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觀察 致遠管理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黃淑滿 整理
觀察對教保人員的重要性 驗證並了解幼兒一般的發展狀況 對幼兒及其特質更深入的認識 掌握個別幼兒的情緒表現、學習方式……等,及其在一般發展常模中的位置 了解幼兒與同儕及成人的社會關係,促進幼兒與人良好的社會互動能力。 觀察的資料作為教保人員與家長溝通的參考,合作幫助孩子成長學習。 發覺學習環境與教保計畫的問題所在 幫助教保人員省察、調整看待幼兒的價值觀 評量並修正自己教保或與幼兒互動的能力
觀察法對幼兒研究的重要性 觀察法可以了解孩子無法被測量的行為 觀察法不受限於幼兒不合作態度的影響 觀察幼兒行為所作的解釋,信度要比觀察成人更高 觀察法更能蒐集幼兒真實的行為:ex:皮亞傑的保留概念。 觀察法幫助我們更瞭解幼兒的行為特質 觀察可作為評量幼兒的方法
觀察的意義 觀察幼兒的行為,如同科學家或研究者將一些抽象概念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來瞭解世界,如用語言符號來表示「椅子」→一件可以坐的家具。 觀察兒童行為的目的是用來描述、解釋、預測及控制。 觀察,不僅止於「看」孩子玩,還要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判斷其所代表的意義。 觀察的正確性端賴個人經驗及知識背景而來。 觀察,意著著「記錄事件及事實」。觀察者必須透過某些思考、定名或與其他事件產生關連的過程來處理「事實」。例如:何謂遊戲。
觀察的類型- 正式觀察法與非正式觀察法 正式觀察法:在高度結構式的狀況下進行,在使用上和資料分析上相當嚴謹 「一般來說,要審慎界定範圍,建立詳盡的記錄表,訓練觀察員,建立觀察員之間的內在信度,以及運用熟練的步驟去記錄分析和解釋資料。」 非正式觀察法:結構性較弱,記錄也比較不詳盡。沒有學術研究嚴謹的形式,但不代表其正確性和可信度會受影響,適合用在「教學設計和每日課程的運作上」,對於立即而直接的狀況較有用→又稱「自然式觀察法」。
觀察的類型- 自然觀察與實驗研究的觀察 自然觀察法:在自然的生活情境狀態下,觀察者並不對觀察對象或環境作任何的控制,完全是在平時,一般的狀況下,對觀察目標的活動所進行的觀察記錄。 實驗情境的觀察:屬自然觀察法的一種。做一些安排,使被觀察者處於某種的情境中,觀察記錄被觀察者在這情境中的行為。例如:安排被觀察的對象到娃娃家,在一定的時間內觀察被觀察者的社會技巧和社會計量地位(受歡迎的程度)。 實驗研究法:嚴密控制的程序操弄各種變項。例如在特定的情境中,安排被觀察的幼兒與某種特定社會計量地位的孩子一起玩,並可能安排造成「衝突」或「合作」的情境,以了解幼兒的社會技巧。
觀察的類型- 結構式與非結構式的觀察 結構式觀察:有明確的觀察項目,對觀察的時間和進行的程序計劃清楚,對觀察行為作明確的行為解釋或定義,並利用設計好的觀察工具,在觀察時以打勾或劃記方式記錄於行為項目上。結構式觀察所得資料「明確」卻「有限」,適合驗證性的研究。 非結構式觀察:以描述性的方式觀察記錄觀察時發生的行為,在事前或許有觀察的方針,但沒有對觀察項目作明確的行為定義。非結構式觀察所得的資料「豐富」卻「紛亂」,適合作初探性研究。例如:以某幼兒與他人互動的行為作觀察方針→發現幼兒常與他人玩,卻不常與他人交談→幼兒具社會意識能力,缺乏社會溝通能力。
觀察的類型- 開放性對閉鎖性記錄技巧 區別在於其是否保留有可供事後分析用的原始資料(行為和事件發生當時的描述)。 閉鎖性:在事件發生(例如:小玫打小威)的當時立即推論(攻擊性行為),並記錄在符號記錄表(Coding Scheme)中。下次翻閱時,只有表上的記號說明攻擊行為的發生,但對當時的情境卻沒有任何原始描述。 開放性:詳細地寫下攻擊行為的原委:誰攻擊誰;如何攻擊;在什麼特定的場所和情境;行為發生的因果。
