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神童 – 阿瑪迪斯.莫札特 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 ( Salzburg, Austria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西洋音樂 ~ 鋼琴 組員 ~ 1. 鋼琴的由來 2. 鋼琴的歷史 4. 鋼琴家 ( 著名 ) 5. 歌曲欣賞 6. 資料來源 7. 各組員的感想 8. 分工表 3. 鋼琴的構造.
Advertisements

陳 樹人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演藝人員.
音樂報告 古典樂派時期的鑑賞 製作人:高健瑋
音樂中的建築美 - 曲式 天主教香港教區聖樂委員會 主辦 年度聖樂培育課程 聖樂專題講座 蔡志明先生 主講
莫札特音樂中心親職講座 主題:親子數學好好玩 時間:94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2:00~3:30 地點:莫札特音樂中心演奏廳 主講:邱韻如(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歡迎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及家長一同來體驗親子數學的樂趣。 請帶鉛筆、橡皮擦、剪刀 May Sun Mon Tue Wed Thu.
貝多芬 音樂科專題研習.
主講人:陳冠宇 鋼琴家/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副教授
Music project-貝多芬 2A孔咏欣(11) 2A梁敏儀(18) 2A鄧秀平(6).
大家好,我是小幫手雪人,大家都叫我黑眼圈雪人,因為我的右眼被人打.
九年一貫新課程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 設計者:中正國中 劉素蓉老師. 九年一貫新課程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 設計者:中正國中 劉素蓉老師.
音 樂 科 報 告.
指導老師-林幗貞 系級-國企四 學號 姓名-張俊智
弦樂 (strings): 小提琴 (violin), 中提琴 (viola),
古典時期代表作曲家-海頓 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 奧地利作曲家 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音樂報告 組員:19胡福媛31曾莉娟36戴瑋宣39賀頤屏.
樂器介紹.
《彼得與狼》.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西元1750~1820年) 授課老師:陳雅筑 上課日期:97/12/05
~ 歌劇 ~.
莫 札 特 (W. A. Mozart, 奧地利, ) 生平 作品特色 重要作品 對後世的影響 1.音樂神童
中三級音樂.
弦樂器介紹 製作者:楊智惠 學校:東新國中.
荀白克(A.Schoenberg) 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始創人 出生於維也納 受李斯特、華格納及史特勞斯等人影響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1208小交響樂 音樂會前奏.
深情之美 ~ 中提琴音樂欣賞 主講人:呂昭瑩.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大提琴 弦樂 樂器介紹 (西樂).
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古典樂派 交響曲之父 奧地利 作曲家
開南大學古典音樂賞析課程 授課教師:黃志方
阿圖‧ 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 )
音樂魔法師 變!變!變! 主題與變奏.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年度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古典樂派 (西元 年).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 —莫扎特 主讲教师:丁静.
打開西洋音樂史 中古時期(黑暗時期):葛麗果聖歌 文藝復興時期:複調聖詠合唱、世俗音樂 巴洛克時期 古典樂派 浪漫樂派 國民樂派
5-5 速度術語.
音樂神童——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中提琴 樂器介紹 (西樂) 樂器介紹 (西樂) 弦樂.
第八周 樂器介紹.
Antonio Lucio Vivaldi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
小提琴.
這是對比彩度配色嗎?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likeyesterday
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 授課教師:謝寒琪.
8-5 西洋樂器擊樂類.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年度音樂科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姓名:李永兒 班別:6A 學號;17.
樂器家族–弓弦樂器 提琴家族: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
貝 多 芬(L.V. Beethoven, 德國, ) 古典越派到浪漫樂派的橋樑 定居維也納
貝多芬.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一 速 度.
交響情人夢 惠文國小 王玉慎老師.
Strings 弦樂.
中二音樂科 音樂與場所.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题報告 鍾詩韻 6B (7)
六下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5/20.
古典時期代表作曲家-海頓 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 奧地利作曲家 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六上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6/4.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維也納古典時期三傑 海頓 莫札特 貝多芬 (Haydn, ) (Mozart, )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第二課  走進管絃樂的世界.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鱒魚鋼琴五重奏 大自然的靈感~詩與音樂的結合.
九年一貫課程 藝術與人文領域 設計者:張紀盈.
第十一單元 印象樂派賞析 印象派先驅、音樂畫師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作品賞析。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音樂神童 – 阿瑪迪斯.莫札特 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 ( Salzburg, Austria ) ( Mozart, 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 ) 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 ( Salzburg, Austria ) 莫札特自幼即表現出卓越音樂天才,3歲能辨認大鍵琴上奏出的和弦,4歲會彈短小樂曲,5歲會作曲。 關於他精確的音高記憶及他5歲即信筆塗鴉寫作協奏曲、以及他的溫和與敏感,有不少趣聞軼事。例如他還不到6歲時父親就將他帶往慕尼黑,在巴伐利亞宮廷演奏,數月後又到維也納,在皇宮與貴族宅邸獻藝,得到了「音樂神童」的封號。 http://www.hotelamadeus.at/images/top/mozart_geburtshaus.jpg http://i.telegraph.co.uk/telegraph/multimedia/archive/00780/salzburg-mozart-460_780331c.jpg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Wolfgang-amadeus-mozart_1.jpg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Wolfgang-amadeus-mozart_2.jpg

