸導他人勿在人前吸煙,舉報非法吸煙。 87. 如果要擺設聖誕樹,不買真樹,珍惜林木。 88 86.不吸煙,並勸導他人勿在人前吸煙,舉報非法吸煙。 87.如果要擺設聖誕樹,不買真樹,珍惜林木。 88.把垃圾郵件退回,附上字句請以後勿再寄來;拒收在街上派發的宣傳單張,減少浪費資源。 89.必要時才更換電子用品,例如手機、電腦。 90.支持生態旅遊,減少破壞各地環境與文化。 集體公民行動改變社會 91.多買綠色書刊,多收聽收看綠色電台電視節目及網頁資料。 92.要求各類圖書館多收藏綠色書刊資料,多多光顧。 93.留意本區污染事件,隨即投訴揭發。 94.多公開發表支持保育環境的意見,例如打電話給電台表態支持官商綠色政策。 95.向污染機構抗議,用罷買等方式施壓。 96.支持及表揚有綠色傾向的公司、報刊、機構。 97.遊說本區議員多向政府施壓,改善本區環境。 98.投票支持有綠色傾向的議員,讓他們代表自己辦事。 99.加入綠色組織(環保團體、有機耕種團體、保護動物團體、素食團體等),多捐款及支持活動。 100.組織自己本區本單位(學校、教會、公司等)的綠色小組。 這個地球,還是可以復原,成為樂土的----只要我們樂於出一分力。

結論 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所產生的公地悲劇。在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有理由認為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1]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2]正是全球暖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變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低。[3][4]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8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5][6]第一次懷疑溫室效應會發生的觀測是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在1897年所做的。[來源請求]雖然當時沒有引發公眾討論,但自1980年代後開始引發公眾關注。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設立4個7米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如右圖)[7][8]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可能反過來導致其它方面的變動[來源請求] ,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暖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暖化。雖然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預期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會在往後的日子仍然繼續[來源請求]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9]。

但是還是有不少氣候研究顯示為人類的行動在最近全球暖化中其實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來源請求]。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我的心得:全球暖化會造成以上恐怖的現象 但產生全球暖化的原因卻是因為人類爲了便利而破壞了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 我們一起未地球努力吧!

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時代越來越進步。對立競爭、追求、破壞亦加快速度。 人類貪求生活的享受,對大地予取予求,不擇手段越演越烈!然大地無言,無法控訴人類無情的破壞,也無能力抵擋,人類製造了化學污染、空氣污染水質污染。 整個土地敗人類所賜,吋吋含藏毒素與危機,從前的土地可以自然過濾,分解毒素。 前沒有自來水,溪水就能使用!現在沒法如此使用,失去這樣的解毒功能,萬物賴以維生的植物,一樣吸收這樣的土分、樣的水分,然後長出遭受污染的五穀雜糧……

放眼天下,災難如此頻繁,許多人認為這是「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問題所引起,其實災難的發生是人禍在先!是人類先破壞了山林!才導致慘重的水患與土石流,也因濫用資源才破壞生態。 所謂山林,無林不成山,山有生機,人才能安居,只有復原山之自然生態。做好環境保護,人才能平安健康的生活其中,而地球上的萬物萬象,都有其自然與平衡的法則。氣候乾悍時-需要雨露滋潤、天氣炎熱時-需要微風送爽……… 萬物共生共榮,世界才能平安,若能依順道理,自然依竊如意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