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熄风药 含义: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功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9 课 激素调节 浙教版科学总复习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感应性 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a 2 )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 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a 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作用 a.
Advertisements

肝炎病人饮食指导 萧县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科. 肝脏的四大生理功能 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合成血浆蛋白及合成 与凝血有关的物质等 解毒与防御功能。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外来的 毒物以及药物大都在肝脏解毒 分泌胆汁功能。胆汁经胆道系统贮存于胆囊或排入十 二指肠。胆汁主要含有胆盐和胆色素,胆盐能促进脂肪.
舌尖上的中国 —— 红烧肉 红曲米 豆腐乳 红曲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 脾燥胃 …… 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
第九章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 一、园林的生成时期 商周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早 在商周时期我们的 先人就已经开始了 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树木、鸟兽 进行初期的造园活 动。最初的形式为 囿。囿是指在圈定 的范围内让草木和 鸟兽滋生繁育;还 挖池筑台,供帝王 和贵族们狩猎和享.
人是万物之灵长,世界的主宰。 人体是造化的杰作,天地间最 美的形体。 艺术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把 人体供奉在它那神圣的殿堂中。
内科护理学. 第四节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李玉环 案例 李先生, 54 岁。因腹胀、乏力及食欲下降 1 年,意识不清 2 小时入院。既往乙肝病史 20 年。 查体:意识模糊,面色灰暗、巩膜黄染、腹部膨隆, 肝未触及、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 凹陷性水肿。 血液检查:
莲 :荷花 芙蓉 芙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茎木类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
——神经系统用药和治疗精神障碍药 药学部 2014年3月
腰部劳损.
《普通話自學速成-相輔相成讀打學習法》 是利用資訊科技, 將以上各項基本功相輔相成學習, 就能獲得高質和高效的成果。
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 你该怎么办?
מילות מדידה חלק 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wu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语文).
饮食与健康.
第十一讲 理气药 含义: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11. 狐狸和乌鸦 205班 韩维欣. 11. 狐狸和乌鸦 205班 韩维欣.
Z.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说课教案 说课教师:孝义二中 李丹.
语文大课堂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
短文两篇 《孟子》 制作:郭锦维 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一中.
疲倦寂寞多感喟 卻無法得著安慰 1.煩忙人生的時光中 微聲盼望 Fan mang ren shang de shi guang zhong
宣教的中国 xuan jiao de zhong guo
台灣傳統節日- 七夕情人節 作者:顏敏如.
志愿者 盖维伊.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俞冰沁.
高血脂 CHENDEFANG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 莲 说 周敦颐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我的四季 张洁.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創傷及止血 奇美醫院 急診室 陳瑤玫.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5.我给江主席献花 第一课时 侯小群.
樱花.
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
杭 州 浙江省旅行社协会 梁雪松
L.
项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制作人:语文组教师詹永碧.
阿胶 来 源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马科 动物驴的皮,经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 驴 Ejiao Colla Corii Asini 返 回
R.
天 麻 Rhizoma Gastodiae.
聚會即將開始…….. 為讓您有個舒服的聚會 邀請您~~~
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 神啊!我要赞美祢.
钩藤 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당신을 향한 노래.
主永活在我心 zhu yong huo zai wo xin
空谷的回音.
宣教的中国 xuan jiao de zhong guo
SAI.
I Give You My Heart 我献上我心
一件礼物 A Gift.
Sun Above the Clouds & Gift of Knowing You.
云上太阳 yun shang tai yang 敬拜赞美诗歌107首.
一件礼物.
你 爱 永 不 变.
爱 喜乐 生命 ai xi le sheng ming
秋天的图画 吴虹 紫河中学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 第九章 动物生药 主讲教师:张琼博士.
活出爱 Live Out Love .
愿祢崇高 yuan ni chong gao 敬拜赞美诗歌64首.
这里有神的同在 zhe li you shen de tong zai
Keng qiu tian shang de fu
內壢國中102學年度 2/21世界母語日 宣導活動.
奇妙主.
识字四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容城小学 肖丽芳.
1.春夏秋冬 春(春天)(春风) (春雨) 花(花儿)(红花) (山花) 冬(冬天)(冬雪) (冬日) 飞(飞机)(飞虫) (飞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平肝熄风药 含义: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功效: 本章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作用。 分类: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两类。但由于肝风内动以肝阳化风为多见,且息风止痉药多兼具平肝阳的作用,两类药物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又将两类药物合称平肝息风药。 配伍方法:  配伍方法:应用平肝息风药时,须根据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的相应的配伍。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具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故应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者,不宜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平抑肝阳药 含义:凡能平抑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 功效: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之功效,以及清肝热、安心神等作用。 适应范围:  1.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证。   2.其次,常与息风止痉药配伍,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与安神药配伍,治疗浮阳上扰之烦躁不眠。 石决明 *珍珠母 代赭石 刺蒺藜 *罗布麻

