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福泰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教師兼秘書 臺灣師大地球科學系博士生 臺灣師大TILE研究團隊 大學學測地球科學命題分析 莊福泰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教師兼秘書 臺灣師大地球科學系博士生 臺灣師大TILE研究團隊
大學學測-- 一場嚴謹與草率交織的大戲
教學評量或測驗的目的 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 對教師的回饋(郭生玉,民國34) 對學生的回饋(郭生玉,民國34) 瞭解學生起點行為 瞭解教學的效果 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 對學生的回饋(郭生玉,民國34) 增進學生瞭解教學目標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增強學生的自我瞭解
教學評量或測驗的目的 大學學測或基測等大型升學考試 選擇適合就讀大學的人才 作為社會公平的象徵 引導教學 作為國家人力素質的評估標準
評量設計架構 1:決定核心觀念(Big Ideas) 2:依據課程綱要,進行解構與分析,訂出學習目標 3:依據目標,決定可達成和預期的學習表現 4:設計適當的評量方式(試題、報告、作業等),來檢核學習表現達成情形 5:對學習成效進行評鑑和提出建議,進而調整教學
自然學科的核心觀念(Big Ideas) ? 對一個學科或跨學科(甚至於跨學習階層)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概念 (如:平衡) 該概念能對自然現象或世界觀有突破性的影響(如:板塊運動學說) 有助於認知能力和現象表徵的理解 (如:守恆) 能為未來的學習建立基礎 (如:氣體動力論) 能有助於科學、科技和社會議題的理解並作出適當決策(如:全球氣候變遷) 涵蓋科學內容和科學實務 (如:天氣預報)
解構課綱並設定學習目標 檢視課綱(Standards)的連貫性 考慮學生的先備知識及可能的另有概念 對課綱進行解讀與分析 提出課綱的主要核心概念 將核心概念分解成數個相關的(更小的)觀念 與其他年段的銜接 繪製課程內容圖(Construct Map) 決定關鍵能力(選取科學探究指標) 設定學習目標 安排教學流程或學習活動順序
決定預期表現-以地震單元為例 98課綱 素養指標 學習表現 三、動態的地球 1-3 固體地球的結構 R3能表達科學論點 (能正確引用相關知識和搜尋有用資訊、使用適當語言或圖表、以邏輯推理做清楚表達) 能說出固體地球內部的層層結構及其特徵 能說出固體地球由不同種類的岩石所組成 3-1 火山帶與地震帶 能指出全球火山帶分布 能指出全球地震帶分布 3-2 板塊運動 A1. 能有意義的歸納資料 A2. 能檢驗所有合理的假說 I1. 能依據資料形成解釋(或模式) I2. 能依據證據與邏輯推理,形成或修正科學解釋(或模式) I3. 能辨識並分析另有解釋或做預測 I4. 能綜合結果下結論 E2. 能以邏輯推理來評斷自己或他人論述內容或論點之合理性 能說出板塊的基本概念,例如:何謂板塊等 能分別列舉出支持板塊構造學說的相關證據 能說出板塊運動的機制 能舉出不同的板塊邊界相對應的不同地質現象和特徵 能推知板塊、火山帶、地震帶三者間的關係 能發現臺灣的地殼變動是因為臺灣位在板塊邊界上所造成的 四、天然災害 2-1 地震災害 能發現地震的發生主要與斷層活動有關 能說出地震波的特性 能正確使用地震大小相關的表示方法,例如:震度、規模、地震深度等 七、地球環境的監測與探索 3-1 固體地球的觀測 能說明探測地球內部構造的方法,例如:利用地震波等 八、地球環境的特徵 1-1 地貌的變化 能說明內營力(岩漿作用)可能引起的地質作用
設計評量 確定測驗目的─ 診斷性測驗、形成性測驗、總結性測驗。 界定測驗的內容與範圍。 設計藍圖─ 作為命題的依據,以雙向明細表作為設計藍圖。先確立教學目標,再依其建立雙向明細表。例如:為評量創造性教學後的成效,試題的取材就須偏重高層次的思考性題目。
試題選取標準 信度及效度高。 難度分佈0.35~0.65,以接近0.50最適宜。 鑑別率低於0.19的試題須淘汰,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建議鑑別率介於0.2至0.5間。 鑑別指數 試題評鑑 0.40以上 非常優良 0.30~0.39 良好,但有時需修改 0.20~0.29 尚可,但需要修改 0.19以下 劣,須淘汰或修改
