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P104
學習目標 知道日治時期的社會階級分佈 了解臺人受到差別待遇的情況 明白知識菁英所領導的政治和社會文化運動之內容
社會階層的差別待遇
日治時期的社會階層 課文整理 一、分化之因:深受殖民因素的影響 二、社會上層:在臺日人 1.人數不多,昭和18年時,約佔總人口6% 2.擁有殖民政府的特權保護 3.以公務員、教師、軍人及工商業者為主 二、社會底層:臺籍人士 1.多為農民、漁民、勞工、礦工 2.飽受剝削與壓迫 3.曾發動多次抗議事件
P106
P106
後藤新平治臺三策
日人對臺人社會菁英的措施 課文整理 一、籠絡懷柔: 1.以「紳章」、「揚文會」、「饗老典」籠絡之 2.安排出任各式職務 3.專賣利益 二、控制:運用「警察」予以監控威嚇
P106
臺灣社會、文化變遷的驅動力 課文整理 1.臺人知識菁英的鼓吹 2.殖民政府完成基礎工程 目的: A.榨取更多利益 B.證明日本治理殖民地的能力不下於歐洲的白人 3.引進各種現代制度
日治時期在臺灣完成的基礎工程 課文整理 鐵路:A.1908年縱貫線貫通─「空間革命」 B.糖業鐵路、鹽業鐵路、礦業鐵路、林業 鐵路遍佈全島 公路 港口:基隆港、高雄港 郵電:龜山水力發電所 、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自來水、下水道 水利工程
日治時期在臺灣引進的現代制度 課文整理 建立新體系:官僚、教育、金融、法院、警察 接受新觀念:A.接受解放纏足 B.剪除辮髮 C.現代醫藥衛生 D.守法守時 E.星期制作息
P107
P107
日人在臺灣建設的影響 課文整理 有助於穩定政治秩序,繁榮經濟 帶動臺灣社會的質變 1.免於傳染病威脅─1920年代前後 2.平均壽命延長─配合「農業革命」 3.容易接受新觀念、新事物 A.交通改善: a.社會由封閉轉為流動 b.加速資訊的傳遞 B.教育普及,文盲減少
P107 日人在臺灣建設的影響 u
P108
P107
P108
P107
課文整理 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特色:雜糅日本化、現代化
P108
P109
知識菁英的政治覺醒 課文整理 一、「臺灣同化會」: 1.成立:1914年 2.領導人:板垣退助、林獻堂 3.主張:臺人向日人同化、臺人與日人平等 4.結果:與總督府抵觸,被強制解散 5.可視為臺灣人政治抗爭的開端
P109
課文整理 知識菁英的政治覺醒 二、政治運動 1.啟發會 2.新民會 3.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課文整理 啟發會 創立: 1.時地:1918年─日本東京 2.人物:林獻堂、蔡惠如與在東京的臺留學生 目的:撤廢〈六三法〉
新民會 課文整理 創立: 1.時地:1920年─日本 東京 2.人物:蔡惠如、林獻堂 目的:發起撤廢〈六三法〉運動 作法:發行刊物作為臺灣人表達政治要求的園地─ 1.《臺灣青年》 2.《臺灣民報》
P109 1920年 1923年 P110
P109
改採「自治主義」路線 課文整理 背景: 一次大戰(1914~1918)後,美國總統威爾遜 高倡民族自決 一次大戰(1914~1918)後,美國總統威爾遜 高倡民族自決 主張:林呈祿主張維持臺灣的特殊性,即設置擁有立法權、審查預算權的臺灣議會 具體作法:展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P110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課文整理 時間:長達14年(1921~1934) 發起者:林獻堂、林呈祿、蔡培火…… 目的:向日本國會要求設立「臺灣議會」,以限制臺灣總督府的權力,減輕臺灣人的痛苦 結果:未成功 影響: A.喚醒臺民的自覺意識 B.培養不少臺人的政治菁英
P110
P110
P110
臺灣文化協會 課文整理 創立: A.時間:1921年 B.倡設:林獻堂、蔣渭水等人 目的:展開臺人的文化啟蒙 作法:廣設讀報社、舉辦講演會…… 成效:啟迪民智,喚起民眾政治意識 分裂:因路線之爭(1927年) A.主張合法抗爭─林獻堂、蔣渭水 B.主張農工運動─連溫卿(掌權後稱新文協)
文協活動 課文整理 廣設讀報社:引導民眾閱讀反殖民運動的報導 舉辦講習會:傳授臺灣、西洋歷史文化及現代 法律、經濟、衛生等知識 舉辦講習會:傳授臺灣、西洋歷史文化及現代 法律、經濟、衛生等知識 開辦夏季學校:灌輸現代新知 推動文藝活動:A.組織劇團,巡迴表演改良劇 B.支援「美臺團」放映社教電影 C.經常舉辨音樂會 舉辦文化講演會:組織演講隊下鄉演說
P111
P111
P111
