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研究單元一 區域研究途徑與各類議題 104.03.10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一、區域概念的重要性 「區域」一直是近一世紀以來地理學關注的議題,雖然其意義隨著時代的空間典範轉移而不斷受到挑戰和修改,但總被認為是一個「難以捉模」的概念
區域研究跨領域與重要性的形成 1980 年代起新區域地理學的反省,發展出許多新的區域概念,成為地理學區域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 1990年代起面對知識經濟的發展與競爭,浮現新區域科學所描敘的新區域型態 例如知識密集產業之先進服務業及企業總部集中的全球城市,和透過知識創造及持續學習的學習區域、創新區域系統等 2000 年代起全球化的挑戰使得大多數的國家無法在國家的層次上回應,新區域主義成為因應全球化壓力的方式
研究議題上的重要性 2007 年的區域研究及地理學的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規劃案,從2003 年~2006 年的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資料分析人文地理,共230 筆,占15%,其可分為8 類,並整理出10 大主題 地理資訊17% 社會及人口30% 政治及歷史地理4% 都市及經濟地理30% 教育地理/環境與鄉土7% 區域地理及土地利用23% 環境災害防救6% 環境資源經理與景觀5%
全球環境變遷與環境衝擊; 永續發展與地方環境資源管理; 經濟全球化之空間生產網絡; 全球化下之跨界與流動; 全球化、全球都市與都市變遷; 後現代、後殖民與都市狀態; 消費文化、生活風格與日常生活之抵抗; 物質性、身體展演與性別體現; 國族認同、地緣政治與種族衝突; 邊緣弱勢、族群問題與社會排除
二、地理學的發展 1.地理學的知識發展,雖然起源甚早,但其廣被重視並蓬勃發展的時間,則需迨至十九世紀以後 歐洲地區因民族國家的統一需要,以及殖民發展的商業與軍事需求,法、德(普魯士 ) 、英等國,先後於1821、1828和1830年,分别於巴黎、柏林與倫敦,成立地理學會,出版地理刊物並鼓勵地理研究 普魯士政府進一步在各大學中開設地理學講座(chair of geography),使地理學成爲大學中獨立的學術領域,地理學在此後的發展,亦因之更形快速 從大學裡開始設置地理專業到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理學的發展階段,被歸之於所謂的近代時期
代表地理學研究三個典範的更迭 此一時期的地理學研究,有六個不同的面向: ①有關世界各地新資訊蒐集的百科全書式的調查研究; ②强調地理知識之傳播、地理研究人材之培養的教育研究; ③滿足殖民需求的有關各國事務的研究; ④利用百科全書式及殖民需求的研究中所蒐集的資料,尋求法則的研究; ⑤反映當代地理學者之觀點的政治研究; ⑥强調更嚴密的專業化研究 代表地理學研究三個典範的更迭 事實發現(exploration)環境決定論和可能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and possibilism )區域論( regionalism)
2.基於對「理解」的要求,「事實發現」的研究典範,乃於十九世紀後期,逐漸爲「環境決定論」所取代 環境決定論的要旨是,自然環境決定一切人類的活動,人類的分布、活動及其文化、社會的特徵,深受自然環境的控制和影響 這種思潮的起源甚早,在古典時期,環境影響人類活動方式的概念,就經常交錯在地理學的「觀察與記載」之中 1870年以後,由於下列因素的影響,導致這種思潮,成爲1920年代以前地理學研究途徑的主流 1.社會政治環境的需求 2.拉馬克(J . B. Lamarck)和達爾文(C. Darwin)的影響
達爾文生物演化的理論,爲十九世紀後期的地理學,克服了人地關係及自然與人文現象二元分立之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且爲「觀察與記載」的地理資料,提供一個合乎邏輯的組織架構而使地理學有可能成爲一門「科學」 當時的地理學家認爲,由於動、植物會主動調節適應輕微改變的自然環境而帶動演化,因此動、植物的特性,至少有部份可藉環境的性質加以解釋 人類既然是動物的一種,其社會及聚落也必然會以同樣的方式去適應自然環境,所以自然環境的不同,至少可以部份地解釋文化的差别
