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 中药导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的中药至今已达8000余种,目前经整理的各种中药有3000多种。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其中植物药较多,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有“本草”的称谓。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与贮藏 1.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绝大部分属天然药材,其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故唐《新修本草》中说:“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乖于采摘,乃物是实非。”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应用和比较中发现,同一植物,由于产地不同,质量会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习惯上将某一地区所生产的质量高、疗效好、素有盛名的某种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这些中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内蒙古的甘草、山西的黄芪、甘肃的当归、四川的黄连等。
古代医学家对中药采收的季节十分重视。《千金翼方》中说:“夫药采取,不知时节……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民间亦有“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之说。可见中药适时采收的重要性。采收时节与药效及毒副作用关系密切,是否适宜,通常以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有效成分含量)为依据。
一般采集原则是:植物的根部应在秋末或初春采集;茎、叶应在生长最茂盛时采集;花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采摘;果实宜在初熟时采集;种子宜在老熟后采集;动物类药材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矿物类药材大多随时可以采收。
2. 中药的炮制和贮藏 炮制是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的修治整理和部分药物的特殊处理,古代也称为炮炙。炮制的目的是为了能充分发挥药效,改变药物的某些性能,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或除去不良气味和杂质,纯净用量标准,便于制剂和贮藏。
炮制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挑选、筛簸、刮刷、粉碎、切制、捣烂等方法,使药物纯净,变成小片、薄片,以便于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洗:用清水洗去药材上的泥沙和杂质。除花类等不易干燥的药物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外,均可水洗。 (2)漂:将药物置于清水中浸漂,反复换水,漂去药物中的盐分、腥味和毒性,如将盐附子漂去盐分。
(3)炒:将药物放在锅内加热炒。根据病情需要,有不同的炒法。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炭,如炒麦芽、焦山栀、地榆炭等;固体辅料拌炒,如土炒白术。 (4)煅: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烧红,使其松脆,易于粉碎,如煅龙骨。
(5)炮:火力猛烈,用锅炒黑,操作要快, 使药物通过高热达到体积膨胀,如炮姜。 (6)炙:将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 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如蜜炙甘 草、酒炙川芎、盐水炙杜仲等。 (7)煮:将药物用清水、醋或其他辅助药料 同煮,以减低毒性或烈性,如乌头用豆 腐煮。 (8)煨:将药物用湿草纸或面粉包裹,放在 炉中烘烤,使其外表焦黑,待冷却后剥 去包裹物即成,如煨木香。
(9)蒸:将药物放入蒸笼或桶内,利用蒸汽 加热,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 熟地、熟大黄。 (10)水飞:是研粉方法之一,将药物加水 同研,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 粉粒下沉,极细的粉末混悬于水中, 倾出有极细粉末的混悬液,经沉淀 后,干燥即成,如水飞朱砂。
干燥是保存药物的基本条件,药物采收后应迅速加工,及时干燥,以防霉烂变质。常用的方法有晒干、阴干、烘干,肉质、多汁的药物可用沸水烫过后再晒干。不同的贮藏时间、温度、湿度,对药物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加工后的药物应存放在阴凉、低温、干燥、通风处,果实和种子宜放在缸罐中贮存,动物药宜放在石灰缸内贮存。一般药物与剧毒药物必须分别贮存保管,防止发生意外。
二、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是对中药各种性质和功能的一种概括,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归纳。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它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一)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气与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它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1.四气 亦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与温热是两类截然不同的药物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其中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热性病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寒性病证。药性的寒热温凉属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不同疗效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此外,尚有一些药物寒热之性不太明显,其药性平和,介于温凉之间,称为平性。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的区别,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四气”。
四气: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映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 四气的主要作用见下表:
2.五味 是指药物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不同味的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证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相同之处。一般来说,五味的作用如下。
(1)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凡止 汗、止泻、止带药多具有酸味,如山茱 萸、五味子能涩精敛汗;五倍子能涩肠 止泻等。 (2) 苦味: 具有燥湿和清泻的作用。凡祛 湿、清热、泻火药多具有苦味,如黄连、 黄柏能燥湿而泻火;大黄能泻下通便等。
(3)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凡补 虚药多具有甘味,如人参、黄芪能补虚;饴糖、 甘草能和中、缓急等。 (4)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凡解表、 活血、理气等类药物多具有辛味,如生姜、薄 荷能发散表邪;橘皮、木香能行气健脾;当归、 川芎能行血祛瘀等。 (5)咸味:具有软坚、润下的作用。如昆布、海 藻能软坚化痰,治痰核、瘰疬;芒硝可润燥软 坚泻下等。