石决明 Shi Jue Ming 寒 本品性寒清肝火,质重平肝阳,兼有养阴明目之功,凡肝阳上亢、肝火目赤及阴虚目暗等证均为常用。 药性说明 本品性寒清肝火,质重平肝阳,兼有养阴明目之功,凡肝阳上亢、肝火目赤及阴虚目暗等证均为常用。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2.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为治目疾之常用药。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实验研究 本品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石决明有镇静作用。在胃中能中和过多之胃酸。 临床报道 治疗尿结石:石决明20g,郁金香10g。水煎服。(《中药新手册》第224页)    治疗外伤出血:石决明适量,煅制成极细粉,过筛。将伤口擦净,撒上药粉,紧紧压迫即可。  源于《别录》   《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服,能消目 内障。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也。”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 Ino羊鲍H. ovina Gmelin或盘大鲍H. gigantea discnsReeve. 等的贝壳。主产于山东、辽宁大连、福建、台湾等地。夏秋捕取,去肉 ,洗净,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石决明: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白芍、生地、牡蛎 肝阳上亢 阿胶鸡子黄汤 龙骨、酸枣仁、远志 阴虚肝旺所致烦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 玄参、夏枯草 颈淋巴结肿大 丹参、鳖甲 肝脾肿大 . 龙骨、芡实 肾虚遗精、早泄 龟板、鳖甲 热病伤阴、肝风内动、四肢抽搐 苍术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黄芪、白芍 虚汗

代赭石 Dai Zhe Shi 寒 本品苦寒质重,沉降下行,长于平潜肝阳,兼降肺胃气逆,为肝阳上亢及喘咳呕逆所常用。 药性说明 本品苦寒质重,沉降下行,长于平潜肝阳,兼降肺胃气逆,为肝阳上亢及喘咳呕逆所常用。 功效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而长于镇潜肝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 2. 用于呕吐,呃逆,噫气等证。代赭石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 3.用于气逆喘息。本品重镇降逆,亦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4. 用于血热吐衄,崩漏。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降逆、平肝生用,止血煅用。 实验研究 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其中铁70%,氧30%,并含杂质镁、铝、硅等水分。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使肠蠕动亢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内耳眩晕症:代赭石45g,法半夏18g,车前草18g,夏枯草18g。每日1剂,水煎服。(《中草药通讯》,1972;(4):57) 源于《本经》   《本经》:“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别录》:“带下百病,难气,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   《衷中参西录》:“能生血兼能凉血,其质重坠,又善降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又“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气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   为氧化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 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主产于山西、山东、广东、河南、河北等地。开采后,除去杂石泥土,洗净。

代赭石: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旋复花 嗳气频频,呃逆不止,恶心呕吐,咳嗽痰喘 白芍、白茅根 吐血 党参、山萸肉 肺肾两虚所致气逆咳喘 怀牛膝 肝阳上亢所致眩晕 紫苏子、杏仁 气逆喘息属实证者 党参、当归 噎膈,属贲门痉挛者 牛膝、玄参、牡蛎 高血压病 赤石脂 崩漏日久,头晕眼花 蝉蜕 慢性失明或夜盲证

刺蒺藜 Ci Ji Li 平 本品辛散苦泄,独入肝经,外以散风明目,内以疏肝平肝,适于肝郁、肝阳及风热目赤等证。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药性说明 本品辛散苦泄,独入肝经,外以散风明目,内以疏肝平肝,适于肝郁、肝阳及风热目赤等证。 功效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应用 1. 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阳的作用。常与钩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强其平肝之功。 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及乳闭胀痛。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郁之效。 3. 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经之风热而明目退翳。 4.用于风疹瘙痒,白癜风。本品辛散,祛风止痒。 用法用量  煎服,6~15g。 *实验研究  本品含脂肪油及少量挥发油、鞣质、树脂、甾醇、钾盐、皂甙、微量生物碱等。水浸液及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有利尿作用。生物碱及水溶部分均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 临床报道 治疗白癜风:以白蒺藜制成冲剂服用,日2次,每次15g。(《河北医药》,1981;(2):45) 源于《本经》   《本经》:“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   《别录》:“治身体风痒,头痛。”   《本草求真》:“宣散肝经风邪,风因风盛而见目赤肿翳,并通身白癜搔痒难当者,服此治无不效。”   为蒺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木植物蒺藜(刺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实。产东北、华北、青海、西藏和长江流域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炒黄或盐水炙用。本品又名白蒺藜。