環境決定論的思想,雖然起源於歐洲,但蔚爲風潮的地區,卻在美國 戴維斯認爲,「地理學是一門關係的學問,研究兩組要素的因果關係。一組由一些無機要素所組成,其作用爲控制,爲因;另一組由一些有機要素所構成,其功能爲反應,爲果。」 以自然淘汰與適應的觀點,建立其著名的侵触輪迴學説(cycle of erosion model),而作爲環境決定論的理論依據 沈普兒則直接承繼雷次兒的基本概念,在《地理環境的影響(the Influences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一書中,以「人是地表的産物」爲核心概念,闡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正當環境決定論在美國大行其道時,其以環境爲因,以人類活動爲果的單向因果觀念,卻已在歐洲地區漸受質疑 維達爾- 白蘭士(Vidal de la Blache)在1899年指出,「自然爲人類的居住規定了界限,並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類對這些條件的反應或適應,則按照其自己之傳統生活方式而有差異。」 1922年,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夫(L. Fucien) 在他的《歷史學的地理導論(A Geographical Introduction to History)》一書中,將維達爾- 白蘭士的觀點,名之爲「可能論(possibilism) 指出:「自然界没有必然性,但到處都存在著可能性,人類做爲可能性的主人,才是利用他的主宰。」
可能論者雖然指出人類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並非環境決定論者想像中的單純,但卻也仍無法提出具體的模式和可行的方法,以解決環境決定論者所面臨的問題。基於這樣的窘境,可能論和環境決定論的研究觀點,終於在1930年代以後,被區域主義(regionalism)所取代
三、傳統區域地理學 哈特向於1939年出版《地理學的本質(The Nature of Geography)》一書,指出: 在近代的地理學中,區域主義的研究,具有多重的面向: 它可以是「均質區域的劃分」; 可以是針對地表某一地區鉅細靡遺的描述; 也可以是就一個區域從事各種論題的專業性研究 如有關近東地區民族問題的探討或針對中國的研究 哈特向於1939年出版《地理學的本質(The Nature of Geography)》一書,指出: 「地理學是一門解釋地區差異(areal differentiation)的科學。」(地誌學chorology) 「所關心的是,針對地表各不同地區的各種特性,提供正確的、有條不紊的、合理的描述與解釋。」 以期「尋求世界之地區差異的完整知識的獲得,以及從地理獨特性的角度,區别世界各地區之現象間的差異。」 根據這樣的觀點,地理學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彙集和綜合有關各地特性的資料,以作爲描述的基礎
研究取向 1、地誌學為傳統區域研究的基礎 Hettner(1859-1941)界定地誌論(chorology)為地理學本質論,對於地表各地方自然地景和人類活動有系統的發掘紀錄,以因應殖民擴張和資本主義全球經濟體系成長之所需 方法上強調區域地誌式的綜合方式(regional chorographic synthesis),大都採用實徵論(empiricism)來收集資料,而地圖的素材呈現是重要的方法
2、地區差異的研究取向 Hettner 指出地理學不僅是探討各種事物地區分布的規律性,也是關乎事物如何在區域中填充的科學後者強調空間差異 Hartshorne進一步提倡地區差異作為地理學研究的主題。地域是由界線所分割的地表片段,若地區是根據某些特定指標分割出來即稱為區域(region) ,亦即研究地表各地區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以及地區間整體的差異性