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如下表:
(二) 归经 归经 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即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发生较明显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的病变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归经是对药效作用部位的说明,药物归经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掌握药物的归经,使临床用药更具有针对性。如对咳嗽、胸痛、咽喉肿痛等肺经病变可选择桔梗、杏仁等归肺经的药物;对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痛等肝经病变,又可选择柴胡、青皮等归肝经的药物。
(三) 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的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出的趋势相对而言的。升有上升、升提之意;降有下降、降逆之意;浮有轻浮、发散之意;沉有沉降、下行之意。 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具有发汗、祛风、透疹、催吐、升阳、止泻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病势下陷或病位在表之证;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呕、重镇、消导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病势上逆或病位在里之证。
一般而言,升降浮沉与药物的气味厚薄、质地轻重有关。凡味属辛、甘、淡,气属温、热,质地为花、叶、皮、枝的药物,大多具升浮之性;凡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质地为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的药物,多具沉降之性。炮制与配伍也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等。
四气五味说明了药物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则体现了药物的作用趋向;而归经理论反映的是药物作用部位与病变所在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有些药物具有双向性作用,另有一些药物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总之,四气、五味、归经与升降浮沉同属中药的药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药物的性能,才能准确、熟练地运用中药,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四) 毒性 中药的毒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药性、药理作用的代名词。二是药物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大小的标志。 (四) 毒性 中药的毒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药性、药理作用的代名词。二是药物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大小的标志。
1. 古人对“毒药”的认识 古人认为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把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中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类经》中也有“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的记载。由此可见,毒反映了中药的偏性和治病功能,因此,古人把中药的毒作为药物的一种基本性能来认识,同时也说明了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毒性),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性(阴阳盛衰),从而使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使疾病痊愈。合理利用药物的偏性,可发挥其治疗作用,使用不当则对机体产生某种损害,即现代医学的“不良反应”,后世本草书籍对药物“有毒”、“大毒”、“小毒”的记载,多指该药具有一定毒性,应用不当会导致中毒。可见,古人还把毒性作为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临床用药一定要了解毒副作用,不可一味强调“中药无毒”而滥用。
2. 中药毒理的现代研究 中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是指用药后机体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 (1) 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应。如麻黄有发汗、平喘、利水、升高血压、中枢兴奋等作用,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喘是其治疗作用,其他功效便成了副作用;相反,对低血压患者,升高血压是其治疗作用,其他功效又成了副作用。
中药的副作用可表现在多个方面,这是由于其成分的复杂性和药理作用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由于中药存在副作用,尤其是单味药的副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可以通过复方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2) 毒性反应: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其中包括中药的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反应。 ① 中药的急性毒性: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不良反应称为急性毒性反应。根据现代临床的长期观察,因各种原因引起中药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致死病例也屡见不鲜。
如:中药川乌、草乌、附子、乌头、夹竹桃、北五加皮、罗布麻叶、洋金花、莨菪、山豆根、蟾蜍、麻黄等,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发绀、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血压升高或下降、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等;中药苦杏仁、桃仁、白果、草乌、商陆、雄黄、全蝎等,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急、咳嗽、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
中药马钱子、乌头、川乌、草乌、附子、蟾蜍、雷公藤、苦参、麻黄、细辛、朱砂、天南星等,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唇舌和肢体发麻、眩晕、头痛、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意识模糊、昏迷、瞳孔缩 小或散大,甚至死亡等;中药瓜蒂、苦杏仁、川乌、草乌、附子、蜈蚣粉、雷公藤、斑蝥、木通、山慈姑等,可引起消化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