莫札特的生平 1/3 生平創作的626首曲子 17首歌劇、41首交響曲、27首鋼琴協奏曲,及其他室內樂、協奏曲、樂器獨奏曲 14歲 創作歌劇:米提達德王《Mithridates, King of Pontus, K. 87》 創作歌劇:耳巴的阿思卡尼《Ascanio in Alba, K. 111》 莫札特生平所創造出的626首曲子,包括17首歌劇、41首交響曲、27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其他種種室內樂、協奏曲和樂器的獨奏曲。 十四歲時,莫札特寫了歌劇「米提達德王」,在米蘭上演,所向披靡。之後,又寫了歌劇「耳巴的阿思卡尼」,在米蘭又獲得一次大成功。

莫札特的生平 2/3 前往維也納與慕尼黑尋找固定的音樂職業,皆敗興而歸 留在薩爾茲堡的期間(兩年半),完成約80首作品 21歲 前往巴黎嘗試;母親猝然去世 創作「A小調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8 in A minor, K 310》(流露喪母之痛) 在失去親情與工作無著落的情況下,深刻體驗人生悲歡,此時作品逐漸臻於圓熟 當莫札特遊遍了歐洲所有的大城市後,希望能找到一份固定的音樂職業,但他前往維也納與慕尼黑時,都是敗興而歸,所以只好待在薩爾茲堡,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約八十首的作品。 二十一歲時,莫札特又想嘗試到巴黎看看,由母親陪同。到了巴黎,沒想到母親猝然去世,這對莫札特的打擊頗深,他在那裡寫了幾首曲子,都相當成功,曲中強烈的流露出莫札特對母親的懷念與喪母的痛苦,如「A小調鋼琴奏鳴曲」便是一例。在失去親情的痛苦打擊與對工作始終無著落的情況下,陰影籠罩了莫札特,莫札特也因此深刻地體驗出人生的悲歡,這時候,他的作品逐漸臻於圓熟。

莫札特的生平 3/3 回到薩爾茲堡後 與大主教關係愈來愈壞,終爆發口角 辭去工作,到了維也納 在維也納期間 (人生另一個轉捩點) 開始創作德語歌劇 創作「後宮誘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 K.384 》(完全表現莫札特特色的第一齣歌劇) 回到了薩爾茲堡後,莫札特的情況愈來愈糟,與大主教的關係愈來愈壞,有一天終於爆發口角。由於這一次的風波,莫札特遂辭去工作,又到了維也納。這次維也納之行,是莫札特人生另一個轉捩點。他在那裡開始寫作德語歌劇,因為那時是義大利語歌劇的天下,許多德奧人都希望能有屬於自己語言的作品,但無專才寫作,更無天才發揚,始終難成氣候,莫札特因此開始大顯身手。他寫了「後宮誘逃」,音樂中始終都洋溢著如春風般的生動,這部作品可說是完全表現了莫札特特色的第一齣歌劇。