傳統區域研究除了美國的地誌科學之區域研究之外,另有德國的地景科學和法國的生活方式。 3、區域的表徵-地景型態與生活方式 傳統區域研究除了美國的地誌科學之區域研究之外,另有德國的地景科學和法國的生活方式。 Sauer認為區域地理乃是一種精緻的再現藝術(representational art) 其文化地景是文化作用力,透過時間發展,從自然景觀形塑出文化景觀。 文化和歷史所建構的內在性意義支撐的文化景觀即是一個區域的本質。 法國學者Vidal 提出生活方式(genre de vie)的區域觀點 生活方式係指一個人類集團的成員所學習到的傳統品質,意指一種民族的制度、風俗、態度、目的,以及技能的複合體 這個複合體經過歷史時間的演進,和當地自然條件整合,所呈現的反應與產物整體,成為區域的獨特性 對於一個區域獨特性的把握,乃是從區域之生活方式詮釋著手。生活方式提供具體實存(concrete reality)的地景,取代單純智識建構(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之區域,擴充原有區域的研究內涵
Vidal
然而,傳統區域地理學執著於地域獨特性的描述與綜合,而忽略因果關係的探討和理論法則的建立的研究途徑,終導致地理學的發展逐漸走向孤立,而引發1950年代以後地理學界的反省,並掀起一場論戰,且爲使地理學更爲「科學」而發動一場「計量革命」 計量革命的結果,是「空間分析」在1960年代以後,取代「區域主義」而成爲地理學研究的典範
四、空間傳統的區域研究 空間分析係以實證論(positivism)的科學觀作爲研究的方法論,企圖透過理論、法則、模式的建立和應用,以及數學(特别是幾何學)、統計學等方法的分析,以達成解釋和預測地表上人類各種活動的空間安排(spatial arrangement)的研究目的 1965年,海格特在其《人文地理的區位分析(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一書中,將結節區域(nodal region)分解成五個幾何要素,用以叙述空間結構的型態與秩序 莫里爾(R.L. Morrill)在其出版於1970年的《社會的空間組織(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書中,明確指出人文地理學的核心要素是: 「空間、空間關係和空間變化。(地理學家要研究的是)自然空間如何結構,人和空間的關係如何,人如何在空間上組織其社會,以及我們如何因應空間變化。」
海格特和莫里爾的例子指出,空間分析典範强調的研究重點是: ①客體或事物空間安排的幾何特性; ②距離對地表人類活動組織的角色和限制; ③區位安排的效率和最適宜安排的需要
雖然經過1950年代的論爭,空間分析在I960年代以後,取代區域主義而成爲地理學研究的主流。但是,空間分析的興起,並未導致區域地理的生機完全喪失 在許多地理學家的努力之下,區域地理已在1980年代,有再振雄風的端倪。區域地理的再興,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努力 計量革命時,有若干地理學家並未屈從於“ 計量” 的呼喚,而致力於傳統區域地理的實踐。經由他們的努力與執著,導致1960年代傳統區域地理的再生。 若干搭乘空間科學花車的地理學家,有感於新典範亦有其難以克服的侷限性,而將許多其他社會科學的理論,如行爲主義、人本主義等,大量引進地理學的研究,促成地理學方法論的多元化。他們努力的成果之一,是1980年代“ 新”區域地理的誕生
空間傳統在區域研究有兩個方面的影響 1、重新構築區域的特性 認為沒有一致的區域劃分標準,強調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概念,視其如同類目(classification)方式,包含部分(世界可以被劃分為幾個給定的空間),和集體(aggregative)(這些空間也可以嵌合成為一個整體 區域被視為是空間網絡中的細胞因此區域系統是探求世界的重要途徑。 2、提出功能區概念(functional regions)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性,不同於傳統區域地理的形式區域(formal regions) 空間分析基於自然景觀的社會組成,作為核心組織原則分析功能區或區域系統,其優越的正式分析和模式,並以抽象空間秩序展現區域