觀察的類型- 個體目標及地點目標的觀察 個體目標觀察:以被觀察的目標幼兒之行為為主,在觀察時間內,不論該幼兒在那裡,觀察員皆尾隨記錄。例如:在一小時內輪流觀察甲、乙、丙幼兒,每人十分鐘輪流之。 地點目標觀察:以事先欲觀察的地點或角落作為主要的觀察點,在觀察時間內,記錄任何人在此點內發生的行為。例如:想了解幼兒使用娃娃家的情形。
觀察記錄方法簡介 資料形式 觀察方法 觀察時間 資料內容 記錄方式 質的資料 日記法 每天或大部份固定時間 有關發展上的改變 摘要描述法 樣本描述 一天中的某段時間 任何已在決定好觀察標準中的行為及情境 現場、詳細、順序性地描述記錄 軼事記錄 任何時間 認為重要或感興趣的行為 簡單地描述記錄 事件取樣 目標行為發生至結束 特定的行為事件 描述或查核登記
觀察記錄方法簡介 資料形式 觀察方法 觀察時間 資料內容 記錄方式 量的資料 時間取樣 特定的一段時間 發生頻率較高且先行定義的行為 打勾或劃記 檢核表 依觀察目的單獨或多次檢核 先行預定檢核的行為 檢核行為是否發生 評量表 依觀察目的單獨或多次評量 先行預定評量的行為 打勾或劃記表行為水準 範圍單位分析 依目的設定的情境時段 以教室中教學、師生互動、學習活動為主的行為 歷程變項的連續性編碼記錄
觀察的準備:確定觀察的目標 要觀察的重點是什麼(社會能力、動作技能或語文能力)? 要花多少時間在這些觀察行為上(一小時、數分鐘或只要一發生這個行為便進行觀察)? 要觀察的對象(一個團體、某位特別的小孩、一些特殊行為的孩子)? 要如何記錄所觀察到的行為(檢核表、持續性的記錄、採樣記錄或時間取樣)? 將採取什麼方式來說明所看到的行為(根據何種事實或理論)? 因此,觀察目標必須與資源、環境設計和記錄方法相互配合。
觀察的準備: 確定觀察的對象、時間、 地點 這些須依觀察的目的,與觀察環境所能提供的資源相互配合。例如;不能選擇2歲以前的孩子觀察合作性遊戲;不可到幼稚園觀察2歲幼兒的行為。 確定觀察情境中可以做的事 是否可以在上課時和幼兒溝通? 是否可以在教室情境中當場紀錄?
觀察的準備:觀察的主題 幼兒方面包括: 1.幼兒的特質、想法、感覺和反應 2.幼兒與他人的互動 3.幼兒的生活自理與常規 2.幼兒與他人的互動 3.幼兒的生活自理與常規 4.幼兒的遊戲與學習 5.幼兒的行為問題 6.幼兒身體的發展 7.幼兒社會與情緒的發展 8.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9.特殊幼兒 教保方面包括: 1.教保方法 2.師生互動 3.親子關係 4.教保環境與設備
觀察的準備:進入觀察場地 取得園所長同意,與班級老師說明、協商 強調觀察研究的目的與貢獻 扼要說明流程,例行的工作 說明將配合園所的作息 強調不會侵犯到隱私權 與園所的師生建立友善關係,減少他們的擔心與敏感,先讓孩子習慣觀察者和錄影的機器。
觀察的準備:避免引起注意 霍桑效應:當被觀察者察覺自己正處於被觀察的情境時,將會朝向取悅觀察者的方向表現。 防衛機制:幼兒可能意識到觀察員想觀察他的負向行為,如攻擊行為,可能使他控制該行為的動機而壓抑行為的表現。 如何保持不被注意: 設有單面透視鏡設備的觀察廊或觀察室。 在有限的環境中盡量塑造一個可信賴、不干擾到孩子的觀察環境。→並非要裝冷漠 參與式觀察;非參與式觀察 僅是現身一事也會引起某種程度的干擾,因此,觀察者要思考:在觀察情境中可容忍的誤差範圍。
觀察的準備:專業道德與保密 即使某些看起來正面、無害的訊息,當放置在幼兒身上,成為注意力焦點時,都可能引起家長或老師的不安或傷害。→不記載幼兒的真實姓名。 家長們擔心觀察者可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觀察者應注意到家長的隱私,留意其感受→避免和任何人(包括室友、好朋友、父母等)討論你所觀察的一切,將記錄小心收存;當和必要人物討論時,切記!只要忠實地描述現象,勿加過多斷語。 最好寫同意書,與研究對象及家長清楚的協議,讓他們了解能期望從觀察中獲得什麼,要完成什麼義務。 父母有權利決定孩子是否被觀察。 觀察研究中,絕不可造成對孩子的傷害,觀察到孩子可能有立即性的傷害時,應立即處理。