中药斑蝥、木通、雷公藤、蜈蚣粉、千年健、苦楝皮等可引起泌尿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浮肿、尿频、尿少,甚至尿闭、尿毒症、急性肾衰竭乃至死亡;中药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等,可引起造血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甚至死亡等。
近年来,随着中药生产、提纯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越来越多,由其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也随之增加,且较严重。如从延胡中提取的延胡索乙素经灌胃给药可引起肾脏的损害;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灌胃给药,可引起动物的肝、脑损害;蓖麻中所含的蓖麻毒蛋白腹腔注射可引起卵巢和睾丸出血坏死,并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胰腺等出血坏死和退行性变;棉籽及棉酚可致生精上皮变性、坏死和精子变异等等。
② 中药的长期(慢性)毒性:某些中药因长期服用或重复多次用药,造成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逐渐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发现:长时间服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除对肝、肾功能有损害外,对生殖系统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黄药子长期服用可致肝损害,且有死亡病例报告;黄花夹竹桃等含有强心甙类中药,长期应用可导致洋地黄样心脏中毒。 动物长期毒性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毒性反应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骨髓、肺、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
(3)中药的过敏反应:是指由于受到某些中药成分刺激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中成药已达210种以上,其表现为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红斑等,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如:天花粉、冬虫夏草、水蛭、蜈蚣、全蝎、洋金花、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羚羊角粉、马兜铃、马钱子、何首乌、莨菪子、朱砂等。
一般认为:凡结构中具有生化活性基团的化学物质都可以成为半抗原。中药品种繁多,所含成分复杂,其中不少具有抗原性,如动物药中的蛋白质、植物药中的多糖以及小分子物质、黄柏等药中的小檗碱、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茶叶中的茶碱、颠茄中的莨菪碱等,均可诱发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中药中只要含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化学成分,就有致敏的可能性。
(4) 致畸、致癌、致突变:某些中药长期应用可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如:长期接触雷公藤,可使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动物试验证实,雷公藤的剂量超过25mg/kg,可使小鼠染色体发生畸变;半夏、板蓝根、喜树、花椒等均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在动物饲料或饮水中混入不同剂量的中药,如槟榔、款冬花、紫草、藿香、诃子、细辛、石菖蒲等,经长期喂饲,可引起不同肿瘤的生长,如肝血管内皮肉瘤、肝癌、恶性纤维间质肿瘤等;细辛挥发油有致突变作用。
(5) 中药毒性成分和中毒机理: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中药之所以能产生效应或毒性与其物质基础即化学成分有关,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上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中药毒理学研究表明:
川乌、草乌、附子、毛茛、雪上一枝蒿等所含的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中毒时可致心律失常,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心肌麻痹);番木鳖、马钱子等所含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对脊髓、延脑、大脑均有兴奋作用,尤其脊髓
兴奋最突出,中毒时表现为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剂量过大可产生抑制;苦杏仁、桃仁、枇杷仁、李子仁、白果、亚麻子、大枫子、瓜蒂等所含的氰甙及氢氰酸中的氰离子,能够造成“细胞内窒息”,中毒时引起呼吸中枢先兴奋,后抑制,最终麻痹而致死;曼陀罗、颠茄、山莨菪等所含的阿托品类生物碱中毒,能够导致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万年青、夹竹桃、蟾蜍等含有强心甙类物质,中毒时可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缓、室颤、胃肠功能紊乱等;苍耳子、相思子、蓖麻子等含有毒性蛋白,这些植物蛋白均为细胞毒,中毒时可使人呼吸衰竭而死亡;千里光、天芥菜等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中毒时
表现为肝静脉闭塞病,临床可见黄疸、腹水、肝昏迷甚至死亡;五倍子、诃子、石榴皮等主要含有水解型鞣质,长期大量应用可致肝小叶中心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山慈姑、花慈姑、野百合、秋水仙等含有秋水仙碱,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白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等药源性血液病,超量应用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常因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
砒霜、雄黄等含有砷化物。朱砂、轻粉等主要含有汞化合物。黄丹和红丹含有铅化合物。砷、汞、铅都能阻止细胞的氧化呼吸和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损伤,中毒者多死于肾衰竭;巴豆中巴豆油的主要成分为毒性球蛋白,使红细胞溶解,使局部细胞坏死,并能损坏肾脏而尿血,外用过量可致皮炎。动物实验表明巴豆油是胃癌诱导剂;
生南星、生半夏含生物碱、粘液质、尿黑酸等,对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强刺激性,中毒时表现为口腔、咽部、食道肿胀、溃烂,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死亡;斑蝥中含有斑蝥素,外用过量可致水疱、溃疡,口服可致肠粘膜坏死、便血。吸收后可引起肾脏损害。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中药中毒的机理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复方的研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6)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即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其他因素。