1960、70 年代的地理學經歷人文主義的描述取向與實證主義空間量化取向的糾纏。後者批判前者缺乏結構性解釋的通則,缺少理論的關照,但是後者的空間實證取向的區域研究,也被認為「沒有區域之理論的地理」。 空間分析企圖透過距離及其衍生出來的空間概念,以理論化地表上人類組織各種活動的空間結構,導致原本植根於土地的地理學家,所看到的只有點、線、面,而沒有山、水,更沒有人。其結果終將把地理學導向貧困。
1980 年代來自人文主義和結構主義地理學(政治經濟學、激進地理學)對實證論空間量化的批判,區域研究藉引社會文化學者的社會理論,例如 Giddens 的結構化歷程; 關心勞力分工、不均發展的差異、以及社會和自然物質性辯證的馬克思地理學; 注意社會發展中地方與他地互動,不斷建構、破壞和再建構過程的脈絡(contextual)理論等。 地理學浮現所謂的「新」區域地理學
五、新區域地理的區域概念 新區域地理的區域概念,和傳統的區域地理不同,具有如下四種特徵: 1.區域没有一定的範圍,從全球的尺度到一座建築物内部的空間,都可作爲研究的區域單位;在實踐上,區域一詞的重要性,不如小地區(locality)或地方(place),常被置於次要的地位 2.傳統區域地理的區域,主要植基於人和環境的關係;但在新區域地理學家的心目中,社會才是區域形構(formation)的首要力量,因此,新區域地理的區域,係建立於人、社會和自然環境的三角關係上 3.部分的新區域地理學家以爲,在社會關係中,文化才是區域研究的首要主題。因此,區域應被定義爲:人群和特殊地方之間文化關係的特别集合。在此定義下,區域的概念,即從各種對社會的不同透視(perspective)中出現
4.有些新區域地理學家以爲,社會内部的支配與作用力的角色,才是區域差異的首要因素。因此,他們把區域視爲一種經由時間和地方結構的社會關係 換言之,區域是一種社會結構的動態過程區域的界限,將突破行政區界或政治疆界的限制;區域的内涵,也將同時包含時間和空間二項要素 區域既是一種過程,則社會與文化形式將在「過程」中不斷再生産,人類傳記在「過程」中構成,自然環境在「過程」中不斷變形,具有時空特性的活動和權力關係也在「過程」中持續發展;因此,區域不是一個具有普遍法則的實體,而是隨歷史環境變化的“過程”
六、全球化與文化轉向的區域與地方研究(1990 年代) 全球化下區域的形成是架構於較大的全球尺度,或界定區域為多元尺度(scalar)共榮的交鎖系統。全球化的區域研究大致視為兩類 1、關心全球化衝擊的經濟再結構之地球表面,例如勞力分工或時空壓縮關心全球化的地表區域形成 2、區域的形成是在地、跨地和跨區域生產和操作,而造成制度、貨物、人和實踐等暫時性的凝聚注意地表區域內外的連結
(一)區域競爭 區域競爭包含全球競爭的區域單元,和區域間協調的行動。前者強調區域發展需要一系列的社會條件,其關乎地方和國家涉入區域經濟的特性 後者為區域競爭政策,不同於傳統上顧及富有與貧窮的區域目標,而是以鼓勵資本、企業投資、刺激區域經濟效率為主,而非考慮空間的平衡 如南美的稅制獎勵政策吸引外資直接投資 此外也認為全球化下出現新的區域空間,區域經濟來自技術的溢出(spillovers)、連鎖公司聚集(agglomeration)和在地的制度資產。全球化的新區域空間和都會區的重構取決於區域創新系統和制度厚度
(二)全球城市區域(global city-regions) 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大城市成為關聯區域的節點。全球城市區域為主要服務業和公司總部的所在地,其公司合作網絡與創新的專業性,強化了比較利益(competitive advantage) 城市區域初步被認為是兩個不同但互關聯的組成,即是城市(區域或國家的大城市)和周邊地區(這個城市所獨有的) 城市區的都市化或建成區必須達到某特定人口以上;周邊地區包含鄉村人口與都市人口、有較高的經濟發展、受較多的都市影響,與本身都市的連結高於其他鄰近的城市區域的城市,都市人口位於一個或數個不同大小規模的核心區,呈現聚集或多核心的都市區域 城市區域並非劃分清楚的兩個經濟特定帶,而是供需互補關係的兩個帶,包含經濟與社會的互動。經濟的互動,例如貿易流動、勞工市場流動、資本和其他的流動等