用脑过度、血虚肝旺所致头痛头昏、失眠健忘、身体瘙痒 刺蒺藜: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柴胡、青皮 肝气郁结之胸膈不舒,乳闭不通 蝉蜕、白僵蚕、川芎 风疹瘙痒、白癜风 菊花、决明子 风火眼红、肿痛多泪、角膜炎 钩藤、牛膝 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 . 制首乌 用脑过度、血虚肝旺所致头痛头昏、失眠健忘、身体瘙痒 蝉蜕、防风 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三七 冠心病心绞痛 代赭石与刺蒺藜相鉴别:   代赭石与刺蒺藜均能平肝阳,都可用治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症。不同之处在于:   代赭石 ── 苦寒质重,平肝潜阳之力较强,且善于重镇降逆,并能凉血止血。又常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不止;肺肾两虚之气逆喘息;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证。   刺蒺藜 ── 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也可用治肝郁气滞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风热上攻的目赤肿痛,多泪或翳膜遮睛,以及风疹瘙痒,白癜风等证。

*罗布麻 Luo Bu Ma 凉 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功效 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应用 1用于头晕目眩。本品味苦性凉,专入肝经,既有平抑肝阳之功,又有清泻肝热之效,故可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罗布麻根可清热利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而有热象者,单用或与车前子、木通、茯苓等同用。 3.近年报导:用罗布麻叶开水泡,代茶饮,治疗高血压病;用罗布麻根制成8%煎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罗布麻根水煎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以罗布麻冲剂治疗高血脂症,均有显效。 用法用量  水煎服或开水泡服,3~15g。肝阳眩晕宜用叶片,治疗水肿多用根。 实验研究 叶含芸香甙、儿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氯化钾等,还含槲皮素和异槲皮甙。根含加拿大麻甙、毒毛旋花子甙元及K-毒毛旋花子甙-β。罗布麻叶煎剂有降压作用。罗布麻根煎剂有强心作用,以实验性心血管机能不足,有治疗作用;能增加肾血流,利尿作用较强。 临床报道 治疗高血压病:罗布麻叶3~6g,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治疗高脂血症:每次以开水冲服罗布麻冲剂1袋,(每袋装12g,含黄酮甙100mg,按芸香甙计),日3次。 源于《救荒本草》   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罗布麻Apoeynum venetum L. 的叶或全草。主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叶在夏季开花前采摘,晒干或阴干,亦有蒸炒揉制后用者;全草在夏季割取,除去杂质,干燥,切段用。

*珍珠母 Zheng Zhu Mu 寒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应用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珍珠母有与石决明相似的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 2.用于目赤肿痛,视物昏花。本品咸寒,亦有清肝热及明目之效。 3.用于惊悸失眠,心神不宁。本品质重,入心,还有镇心安神的作用。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可燥湿敛疮,用于湿疮瘙痒。近年用珍珠层粉内服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制成眼膏外用治疗白内障、角膜炎及结膜炎,均有相当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实验研究 本品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34%;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磷酸盐和氧化物,并含多种氨基酸。有效成分碳酸钙,可以中和胃酸。珍珠母30%硫 酸水解产物,能增大离体心脏的心跳幅度;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离体肠管、子宫的收缩,防止组织胺引起的豚鼠休克及死亡;珍珠母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 用。   本品有保肝、明目、抗溃疡、抗过敏等作用,还可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对防治衰老及有关疾病有一定作用。 源于《本草图经》   《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癎,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 ,消热痞、眼翳。”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 )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的蚌壳或珍珠贝Pteria margaritifera(L.)、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 等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沼中均产,珍珠贝和马氏珍珠贝主产于海南岛、广东、广西沿海。全年均可采收。去肉后将贝壳用碱水煮过,漂净,刮去外层黑皮,晒干。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平肝熄风药 含义: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痉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功效: 风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本类药物主入肝经,以息肝风、止痉挛抽搐为主要功效。 适应范围: 1.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证;或用治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用治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2.部分息风止痉药物还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等作用,亦可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肝火上攻目赤、头昏等症。 天麻 钩藤 地龙 *全蝎 *蜈蚣 *白僵蚕 *羚羊角 *牛黄

