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作者—魯迅 學思及創作歷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造型大作戰 ★就是要秀給你看 期末表演 請 自由選擇任何一種角色做裝扮 如: ★特殊穿著的職業 — 警察、護士、郵差、空服員等 ★你的偶像 — 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等 ★虛擬人物 — 童話、漫畫、卡通人物等.
Advertisements

學生作文的寫作方法 童詩的寫作技巧. 一、童詩的寫作型式 1 .童詩要分行(一句一行) 2 .童詩可以分段.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魯迅&張愛玲 組員 指導老師 4A0J3085 蘇靜儀 羅夏美 4A0F0014 洪千喨 4A2A0071 吳珈綝 4A2A0013 張筱瑛
主題閱讀~第一組 文學家介紹 ~魯迅.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Science Society (Games Factory)
通識_現代文學導讀_(A) 魯迅 & 張愛玲 中國現代小說導讀(一)左翼作家: 第六組: 1. 4A3J3053 雍蕎安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教會節期禮儀 從受難到基督升天.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小學數學科 二年級課程 — 統計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花 時 間.
沙子與石頭.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第七課 第一格變式的陽性名詞, 介詞.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小學數學科 方塊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新湖國中10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 校務會議 教務處報告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沙子與石頭.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程式移植.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在羅馬的日子.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魯迅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摩西的會幕:長30肘、寬10肘、高10肘(約 5 m) 所羅門聖殿:長60肘、寬20肘、高30肘(約15 m) 窗櫺 銅祭壇 金香壇 三層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Power Point 馬克吐溫的一生 報告人:陳思妤 指導老師:林秋萍老師.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風箏作者—魯迅 學思及創作歷程

     隱忍負重的少年時期—魯迅的家族 出生背景: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才,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即今紹興市)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 家道中落:新台門周家是書香世家,祖父周福清撰寫的《恆訓》中提及:「予族明萬曆時,家已小康,累世耕讀……合有田萬餘畝,當舖十餘所,稱大族焉。逮嘉、道時,族中多效奢侈,遂失其產。」

     隱忍負重的少年時期—周氏家族變故 祖父涉入科場弊案:祖父周福清幫助親友行賄買通關節,取中舉人,東窗事發後,周福清投案入獄,書香世家一夕間變了調。 父親過世:父親周介孚多次應試未中舉,又受父親弊案牽累而扣考,時逢中國甲午戰爭的失敗,內憂外患致使體弱的周介孚日益虛弱,至光緒二十六年深夜過世,得年三十六歲。

隱忍負重的少年時期—周家敗落的炎涼 「乞食者」的悲哀:魯迅十五歲時,遭逢家境敗落,頓成一家之主,因爭奪家產與親友反目,被親族視為「乞食者」。埋下魯迅日後憤世嫉俗的個性。 長兄如父:魯迅少年時期,就擔起照顧寡母及弟弟的責任。大弟周作人,無論求學、寫作都與他形影相隨,小弟周建人也在他鼓勵下入北大進修。

忍辱負重的青年期─ 魯迅的求學經歷 三味書屋:十二歲進入三味書屋進學,加上幼承庭訓,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 忍辱負重的青年期─ 魯迅的求學經歷 三味書屋:十二歲進入三味書屋進學,加上幼承庭訓,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 江南水師學堂、南京礦物學堂 :十八歲進入江南水師學堂就讀,受西方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並大量閱讀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後轉學入南京礦物學堂,學業成績優異。 赴日學醫(仙台醫專):二十二歲以官費赴日本學醫,希望藉由科學救國。 棄醫從文:企圖用文學改變國民精神。二十九歲回國

沉浮飄搖的中年時期─ 魯迅的創作高峰 西元1918年,回國七年後的魯迅,終於接受錢玄同和陳獨秀的慫恿,以「魯迅」為筆名開始向新青年投稿,先是小說,再是散文詩,再是雜文和長論,投身新文化運動。 魯迅在「五四」前後發表的最重要的小說。從〈狂人日記〉到〈白光〉,他四年間一口氣寫下了十多篇。他自己說,他寫這些小說是意在「吶喊」。

忍辱負重的青年期─棄醫從文的歷程 魯迅讀仙台醫專時,某天下課,老師放映了一些時事幻燈片。片中有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槍斃,圍觀行刑的中國人竟然木無表情。忽然,課室 傳來喝彩聲和鼓掌聲。眾日本學生高呼:「萬歲!萬歲!」魯迅體悟到唯有文學能醫治人心,並且只有以文藝才能改造中國人心。 此時的魯迅認為:「做奴隸的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說誠、說愛呢?」「唯一的救治方法是革命」。

鐵屋中的吶喊 《吶喊‧自序》: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其他們嗎? 錢玄同卻反駁他:「既然醒過來,就有可能打破的!」於是,魯迅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投入新文學運動改革的浪潮

