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总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职业病科 万 伟 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公共卫生专(兼)职管理员 培 训 大兴区卫生监督所.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职业卫生管理 工程部 张剑.
职业危害因素 与 职业病预防.
第十五章 职业卫生服务 与职业病管理.
第五节 化学化工行业职业卫生.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 风险分级管控 王 瑞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类、辨识与预防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评价工程师 注册爆破工程师 采矿高级工程师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丁 斌 --- TEL: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振全 职 称:副教授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
苯及其同系物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用人单位如何依法开展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萝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张 伟 康 二0一三年七月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劳动卫生与放射防护科 姜雪松 2011年5月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十四章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化学因素与健康 谭佑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控制职业危害 保障职业健康 苏州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2.1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 黃振家 化工系.
炎症.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徐修平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理化研究所 电话:
生产环境与健康.
全省安监系统学习宣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视频会
卫生法规 主讲人:石悦.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呼吸系统总论 淮河临床学院呼吸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讲座 东莞市总工会举办 主讲:许慕樵.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处 王小清 2012年4月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职业安全健康讲座.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解读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锦 THANK YOU.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 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 与思考 安监局 张伟康.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研究生院职业病医学与环境医学研究项目主任、职业病医学和环境医学教授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职业病防治总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职业病科 万 伟 国

一、职业病概念 (一)职业病定义: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二)分类 (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分类 1.广义职业病:职业相关性疾病 2.狭义职业病(法定职业病):广义职业病中某些危害性 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相关部门公布 的职业病

(三)法定职业病的构成要素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四)职业医学 1.属于临床医学: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 2.属于预防医学:与职业卫生血关系密切

二、职业危害因素 (一)职业危害定义: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 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 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而对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 成的伤害

3.物理因素:高温、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离 (二)职业危害引导分类 1.粉尘类:矽尘、石棉尘、水泥尘、有机粉尘 2.化学物质:铅、汞、苯、氯、一氧化碳 3.物理因素:高温、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离 辐射、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超声波、激光、 红外线、紫外线)

(三)效应关系: 1.剂量—反应关系:人群中有相当比例发病 2.特别敏感:二异氰酸酯—— 职业性哮喘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四)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实验检测

三、职业病目录 (一)职业病目录动态调整: 1957年: 卫生部 14种 1987年: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总工会 9类99种 1957年: 卫生部 14种 1987年: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总工会 9类99种 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10大类 115种

(二)现行职业病目录: 1.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 、放射复合伤、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3.职业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铍病 、铊及其化合物、钡及其化合物、钒及其中毒、磷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铀中毒、砷化氢中毒、氯气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 、偏二甲基肼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有机锡中毒、羰基镍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 、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一甲胺中毒、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二氯乙烷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氯丁二烯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三硝基甲苯中毒 、甲醇中毒、酚中毒、五氯酚(钠)中毒、甲醛中毒、硫酸二甲酯中毒、丙烯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杀虫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4.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中暑 、减压病 (由于在深水 中潜水造成血液中氮气释出造成的)、高原病 、 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5.生物因素所致疾病: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杆菌病 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 炎、黑变病、痤疮 、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根据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 他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 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 蚀病 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10.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其他相关职业病:视频终端的颈、肩、腕综合征 腰肌劳损

四、职业病致病特点 1.不同毒物对其作用器官有选择性 2.病变的程度一般遵循剂量—反应关系 3.毒物的理化性质与致病关系 4.发病具有群体性和突发性 5.劳动环境中的气温、劳动方式、劳动强度等方面会对致病产生影响 6.个体因素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致病有影响

五、常见靶器官损伤 1.神经系统:神经症、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脑水 肿、弥漫性脑损害。 铅、汞、有机锡锰、二硫化碳 2.呼吸系统:喉头刺激性痉挛、水肿、窒息,急性鼻咽炎、气管/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中毒性肺水肿,ARDS,哮喘,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呼吸道肿瘤,肺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 粉尘、有机溶剂、刺激性气体等

4.实质脏器损害(肝、肾、心):金属如铅、汞; 3.血液系统:a. 铁粒幼细胞贫血:铅 b.抑制骨髓造血:苯、四氯化碳 c.溶血性贫血:砷化氢、苯胺 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 e.凝血障碍:金、汞、毒鼠药 f.白血病:苯 4.实质脏器损害(肝、肾、心):金属如铅、汞; 烃类如四氯化碳、苯、汽油;农药如有机磷、有机砷; 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如苯胺

5.皮肤损害: a.化学灼伤—酸、碱; b.接触性皮炎—镍、锑 c.光敏性皮炎—沥青 d.痤疮毛囊炎—矿物油 e.溃疡—铬、铁 f.皮肤焦化:砷 g.黑变病—焦油、沥青

6.眼损害: 刺激性炎症——结膜炎; 7.耳损害:噪声聋 化学灼伤、色素沉着、过敏性结膜炎、眼球震颤(汞) 视神经病变(甲醇、二硫化碳) 白内障——TNT 视网膜血管异常——二硫化碳 7.耳损害:噪声聋

六、职业病诊断原则 1.总则: 依据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与其他病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相鉴别,必要时还应作流行病学检查和一定时间的随访,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作出诊断。 2.具体疾病按相应诊断标准判断

3.职业病诊断分级 (1)急性职业病 (2)慢性职业病 (3)亚急性职业病

七、职业病治疗原则 1.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预防措施: (1)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发生源 (2)控制作业工人的接触水平 (3)提高工人健康水平,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水平; (4)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3.治疗原则 参照具体职业病诊断标准 (1)终止毒物接触 (2)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4)应用特效解毒剂 (5)对症处理 参照具体职业病诊断标准

八、职业病管理 1.职业性健康监护(见下章) 2.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见下章) 3.职业病报告制度 (1)填写职业病报告卡(用人单位、医疗机构) (2)职业病人:用人单位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4.职业病处理:患者的治疗及落实职业病待遇 (1)用人单位安排患者治疗、康复、定期检查 (2)必要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3)疑似病人在诊断或观察期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欢迎交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