98學年度測驗目標分析 知識 1a.能知道重要的科學名詞和定義 應用 3a.能選用適當的資料 1b.能知道基本的科學現象、規則、學說、定律 1c.能知道科學之侷限性 3b.能根據科學定律、模型,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1d.能知道科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理解 2a.能瞭解數據、式子或圖形的意義 分析 4a.根據圖表說明重要科學原理 2b.能由數據或圖表(看)找出其特性、規則或關係 4b.能找出或發現問題的因果關係 2c.能根據圖表作解釋、歸納、延伸、推論、或結論 4c.根據事實作合理的推斷 4d.能整理分辨事物的異同(98新增) 註:98以前「 1c.知道由簡單實驗觀察自然現象」刪除
84-98學年度學測地科試題學科內容分析:高一部份考題
84-98學年度學測地科試題學科內容分析:高二部份考題
各測驗目標分析
97年試題評析 27. 溫室效應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關? (A) 宇宙射線 ★(B) 紅外線 (C) 紫外線 (D) 紅外線 (E) 紫外線 27. 溫室效應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關? (A) 宇宙射線 ★(B) 紅外線 (C) 紫外線 (D) 紅外線 (E) 紫外線 (F) 無線電波 1b.解基本的科學現象、規則、學說、定律 基本考題,給基本分數 此觀念在課程標準或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均為常見且重要的主題,因此也是歷年學測的常客,分別出現於:91年學測補考第55-56題組題及57-58題組題、92年學測補考第37-39題組題,測驗題型大致不同。 97學年度
28. 某生至野外進行地質調查,他於某處朝正北方見到如圖8的地層垂直剖面,下列哪一選項為該地質構造名稱及最可能的形成機制? (圖中地層1年代最老,地層3年代最新。) (A)向斜構造,受到東西向應力的擠壓 (B)向斜構造,受到南北向應力的擠壓 ★(C)背斜構造,受到東西向應力的擠壓 (D)背斜構造,受到南北向應力的擠壓 測驗目標:1a.知道重要的科學名詞與定義 1b.了解基本的科學現象、規則、學說、定律 2d.能由圖表看出明顯特性 舊教材常出的考題,目前為國中教材 97學年度
29. 某生用地質鐵鎚於野外敲擊一岩體,撿取敲下之石塊標本,製成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及測量,並判斷其為砂岩,則該生觀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下列哪一個圖形?(圖下方之水平線段為各圖之比例尺) (答案:B) 97學年度
測驗目標::1c.知道如何由簡單實驗觀察自然現象 2a.能看出數據、式子或圖形的意義 2d.能由圖表看出明顯特性 試題分析: 本題考兩個層次,第一為火成岩和沉積岩的組織,可由形成的原理推論,第二為日常生活中對砂粒的感覺,這種生活上常見的尺度在過去考試也曾出現過 97學年度
31-32為題組 圖9為某地未倒轉岩層的垂直剖面圖,地表在甲地層之上界,圖上不同的圖樣和甲至辛的標示分別代表不同的岩層。丁層與庚層各為一火成岩侵入岩層,其中丁岩層還包裹著一些來自丙層岩石的碎塊。依據此圖回答31-32題。 97學年度
31. 圖9中的岩層由老至新的順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31. 圖9中的岩層由老至新的順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E)辛→己→戊→丁→丙→庚→乙→甲 測驗目標:2d.能由圖表看出明顯特性 3b.能根據圖表說明重要的科學原理 本題測驗經由地質事件發生的排列原則,找出地質剖面圖中事件的發生先後順序,這是地質學上常考的題型。 作答此題除了要能辨別地質剖面圖各種圖示代表的意義外,對照圖並讀懂題幹文字,包裹體在課程中並未出現,所以這裡作了敘述以避開超出課綱的問題,這樣的考題是否適當就見仁見智。 97學年度
36. 在美國登月計畫中,阿波羅太空船上的太空人有許多機會從月球看地球,並且拍下畫面。圖11即為美國登月太空船中的太空人,在月球上空往地球方向所拍攝的影像,其前景(圖右下角部分)即為月球表面。在拍攝此圖的同一時刻,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看到的是哪一種月相?(答案:D) 97學年度
本題主要測驗月相概念中地球、太陽、月亮參者之相對關係,但是學生要能反推,並具備良好的空間轉換能力,是難題之一。 測驗目標:2d.能由圖表看出明顯特性 3a.能找出問題的因果關係 本題主要測驗月相概念中地球、太陽、月亮參者之相對關係,但是學生要能反推,並具備良好的空間轉換能力,是難題之一。 月相在國中地科教學中是很難的部分,高中課程並沒有這一部分,但卻常被用來考試,主要是可以出比較有深度和水準的題目。 97學年度