仙台醫專時期的魯迅 左起後排第一位為魯迅

沉浮飄搖的中年時期─ 魯迅的小說成就 地位:新文學革命後最早從事白話小說創作的人,第一篇白話小說為《狂人日記》。 創作動機:別有懷抱「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把小說當作改良社會的手段。 小說題材: 小說作品主要描寫中國的舊社會,對舊社會之弊病,尤其舊社會人物之劣根性,刻劃入微。其中以〈阿Q正傳〉尤為著名。 著名小說作品:《藥》、《風波》、《阿Q正傳》 、《孔乙己》、《祝福》 小說集:《吶喊》、《徬徨》

沉浮飄搖的中年時期─ 魯迅的小說成就 狂人日記:為現代中國小說的濫觴,揭發中國歷史「禮教吃人」的本質。 孔乙己:則是表現冷酷人世的另一種「吃人」的真實。 藥:凸顯了老百姓深入骨髓的愚昧。 風波:強調了中華民國徒有其名的脆弱

沉浮飄搖的中年期─魯迅的散文詩開創 散文詩: *特徵:「散文詩」指的是詩的形式分段不分行,外觀看來雖如同散文是直述性語言。表達的詩意卻是暗示性和隱喻式的。 *代表作:《野草》是魯迅「散文詩」的代表作, 共收二十三篇散文詩。魯迅用詩的激情來展其內心世界。

浮沉飄搖的中年期─ 魯迅雜文貢獻 魯迅對的「雜文」定義:必須是匕首,是投搶,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出自《魯迅雜文精選》光明出版社) 雜文代表作:《墳》、《熱風》、《華蓋集》、《華蓋續篇》,《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也有小部份為雜文。《熱風》收雜感四十一篇, 基本主題是對舊有的倫理、迷信思想等進行強烈的指責, 部分篇章還記錄著魯迅早期的進化論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墳》共收二十三篇雜文, 是研究作者早期的世界觀和中國近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獻。

浮沉飄搖的中年期─ 兄弟之變 大哥周樹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生物學家)。 民國十二年七月十九日魯迅(42歲)與周作人妻子發生嚴重的衝突,八月即搬出北京八道灣寓所,母親與三弟亦隨之。此決裂究竟為何故,兩人至死諱莫如深,成為近代文學史之謎團。

浮沉飄搖的中年時期─ 婚戀悲劇 1925年3月,魯迅結識了自己的學生許廣平,雙方投入熱戀,魯迅南下開始新生活。 弟弟周作人及文壇輿論紛紛攻及魯迅的情感生活 婚戀的痛苦抉擇,加深了魯迅的悲劇意識

(上圖)魯迅與元配朱安女士 (右圖)魯迅、許廣平、及其子周海嬰

孤立被擊的桑榆晚景 魯迅投共以後,以寫作雜文來代替他創作力的衰竭。 魯迅一生的最後兩三年,肺病已深。原想藉由創作填滿他精神生活上的空虛,而他實際獲得的,偏偏是孤獨和寂寞。 重病時擬遺囑第七條是:「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風箏出處─野草創作背景 野草的悲劇意識

野草簡介 創作時間:是魯迅唯一一部短篇散文詩集,收錄了魯迅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所寫的散文詩二十三篇 內容:包括《秋夜》、《複仇》、《希望》、《雪》、《死火》、《過客》、《立論》、《一覺》、《風箏》等。 特色:有別於魯迅其他創作的一個最大的特徵,是它隱藏的深邃的哲理性與傳達的象徵性。

野草簡介 創作背景:野草寫於民國十三年九月到十五年四月。 創作前的人生轉折: *與周作人發生嚴重衝突,以致兄弟絕交。又因婚姻問題遭到輿論撻伐。。 *支持女師大學生政治活動而遭教育部解聘,新文學運動上新青年內部分裂 *這二十三篇散文詩,是他陰鬱的情緒和受苦的情感所交織出來的文學結晶。

魯迅《野草》的自剖 生命力受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 我的那一部《野草》,技術並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了許多釘子之後寫出來的。(《魯迅書簡》)

《野草》主題內涵 生存與死亡:魯迅面臨人生低潮。在《野草》書中投射想像死後的情境。如:〈死火〉、〈墓碣文〉、〈死後〉 實有與虛無:魯迅覺察自己的孤獨,藉散文詩探索自己的存在,如:〈復仇〉、〈風箏〉、〈狗的駁詰〉…… 希望與絕望:魯迅悲觀地認為「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希望〉),在《野草》中針對此主題特別關注的有:〈希望〉、〈秋夜〉 群體與個體:魯迅將自己排除於所有的群體之外,作品中多有此種個體與群體矛盾的掙扎。如:〈雪〉、〈我的失戀〉、〈淡淡的血痕中〉…

魯迅悲感探究 無法寬恕:「『寬恕』是怯漢所發明,因為他沒有復仇的勇氣」 憎的豐碑:「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禮儀,是請别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别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麼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魯迅〈死〉)

「寬恕」 >「仇恨」 ? 魯迅認為「寬恕」是怯懦的,你認同嗎? 「寬恕」傷害我們的人,會得到療癒?還是再次自我傷害? 寬恕,是一把開啟牢籠的鑰匙 ?還是再一次的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