① 药物因素 药源复杂:历代本草记载的中草药达万余种,这些药材来源复杂,其中许多药物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因此,品种混乱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药材的基原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如白头翁就有16种植物来源,而石斛有20多种,不同基原的药材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所出现的生物活性及毒性也就不同。中药因品种混乱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已不少见。如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的藤茎为中药川木通,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为中药关木通,而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有一定毒性,由此引起急性肾衰竭而死亡的报告屡有出现。因此为减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基原。
用药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超剂量服药是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中,有60%以上是由于超剂量服用所致。
剂型改变:中药随剂型的改变,其理化性质以及药效、毒性也可能随之而变。在对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药效、毒理、疗效等不很清楚的情况下,尤其在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情况下,将其制成针剂,应用时常常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传统使用的剂型。
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中药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中药若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而入药,也是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中药经过炮制处理后,药性和临床疗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有搞清楚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才能进一步了解炮制的目的、改进炮制工艺及制定质量标准。
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因含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对心脏有较强毒性,其炮制的目的在于减毒、解毒,其机理主要是双酯型生物碱在炮制过程中,先使其结构中的苯甲酰基被水解脱落,然后进一步水解脱去乙酰基而成乌头胺,与此同时也伴随脱氧作用,生成塔拉乌头胺而降低毒性。
此外,川乌、草乌、附子在炮制过程中,乌头碱类生物碱8位上的乙酰基,在较缓和的加热条件下被一些脂肪酰基置换,生成毒性较小的脂生物碱类而解毒。因此,含乌头类的方剂,先煎、久煎以破坏其毒性成分是很有道理的,若与其他药同煎,煎煮时间短,则毒性成分不能有效的破坏,用之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药物不纯或受污染:药物不纯或受到各种物质的污染后使用,也可由污染物的不同或霉变、虫蛀、发酵、发芽、泛油等而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 方剂配伍不当:中医临床用药,多以复方为主,若配伍不当,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中西药共用的制剂,由此出现的药物相互拮抗、降低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而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已有报道。
药不对证: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即对证下药。同一药物,对证使用可以治病,若药不对证,则可导致不良反应。如人参大补元气,为补益类药物,只宜用于气虚体弱者,实热证和身体强壮者服之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② 机体因素 个体差异:由于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对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耐受性均有所不同。同时,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无兼证等都与中药的性味、功效密切相关,若在用药时不加注意,也易引起不良反应。
免疫缺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也可产生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黄连、黄柏所含的小檗碱能使具有免疫缺陷的新生婴儿发生溶血性黄疸。这是中药特殊个体身上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不良反应。
③ 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地理条件、气候寒热、饮食起居、给药时间、给药环境等,也影响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报道称乌头碱的急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以午时(11:00~13:00)给药最高,戌时(19:00~21:00)给药最低。又如雷公藤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在不同时间给药,观察给药后1周内的死亡率,发现以中午12:00给药死亡率最高,20:00至次日早8:00给药的死亡率最低。
(7)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① 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重视对不良反应的正确宣传,积极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临床治疗用药中所发现的不良反应,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报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② 加强管理,制定法规: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中药材的安全性的国家标准,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量,霉菌、毒素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化学成分)的限量标准,杜绝伪劣产品、变质品种的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③ 正确诊断,合理用药: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施治、对证下药。因此,应用中药一定要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对病人的疾病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合理用药。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掌握中药的用法、用量等,特别是应用毒性较大的中药时,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不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对于不同的中药应根据规定,采取不同用法,如有些中药只可外用,不宜内服;有的宜作丸散或入胶囊服用,不宜入汤剂;有的宜入复方,不宜单独服用等等。 ④ 规范中药的加工生产,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是中药加工生产的特色,大多数毒药通过炮制不仅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还可提高疗效。
⑤ 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加强中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尤其是中药多种成分、多种单味药配伍的相互影响,如化学成分变化、药效和毒理的变化等。同时,研究中药中毒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临床表现、解毒措施和防治办法等是非常必要的。