Scott 和指出今日全世界快速成型的超聚集或城市區域是最驚人的聚集形式 1、接近全球城市的大都會區,包含核心城市及其大小不等的腹地; 2、組合或集合城市,如南加州; 3、合作形式連結的城市,有時跨越邊境,如美國聖地亞哥與墨西哥提璜那。
(三)歷史化的區域 區域結構與邊界是歷史性的變遷。區域是多尺度的架構,區域的定義包含歷史(某一時點)和地理(世界的某一部份)的耦合區域不僅是跨歷史而存在的固定自然實體,且是依賴行政結構、機能經濟和社會連結,以及住民與外地人投注的意義和表徵而成 Massey指出社會關係的全球化是一種地理不均發展的根源,亦即地方特殊性的根源。個別的地方正是各有差異地座落在這種關係的全球網絡裡,並且這一切關係都會和當地所累積的歷史互動,而產生更進一步的特殊性 區域的建構,是透過全球社會網絡、與地方歷史積累的互動而成。新區域地理學研究中,Paasi也主張「地史取向(geohistorical approach)」的研究方法,對於解開區域制度化的文化鑲嵌,以及提高對區域變遷的深刻理解有相當大的助益
清代竹塹地區土牛溝位置
區域形成與轉變的網絡凝聚與並置,雖然常是基於資本家的世界經濟分析,但是其他學者認為非資本世界也透過跨地、跨區域構成網絡,參與世界 (四)全球化與文化轉向的地方概念 區域形成與轉變的網絡凝聚與並置,雖然常是基於資本家的世界經濟分析,但是其他學者認為非資本世界也透過跨地、跨區域構成網絡,參與世界 人文地理學長期關心的地方(place),成為區域研究的重要概念 地方研究取向,經歷1960年代區域地理學,1970 年代人文主義地理學,1980 年代後晚期地方理論的多元取並存時期,1990 文化轉向下新文化地理學,強調地方與權力、意義的關係,說明地方不平等權利關係網絡的社會建構
全球化情境中地方的新概念 1.2003 年Castree 在《地理學的關鍵概念》指出區位是全球系統的切換點(switch)或跨地方網絡的節點(node),地方感同時受地方內與地方外的影響,而場景是受制於全球力量而進行回應的所在 面對21 世紀全球與地方的連結關係,地方的研究概念融入了全球化,重新被反省 2.促成全球化的運輸與通信網路技術,一方面強化地方的建構,一方面也挑動地方的斷裂 Paasi 指出地方的邊界、符象和制度等,都不是自主演化的結果,而是各作用者(agency)長期對地方意義爭執的表達與建構而成 Agnew分析地方建構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由經濟或社會作用所生產的真實地方,另一個是由社會習性或語言所建構的非真實地方
3.1990 年代社會科學之文化轉向,區域/地方的認同已經成為文化-歷史和政治經濟脈絡的關鍵 地方被視為沒有實體而是開放、流動和爭執的,安置於複雜的不同人群不同型式的權力與經驗脈絡之中 同時地方是依賴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互動的交會之地,出現混雜的尺度。地方是關乎族裔、階級、性別、性、身體、自我等,而成為認同政治中的構成要素 換言之,地方的多元尺度特性、具含意義、認同、再現等的文化與政治意涵,成為1990 年代以來區域研究的重要概念
七、區域研究的反省與進展(2000 年代) 在 2007 年Macleod and Jones對區域研究的演變,略分為幾項: (一)群聚研究(cluster): 著重後福特經濟中的產業展,顯示經濟成本和非貿易互賴等概念如何鼓勵公司間的區域聚集過程,構成公司與供應商的網絡群聚,形成新產業空間 (二)制度主義(institutionalism): 為強調經濟以外的基礎設施,重要概念有「學習型區域」、「關聯經濟(associational economy)」、「制度厚實(institutional thickness)」等,透過制度基礎設施改善,加強區域競爭力提升 (三)尺度特性(scalarities): 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多層級尺度分析,從國際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跨國集團(如歐盟)、國家到城市區域一系列階層尺度論述,浮現全球政治經濟分析架構 (四)關係地理學(relational geography): 認為區域是由社會關係所延伸的網絡,並非為固定邊界的地區,而是一個複雜無邊的網絡連結。因此,區域被解釋為貨物、技術、知識、人員、金融和資訊移動與循環所構成之空間網絡中的地點
