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说课 三原职教中心 许红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为后面的个人发展、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作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本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 位 作 用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是《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的的第一章第一课,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这一章中的重点内容,它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哲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以及后面所有章节的的理论基础 . 为后面的个人发展、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作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本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 缺点: 优点: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5--17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求知欲强,精力充沛 。 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并不清楚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
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引探式教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促进思维发展 组织探究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创设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究法 创境激趣 课前预习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典型案例 学生探究 引导分析 提出新疑 运用新知 解决新情 对比归纳 得出结论 讨论方案 探索解决 布置作业 能力迁移
环节一:新知导入 情境创设 引出课题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环节二:新知探究 1 2 3 独立探究 四人小组 展示汇报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事《宋襄公“仁义”失国》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重点) (“张仲景看病”和“存奶请客”)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故事《秃鹰和黄英的故事》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本质-客观实在)与多样性(差异)(难点)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难点)(《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重点)(《无臂钢琴家-刘伟》)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 生道路 案例:《模范导游文花枝》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当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平时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她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重点突破: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运用《张仲景诊病》和《存奶请客》这两个故事对比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不从客观实际出发所带来的不同的后果,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重点突破: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播放视频《无臂钢琴家-刘伟》 视频播放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分析的得出结论:即使身体残疾,只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去选择,去开创,去一步一步地走出来,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难点突破: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运用案例故事《莱布尼兹和国王的对话》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进行分析,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所有可供选择的可能都是由客观世界提供的。
难点突破: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运用故事《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进行分析,立足现实,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选择,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才具备转化为现实的根据和条件,才能转化为现实。
环节三:新知巩固 设计意图 基础练习 视频:《帕保罗和布鲁诺的故事》 视频播放 拓展练习 基础练习 设计意图 视频:《帕保罗和布鲁诺的故事》 将课程推向新的高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整堂课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并引发深度思考。
环节四:课堂小结 畅所欲言谈收获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主动选择,成就美好人生
情境创设《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 张立勇,清华大学食堂厨师。他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困,晚上只能靠点煤油灯看书,既便是这样,学生时期的张立勇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因为贫困,1993年,高二第一个学期结束后,热爱学习的他不得不放弃学业,辍学到广州打工。南下的行囊里背的是厚厚的高中课本,他希望有朝一日重圆大学梦。虽然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学本事的念头。 在广东,张立勇虽然每月可以挣到1000多元钱,但他却总是觉得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1996年6月,不想浪费自己时间的张立勇经过亲戚介绍,前往清华大学,成为了学校食堂一名卖馒头的临时工。清华大学的学术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张立勇。他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于是决定把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突破口。8年里他卖过饭,炒过菜,清华园也成为他实现梦想的乐土。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张立勇自学英语10年。经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懈的努力,他不但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还获得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并在托福考试中取得630分的好成绩,被团中央树为“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在水木清华BBS上,张立勇的话题成为热点,有人留下这样的帖子:“要说还是咱清华藏龙卧虎,少林有‘扫地僧’,咱们清华有‘馒头神’一样的惊世骇俗。”
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写出希望自己将来第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并排列顺序。然后对这些条件进行逐项删除再排序。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条件。最后对这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他们体会到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基础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教学反思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实践,教师要体现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的境界有多高,就会带着学生走多远。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智慧寄语 生活不在于掌握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你掌握的牌打好。 ——比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