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蕾莎修女 品格教育_關懷篇 製作者:張巧薇
MOTHER TERESA 德蕾莎修女 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德蕾莎修女,到底有什麼貢獻? 我們又能從她的身上學到什麼?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用大愛做小事。 德蕾莎修女的名言
五十年前,一群來自歐洲的天主教修女們住在印度的加爾各答,她們住在一所宏偉的修道院內,雖然生活很有規律,可是一般來說,他們的生活是相當安定而且舒適的,修道院建築以外還有整理得非常漂亮的花園,花園裡的草地更是綠草如茵。 整個修道院四面都有高牆,修女們是不能隨意走出高牆的,有時為了看病才會出去。可是他們都會乘汽車出去,而且也會立刻回來。 高牆內,生活舒適而安定,圍牆外,卻是完全一個不同的世界。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糧食運輸因為軍隊的運輸而受了極大的影響,物價大漲,大批農人本來就沒有多少儲蓄,現在這些儲
蓄因為通貨膨脹而化為烏有,因此加爾各答城裡湧入了成千上萬的窮人,據說大約有兩百萬人因而餓死。沒有餓死的人也只有住在街上,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住在街道上的人。過著非常悲慘的生活。 住在修道院的修女們知道外面的悲慘世界嗎?這永遠是個謎,可是對這些來自歐洲的修女們,印度是一個落後的國家,這種悲慘情境不算什麼特別,他們的任務只是辦好一所貴族化的女子學校,教好一批有錢家庭的子女們。 德蕾莎修女就住在這座高牆之內,她出身於一個有教養的南斯拉夫家庭,從小受到天主教的教育,十八歲進了這所修道院,成為一位修女,
雖然她已經來到了印度,但她的生活仍然很歐洲式的。 可是有一次到大吉嶺隱修的途中,德蕾莎修女感受到天主給她一道命令,她應該為世上最窮的人服務。 一九四八年,德蕾莎修女離開了她住了二十多年的修道院,她脫下了那套厚重的黑色歐洲式修女道袍,換上了一件像印度農婦穿的白色衣服,這套衣服有藍色的邊,德蕾莎修女從此要走出高牆,走入一個貧窮,髒亂的悲慘世界。 高牆到今天都仍然存在,可是對德蕾莎修女而言,高牆消失了。 此段文章摘錄自李家同(2002)。讓高牆倒下吧。臺北:聯經。
影片欣賞 英文片名:Mother Teresa 上映日期:2003-1-1 國家地區:義大利
【導 演】 凱文寇納 (Kevin Connor) 【演 員】潔瑞汀卓別林 (Geraldine Chaplin) 【分類級別】普通級 【片 長】92分 【發行】統洋影視傳播公司 【劇情提要】 德蕾莎修女目睹印度貧民之苦而深受震撼,幾經努力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直接深入貧民區,一生都在照顧窮人、殘廢生病、垂死的人,她那份慈悲濟世的情懷,引領我們去思索什麼是生命的真義?
德蕾莎修女生平記事 1910 德蕾莎修女出生於阿爾巴尼雅的SKOPJE城 1911 前往印度,於大吉嶺修道院附設的學校擔任教師 1911 前往印度,於大吉嶺修道院附設的學校擔任教師 1937 她確定了她的最終誓願 1948 離開修道院的工作,走入貧民區,為加爾各答街頭 的窮人服務 1950 正式開始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加爾各答的工作 1952 創立垂死之家 1957 開始為麻瘋病患服務,並擴大服務的區域 1960 在這一年 印度已經開了二十五所收容之家 1971 德蕾莎修女獲得教宗若望23世和平獎 1979 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1997 逝世於加爾各答 享年87歲,印度以國葬儀式向她至上 最高敬意
德蕾莎的默想禱文 一顆純潔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 在饑餓的人中, 在赤身露體的人中, 在無家可歸的人中, 在寂寞的人中, 在沒有人要的人中, 在沒有人愛的人中, 在痲瘋病生病當中, 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窮人餓了,不僅只希望有一塊麵包而已,更希望有人愛他。 窮人赤身露體,不僅希望有人給他一塊布,更希望有人能給他人應有的尊嚴。 窮人無家可歸,不僅希望有一間小屋可以棲身,而且也希望再也沒有人遺棄他,忘了他,對他漠不關心。
2003年10月19日教宗追封她為羅馬教廷最高榮耀之一的真福品聖人。
http://www.motherteresa.org/
我們每個人都在心中築了一道高牆,我們要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將地獄推到高牆之外。這樣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假裝人間沒有悲慘。儘管有人餓死,我們仍可以大吃大喝。 讓高牆倒下吧,只要高牆倒下,我們就可以有一顆寬廣的心。有了寬廣的心,我們才會看見世上不幸以及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也才會聽到他們心中的懇求及需要被尊重的心聲。 巧薇老師希望我所教出的學生們都有著一顆熱愛生命及願意幫助他人的心。老師衷心的期待你心中的高牆已經倒下,讓我們一起讓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