觀察記錄中錯誤的種類(Richarz,1980) 遺漏的錯誤:漏記了某些重要的行為 例如:米羅,四歲,正在沙箱裡獨立玩浪板,凱特從旁走過來,一言不發便搶走了米羅的浪板。此時,老師正走過來,看到兩人正在搶浪板,老師如何解釋? 權限上的錯誤:列舉了超出實際情境所獲知的訊息,可能是實際行為、言語或互動中未曾出現的,或是目標錯誤、記憶錯誤等。 傳達上的錯誤:僅觀察到行為的結果,犯了時間取樣上的誤謬。對幼兒的注意力廣度、幼兒花在某些特殊活動的時間比例沒有完整的了解。
觀察過程的三要素 客觀的描述:不加入私人成見、解釋、評價及印象,無論任何人來觀察都可以得到相同的資料。 例如:「克莉塔騎著三輪車,在馬路上騎了大約十英呎,後來三輪車翻倒,克莉塔從車上跌下來,哭了。」 解釋(推論):試著給予所觀察到的事物解或賦予某些意義。 例如:「因為她受傷了」;「因為她害怕」 評量:任何評價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都必須植基於經常性、具有代表性且客觀性的行為描述中。觀察者一旦有了刻板印象就很有客觀的評量。
客觀的觀察記錄 主觀:單從個人觀點或某一立場看事物。 例如:「小明是個善解人意的小孩」 客觀:把行為真實地呈現出來。 例如:「小明拿衛生紙給正在流鼻涕的小美」 觀察客觀化的原則(廖信達,民86,66-74) 用「感官」觀察,避免用「感覺」觀察 小明對小美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氣溫似乎很高,我和教室內幾位幼兒都流汗了,小明用袖子擦去臉上的汗水。 這間教室亂七八糟的 他們是一群沒有主見的孩子 小明實在太聰明了
客觀的觀察記錄 少用「絕對」的陳述,可加上一些「條件」使描述較客觀 小明每天都淚流滿面 小明胖得不像話 班上的小孩都很活潑 小明每天都淚流滿面 小明胖得不像話 班上的小孩都很活潑 我「幾乎每次」看到小明時,他都在哭 「在班上」,小明是最胖的小孩 班上的小孩「大部份」都很活潑 使用具體、可觀察到的描述 「小明長得很矮」加上「在班上倒數五位以內」 「小明很害羞」加上「別人看他時,幾乎都低下頭」
客觀的觀察記錄 掌握行為的全面性,不以偏概全 用心注意被觀察者的感覺,將有助於掌握行為的全面性。例如:「哥哥幫你」可能不是互助行為,而是爭吵行為。(p.72) 量化的資料,要依據先行客觀訂定的觀察工具進行記錄(p.73) 量的行為觀察要在短時間內對觀察到的行為進行判斷並立即登錄。其客觀性有賴於事前根據理論基礎及實務演練後建立的觀察工具,以及使用該工具清楚的方式和過程。例如:Parten/Piaget量表分類之定義(p.76) 畫出或相片呈現觀察現場的示意圖(p.78)
觀察信度 信度建立的重要性 1表示觀察結果的穩定性:提供其他觀察者,能使用相同或類似觀察工具和程序方法進行觀察。 2客觀性的建立:避免因記錯、不熟練或遍見造成的不正確記錄。 3可以提供修正觀察工具的機會:有時觀察工具本身有關行為的分類或定義不當,也會造成信度偏低。
信度的建立 不同觀察者同時觀察同一事件的一致性: 整體信度= ×100 例如:p.81 同一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結果的一致性 不同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結果的一致性 觀察一致的數目 觀察一致的數目+不一致的數目
提高信度的方法 觀察者要接受充份的訓練 使用清楚而無重疊的行為分類 實地觀察時能觀察到所列之行為類別 觀察行為類別中,須觀察員推論的程度,應設法減低。 使用數量較少的觀察行為類別 觀察員需在固定時間內觀察
觀察指引:觀察者注意事項 觀察者要培養想去了解幼兒的強烈意願 觀察者的位置不宜靠幼兒太近或太遠 為使記錄的完整性,必要時可配合拍照、錄音及錄影的記錄。 幼兒的基本資料每次都要記載:觀察對象;日期;時間;地點;依觀察目的記下觀察對象的基本資料;觀察者;記錄表格的編號。 避免對幼兒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行為的判斷:月暈現象(halo effect)。 記錄一段時間,將所得資料儘早整理。 記錄資料不足或不確定的行為,不要輕易作結論。