钩藤 Gou Teng 微寒 本品味甘性凉,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为肝经阳盛、风动之要药。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药性说明   本品味甘性凉,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为肝经阳盛、风动之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应用 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钩藤甘而微寒,入肝,有和缓的息风止痉作用,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亦多用于小儿。 2. 用于头痛,眩晕。本品既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3. 本品与蝉蜕、薄荷同用,可解表治疗风热表症,亦可治疗小儿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实验研究 本品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钩藤煎剂0.1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但无催眠作用。用钩藤煎剂1g/kg,给大鼠腹腔注射,可降 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大鼠部分阳性条件反射消失,时间延长。钩藤乙醇浸膏能制止豚鼠癫痫反应的发作,对中枢运动分析器的兴奋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钩 藤煎剂对麻醉犬、兔和实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钩藤碱能抑制离体肠管,兴奋大鼠离体子宫。 源于《别录》   《别录》:“主小儿寒热,十二惊。”   《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Jacks、大叶钩藤U.macrophylla Wall. 毛钩藤 U. hirsute Havil.、华钩藤U. sinensis (Oliv.) Havil. 或无柄果钩藤U. sessilifructus Roxb.的带钩茎枝。 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或先置锅内蒸片刻、或于沸水中略烫后再取出晒干。切段入药。

治疗高血压:钩藤12g,桑叶10g,菊花10g,夏枯草1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124页)    治疗链霉素反应:骨碎补30g,菊花、钩藤各12g。文火煎至500ml,日2次分服。(《新中医》,1986;(11):30)    治疗高血压:钩藤20g,剪碎,布包(加少量冰片),于每日晨起和睡前放入盆内,加温水浴脚。每次30~45分钟,可不断加水,以保持水温,每包用1天,10天为1疗程。(《辽宁中医杂志》,1989;(8):23)    治疗小儿夜啼:钩藤3g,蝉蜕3g,薄荷1g。煎服,日1剂,连服2~3剂。(《中草药通讯》,1979;(3):28) 钩藤 :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金银花、薄荷、地龙 小儿发热惊风、四肢抽搐 桑叶、菊花、白芍 高血压所致头晕目眩 全蝎、蜈蚣 顽固性头痛、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牛膝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头胀痛 . 薄荷 风热感冒或风阳上扰所致头晕目眩

天麻 Tian Ma 平 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证,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药性说明  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证,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 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天麻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2.用于眩晕,头痛。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之良药。 3. 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天麻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 *实验研究  本品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维生素A类物质、甙、结晶性中性物质及微量生物碱、粘液质。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水剂,能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且能显著延长戊 巴比妥钠或环己烯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家兔静脉注射天麻水煎剂,可提高电击痉挛的阈值,有效地制止癫痫样发作。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能明显对抗 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天麻还有降低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压,减慢心率及镇痛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在《本经》名赤箭。天麻必须与密环菌共生,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与密环菌结成极密切的营养关系。近年研究证明,密环菌的固体培养物质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故密环菌可代天麻药用,密环菌片等已应用于临床。 *临床报道 治疗神经痛症:以50%天麻注射液肌注,日2~3次,每次2~4ml,20日1疗程,一般1~2疗程,(《吉林医学院学报》,1982;(1):28) 源于《本经》   《本经》:“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块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冬春二季采挖,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趁鲜除去外皮、地上 茎及菌丝,洗净,蒸透,晒干、晾干或烘干。用时润透,切片。

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瘫痪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天麻: 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白僵蚕、全蝎、荆芥 中风口眼歪斜 当归、羌活、牛膝 肢体麻木 钩藤 小儿高热惊厥 秦艽、羌活、杜仲 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瘫痪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地龙、川芎 肝风夹痰之偏头痛 黄芩、夏枯草、牛膝 高血压引起的头昏头痛 半夏、茯苓、白术 中风痰盛,半身不遂 全蝎、蜈蚣 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引起的脑神经刺激症状 钩藤与天麻相鉴别:   钩藤与天麻皆归肝经,均能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同可用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以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钩藤 ── 味甘性微寒,也能清热,但清热之力不如羚羊角,尤多用治小儿急惊风,壮热不退,手足抽搐等症,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取其清肝热之功,也可用治肝火上攻之头痛、眩晕。此外,与蝉蜕、薄荷等同用,可治疗小儿夜啼。   天麻 ── 甘润不烈,作用平和,对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此外,本品又能祛外风,通经络,也可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痉挛抽搐,以及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