多選題 46. 柯南固定在某地觀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機多次曝光後,再將多幅影像疊加起來,形成一幅日落重複曝光圖。依上述拍攝手法,他在某天拍攝日落景象(左側),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原地又拍攝一次,將兩次的日落景象重疊如圖14所示,如果日落的軌跡僅向右方移動到照片所示的位置(右側)。依據此圖,判斷拍攝的地點與日期為何? (應選二項,(A)、(B)、(C)中選一項,(D)、(E)、(F)、(G)中選一項。) (答案:AE) 地 點 日 期 (A)北半球 (D)夏至之後、秋分之前 (B)南半球 (E)冬至之後、夏至之前 (C)赤道 (F)秋分之後、冬至之前 (G)夏至之後、冬至之前 97學年度
3c.能根據科學定律、模型,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本題測驗的主要概念也出現在國中教材太陽的視運動 測驗目標: 3a.能找出問題的因果關係 3c.能根據科學定律、模型,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本題測驗的主要概念也出現在國中教材太陽的視運動 太陽視運動難度比恆星視運動要高,因為他會在不同季節運動的軌跡不同,結果這個概念放在國中而恆星視運動放在高中,真是奇怪的現象 解題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空間轉換的能力很重要,這也是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之處 97學年度
假設有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其中有三顆固態行星在一共同軌道上繞著它運轉,如圖17所示。這三顆行星的質量與大小都與地球差不多,其他基本資料與軌道參數如表4所示。為了方便對照,地球的資料附在表4中的最後一列作為參考。依據圖17與表4,回答61-62題。 97學年度
62.甲、乙、丙三行星中,晝夜溫度差別最大與最小的分別是哪一顆行星? (A)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61.丙行星之極區的緯度範圍為何? (A)23.5度至90度 ★(B)25度至90度 (C)65度至90度 (D)67.5度至90度 (E)該行星沒有極區 62.甲、乙、丙三行星中,晝夜溫度差別最大與最小的分別是哪一顆行星? (A)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B)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C)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D)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E)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F)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97學年度
題幹本身的情況在天體力學上應該不可能出現 測驗目標: 2c.能由數據找出規則或關係 2d.能由圖表看出明顯特性 題幹本身的情況在天體力學上應該不可能出現 第一小題主要測驗目標為太陽光(恆星光)和星球自轉軸傾斜角度之關係,本概念主要出現在國中自然科,但是大多數學生以地球之極區類比即可推論,並未能考出真正要測驗的概念。 第二小題主要測驗行星表面溫度的主要影響因,可由自轉速度和大氣壓力判斷,這種題目流於過度簡化問題,行星表面溫度的主要影響除了大氣濃度、自轉速度、與恆星的距離之外,氣體成分和星球本身的狀態(如火山)也是重要因素 97學年度
63-64為題組 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南極和北極在地理上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極地變化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因為南、北極終年低溫,故由南極和北極向低緯度移動的氣團或洋流溫度均較低緯度地區低,而現今因全球暖化所導致南、北極冰層體積縮小,會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南北極的降雪因終年低溫而不融化,故原先地上的雪受到後來積雪壓力而凍結成冰時,可以將當時的空氣包裹在冰層之中,形成氣泡。科學家從鑽探極地冰層取得的冰芯中,可以獲得當時大氣中 、 等氣體資料,顯示古氣候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持續在增加之中。南極冰芯中保存著約65萬年前以來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而北極格陵蘭冰蓋中則保存著過去約25萬年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因此,極地氣候研究有助於科學界了解地球氣候的變化史,評估氣候變暖對全球的影響。 依據上文回答63-64題。 97學年度
