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李静.
初中历史课堂.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辜鸿铭 《兼容并包》 沈嘉蔚 《宽容》沈加蔚 1988.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公车上书 戊戌六君子 上海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1912年3月 就任临时大总统.
【温故而知新】 ? 简述鸦片战争后至1914年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仿行制度——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袁文菁.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导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旧 新 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地主官僚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农民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重要阵地。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联 想 天 地. 联 想 天 地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内生产大炮的厂房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图.
新时代的先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李德成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 思想.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进入山东的日军 老照片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上: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却妄图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中学历史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主讲人 高宇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依然如旧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毛泽东思想概论.
侯课 1.预习教材完成《学习指导》52页自主导学填空;并据此理清教材知识线索.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无法忘记您的痛, 我坚强的母亲, 用血泪浇灌着残破的故土!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上面左图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发行的明信片,右图是袁世凯在天坛祭天,这是他为自己登基称帝做的一次彩排。请结合图片资料,阅读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认识。
关于本门课程.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 物质 维新派 制度 革命派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内容和评价。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京师数学大讲坛 第六讲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2.6 直角三角形(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自由平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标志欣赏 斯巴鲁 马自达 迷你 宝马 雷诺 别克 福特 丰田 大众 标志 本田 奥迪 保时捷 法拉利 凯迪拉克 劳斯莱士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著名学者刘军宁在北大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演讲: “值此北京大学诞生一百周年之际, 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纪以前的东西,今天在大家和我看来 却仍然是那么新鲜,仍要来谈谈这个 陈旧的新话题。 ——《北大传统与近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概况: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新发展: 思想: 政治: 经济: 批判了封建思想 但不彻底 概述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进步发展 历程。有遗留问题吗?是什么? 背景: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里的特征是什么?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和尊孔复古的逆流 20世纪一十年代,民族工业有怎样的发展?对民资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概况: 开端标志;发展;主要撰稿人; 指导思想;主旨;活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新发展: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1917年就职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我们当继续不断的向‘容’字的方面努力。 ‘宰相肚里好撑船’,本校‘肚里’要驶飞艇才好。 ” ——蒋梦麟1923年就职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阅读下列两段关于对孔子认识的材料: 材料一: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 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 “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如果背叛了 名誉法典,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那 么,这样就丧失了民族精神,种族精神的中国人,就不再是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问: 1、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和辜鸿铭各自提出了什么观点? 2、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就什么具体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

批判 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思想 目标? 原因?

资料 孔丘(孔子)的“仁”内容很庞杂,关系政治、 经济、道德、作风乃至人的性格。 孔子是中国传统小农社会的精神象征,是二千 年来中国思想界的最大权威。……在二千多年的历 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 结合而伦理化。……他由诸子百家之一而被定于一 尊,又由一尊而被奉成“大成至圣先师”;他的思想、 理论、学说被封为“万世之至论”,不仅支配着民族 的认识、思维和社会行为,而且溶化浸透到国民的 价值信仰、情感态度、观念意识和风俗习惯之中, 与民间生活浑然一体,无所不在,成为国民文化心 理结构的重要因素。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 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复旧观者,此自然必 然之事也。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 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应在国体宪法问题解决之先。” 材料四: “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 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 生活之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 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 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问: 1、材料三中 (1)陈独秀认为首先解决什么问题? (2)请解释划红线文字的意思。试结合1898—1915年中国政治 变迁说明陈独秀把这个问题作为首要解决的理由。 2、据材料四,说明陈独秀把伦理问题作为首要解决问题的理由。

历次政治运动 失败的教训和 专制统治的现实 批判 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思想 目标? 维护专制 的思想工具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 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问: 1、材料四中,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2、请说明批判孔子和追求民主科学之间的关系。

建设 破坏 历次政治 运动失败 的教训 民主与科学 批判 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思想 维护专制 的思想工具 不合现代生活之需要

材料五: 康有为称颂孔子是“万世教主”,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 制度最完备,门徒最众多”,“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均 为孔子所创。” ——《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简述康有为眼中的孔子的形象。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的特征。 3、就中国近代社会救国思想发展的角度,从康有为的“托古 改制”到陈独秀们的“打倒孔家店”说明了什么?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概况: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新发展: 思想: 政治: 经济: 批判了封建思想 但不彻底 概述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进步发展 历程,有遗留问题吗?是什么? 背景: 20世纪一十年代,民族工业有怎样的发展?对民资产生了什么影响?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和尊孔复古的逆流 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里的特征是什么?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概况: 开端标志;发展;主要撰稿人; 指导思想;主旨;活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新发展:

“须提着灯笼,满街找超人; 拿着棍子,满街打魔鬼。” 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等等 “须提着灯笼,满街找超人; 拿着棍子,满街打魔鬼。”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 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等等 陈独秀认为“钱先生是中国文字音韵学的专家, 岂不知道语言文字自然进化的 道理?他只因为自古 以来汉文的书籍,几乎每本每叶每行,都带有反对 德、赛两先生臭味;又碰着许多老少汉学大家,开 口一个国粹,闭口一个 古说,不啻声明汉学是德、 赛两先生天造地设的对头;他愤极了才发出这种激 切的议论。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概况: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新发展: 思想: 政治: 经济: 批判了封建思想 但不彻底 概述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进步发展 历程,有遗留问题吗?是什么? 背景: 20世纪一十年代,民族工业有怎样的发展?对民资产生了什么影响?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和尊孔复古的逆流 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里的特征是什么?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概况: 开端标志;发展;主要撰稿人; 指导思想;主旨;活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主要内容: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解放潮流 没有……相结合,……存在看法上的偏向 历史评价: 新发展: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 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 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 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