影響觀察的因素 觀察者訓練不夠,記錄資料不確實 觀察中干擾了孩子,影響正常的行為表現 敏感度、覺察能力和觀察特質的限制 觀察者本身疲倦與身體不舒服 個人特質或人格造成的影響:(對觀察者最具影響力)例如:當一位觀察者將情感投射至觀察對象時,會造成某些偏頗與缺失,當這些行為是觀察者不喜歡或視為禁忌時尤甚。 控制偏誤:切記勿對幼兒下任何負面的判斷或評價性的陳述。 情境造成的影響:包括物理空間的大小、擺設、器材設備、教師、觀察者及幼兒的個性、特質及技巧等。
團體觀察的方法 例子: 小茱、小莉和阿福常湊在一塊兒玩。他們最常玩的就是扮家家酒,阿福當爸爸、小茱和小莉常輪流當媽媽,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相處模式,很少吵架,即使意見不同也可以很快達成協議,他們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領導人物存在。 另一方面,小莉也常常參加和阿吉、妮妮組成的三人小團體。這三個孩子在一起的活動似乎就有較多限制,譬如他們很少玩扮家家酒,因為小莉和妮妮常爭著要當媽媽;而阿吉則不喜歡堆積木。在他們三人之中,妮妮較常當領導者,雖然小莉常抗議。
團體觀察的方法 將注意力放在每個團體的行為上,將可以看到每個幼兒不同的行為遊戲型態及同儕關係。便能描述小莉在兩個團體中的行為表現。 觀察、比較個別幼兒在不同團體的行為表現。譬如小莉在兩個團體中語言使用的差異性,並試著描述語言和團體特色與成員間的關係,如孩子們個性上的差異或教師對待這兩個團體方式的不同等。 以團體為單位,觀察整個團體。較少去注意個別行為的部份,描述團體的特質,如友善的、敵意的、努力工作的團體等。 當觀察者觀察的對象是團體時,便很難獲得個體的詳細行為資料,因為兩者間的確有著很大的差異。
日記法 一種非正式的觀察法,是對幼兒作一段長時間的縱貫研究。 日記式記錄法所強調的是儘可能有次序地記錄下幼兒行為發展中所有表現的有關新行為的事情。 特色:經由縱貫長期的記錄,可以了解孩子行為發展的過程及其影響的相關因素。 日記法的推論需謹慎思考(p.92-93): 1推論是否謹慎地來自觀察描述及說明,而非來自主觀的判斷? 2觀察的次數是否足夠可以支持推論? 3以個人的樣本推估整個母群是否過於冒險?
日記法記錄的方式 幼兒學習與社會互動每日觀察記錄表(p.95) 活動 表現 幼兒1 幼兒2 幼兒3 幼兒4 團體活動 學習 互動 小組活動 自由活動 特別記事 備註:1可以簡述方式描述; 2學習表現指引:如專心、獨立、依賴…… 社會互動指引:如幫忙、合作、爭執……
日記法記錄的方式 嬰幼兒生活日記表(廖信達,民89,p.96)
日記法記錄的方式 主題式日記觀察表(廖信達,民89,p.97) 以三個月大的女孩為例 觀察者: 項目 4月30日 5月1日 5月2日 粗動作 能邊走邊跳 精細動作 每次可2-3頁翻書 能拿筆套上筆蓋 社會情緒 適應幾分鐘肯讓陌生人抱 哭吵著與成人在餐桌上用餐 認知能力 有意地按電視搖控器 語言 能指出大人問肚子在那 學會老虎的叫聲
日記法記錄的方式 綜合式日記表(廖信達,民89,p.98) 姓名: 觀察者: 年 月 日
日記法的優缺點 缺點: 1觀察樣本不具代表性 2觀察者人選受限制 3有限的樣本無法作有意義的推論 4耗時又費力 優點: 詳實、豐富、縱貫性的原始資料記錄,能提供研究者在探討孩子行為中,真正地了解行為形成、發展、改變以及影響行為的有關因素。
軼事記錄法 以描述性的方式記錄孩子的行為,觀察者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只要是發現值得記錄的都可以記錄下來,因此在忙碌的園所工作中,教保人員也可以方便使用。 特色(Goodwin & Driscoll,1992): 1直接觀察幼兒,不以道聽塗說為根據 2針對某特殊事件作迅速、正確和詳細的描述 3提供幼兒行為發生的前後關係,說明行為的背景及情境,包括幼兒或其他參與者所說的話 4可就清晰記錄的本身直接推論(例如:102-106) 5所以觀察的行為可以是一般或特殊的幼兒 軼事記錄法並非限於記錄幼兒的新行為,而是記錄下所有觀察者覺得值得記錄的行為。