莫札特的音樂風格 繁複的弦樂作曲技巧 呈現深刻的情感 莫札特 十八世紀末 古典音樂 三大巨頭 海頓 貝多芬 莫札特與海頓、貝多芬並列為十八世紀末古典音樂的三大巨頭。 莫札特應用繁複的弦樂作曲技巧,呈現出甜美亮麗的音效,以及深刻的情感。 http://www.mozartforum.com/images/Mozart_in_Verona_dalla%20Rosa_1770_best.jpg http://www.elite-view.com/art/Music/Classical_Music/moz01~Mozart-Posters.jpg

莫札特的音樂風格 特別偏好: 音域的變化 小號嘹亮的音色 在管樂器的應用上 比海頓得心應手 後期六首交響曲 濃厚深刻的哲學意味 莫札特對於音域的變化和小喇叭嘹亮的音色有特別偏好,因此在管樂器的應用上比海頓得心應手些,後期的六首交響曲包含了濃厚深刻的哲學意味。 在管樂器的應用上 比海頓得心應手 後期六首交響曲 濃厚深刻的哲學意味

莫札特的創作生涯 莫札特的曲風約可分為三個時期 1770 1786 (14歲) (30歲) 前古典派 義大利古典樂派 作品富含 加入巴洛克 時期對位的 作曲元素 前古典派 義大利古典樂派 作品富含 典雅及宮廷風格 莫札特一生的曲風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以1770年為界,此時作品中可以看到前古典派和義大利古典樂派的強烈影響。 中期以1786年30歲為界,此時作品富含典雅及宮廷的風格。 1786年以後(30歲)的後期,加入了巴洛克時期對位的作曲元素,並在古典的形式美之外,植入了深遠的意境,例如在歌劇魔笛之中,推展共濟會的思想以及『四海皆兄弟』的崇高理念。 早期 中期 後期 1770 1786 (14歲) (30歲)

音樂導聆表 器樂曲 歌劇 聲樂曲 鋼琴協奏曲第21號第二樂章 《Piano Concerto No. 21 Andante》 魔笛 《The Magic Flute K620》 費加洛婚禮 《The Marriage of Figaro K492》 因著作權之因素,本聆賞表僅以樂種作為推薦曲目,請教師依上表所列,以方便取得的影音資料及搭配課程需要及學生程度,選擇適合之聆賞的作品。 歌劇 安魂曲 《The Requiem Mass in D minor K626》 聲樂曲

莫札特作品賞析-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 (K.364)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flat Major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K.364》 寫作地點:薩爾茲堡 寫作時間:1779年夏、秋之際 全曲首演:同年秋天的薩爾茲堡 莫札特的這首交響協奏曲寫作於薩爾茲堡,時間在1779年夏、秋之際; 全曲的首演在同年秋天的薩爾茲堡。 1779年秋天,莫札特的母親逝世於巴黎,莫札特隻身回故鄉,開始著手寫二首以弦樂器群為主奏的協奏交響曲 (Symphony Con Certanta),這兩首樂曲其中之一就是本曲 (降E大調 K.364)。