Pike(2007)在區域研究期刊,區域研究的何去何從?(Whither Regional Studies?)一文,指出三點區域的再思考。 (一)區域可以由空間、地方(place)和尺度等概念來詮釋。區域並非是圈囿的(unbounded);質疑尺度階層系統或拒絕多尺度取向(multi-scalar),而是朝向可以反映互動的國際間、國家間、區域間、地域間和社區間的關係空間(relational spaces)。 (二)研究的方法論更加的精細,但是仍然陷入計量實證與質性理論的兩元性。 (三)區域治理、政策和政治,在多元制度架構、多元代理所形成的地理複合體,在相關概念、方法論和政治運作,仍然不足。
地理學的區域研究經歷了上述各個時期,有幾個方面的改變。 1、傳統區域地理學的區域是給定的空間單位,轉向認為區域具有多元尺度(scalar)或甚至是關係網絡的空間 2、傳統區域地理學的區域,指涉研究的空間範圍,1980 年代新區域地理學興起,吸納人文主義地理學、結構主義地理學和社會理論互動,區域裝填、生產許多概念 3、區域差異原本是傳統區域地理學的主要研究重心,而今許多地理學分支,如經濟地理、都市地理、政治生態學等部分採用區域概念(如地方感),同時也生產新的區域概念,形成多元的研究領域 4、傳統區域地理學大致採用田野調查的描述書寫,轉變到地理學的區域多元研究方法,如參與觀察、民族誌、深度訪談等,達到深度描述的區域書寫 5、空間傳統的區域研究強調區域計畫、評估與政策,轉變到加入多元行動者和參與的區域治理
八、台灣地理學區域研究的分析 產業、都市、區域是台灣地理學區域研究的重要議題,而旅遊與地史於後期也有多量的研究。新研究議題方面,產業後期之產業群聚、跨界、網絡等研究大幅增加;都市議題的全球城市、都市企業主義;區域議題的地域競爭、區域整合也都是新的研究議題。
九、近 20 年地理學區域研究的趨勢 (一)人文地理學多領域的區域研究 區域研究已不再是區域地理學所專屬,從研究議題分析結果觀之,無論台灣或英美都涵蓋經濟(產業)、都市、旅遊、地史等地理次領域,而且後期的篇章都較前期為多。 (二)多元的區域研究概念與區域研究的多元概念 區域不再是傳統的區域研究範圍,它裝填了多元的概念,區域研究的關鍵字分析,無論台灣或英美,除了區域概念之外,也都借用了空間、地方、尺度等概念。 此外源自知識經濟所衍生的區域研究相關概念,如群聚、制度、網絡等,台灣與英美兩地都是大幅成長,台灣從3%成長至18.9%、英美從20.2%至40.2%,呈現區域研究的多元概念。
(三)區域研究尺度的轉變與多元 台灣的區域研究空間尺度以社區為主(31.3%),英美以國家居多(36.1%),但兩地在國外與跨國的區域研究尺度都明顯增加,台灣由9.8%增至21.6%、英美由9.4%增至20%。 此外台灣區域研究尺度後期較前期增加了跨國和全球尺度的研究。 多尺度(scalar)與關係空間(網絡)的研究概念,在英美的區域研究後期大量出現,而台灣後期也出現尺度、關係空間(網絡)的使用。 (四)區域的治理概念 台灣的區域研究關鍵字到後期才出現治理(區域、全球城市、都市等)的概念使用。 而英美前期就有區域治理、在地(local)治理,或治理的使用,而後期轉為強調地方(place)治理、尺度治理等。
地理學的傳統與區域研究 例如文學或神話故事、奇人異事、家族譜系等等 古希臘時代 最早的地理學乃是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所謂的Geography,依照希臘字根的意思即是「把大地描繪下來」。描繪下來的,就是地圖。這種描繪地圖的學問,跟今天的地圖學基本上是一樣的。怎麼樣把地圖畫的精確是希臘時代地理學最重要的工作。 另一個不屬於地理學但與地理學相關的是各種遊記。遊記記載了關於遠方的各種自然環境、風土民情等等,當時的遊記大多數都是文學作品。 此時出現了史特雷波(Strabo)所寫的《地理學》(Geography) 這是第一部關於區域研究的著作。史特雷波所寫的內容是關於不同國家的農業、礦業、自然資源、經濟活動等等,但並不只是描述他們,記下他們的位置,還試著將其和他們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結合。 但必須注意的是,史特雷波的著作缺乏自然景觀的細節,而這也與當時希臘時代自然科學知識貧乏有關,另一方面,有許多議題是離題的 例如文學或神話故事、奇人異事、家族譜系等等 例如古希臘人認為地表是平面,而被一個圓球形的天體所罩住。古希臘人思考的重點在於,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的哪個位置。