軼事記錄的要領 隨時留意觀察記錄 1對於孩子的行為能隨時留意,保持敏銳的觀察力 2準備隨時隨地有可供記錄的紙筆 3先觀察孩子一段時間,再隨手作初步快速的記錄 4利用代號快速記錄,例如: (p.108) 自由Time, W角,玉潔( )玩,5chs TC,TC chs,但 有糖果的chs,且幫chs 拿玩具、飛機。 5記錄後趁著記錄猶新把資料重新整理完成 TC
軼事記錄的要領 描述情境、地點、活動內容及目標幼兒的行為過程,例如: (p.107-112) 示例 在何時 有幾人 做什麼 目標幼兒與他人如何互動 過程如何 1 自由活動時 有6位幼兒 在球池玩 小美在球池一角,不跟別的幼兒玩 別的孩子邀請她,她看看別人,沒有反應,自己一人繼續玩 2 角落活動時 有3位幼兒 在積木角玩 小美堆一個城堡,彼此間並沒有說話 小美堆完城堡,把城保推倒,沒有收拾就離開了。
軼事記錄的要領 依序描述行為過程 不只注意目標幼兒說(做)了什麼,也要留意是否他人也有些行為影響目標幼兒 儘量能以客觀、詳細的句子描述,並對描述與說明(或解釋)的內容區分清楚,例如: 時間 觀察描述 說明(解釋) 早8:55 ~ 9:03 自由活動結束,老師帶小朋友進教室時,小美一個人重覆在溜滑梯,她沒說話,臉上也沒什麼表情。老師鼓勵她玩別的玩具,但她不肯,還是重覆地溜滑梯。 看起來很傷心的樣子 已經連續幾天都這樣子了
軼事記錄的優缺點 優點 1很容易,隨時隨地使用。適合教保人員使用 2不需對行為的任何細節都詳細描述,但好的軼事記錄,能掌握到事情的精髓。 3不需當場記錄,只要注事事情的內容與過程,到方便的時間再記錄 4作為園所教保人員與家長溝通時的參考資料 缺點 1觀察員若缺乏訓練,容易記下主觀的資料,若描述內容沒有掌握到重點 2依觀察者認為重要值得記錄或感興趣的事為主,選樣的本身具有主觀判斷性,在探討幼兒行為時容易久缺均衡的考慮。
樣本描述法 對幼兒行為描述性的記錄,適合對幼兒實施的個案研究使用。 教保人員可以選擇觀察的對象,例如:有行為問題的幼兒,有行為困擾的幼兒,新入園所的幼兒,平常不太留意到的幼兒或是任意選擇一位幼兒。 觀察者必須是一個非參與觀察的角色,在一旁很用心的觀察記錄。觀察者所欲觀察的行為、時間、地點……等,要先訂好標準,然後很詳盡的觀察記錄,不僅記錄出現了什麼行為,還要記錄當時有關的人與環境的背景,彼此互動影響的過程,造成的結果等,均要按順序仔細描寫下來。 一份好的樣本描述記錄不同於軼事記錄可以概括性地描述,而是十分詳盡,如同錄影重播(p.116)
樣本描述法 必須仔細看幼兒的動作表情,說括的內容語氣,任何重要的細節都不放過。樣本描述記錄考驗著觀察者覺察行為過程內容的敏感度,以及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正確、客觀記錄的能力。 如果觀察有其目標重點,則不一定要把與觀察重點無關的行為詳細記錄。如此可以節省記錄整理的時間,所欲觀察的行為也掌握得更清楚。例如:璇璇「社會行為」及「扮演遊戲」之觀察記錄(p.117-121)
樣本描述法的觀察指引 觀察者採取現場非參與式的記錄 每次觀察時間不宜過長 儘可能詳細地描述 留意可能影響到目標幼兒行為的因素 「觀察到幼兒的感覺是什麼」 使用客觀生活化的語句描述 配合錄音或攝影的使用,可補強或修正記錄
樣本描述法資料的整理與判斷 社會行為判斷類別:檢視幼兒表現何種社會行為,以及社會參與情形。 社會互動(p.127) 社會參與(p.127) 正向行為 幫助、合作、稱讚、感謝、順從、聊天… 負向行為 命令、拒絕、忽視、干擾、身體攻擊…… 依賴行為 尋求幫助、撒嬌、表現無能…… 單獨 自己一人玩,沒有與任何人有任何社會互動 平行 與旁人玩相同或類似玩具,有時看看或模依,但彼此沒有進一步交談 群體 大家一起談話,一起玩,有社會互動