莫札特作品賞析-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 (K.364) 本曲受曼海姆(Mannheim)作曲家的影響極深 曲子規模較過去(巴黎完成的作品)更擴大、結構也 更突出 曲風有單調之感(受到主奏樂器本身的性格所限) 本曲受曼海姆作曲家的影響極深,而曲子的規模亦較過去在巴黎完成的作品 更形擴大結構也愈加突出,不過也許是受到主奏樂器本身的性格所限,故曲 風難免有單調之感。 德國的曼海姆樂派(其實有許多捷克的音樂家)對於交響樂的發展有很大的 影響。 這個樂派的代表人物有: * 約翰·施塔米茨(Johhan·Wenzel·Anton·Stamitz,1717年-1757年)和他 的兒子卡爾·施塔米茨(Karl·Stamitz,1745年-1801年) * F.X.里赫特(F·X·Richter,1709年-1789年) * 卡那比赫(Ch·Cannabich) 他們當時都在曼海姆選候公理查·提沃多的樂隊中工作。這支樂隊以他們精湛 的演奏水準而聞名。這支樂隊演奏的時候特別強調力度的對比,特別在漸強 和漸弱的使用上開創了新的用法。這些演奏時候的細節處理在之前的器樂作 品中是不被重視的,但曼海姆樂派將它發揚了起來,顯示了當時這些音樂家 獨特的美學見解。 曼海姆樂派開創了經典的四個樂章的交響樂結構,並大力促進了主調音樂的 發展,另外在對作品中的音樂主題形象的展開與對比以及配器的色彩性上也 作出了不少的嘗試。

第一樂章 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降E大調 4/4 拍子的奏鳴曲式。 全樂章以強有力的起音開始 由弦樂與雙簧管的對奏呈現主題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 第一樂章開始的譜例 使用全體奏 (tutti)的 方式作為整曲的開始 我們可以在紅圈處,看到樂團使用全體奏(tutti)的方式作為整曲的開始;這種方式的開始,在1779年是一種創舉,也可說是本作品的一大特色。

第二樂章 行板(Andante),c小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 全樂章: 由兩部小提琴演奏氣氛莊重的序奏開始,八小節後, 由主奏小提琴呈示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 先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再由中提琴演奏,然後插入弦 樂器擔任的間奏,主奏樂器二重奏,於是轉入結尾。 尾奏: 以前面再現部所用的序奏加以變形而成,靜靜地結束本樂章。 行板(Andante),c小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 全樂章: 由兩部小提琴演奏氣氛莊重的序奏開始,八小節後,由主奏小提琴呈示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 先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再由中提琴演奏,然後插入弦樂器擔任的間奏,主奏樂器二重奏,於是轉入結尾。 尾奏: 以前面再現部所用的序奏加以變形而成,靜靜地結束本樂章。

第三樂章 急板(Presto),降E大調 2/4拍子,奏鳴曲形式。 本曲另外一個特色:沒有獨奏樂器的裝飾奏(cadenza) 第一主題以輪旋曲(Rondo)的方式,分為四個子主題呈現。 第一主題A由第一小提琴呈現,經雙簧管間奏,在主奏中提琴的震音伴奏下,小提琴演奏第一主題 B;第一主題 C由主奏小提琴以充滿活力的姿態奏出;第一主題D,以法國號雙音同時奏出,接第二主題。 第二主題為調降 E大調,小提琴主奏以及中提琴主奏以二重奏的方式呈現;接發展部及再現部,最後全曲結束。 急板(Presto),降E大調 2/4拍子,奏鳴曲形式。 本樂章的曲式結構較為特殊,第一主題以輪旋曲(Rondo)的方式,分為四個子主題呈現,這是這首作品特殊的地方。 第一主題A由第一小提琴呈現,經過雙簧管的間奏,在主奏中提琴的震音伴奏下,小提琴演奏第一主題 B;第一主題 C由主奏小提琴以充滿活力的姿態奏出;第一主題D,以法國號雙音同時奏出,接第二主題。 第二主題為調降 E大調,小提琴主奏以及中提琴主奏以二重奏的方式呈現;接發展部及再現部,最後全曲結束。 本曲另外一個特色:都沒有獨奏樂器的裝飾奏(cadenza),這在協奏曲的曲式之中,算是非常特別。 本曲另外一個特色:沒有獨奏樂器的裝飾奏(cadenza)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第一主題a子題的譜例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第一主題b子題的譜例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第一主題c子題的譜例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第一主題d子題的譜例 第一主題c子題,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出來(紅色箭頭)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中第二主題 以小提琴與中題琴的二重奏方式呈現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中第二主題 以小提琴與中題琴的二重奏方式呈現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第三樂章中第二主題 以小提琴與中題琴的二重奏方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