臺灣民眾黨 課文整理 成立:A.時間:1927年 B.人物:蔣渭水等人 黨綱: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經濟組織、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P111 P112
P112
P112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課文整理 成立: A.時間:1930年 B.人物:蔡培火、林獻堂等人 目標:推動地方制度改革 成效:1935年總督府開放州、市、街庄協議員半數民選 A.資格:a.須年滿25歲的男子 b.年納稅額五圓以上 B.意義:為臺灣史上第一次的選舉
P112
P112
課文整理 農民運動 緣起:1925年發生「二林蔗農事件」─ 李應章等人號召 400 餘人成立「二林蔗農組合」,向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提出公布收購價格、共同監督甘蔗過磅等要求,遭拒與警方衝突,多人遭逮捕及判刑 創立臺灣農民組合: A.時間:1926年 B.人物:簡吉、趙港 C.持續發展農民運動
P113
臺灣共產黨 課文整理 創始: A.時地:1928年─上海 B.領袖:謝雪紅、林木順、翁澤生 C.初隸屬:日本共產黨 臺灣民族支部 發展: 結果:隨者日本向外擴張,總督府緊縮民權,於1931年遭禁
P113 P114
P112
P114
P113 1920
紳章採用 臺灣總督府為籠絡臺人士紳而頒發,其規定:凡有學識和有聲望的臺人,經審核發給「紳章」,限本人佩帶,死亡時收回。據統計,從1897年5月至1906年,共有569人獲頒紳章,也有若干有氣節的臺人,戲稱紳章為狗牌,不願配掛。
揚文會 為攏絡臺灣士紳階層支持殖民政府,1900年3月15日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集臺灣各地文士到臺北參加「揚文會」,會場設於臺北之淡水館(即清代之登瀛書院)。邀集之對象為曾在舊制科舉中獲進士、舉人、貢生、廩生者為限。 據地方官廳呈報,具參加此會資格者之人數為151人,不過當日實際與會者為72人。 總督府於該會中擬定了修保廟宇、旌表節孝及救濟賑恤等三項題目供與會者為文發揮。總督府在詩會期間除於會場宴饗與會者外,還招待至臺北各官衙及學校等機構參觀。
揚文會 是會之後經部分官紳建議,將此活動改為永久性團體,設總會於臺北,並在臺中、臺南、宜蘭、澎湖等處設置分會。各支會每年集會,總會則3年一會。不過此一團體日後未再有任何活動
饗老典 兒玉總督想到,中國人素來敬老尊賢,利用他們的聲望和公信力,可以付出最小的成本,而收到最大的宣傳效果。饗老典就在這種背景下出場了。 第一場饗老典於1898年(明治31年),在總督府的舞樂堂舉行,擇定臺北縣內三百多名80歲以上老人參加。與會者連同隨行扶持的共七百餘人。節目包括開饗宴、演新劇、奏洋樂,出席者獲贈扇子一對,百歲以上老人加送鳩杖一支,以示尊敬 饗老典到1900年底為止,共舉行4次,從臺北到鳳山,每次都大費周章。幾次下來,可能發現成效不彰,不如原先設計的順利,做起來吃力不討好。從這一年後,就無聲無息,未見舉行,籠絡政策改由針對知識分子的揚文會接棒。
設立公學校(1898年7月) 傳統臺灣的教育以書院和私塾為主,科目多為四書五經。總督府為推廣日語,便於政令推動,因此於1898年7月頒布臺灣公學校令,在各地設公學校以供臺人學齡兒童就學。公學校課程以日語為重心,也傳授體操、音樂、修身及算術等科目。 初期公學校教師來源多從日本國內招聘,不久,改由臺灣的師範學校培養臺人教師投入教職。公學校的師資、設備、課程、環境雖與日人子弟就讀的小學校有明顯差別,但對臺人基礎能力的養成、現代知識的吸收及日語的普及等,仍有其明顯功效。
生活作息的改變 1930年代的「部落振興運動」規劃民眾的生活規律,規定每月1、15日舉行大掃除,美化村落,清晨六時村民必須起床參加收音機體操,每戶配備時鐘,並透過收音機廣播對時。
時間觀念的養成 1.時間統一:1895年12月總督府規定,臺灣以東經一百二十度子午線(格林威治時間)為標準時間,與日本國內時差一個小時,於次年1月1日實施,從此臺灣進入世界標準時間系統中。 2.時間觀念: (1)1920年起,規定6月10日為「時的紀念日」,透過學校、機關團體等,宣傳時間的重要性,期望培養守時的觀念。機關、學校、工廠等制訂作息規律,嚴格要求員工、學生遵守,例如上下班對時搖鈴,必須準時簽到;學校教導學生必須守時,不可隨便遲到早退;鐵、公路交通明訂開車時間表,要求乘客準時乘車,並準時開車和抵達目的地。 (2)利用「午砲」報時,加上氣象觀測、郵電、鐵路等設施完備,至1910年代初期,已建立完整的全臺報時系統。
標準時間制的建立與守時觀的養成 日本統治臺灣以前,臺灣民眾日常生活作息乃是以「陰曆」之旬、朔、望、月、季、年為準則,日本將「陽曆」引進臺灣後,規定星期日為例假日,每年另有13天之國定假日,官廳、學校、工廠等皆須依規定,訂頒作息規律、工作時間,要求員工準時上、下班。 1896年元旦起,總督府實施「午砲」報時制度,每日中午12時準時施放。此一制度一直持續到1921年才取消。同年,總督府為加強民眾認識時間觀念與養成守時習慣,將每年6月10日訂為「時的紀念日」,透過各機關團體與演講宣傳,培養民眾準時、守時、惜時的觀念。