樣本描述法資料的整理與判斷 遊戲與活動行為判斷類別:檢視幼兒參與從何種遊戲或活動。 遊戲(p.128) 活動(p.128) 功能遊戲 重複性肌肉活動,可能是玩一種東西,或可能沒有。如跑、跳、無規則遊戲、操弄玩物 建構遊戲 使用可以組合的玩具,如積木、樂高、沙 戲劇遊戲 扮演遊戲。想像或角色扮演,如假裝打仗 規則遊戲 遵循可了解、認同及接受的規則進行遊戲 學習活動 套入既定模式的一些活動如讀寫算蒙氏教具 日常活動 洗手、吃飯、上廁所、刷牙、穿衣等
觀察記錄整理 行為標籤與整理(p.134) 社會互動行為整理(p.135) 自發行為:正向;負向;依賴;其他 他發行為:正向;負向;依賴
樣本描述法的優缺點 優點 不需事前準備表格式類別化的觀察工具。 能掌握到行為的意義及行為在不同情境背景下因果循環互動的過程與關鍵。進而實施有效的輔導策略幫助幼兒。 非參與觀察,可掌握到幼兒在最自然情境中真實而完整的行為。 適合做質性研究的分析資料。 缺點 須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神記錄、轉錄、資料整理、判斷、分析。很難對團體幼兒進行大規模的記錄 非參與式觀察對教保人員的實用性不高。
時間取樣觀察法 先將欲觀察的行為分類列表,而後記錄在單位時間內行為出現的次數或時間的長短。 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判斷行為並劃記在表格中,因此以時間取樣觀察法觀察的行為通常是: 1經常發生的行為:幼兒遊戲;說話;社會互動 2外顯可觀察到的行為。不能觀察到幼兒的判斷、思考、計劃等精神層面的行為。 可以系統化或隨機的兩種方式觀察: 1系統化:例如一小時中每觀察5分鐘休息10分鐘,反覆數次,一天內可觀察幾次,連續一週或數週。 2隨機取樣:隨時,每次數察一段時間,連續一週或數週觀察。
時間取樣觀察法 使用時間取樣法要先對目標行為訂出類別,以利觀察記錄。 行為類別: 將複雜的行為化約成幾項觀察行為指標,成為具體可觀察的類別行為,觀察者就可藉這些類別行為,檢視記錄幼兒現場的行為。使得行為是在一種被分類、定義清楚的觀察過程中,以更正確、客觀且更有效的方式被記錄下來。例如: Ladd(1981)將幼兒社會互動行為分成問問題、領導、支持、負向社會行為、正向或中性社會行為、無社會行為等六項。 廖信達(民77)將幼兒社會互動行為分成正向行為、負向行為、依賴行為。
時間取樣觀察法 行為操作性定義: 將每一項行為訂出明確、可被觀察的行為描述組合內容。良好的行為操作性定義,可讓研究者正確地判斷孩子的行為,也提供其他人能在同一個標準下瞭解孩子。例如:(p.145-148) 1幫助:以動作或口頭上的指導、建議或回答,協助他人完成事情。 2合作:在活動中,為共同的目標、結果,相互配合行為、協調等。
Parten/piaget記錄表 姓名ˍˍˍˍ 觀察日期ˍˍˍˍ 功能性 建構性 戲劇性 規則性 單獨 平行 團體 無所事事/旁觀/活動轉換 姓名ˍˍˍˍ 觀察日期ˍˍˍˍ 功能性 建構性 戲劇性 規則性 單獨 平行 團體 無所事事/旁觀/活動轉換 活動 非遊戲
常用的訪錄方式 時段連續觀察(real 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p.148) 以一段較持久的時間(如5-20分鐘)針對一位幼兒進行觀察。在觀察時間內,行為出現的次數及行為持續的時間均要登錄。(作業一) 時距取樣(time interval sampling)(p.150) 取短時距(如1分鐘,30秒或15秒等)作為記錄一次的行為。在此時距內,行為的出現不管持續多久或出現幾次,都只記一次。(作業二) 研究者可依據觀察主題需取得何種資料及依據主題行為的特定而決定。
時間取樣法的觀察指引 出現頻率高且外顯可觀察到的行為才適用時間取樣法 觀察情境在適切的安排下,才能看到具代表性的行為 1時間:孩子在不同的時間表現的行為可能有差異。 2地點:不同的學習區孩子表現的行為可能也有差異。地點的選擇要以能取得孩子代表性的行為作考量。 3環境:環境的位置、空間的大小及設備玩具的提供等是否會限制所欲觀察的行為。 觀察者要能熟練觀察