地龙 Di Long 寒 本品咸寒清热,质滑通利,其性走窜,既清肺、肝之热而平喘、息风,又能利膀胱、通经络,为肺热、肝风、淋痛、痹证所常用。 药性说明  本品咸寒清热,质滑通利,其性走窜,既清肺、肝之热而平喘、息风,又能利膀胱、通经络,为肺热、肝风、淋痛、痹证所常用。 功效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应用 1. 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有清热、息风、定惊之功效。 2. 用于气虚血滞,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治疗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科等症,如补阳还五汤。 3.用于痹证。本品通经活络,性寒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亦用治风寒湿痹。 4.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 5.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有清热结、利水道之效。 6.近年用治原发性高血压、腮腺炎、丹毒、及精神病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5~15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 *实验研究  本品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又含含氮物质及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等。广地龙酊剂、干粉混悬液、热浸液、煎剂等,均有缓慢而持久 的降压作用。广地龙次黄嘌呤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云香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但从广地龙中提出一种引湿性淡黄色针状结晶,则对 离体和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水煎剂及蚯蚓解热碱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热浸液、醇提溶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源于《本经》   《别录》:“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   《本草拾遗》:“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   《本草纲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为巨蚓科环节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um ( Perrier)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Savigny) Trapezoides (Ant. Deges)的全虫体。前者主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药材称“广地龙”;后者,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药材称“土地龙”。夏秋捕捉。晒干。生用或鲜用。

风痰入络所致头痛日久不愈、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治疗外伤性局限性癫痫:每日用干地龙3~6g,煎服,疗程2~12月。(《河北医药》,1983;(3):48)。    治疗支气管哮喘:地龙12g,桑叶3g,天门冬9g,百部9g,骨碎补9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290页)。 地龙:常用配伍 应用 方剂 白僵蚕 风痰入络所致头痛日久不愈、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杏仁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胆南星 风湿关节痹痛、屈伸不利 夏枯草、钩藤 高血压病 车前子、木通 热结膀胱、小便不利 黄芪、当归 中风半身不遂 牛膝、金钱草 沙淋、石淋 天麻、白术 风痰头痛

*白僵蚕 Bai Jiang Can 平 药效说明  本品辛散祛风,外能祛风止痛,内能息风止痉,因药性平和,可用于多种肝风及风热诸证。此外兼有化痰散结之功。 功效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 1. 用于惊痫抽搐。本品息肝风止痉挛抽搐,且兼可化痰。故对惊风、癫痫挟有痰热者尤为适宜。 2. 用于风中经络,口眼斜。 3.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肿或风疹瘙痒。本品辛散,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 4.用于痰核,瘰疬。本品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余多制用。 *实验研究  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灰分等,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僵蚕的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和兔有催眠作用。白僵蚕剂能对抗士的宁所致的小鼠惊厥。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轻度抑制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面神经麻痹:白僵蚕研粉服,每次5g。(《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第390页) 源于《本经》   《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疗男子阴疡病。”   《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邪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aillant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主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养蚕区。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干或焙干。生用或炒用。

地龙与白僵蚕相鉴别:   地龙与白僵蚕皆为虫类药,均能息风止痉,二者皆无毒而作用较全蝎、蜈蚣为缓,都可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同之处在于:   地 龙 ── 味咸性寒,善于清热而息风止痉。且本品又能通络,平喘,利尿。此外,本品近年用治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腮腺炎、丹毒、下肢溃疡、烫伤及精神病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白僵蚕 ── 则辛咸性平,对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急慢惊风,中风口眼喎斜,破伤风等痉挛抽搐均可使用,因其兼能化痰,故惊风、癫痫挟有痰热者尤为适宜。且本品又能祛风止痛,解毒散结。