改善公共衛生 1.目的:為有效防治臺灣的風土病和傳染病。 2.措施: (1)探勘水源,建造自來水工程,供應城市居民乾淨飲水。 (2)修築城市地下水排水工程。 (3)制定污物掃除規則,明定廢棄物的處理方式。 (4)動員保甲組織,定期實施社區環境的清潔活動 (5)在各地設立公立醫院,成立醫學校。 (6)實施注射、隔離消毒、捕鼠活動、強制驗血等防疫工作。
改善公共衛生 3.成效: (1)有效防治鼠疫、瘧疾、霍亂、天花、傷寒等疾病,降低死亡率。 (2)改變臺灣人的醫療衛生觀念和習慣,例如生病時以求醫取代求神問卜、定期接受預防接種、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清潔等。
臺灣同化會 1.成立時間:1914年。 2.籌建者:日本明治維新元老及自由民權運動的領導者板垣退助。 3.主張: (1)臺灣統治應採同化主義,使臺灣居民自認為日本臣民,達到臺灣永屬日本的目的。 (2)以臺灣居民為橋樑,敦睦中日邦交。 4.結果:受在臺日人的猜忌,1915年遭總督府強制解散,前後僅維持一個多月。
板垣退助的「同化」論 「日本人是亞細亞人,應該和中國提攜,對抗白色人種。臺灣最近中國,適於親善融和,所以在臺的內地人 (日本人 ) 要尊重人種;有保護臺灣人生命財產之義務。我這次細察臺灣人與日本人的關係,深感應該互相同化。盼望諸君共同協助,造成一個真正的日本殖民地。」
林呈祿(1887-1968) 桃園大園人,幼年在私塾就讀,通曉漢文,這段童年的歲月奠定他在種族文化上的「漢民族認同」。1905年時,考進「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部,1908年畢業後,進入臺灣銀行當雇員。但過幾個月之後,辭去該職進入公學校當教員。1910年,辭掉教職,到臺北地方法院當雇員。1917年經介紹,前往中國求見司法總長,盼能謀求職位,但未能如願。1920年創刊臺灣青年雜誌,歷任臺灣、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主筆25年,是日治時代臺灣士紳階層抗日運動的重要理論家。他主張維持臺灣的特殊性,主張設置殖民地議會,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追求自治,於西元1920年12月發表在臺灣青年,引起了相當的回響。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派任出席接受日本投降典禮,是出席者六名臺灣人代表之一。
林獻堂(1881~1956年) 1907年至日本巧遇梁啟超,受梁啟超啟發,決定往後的政治抗爭路線為結交日本政要、牽制臺灣總督府,並設法取得參政權,對抗統治者 1913年結識板垣退助,結交日本中央政界顯要 1914年發起捐獻創立臺中中學校,並與板垣創立臺灣同化會 1920年東京留學生成立新民會,被推舉為會長 1921年領導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時,又被推為總理
林獻堂(1881~1956年) 1923年出任「臺灣民報」首任董事長 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另組臺灣民眾黨 1930年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擔任顧問 1937年因祖國事件(林獻堂參與臺灣新民報社組織的華南考察團到上海,在上海的歡迎會上,林獻堂說他「回到祖國」,結果日本間諜回報臺灣總督此事,使林獻堂受到「臺灣日日新聞」的攻擊,回臺後並被日本右翼分子毆打),赴東京避難
林獻堂(1881~1956年) 1946年回臺灣後,歷任彰化銀行董事長、省政府委員、臺灣省通志館館長等職 1949年赴日本就醫,死於日本東京
〈臺灣青年創刊號〉 創刊時間:1920.7.16 停刊時間:1922.2 出版地:日本東京 發行單位:臺灣青年雜誌社 發行人:蔡培火 林獻堂 蔡惠如 創刊時間:1920.7.16 停刊時間:1922.2 出版地:日本東京 發行單位:臺灣青年雜誌社 發行人:蔡培火 林呈祿 蔡培火
《臺灣民報》創刊號 1923年在東京創刊,原先是半月刊,後改為旬刊,再改為週刊。到了1927年,始遷入臺灣發行,仍以週刊出現。1930年 易名為《臺灣新民報》。有「臺灣人民的喉舌」之美譽。