時間取樣法的觀察指引 觀察者要事先準備好觀察的表格及工具 時距錄音帶(例如每15秒敲一聲以供觀察時劃記,每5分鐘敲二聲代表記錄結果) 表格資料、筆、錄音機、照像機或錄影機等 多量或多次觀察取得客觀具有代表性的行為資料 儘量留一些附註描述的資料,以利對行為的掌握。
時間取樣法的優點 省時省力,容易登錄 對行為的掌握客觀而正確 適合觀察大量的樣本 量化資料可以了解行為發生的頻率,也易於統計分析 配合描述性記錄的時間取樣法,更能了解為的情境及過程內容
時間取樣法的缺點 無法用來觀察發生頻率低及內在思考層面的行為 無法得知行為背景、因果關係、行為發生過程及結果等有關「質」方面的資料 觀察者可能將注意焦點限定於行為類別上,期望看到其中的行為出現,造成真實行為被錯誤歸納於某類行為的情形 觀察前要花較多的間練習及準備相關工具 時間取樣以設計引導記錄行為的次數,可能誤解行為的原貌
事件取樣法 能觀察頻率低,並且能有效方式記錄所關心的行為。 當「事件」出現時才開始記錄,一直到事件結束才停止記錄,能清楚地掌握主題,對行為作有效又深入的探究。 可幫助觀察者從幼兒的觀點了解某項行為的前因及特質。 「事件」是「先行界定的目標行為」,能讓觀察者正確判定事件行為出現,而進行記錄。 觀察者察覺事件發生時,立即開始記錄,把事件發生當時的情境作簡要描述,再描述記錄行為的過程或對在事前設計好的檢核表勾劃。
事件取樣法的記錄方式 通常以二種方式並用:描述性記錄(例如p.165表9-2);行為類別檢核記錄(p.164) 例如:老師關心班上某些幼兒「攻擊」的行為,可以設計出該事件觀察的表格以利觀察。 首先,列出「攻擊」行為的指引: 1攻擊行為出現前發生了什麼事(攻擊行為的原因為何?) 2何時發生攻擊的行為? 3如何攻擊? 4事件持續多久?如何結束的? 接著,把上述的行為指引以描述的或檢核型態的記錄方式,設計成記錄的表格。
事件取樣法的優缺點 優點: 1對於不經常發生的行為,提供了描述性資料的完整性以及檢核資料的立即與方便性。 2觀察時除了可以把焦點關注在特定行為上,脫離了行為探索無效率的限制,更可以深入地了解、分析行為的背景、過程和結果。 3所觀察的行為不會被時距分割(時間取樣法),是記錄一完整的事件。 缺點: 1描述性「質」的資料不易整理和分析。 2只關心目標行為,與事件外其他可能影響目標行為的因素並沒有全盤掌握。
檢核表法 是記錄行為「有」或「無」,「是」或「不是」的方法。教保人員可依幼兒的發展,幼兒的行為問題或依教學目標等訂出一系列明確具體的行為,用來觀察行為是否出現或完成。 Brandt(1972)提出兩種檢核表法 1靜態的描述項目(Static Descriptors): 研究對象或情境中具穩定的特性項目,可用有系統符號來檢核者。如年齡、性別、社經水準、物理環境特性、時間等。 2活動或檢核表法(Action Checklists): 活動即行為,當幼兒在觀察時出現檢核表中列出的行為即以打勾或其他記號表示。
檢核表的形成 面對班級幼兒不同狀況及不同教保模式,老師可能沒有完全適合的檢核表可使用,必須自行發展檢核的工具以利使用。 以幼兒哭泣行為為例,觀察者自編檢核表,要先思考: 1幼兒為什麼哭(原因)? 2老師的處理方式? 3結果如何? 4持續哭泣了多久? 將思考所得的行為設計成檢核表。 使用檢核表應對行為有清楚的界定,例如:「能否模仿畫一個圓形」,則觀察者對「圓形」應有一致的定義,例如:「圓形的起點與終點連結」
檢核表範例 老師工作記錄及分析表(p.169) 幼兒參與與習角落檢核表(p.170) 嬰兒發展檢核表(p.171-172) 練習設計檢核表
檢核表的優缺點 優點: 1容易使用,只要花一些時間就能取得可觀的資料 2應用在教保實務上,將教保行為具體目標呈現以檢核型式,就可以了解教保的效果。 3檢核表設計的彈性很大,不論教保目標、幼兒發展、師生互動、幼兒行為問題……等,都可以檢核表作為觀察工具。 缺點: 1欠缺描述性資料,無法了解行為的前後脈絡。 2行為被條列式呈現,較難掌握整體行為,只能對行為有部份或重點式的了解。
評量表 是作為評量者判斷行為強度或表現如何的方法。可將評量的結果標準化。 由評量者依自己的印象對幼兒行為作主觀判斷,不需要現場直接的觀察記錄,所以它並不具備直接觀察法的精神。
