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散 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 法(凑微分法) 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令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Advertisements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散剂.
第五章 散剂.
第四章 散剂和颗粒剂 主讲教师:王仕宝.
固体制剂基本操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分式的乘除.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实训2 散剂及硬胶囊剂的制备 杨文豪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溶液型液体制剂——乳剂的制备.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是自发的,混乱 度或熵增加的过程。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解比例.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微机系统的组成.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药物的跨膜转运.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 戥秤的结构.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散 剂

第一节 粉料的混合 第二节 散剂的特点及制备 第三节 散剂的质量检查

学习目标 掌握混合的方法、混合操作要点、散剂的概念、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 熟悉混合设备、散剂的质量控制项目。 了解粉末的分等、散剂分剂量方法。

第一节 粉料的混合 混合方法 混合设备 混合操作要点

一、混合方法 混合: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相互掺和而达到 均匀状态的操作。混合的目的是使制剂中各 组分分布均匀、含量均匀,以保证用药剂量 的准确、安全和有效 。 常用的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和过筛混合

1.搅拌混合 系将药物细粉置一定容器中,用适当的器具搅拌均匀的操作。 特点:简便,但不宜混合均匀,多做初步混合之用。 1.搅拌混合 系将药物细粉置一定容器中,用适当的器具搅拌均匀的操作。 特点:简便,但不宜混合均匀,多做初步混合之用。 2.研磨混合 系将各药粉置研磨器具中,在研磨粉粒的同时进行混合的方法。 特点:适用于少量结晶性药物的的混合,不适于引湿性或爆炸性成分的混合。 3.过筛混合 系将各药粉先搅拌做初步混合,再通过适宜孔径的筛网使之混匀的操作 特点:用于散剂的大批量生产

二、混合设备 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靠容器本身的旋转作用而带动物料上下运动而实现混合的。其形式多样,主要有水平圆筒型、V型、双锥型等。 图7-2 双锥混合机外形图 图7-3 三维混合机

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1).水平圆筒型混合机:水平筒体在转向旋转时带动物料向上运动,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如此反复的运动中混合。改混合机的混合程度较低,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v型混合机。 由两个圆筒成V型交叉结合成一个尖角状,并安装在一个与两筒体堆成线垂直的圆轴上,使用时先将物料放入混合筒,而V型混合机在旋转混合时,圆筒围绕旋转带动物料向上运动,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滑落进行混合。

(3).双锥形混合机 系在短圆筒两端各与一个锥形圆筒结合而成,旋转轴与容器中心线垂直。混合机内的运动状态与混合效果类似于V型混合机

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此类设备是物料在容器内靠叶片、螺旋或气流的搅拌作用进行混合。 图7-4 搅拌槽型混合机 图7-5 锥型垂直螺旋混合机

搅拌槽型混合机也称S型混合机,是由U型固定混合槽,水平轴、螺旋型搅拌桨等部分构成,混合槽上有盖并可以绕水平轴转动以便卸料。混合时物料缴入混合槽,混合槽保持不动,物料在搅拌桨的作用下不停地向上下、左右、内外各个方向运动,从而达到均匀混合。此机除混合各种物料外,还常用于片剂、丸剂、的制软才。

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由锥形容器和内装的一致两个螺旋推进器组成。螺旋推进轴线与容器椎体母线平行,螺旋推进器在容器内既有公转又要自转。混合时物料在推进器的作用下自底部上升,又在公转的作用下在全容器内产生涡旋和上下循环运动。

三、混合操作要点 1. 各组分的混合比例: 组分混合比例相差悬殊 ,应该采用等量递加法(又称配研法)进行混合。 等量递加法: 将量大的药物研细,以饱和乳钵的内壁,然后倒出,加入量小的药物研细,再加入等体积的量大的组分混匀,如此倍量递增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得。 适用于制备含毒性药物、贵重药物和小剂量药物的散剂,常制成倍散。 “倍散”系指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混合的方法 (一)等量递加法

倍散 系指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常用的填充制成的稀释散有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等惰性物质,其中乳糖较为适宜 剂量为0.01-0.1g可配制成10倍散,剂量为0.001-0.1g可配置成100散,剂量在0.001g以下的可以配制成1000倍散。为了便于观察是否混合均匀,常加入一些着色剂和亚甲蓝,将不同倍数倍散染成不同的颜色 十倍散,百倍散、千倍散 十倍散 : 一份主药,9份辅料 百倍散:一份主药,99份辅料 千倍散:一份主药,999份辅料

某药师预制备含有剧毒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0.0005g,故应制成 A10倍散 B50倍散 C100倍散 D500倍散 E1000倍散 E

2.各组分的密度:“先轻后重” 各组分的密度相差较大时,混合过程中存在自然分离的趋势,即密度小的浮于上面,密度大的沉入底部不易均匀,为避免粉料的分离,一般先将质轻的组分放入混合容器中,再加入质重的组分相混合,即先轻后重;各组分粒度相差较大时,先加粒径大的物料,后加粒径小的物料混合,即“先大后小”

3.各组分的颜色 :“先深后浅”,即“套色法”。 4. 各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 :先将量大或不易吸附的组分垫底,量少或易吸附的组分后加入

5 .共熔现象的处理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时,可以形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熔点降低而在室温下出现润湿和液化的现象称为共融现象。共融现象在研磨混合时出现的较快,而采用其他混合方式,有时需要若干时间才能出现

含共熔组分在制剂时选用的原则 1.含共熔后药理作用单独增强,则宜采用共熔混合 2.含共熔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该分别用其他成分或辅料而避免共熔混合 3.若共熔后药理作用几乎无变化,可将共熔组分先共熔,再用其他组分或赋形剂吸收混合,使分散均匀 4.若处方中含有挥发油或其他能溶解共熔组分的液体时,可先将共熔组分溶解,然后采用喷雾法或一般混合法与其他固体组分混匀

6.混合中的液化和润湿 措施: 1.处方中含有液体成分:有的处方中含有少量液体成分如挥发油、酊剂流浸膏等,可以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或赋形剂吸收至不显润湿为止 2.含结晶水的药物在研磨时释放出结晶水而导致湿润,可用等摩尔的无水物进行代替 3易吸湿的药物,此类药物在配置的时候容易吸潮,故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迅速混合、密封 7.混合时间 并非混合时间越长,混合的均匀性越好,要针对不同的混合设备和物料确定合适的混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