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毛利語言教育政策 對臺灣的啟示 張學謙 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紐西蘭毛利語言教育政策 毛利語的流失開始的相當早,1970年: 23.3%的毛利人會說毛利語 會說毛利語的人大都超過40歲 五歲的學齡兒童不到1%會講族語
語言巢 1982 年建立語言巢(母語幼兒園) 沉浸(immersion)是語言巢最基本的原理 運用家庭的觀念來推展母語教育 負責照顧兒童的 kaiawhi(保母) 精通毛利語言文化; 每天提供四到八點鐘的時間照顧學童; 完全使用毛利語跟兒童說話。
語言巢 語言巢發展的速度很快 4家 287 家 520家 704家 13000位 2002 1988 1984 1982
語言巢 Kirkness(1998:115) 認為語言巢是: 特別有效的語言習得方法 保存語言 強化傳統的語 言文化基礎 號召家庭成員作為教師或學習者,共同支 持毛利語言和文化
毛利完全小學 第一所毛利語完全小學成立 「教育修正法案」通過,承認毛利語完全小學為合法的教育機關 1985 1989 「教育修正法案」通過,承認毛利語完全小學為合法的教育機關 1997 59 家毛利完全小學,4,000 位學童(佔所有毛利學童總數的 14%)
浸淫式教學的成效 復甦毛利語; 促進種族和諧; 雙語者未來有較好的就業願景; 有自尊、自信、自我期許高、能自我肯定; 學童對學校有正面態度; 認知有好處,包括加強概念的形成及多元思 考,提升抽象性思考能力。 (引自黃 麗蓉,1999﹕109-110)
教育推廣 增加毛利語教育經費; 師資培育。
對台灣語言教育規劃的啟示 台灣和紐西蘭同樣是多語言、多族群的國家 紐西蘭原住民人口不多,又比台灣更早面臨語 言死亡的威脅 紐西蘭原住民人口不多,又比台灣更早面臨語 言死亡的威脅 更加投入挽救母語的工作 成為當代少數母語復興成功的典範
家庭與社區的母語傳承 家庭與社區是母語世代傳承的基礎(Fishman, 1991) 台灣的本土語言: 向上追求語言權的法令保障 往下扎根防止母語在家庭、社區流失,確 實確保母 語的家庭、社區功能
邁向雙語教育 「點滴餵養式」(drip-feed)→沉浸式的雙語 教育。(張學謙,2011) 從 根救起,自幼稚園開始實施雙語(母語-國 語)教育。(曹逢甫,1997:126-27)
邁向雙語教育 母語目前雖然是學校的一個學科,時數卻不足, 也沒有作為教學語言。 很難達成母語和第二語言都得到發展的「添 加式」 雙語現象 母語目前雖然是學校的一個學科,時數卻不足, 也沒有作為教學語言。 很難達成母語和第二語言都得到發展的「添 加式」 雙語現象 學習毛利人成立「原住民 語言巢」、「 客家 語言巢」、「福佬語言巢」
以草根的力量爭取語言權 紐西蘭毛利語復振的特色:自力救濟、行動導 向的草根語言復振行動。 紐西蘭毛利語復振的特色:自力救濟、行動導 向的草根語言復振行動。 紐西蘭語言政策的變遷動力,大多來自語言運 動團體的提倡、請願和抗議。
透過組織一方面爭取語言權的法制化,一方面進行草根的母語運動 值得學習的地方 提出語言滅種的警訊 透過組織一方面爭取語言權的法制化,一方面進行草根的母語運動 成立 毛利 語言巢 毛利人將語言運動和其他社會運動結合在一起, 同時又融合傳統的社會組織觀和文化價值觀來 進行運動。
參考書目 張學謙。1996。〈紐西蘭原住民的語言規劃〉。刊於施正鋒(編)《語 言政治與政策》頁 267-92。台北:前衛。 張學謙。1996。〈紐西蘭原住民的語言規劃〉。刊於施正鋒(編)《語 言政治與政策》頁 267-92。台北:前衛。 張學謙。2008。〈全母語幼稚園與語言復興〉。收於黃文樹(主編) 《幼兒母語教學理論與實務》,頁 167-185。臺北:秀威。 張學謙。2011。《語言復振的理念與實務:家庭、社區與學校的協 作》。台中市: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黃麗容。1999。《紐西蘭毛利語教育之研究:以小學『完全浸滲式』 毛利語教學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Fishman, J. 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Clevedon, England: Mutilingual Matters. Kirkness, V. and S. Bowman. 1992. First Nations and Schools: Triumphs and Struggles. Toronto: Canad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