1920年新民會創辦『臺灣青年』雜誌 1922年『臺灣青年』擴大改組為『臺灣』雜誌 1923年創設『臺灣民報』,成為宣傳臺灣文化協會各種社會活動的媒體 1927年『臺灣民報』終得在臺發行 1929年再改組為『臺灣新民報』 1941年改名為『興南新聞』(日資進入) 1944年總督府將臺灣5份刊物合併為『臺灣新報』,結束『臺灣民報』以來諸刊物為民喉舌的任務 光復後(1945年),『臺灣新報』改組為『臺灣新生報』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 1.主張由來:留學生中有主張撤廢和反對撤廢「六三法」的兩派人士,林呈祿反對撤廢,認為「六三法」象徵臺灣的特殊性,正可成為設置特別代議機關的理由,以實踐殖民地的自治主義,此想法漸獲得支持,林獻堂決定不公開標榜自治,以免過分刺激日本政府。 2.時間:1921~1934年(十五次請願)。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2 3.經過:林獻堂、林呈祿等在東京徵集了一百七十七個臺灣同胞簽名,向日本帝國議會貴族院、眾議院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要求設立一個臺灣居民選出的議員組成的臺灣議會,這個議會對臺灣實施的特別法律和預算有「取決權」。 4.結果:日本議會根據臺灣總督府提出的意見,「帝國政府以內地延長為統治臺灣之方針,斷不許設立類似帝國議會之臺灣議會」,決定不接納臺灣方面要求。
治警事件1 1.背景:為延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蔣渭水等人深感結社的重要。 2.事由:1923年(大正十二年)1月30日,於第三次請願運動進行時,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向臺北北警察署提出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結社組織的申請,但2月2日旋即遭到禁止,因此活動就移到東京,2月21日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在東京重新成立。
治警事件2 3.結果:日本當局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檢舉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員,12月16日在總督府警務局的主導下,全臺除花蓮、臺東、澎湖外,同時展開大檢肅,共有九十九人遭扣押、傳訊、搜查,最後有十八人被起訴,蔡培火、蔣渭水等七人分別被判處禁錮三或四個月徒刑不等,其他六人被處罰金一百元,五人無罪。 4.影響:引起當時政界與法界諸多辯論,亦更激起臺灣民眾關心政治之熱潮,影響了1926年第七次請願以後,簽署人數均多達一、二千人。
《臺灣自治歌》 治警事件後,1924年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官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對蔣渭水等18人起訴,經過三審結果,蔣渭水、蔡培火被判禁錮 4 個月,蔡培火在獄中創作了《臺灣自治歌》,充份反映當時政治社會運動的真正目標,歌詞如下: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 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 著理解,著理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 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 」
臺灣的病歷──臨床講義 患者:臺灣 姓名:臺灣島 性別:男 原籍:中華民國福建省臺灣道 年齡:移籍現住址已二十七歲 現住址: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 緯度: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職業: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 遺傳:明顯地具有皇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聖賢後裔,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既往症: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下。轉日本帝國後,接受不完整的治療,稍見恢復,唯因慢性中毒達三百年之久,不易獲然而瘉。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