三、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配伍 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叫做配伍。它是组成方剂的基础。历代医家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情”。
1. 单行只用一味针对性比较强的药物治疗疾病。 如用一味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 2 1.单行只用一味针对性比较强的药物治疗疾病。 如用一味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 2.相须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的疗效。如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泻下通便的治疗效果;人参与炙甘草同用,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3.相使 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同用,可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辛热的吴茱萸配苦寒的黄连,可增强止呕、制酸、止胃痛的作用。 4.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可被生姜减弱或消除,故称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如绿豆可杀巴豆毒;生姜可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表述方法。 6.相恶 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即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 两种药物配合使用后,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甘草反甘遂;藜芦反细辛。
容易混淆的问题 总之,上述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二) 禁忌 在中药用药禁忌中,主要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 1. 配伍禁忌即在药物配伍中,有些药物应该避免联合应用。“相反”、“相恶”的药物均属配伍禁忌的范畴。历代学者对相反、相恶药物的认识不尽一致,近年来文献报告的资料也不尽相同。目前比较公认和遵循的中药配伍禁忌主要是金元时期所总结、归纳的“十八反”和“十九畏”。
(1)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儒门事亲》)。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2) 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医经小学》)。即: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 妊娠用药禁忌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止妊娠及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禁用类多属剧毒药或药性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雄黄、水银、砒霜、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麝香、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导积、辛热滑利之品,如牛膝、川芎、红花、桃仁、枳实、大黄、附子、肉桂等。
禁用药是绝对不能使用的,而慎用药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应用,但使用时应注意准确辨证,掌握好剂量、疗程、炮制及配伍,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
3.服药禁忌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忌口”。一般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煎炸类食物。高热病人忌油腻;寒性病人不宜食用生冷;胸痹者忌食肥甘厚味;疮疡及皮肤病病人忌食腥膻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
(三) 剂量 中药的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包括每味中药的一日用量和方剂中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中药计量单位有:斤、两、钱、分、厘,为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1钱≈3 g)。目前常用的计量单位为:克、毫克。常用的计数单位有片、条、个、枚、只、对等。
中药多是原生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安全范围较大。但对某些药性猛烈和有剧毒的药物,用量必须严格掌握控制。影响药物用量的主要因素有:
1. 病情、体质、年龄对病情急重或病情顽固的患者,用药量宜重;对轻症、慢性病患者,用药量宜轻;病人平素壮实,用药量宜重;老、幼、胎、产或久病体虚者,用药量宜轻;小儿用药量一般遵循:6~10岁的儿童用成人量的1/2,5岁以下的儿童用成人量的1/4。
2.药物性质质重而性味淡薄的,可用较大剂量;质轻而性味浓厚的,可用较小剂量;对毒性大、性质峻猛的药物,用量宜小。一般药物中,如金石贝壳类,用量宜大;植物的花、叶及气味芳香之品,用量宜轻;根、果实等厚味滋腻的药物,用量宜稍重。
3. 药物的配伍单方用量比复方用量要重。复方中,主药用量要比辅药重。入汤剂要比入丸、散剂重一倍以上。 除剧毒药、峻猛药、提取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干品常用内服剂量为5~10 g,部分常用药较大剂量为15~30 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 g。
(四) 用法 本节所介绍的中药用法,主要指常用汤剂的煎法和服法。 1.煎药法煎药的容器宜用砂锅或瓦罐,铝锅、搪瓷锅次之,忌用铜、铁器具。煎药前先将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用水量以淹没药物为度。每剂一般煎两次,头煎煮沸25~35分钟,二煎煮沸20~25分钟,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药汁250 ml。有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需在处方上加以注明,如先煎、后下、单煎、包煎、烊化、冲服等。
(1) 先煎:适用于矿物、介壳、化石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应将其打碎先煎,煮沸十几分钟后再下他药,如石膏、石决明、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也要先煎以减低其毒性。 (2) 后下:适用于含挥发油的芳香类或久煎后有效成分易于破坏的药物。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如薄荷、砂仁、钩藤、生大黄等。
(3) 单煎:适用于贵重药材,以免共煎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故采用单独煎煮,取汁饮服,如人参、羚羊角片等。 (4) 包煎:适用于细小的种子或使药液浑浊影响过滤的药材,或有绒毛对咽喉有刺激作用的药材。可用纱布包好入煎剂,如车前子、赤石脂、飞滑石、旋复花等。