*全蝎 Quan Xie 平 有毒 本品辛平有毒,主入肝经,长于息肝风,止惊搐,兼有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故主要用于肝风内动,风湿顽痹之证。 药效说明 本品辛平有毒,主入肝经,长于息肝风,止惊搐,兼有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故主要用于肝风内动,风湿顽痹之证。 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 用于痉挛抽搐。本品主入肝经,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兼具息风止痉及搜风止痉之效,有良好的止痉抽作用。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 3.用于风湿顽痹。全蝎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4.用于顽固性偏正头痛。本品具有搜风通络止痛之效,常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川芎等同用,或单用研末吞服奏效。 用法用量  煎服,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 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本品含蝎毒,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并含三甲胺、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小鼠口服全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 及烟碱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灌胃、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全蝎浸剂及煎剂均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对清醒动物有明显镇静作用。蝎毒 (Buthotoxin)主要危害是使呼吸麻痹。  源于《蜀本草》。   《开宝本草》:“疗诸风隐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中抽掣。”   《本草从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   《玉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虫体。主产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野生蝎春末至秋初均可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食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 多,称为“伏蝎”,品质较次。饲养蝎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身挺腹硬,脊背抽沟,捞出, 置通风处,阴干。

*蜈蚣 Wu Gong 温 有毒 本品辛温有毒,主入肝经,其息风、通络之功,近于全蝎而作用更强,用治肝风,顽痹等证,常相须为用。 药效说明 本品辛温有毒,主入肝经,其息风、通络之功,近于全蝎而作用更强,用治肝风,顽痹等证,常相须为用。 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 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 2.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 3.用于风湿顽痹。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通络止痛作用,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 4.用于顽固性头痛。本品搜风通络止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  煎服,1~3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 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本品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蜈蚣对戊四氮、纯烟 碱和士的宁肯等引起的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蜈蚣水浸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 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  源于《蜀本草》。   《开宝本草》:“疗诸风隐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中抽掣。”   《本草从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   《玉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虫体。主产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野生蝎春末至秋初均可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食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 多,称为“伏蝎”,品质较次。饲养蝎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身挺腹硬,脊背抽沟,捞出, 置通风处,阴干。

*羚羊角 Ling Yang Jiao 寒 咸寒,主入肝经,长于清肝平肝,解毒定惊,为肝热惊风要药。 2.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药效说明 咸寒,主入肝经,长于清肝平肝,解毒定惊,为肝热惊风要药。 功效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所以最宜于热极生风,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2.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3. 用于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本品善清泻肝火,故宜治肝火上炎之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症。 4.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本品入心、肝二经,气血两清,有清热泻火解毒之效。 5.此外,羚羊角还用治热咳喘,能清肺热止咳,如羚羊清肺散。近年用羚羊角水解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流感发热、麻疹及其它发热病症,均有效。 用法用量 煎服,1~3g。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实验研究   本品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羚羊角外皮浸出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能增强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煎剂能抗惊厥;有解热作用。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剂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源于《本经》   《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本草纲目》:“入厥阴肝经甚捷……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   为脊椎动物牛科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我国产于新疆、青海等地。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季捕者为佳,猎取后锯下其角,晒干。用时镑成薄片、锉末或磨汁。

*牛黄 Niu Huang 凉 药效说明 味苦性凉,主入心肝,既善清心豁痰开窍,又能凉肝息风止痉,且解毒功良。故为痰热闭窍、高热动风及热毒疮疡等证之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应用 1. 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息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金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疔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2~0.5g。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牛黄含胆酸、脱氧胆酸、胆甾醇及胆红素、麦角甾醇、维生素D、钠、钙、镁、铁、铜、磷等,尚含类胡萝卜素及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牛黄有镇静、镇痉 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兴奋作用,有使血管扩张及抗肾上腺素作用而使血压下降。所含大多数胆酸,尤其是脱氨胆酸,均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而有 利胆作用;牛磺酸N-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及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家兔口服牛黄能显著增加末梢血内的红细胞;亦能与多种有机 物结合成稳定化合物,而起到解毒作用。    除黄牛、水牛外,牛科动物牦牛Bos grunniens L.及野牛Bos gaurus H.Smith.的胆结石亦可入药。另有人工牛黄,系牛胆汁或胆汁经人工提取制造而成,其药性、功效与天然牛黄相似,目前已广泛应用。 源于《本经》   《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   《别录》:“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   《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重危者。”   为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as的胆囊结石 (少数为胆管中结石) 称天然牛黄。我国西北、东北及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均产。宰牛时如发现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