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像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髓並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 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這大概是大正五年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倖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所引起。
預斷: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斷: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 補習教育──最大量 幼稚園──最大量 圖書館──最大量 讀報社──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迅速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主治醫師蔣渭水
蔣渭水(1891-1931) 字雪谷,宜蘭人。曾受業於宿儒張茂才,1915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旋於臺北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1921年糾合同志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為提倡民權之啟蒙運動,1923年因治警事件被禁錮4個月,1925年又因反抗總督政令被關4個月。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乃組臺灣民眾黨,任中央常務委員兼掌財政部長,實為黨的領袖,臺灣民眾黨為臺灣第一個成立的合法政黨。他復結合工農人團體的「臺灣工友總聯盟」、「臺灣農民協會」,進行階級鬥爭,而為黨內右翼分子所疑,另欲籌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蔣乃開除之。由於民眾黨信仰孫文學說,最後卻走入階級革命之徑,故於1931年為臺灣總督府勒令解散,半年後他因腸傷寒過世,年僅41歲。(許雪姬撰) (資料來源: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頁1225-1226)
臺灣文化協會 ── 文化講演 文化協會舉辦的講習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類型相當多樣,有講授臺灣通史、法律、衛生的短期講習會與通俗學術講習會,或是教授漢文的長期講習會,以及林茂生在臺南講授西洋歷史與經濟學的講習會等。這些講習會的目的,都是為了啟發民眾智識,每當舉行時,場內聽眾雖然很多,但是都能夠安靜聽講。
臺灣文化協會 ── 文化講演 為了能夠影響更多民眾,文化協會除了在臺北、臺南的定期講演外,並逐漸擴及到鄉村地區。從1923年開始的三十餘場,到1924年超過一百場,在1925、1926年更超過三百場的規模。講演的內容除了文化理念、教育政策、社會改造、婦女問題、農村問題,以及世界情勢等知識啟蒙以外,也以議會政治、自由主義、民主主義、殖民政策批判、民族自決為主題。
臺灣文化協會 ── 文化講演 文協講演時,一般都有警察臨監。臨監警察一旦發現辯士有所謂的「不穩言動」,也就是過激或不當的言語或動作,經常會提出「注意」、「中止」,甚至「檢束」(拘禁)的處分。其實這種臨場監視對警察而言,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熟諳臺語者或許尚能勝任,但若不諳臺語而須透過通譯的話,則易引起糾紛。
臺灣工友總聯盟 工友總聯盟的活動,是按照臺灣民眾黨黨鋼、政策而決定的聯盟規約,主要在統一全島勞工運動,以及提高勞工階級的生活與知識。他們經常開辦講演會及座談會,目的在於激發與領導勞資爭議。1928年工友總聯盟所領導的勞資爭議共計有19件,1929年7件,1930年4件,1931年2件。尤其是1928年高雄的淺野水泥廠、臺南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爭議等,更是展開了在戰術及規模上前所未有的鬥爭,從而也擴大了工友會的組織。到1928年底,加入工友總聯盟的團體已達65個,會員總數有7,816人。
臺灣工友總聯盟成立大會 臺灣工友總聯盟,是日治時期臺灣的工人運動組織。成立大會於1928年2月19日舉行,會場大門有蔣渭水所題標語:「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