直到了十三世紀,地理學又重新變成極熱門的學科 中世紀以降到文藝復興 直到了十三世紀,地理學又重新變成極熱門的學科 人們開始乘船探險,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到達了好望角,而西班牙人則征服並殖民加那利群島。航海的需求促使了地圖學的快速進展。 促使人們向海外探險的動力,除了尋求到東方更短的路程─以獲得珍貴的香料、絲綢等─之外,同樣重要的則是基督教的信仰力量。這部分的歷史是相當複雜的,文藝復興並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提倡理性、科學,也不像後是馬克思主義說的那樣機械由生產力驅動,反而是從中世紀以來的基督教力量繼續大大地影響了那時代的思想 舉例來說,航海探險一方面是為了經濟利益,一方面也是為了傳播福音,特別是羅馬公教(Catholic)的信徒出於對傳揚天主教的信仰之動機,對探險和區域敘述最感興趣。 但地理學當中的區域發展並沒有獲得太多進展。對於遠方資訊的記載,還是停留在遊記式的文學作品程度,最為著名的也許要屬《馬可波羅遊記》。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地理學者(或者應該稱地圖繪製者)和航海探險行動慢慢的結合在一起,探險的精神逐漸成為地理學的一部分。地理學的發展,一直要到啟蒙運動才有所進展。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基本上塑造了現代科學的輪廓。 在啟蒙運動之前,著名的科學家像是牛頓、笛卡兒、哥白尼等等,確立了現代科學的精神。 到了十七世紀末,科學的成果令人驚奇,不但證明人類有能力解釋世界,甚至可以預測世界的變化,這使得人類對理性(human reason)的信心大增。在此,宗教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科拉法樂《地理學思想史》(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thoughts)當中的一段話: 「上帝不必經由聖經或福音去研究,而須由其最美好的成就:『上帝創造的天地(the Creation)去了解,因此,對大自然(nature)產生了新態度。數學和物理學是十七世紀科學運動的中心;而自然科學和生活的研究(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study of life),在十八世紀日益重要。』」
另一方面,地理學的發展很快的就面臨到瓶頸。 這個時期的人們不僅僅止於了解自然、解釋自然,也想要藉由研究自然,了解上帝創世的智慧與安排,了解神的旨意。同時,也為了促進全人類福祉,妥善使用、發展上帝所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於是學者便對自然開始了大量的研究。 學者對於自然有很高的興趣、好奇,特別是對於世界多樣性的動植物、礦物等等產生強烈興趣。 另一方面,地理學的發展很快的就面臨到瓶頸。 舉例來說,描述一座山的外貌,可能只能大略區分出山頂、山腰、山腳,可用的形容詞更是非常有限。 但在自然科學快速發展後,不僅描述一座山的外貌有許多新的用語,更可以詳細描述山上的物種、動植物分布,這使得區域描述更可以真實記錄下一個地方的面貌─或者說,讓閱讀區域描述的人正確掌握當地的資訊。