(5) 烊化:适用于胶质、粘性而又易于溶解的药物,以免共煎时粘锅、煮焦或粘附他药。可将其置于已煎好去渣的药液或开水中搅拌或微煮,使其溶化后服用。如阿胶、饴糖等。 煎药时,火候随药物的性质而定,气味芳香者宜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即可。若煎煮过久,会使挥发性有效成分散失而减低疗效。质地滋腻的补药宜用“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2.服药法汤剂一般宜温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病情急重者,可一日两剂,或一日三剂,连续给药。止吐药宜少量多次频服。昏迷或牙关紧闭者,可用鼻饲。发汗药以见汗为度,泻下药以见泻即止,不可汗下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服药时间可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来说,补益药宜在食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食后服;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其他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急性病服药时间不受此限制,可视病情而定。
四、 中药与原创药物的开发 原创药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从药物来源上大致可分为:① 从化学合成物中发现的新药;②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提取、分离的新药
③应用生物技术开发的新药。其中,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的方法命中率低(约为万分之一)、创新成本高(每个新药约3亿~5亿美元)。我国目前拥有数千家医药生产企业,但全年药品生产总值却仅相当于国外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年产值,绝大多数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的医药企业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原创药,一些规模较小的医药企业更不具备研制开发新药的能力。
中药产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变化,给中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并结合生物活性筛选,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开发新药的有效途径。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山莨菪碱和樟柳碱、抗老年痴呆的石杉碱甲和黄皮酰胺、治疗疟
疾的青蒿素、治疗炎症的黄连素、抗血栓药毛冬青素、驱绦虫药鹤草酚、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靛玉红及治疗肝炎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联苯双酯)等。从我国中医中药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劣势的实际情况出发,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和开发,必将成为我国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原创药的主要途径之一。
五、 加入WTO后中药国际化中的问题和展望 加入WTO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原来以化学药为主的医药工业格局将发生变化,医药企业将进入一个快速而剧烈的分化、调整、重组的新时期,企业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为促进中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创造良好的时机。
随着中国加入WTO,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越来越严格,仿冒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将被视为违法。而研制一个新结构类型药物,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资金。显然,国内厂家基本上不具备与国外大药厂进行技术竞争的实力。同时,中药产业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因此,不得不在优胜劣汰中求生存、求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统计,1996年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为270亿美元,其中中草药市场份额160亿美元,而当年我国中草药出口总额为5 据统计,1996年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为270亿美元,其中中草药市场份额160亿美元,而当年我国中草药出口总额为5.89亿美元,仅占总份额的3%,中成药出口额为1.35亿美元,所占份额更少之又少。加入WTO后,进口药品的关税正在从“入世”前的24%逐步降低到 5.5% ~ 6.5 %。
国外的西药制剂和天然药物正在大量涌入国内,如救心丸、正露丸、银杏胶囊等“洋中药”每年的进口额已达10亿美元,占我国的中药市场的30%左右,国外天然药物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对中药产业构成了全方位的威胁。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外国药品和“洋中药”挤占中药国内市场,国外制药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谋求进入中药科研、生产领域,国内中药生产企业的外经贸人才严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中国自产的中药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中药学的基础研究;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控制与保障系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质量标准体系及生产工艺的落后状况;提高中药饮片、制药相关理论与技术水平;加强复方Ⅱ类新药的研究;重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深加工;重视运用生物技术研究中药;
重视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规范,建立国际公认的现代中药生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同时,要培育一批大型跨国中药企业集团,增强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医药产业是国际上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产业是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我国现有中药材资源种类达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466种,仅对其中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因此,以现代手段开发中药创新药,与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相比,具有风险小、周期短、成本低的显著优势,是我国进入WTO后可以取得药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攻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认识,使国际医药市场中天然药物的用途和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医药市场正在向植物药敞开大门,中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对中药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不断增长。只要我们加强自身建设,加速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完全可以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4.中药的分类 按中药的功效和主治不同,一般可作如下分类: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