二林事件被告與律師合影 圖為二林事件二審宣判後,被告與律師合影。
臺灣農民組合 1.成立時機:1920年代農民抗爭事件日益加多,各地農民組合領導人有感於有統合擴大農民組織的必要。 2.成立時間、地點:1926年6月28日、高雄鳳山。 3.主要領導者:簡吉、趙港。 4.擴充:1927年中央機構由五部擴編為八部,支部 由五個增為十六個,總部亦由鳳山遷到臺 中市,會員則由成立時的四千一百多人增 為二萬一千餘人。
臺灣共產黨 1.時間、地點:1928年在上海成立。 2.組織系統:是第三國際日本支部的臺灣民族支部 3.綱領: (1)主張無產階級革命。 (2)主張臺灣民族獨立。 (3)主張成立臺灣共和國。
蔡培火(1889-1983) 字峰山,雲林北港人。1909年3月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後在臺南任公學校教職。因共感、盡力於板垣退助的同化會被解教職,在林獻堂資助下,於1916年4月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二部,1920年3月畢業。在學期間任東京啟發會幹事,翌年任新民會幹事,以後又任發行人兼編輯人,1922年改該雜誌名為臺灣,蔡乃轉任臺灣支局主任。
蔡培火(1889-1983) 回臺後任臺灣文化協會專務理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理事、臺灣議會請願委員;1925年因參與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治警事件)遭4個月的禁錮。在文化協會分裂後,任臺灣民眾黨顧問、臺灣地方自治聯盟顧問、臺灣新民報社取締役,可謂臺灣社會運動的先驅, 後於1936年舉家赴日,後經營味仙料理店。日本投降前,赴重慶面見當道,此舉為日後蔡與國民黨結緣之始。
蔡培火(1889-1983) 戰後蔡培火任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執行委員,1947年當選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1950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52年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及臺灣省紅十字會會長,1965年任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董事長,於1982年過世。(許雪姬撰) (資料來源: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頁1232-1233)
好站連結 明台高中/林獻堂文物館http://www.mtvs.tcc.edu.tw/lin/index.htm 認識臺灣/一、非武裝抗日-1920年代的政治社會運動 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c0601.htm
圖源出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http://www.mtvs.tcc.edu.tw/lin/lin-13.htm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報〉 〈臺灣青年創刊號〉 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c0601.htm 臺灣文化協會舉辦第一回夏季學校 http://www.mtvs.tcc.edu.tw/lin/lin-12.htm 臺灣民眾黨及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左:http://www.mtvs.tcc.edu.tw/lin/lin-13.htm 右:http://www.mtvs.tcc.edu.tw/lin/lin-13.htm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活動現場 《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臺灣工友聯盟成立大會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97.htm 1935年正式舉行投票的臺灣地方選舉 陳柔縉, 「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麥田出版社,2005年。 二林事件被告與律師合影 《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