地理學科的確立 康德(Kant),這位德國大哲學家,在他任教於柯尼斯堡(Koenigsberg)大學時,曾教授過地理課程。 對於康德而言,時間和空間是意義重大的。我們的知識來自於我們對於現象的知覺,而現象是經由時間序列或空間序列並存地呈現。 康德首先界定了歷史和地理不同於其他科學:「按照時間對事物的描述或者歸類就是歷史,按照地區對事物進行描述和歸類就是地理。」 地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描述地球上的區域多樣性,但這並不妨礙地理學發展其解釋能力。對於康德而言,地理學結合了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康德注意到了人類活動改變了自然的樣貌,但並沒有將其和自然因素區分開來。 康德所強調的是,歷史是現象在時間序列中的表現,那麼與之對應的便是現象在空間序列中的表現─此即為地理。 地理學作為一門空間的學問,可以說是由此開始。在康德之後的地理學界直到今天,空間(space)和空間面向(spatial dimension)一直都是地理學的核心價值。
科學旅行家 在十八世紀的科學,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學術分野。例如法國學者盧梭(Rousseau),既是個偉大的哲學家,也同時是位優秀的植物學家。甚至,科學本身並不那麼被重視。這時候歐洲的人們雖然對於自然有著無窮的好奇,但並沒有像現今科學界那樣專注於某個領域之中。 這時候的科學,著重於對自然的直接觀察。因此,科學家們到各處旅行和觀察自然,而那些未被人們所熟悉的美洲、非洲等地成為了旅行的好去處。當然,歐洲的許多地方依然有人投入研究。這股熱潮直到十九世紀依然如此。
旅行並非如想像中浪漫和悠閒。相反的,學者們必須帶上許許多多的裝備。例如六分儀、天文鐘、天平、磁力計……等等,同時學者旅行非常需要錢,這使得這些科學旅行家往往是貴族或貴族的後裔、或者是和國家政府關係良好,不然就是認識一些航海家,跟隨航海家到遠處進行探險。當然,這些旅行家難免會被當成間諜,而不是那麼受到各國歡迎。 這時期的科學旅行家,有些發展出了相當先進的科學,或是對一個地區做了相當詳盡的調查。不過事實上,大多數的科學旅行家,其真正的價值反而在於那些珍貴的第一手記敘資料。他們的科學成就是有限的,對於世界的理解可能是錯誤的,但是他們的記錄卻是無可取代的。自1859年後,這些觀察記錄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以至於沒有任何學者能掌握所有的知識,科學進入了專業化的時代。
繼往開來: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與李特爾(Carl Ritter) 近代地理學的開創者無庸置疑是洪保德與李特爾,洪保德更被尊稱為「地理學之父」幾乎所有關於地理學思想史的書籍,都會有專門的一個章節介紹這兩個人的生平。 洪保德正是前述所說的科學旅行家,也是這之中的傑出者。雖然被尊稱為地理學之父,他也如同其他同時代的科學家一樣,不只專精於某個學科領域。地理學對他固然很重要,但也只是他追求的事物之一。 他對地理學的影響,在於他強調田野工作、個人觀測,並著重地球外貌的意義。對地球外貌的著重,影響了後來德國景域學派的形成。另一個洪保德對地理學的貢獻,在於他首先著重於關於區域內各種現象之間關聯性的解釋。例如,他是第一個強調大陸東西岸基本上不對稱的人,並由溫帶和熱帶的平均風向加以解釋。
李特爾則是另一類型的學者。李特爾出身於中下階層,不像洪保德那樣可以四處旅行,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大學裡。但李特爾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 他對環境與人的關係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對於歷史和地理之間的關係也深感興趣。不像洪保德那樣四處進行田野調查,他的著作絕大部分是匯總其他人觀察的結果。 評估這兩個人的影響是極為困難的。或許就像哈特向(Hartshorne)所說的,「古典時代走到了盡頭。」幾乎公認他們兩個是現代地理學的奠基者,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被認為是古典地理學的埋葬者。 提問:從這兩人之後,地理學走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難道,古典地理學真的從此被埋葬了嗎? 典範遞嬗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