評量表的種類 數字量表(Numerical Scale):可以數字或符號代表行為的強度,或將行為特質以對立的語意呈現,讓評量者勾選。(P.178-180,表11-1~11-3) 描寫量表(Descriptive Scale):以文字描述行為的特質,並按程度順序呈現,在評量時,評量者選擇與受評者行為最合適的一項(p.80,表11-4) 強迫選擇量表(Forced-Choice Scale):評量者必須在評量表中所列舉的幾組形容詞或短句中選擇一個最佳的答案。(p.181) 評量表結合現場觀察記錄:同時呈現質與量的內涵。(p.181,表11-5)
評量表的優點 評量表方便時用,節省時間 評量者不需受特別訓練:依評量者主觀判定,不像時間取樣法需對行為有明確定義。 評量表適用觀察的範圍很廣:舉凡幼兒發展、行為問題、學習成效、教保目標、師生互動……等。 分析資料方便。 能判斷行為表現的程度。
評量表的缺點 缺乏對行為的定義,評量者以自己的知覺判斷,易流於主觀。 缺乏對行為實際現場的觀察,僅憑印象免偏誤。 評量者對於行為程度所表示的意義或程度(好、普通、不理想,或1、2、3、4、5代表),往往難以一致,不免失之主觀。 評量表行為項目本身可能已呈現價值判斷(如乖巧、吵鬧),反應了成人的價值觀,但不一定代表孩子行為真實的意義。 一般人容易犯評量作答的錯誤,例如: a集中趨勢;b月暈現象:兄有攻擊性→弟也有;c邏輯上的錯誤:成績好者→較努力;d對比的錯誤:與自己比較,取決於自我價值判斷。
觀察系統 利用代碼系統將行為劃分成有意義的行為類別,以作為取得豐富行為資料又容易分析的觀察方法。 特別適於教室中有關教學的活動,包括師生互動、學生行為、學生表現……等。 屬結構式非參與觀察法。
學生不專注行為觀察系統 (J. A. Stallings)(p.189-190,表12-1~12-2) 每一種行為均有其操作型定義,以利觀察者客觀正確判斷行為。 觀察前要先依據學生座位劃出座位表,在表內填上學生姓名並把基本資料填具清楚。 觀察時,每四分鐘環視全班一次(以一節課,共可環視10次的安排)。從第一排第一位學生開始依序觀察至最後一排最後一位學生。 當環視到該位學生有不專注行為發生時,即在該名學生的位置記錄。先寫上環境的次數,再寫上不專注行為的代碼。 根據觀察的結果,可進一步了解造成學生不專注行為的原因,以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佛蘭德斯的師生互動觀察系統(N. A. Flanders,1950)(p.191-192) 教室互動行為之分類 觀察者用心傾聽,以三秒鐘為一個單位,判斷該三秒鐘所代表的行為並予以記錄。 若三秒鐘以內出現二種或以上不同的行為時,則選擇離行為(五)較遠的的行為記錄。 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更能達到教學的效果。 教師談話 學生談話 無從辨別行為 間接影響 直接影響 被動 主動 (1)接受情感;(2)稱讚或鼓勵;(3)接受或應用學生觀念;(4)問問題 (5)講述;(6)指示;(7)批評或運用權威 (8)回應性談話 (9)主動性談話 (10)靜默或混亂
SRI教室觀察系統(p.194-200) Stallings修正Flanders的系統,觀察教室內「誰」在說話、對「對誰」說話、以「什麼」態度說話,以及情境的表現「如何」,藉此可以了解老師教學的態度和學生的反應所產生的相互影響情形。 SRI系統,每次觀察5分鐘,一小時觀察4次,每天5小時,共觀察3天。 觀察者要有足夠的觀察前訓練,包括熟記代碼、了解行為定義以及正確的判斷和記錄。
SRI教室觀察系統(p.194-200) 觀察的範圍包括教師的行為、學生的表現、師生互動的方式及活動過程的探討。 Stallings的研究發現:老師使用有系統的指示和較多正向增強的高控制課室環境中,對數學和閱讀的高分有影響。提供較多探索材料和允許兒童有較多選擇的彈性課室環境中,兒童非語文測驗成續較好,缺席率較低,獨立工作的意願較高。 使用者可針對自己的需求去修正或擴展SRI,以符合觀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