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范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工业革命.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理论与高考 导学提纲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未来50年的现代化展望及思考.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Welcome ! DREAM.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 高晓林 教授
专题复习课(五)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2015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第三讲 章节内容分析2 主讲教师:李阅民.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中国近代化 专题复习 日照一中2007级Ⅰ部历史组王允宽 2010年4月28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三次历史巨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推 翻帝制,成 三民主义 立中华民国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现代化范式

【理论阐释】 (1)基本概念 (2)主要线索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4)准确理解现代化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1)基本概念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它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2)主要线索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4)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4)准确理解现代化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应用方法】 一、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主要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如2006年四川卷第37题(3)问要求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步伐加快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再如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应把握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的地位与关系,即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一、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典例1](2008·广东单科·T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把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是解题关键。第⑴题回答中国式的道路要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活动相联系,1958年前的成就要归类回答。第⑵题从1958年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中来找答案。第⑶题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来分析。

【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典例2](2009·广东卷·T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 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3) 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第(1)题回忆所学比较容易得出妇女和奴隶、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 第(2)题第1小问,回忆所学,可以从财产资格、性别资格、种族资格三个方面归纳。第2小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指向明确。关键是要注意结合史实,避免空发议论,违背论从史出的史学特点。

【答案】(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2分) (2)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2分)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 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分) (3)少数人的民主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 (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可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突出相应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如,从现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可突出其在近代工业、近代军事、近代科技和近代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评价辛亥革命则应突出:政治民主化,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民主和自由等;经济工业化,即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现代化,即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等内容。 二、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

【典例】(2008·山东文综·T29·11分)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间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 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机器工业影响中国的区域由南向北在逐渐减小;而从王公大臣的态度可知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为非者亦半”。 第(2)题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带‘洋’字的词语”在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即可得分。但经济方面原因应答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

【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 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 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 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