(D)北極極地地區冰川體積減小不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63. 南極和北極的環境變化與地球氣候息息相關的原因為何? ★(A)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的冷源 (B)極地地區是全球表面洋流的發源地 (C)極地地區降下的雪均會於夏季時融化 (D)北極極地地區冰川體積減小不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測驗目標:2b.能選用適當的資料 試題分析: 1. (A)由文章中「極地變化和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因為南、北極終年低溫,故由南及和北極項低純度移動的氣園或洋流溫度均較低緯度地區低」,可以得知極地環境變化會對地球氣溫發生影響,因此南極和北極的環境變化與地球氣候息息相關的原因為「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的冷源,此選項正確。選項(B)(C)(D)均和上文中提及「南極和北極的環境變化與地球氣候息息相關的原因」無關。 2.測驗學生藉由閱讀科學性文章後做正確推論或整合的能力。 97學年度
64.假若上文中所取得之南極和北極格陵蘭冰蓋的冰芯氣泡都已經達到各自冰層厚度的極限,則下列有關極地冰層中氣泡的相關敘述,哪一選項正確? ★(A)南極冰層比北極格陵蘭冰層早形成 (B)冰層中的氣泡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 (C)目前冰層中的氣泡最老僅可用來研究自25萬年前以來的大氣成分 (D)自工業革命以來至今,冰層中氣泡的甲烷氣體含量逐漸降低 測驗目標::2b.能選用適當的資料 3d.根據事實作合理的推斷 試題分析: (A) 「南極冰芯中保存著約65萬年前以來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而北極格陵蘭冰蓋中則保存著過去約25萬年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因此南極冰層比北極格凌蘭冰層早形成。此選項正確,可以檢索出答案。 (B) 「可以將當時的空氣包裹在冰層之中,形成氣泡。」氣泡之年代在65萬年內,當時的大氣主要成分應和現在差不多(如:氮和氧 ) ,此選項錯誤,需要進行適度推理。 (C)可由文章中檢索出本選項錯誤。 (D)可由文章中檢索出本選項錯誤。 97學年度
98年試題評析 科學家依據岩石生成方式的不同,把岩石分類成火成岩、沈積岩與變質岩三大類。圖4為一些常見的岩石,試依據圖4回答11-12題。 11. 變質岩中所含的礦物,因曾受到較大壓力或溫度的影響,故有些常呈一定的排列方向,圖4中哪個岩石最可能為變質岩? (A)玄武岩 ★(B)片麻岩 (C)礫岩 (D)花岡岩 (E)砂岩 考生需知道三大岩類之形成原因及岩石組織(舊教材)。 題意中已經告知有些變質岩之組織為具有特定排列方向
13. 在海邊建造一個與海岸線垂直的防波堤,當地的海水波浪前進方向如圖5中粗箭頭所示,經過一段很長時間後,若僅考慮波浪對海岸線的影響,防波堤兩側沙灘的侵蝕或堆積之變遷情形最可能為下列何者?(答案:C)
測驗目標: 3b.能根據科學定律、模型,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試題分析: 1.利用所提供之圖形先判斷出沿岸流之方向(即波浪沿海岸方向),再應用突堤效應造成侵蝕與堆積側的分布情形,便可輕易找出正確答案。 2.典型的考題 ,難度不高,但確實測驗到學生該學的概念,也符合課綱
14. 通常在高氣壓中心出現的是哪種現象及天氣? (A)上升氣流、晴朗 (B)下降氣流、陰雨 (C)上升氣流、陰雨 ★(D)下降氣流、晴朗 又是國中的常考題
15. 在台灣12月的某一天,艷陽高照,建華騎機車去某單位,在上午10點左右抵達,預計下午2點離開。機車停車場如圖6所示,有遮棚,棚高約2公尺,甲、乙、丙、丁為四個空的停車格。為了避免這一段時間陽光照射,使機車太熱,他應該選擇哪一個停車格最適當? (A)甲 (B)乙 (C)丙 ★(D)丁 測驗目標: 3b.能根據科學定律、模型, 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試題分析: 測驗太陽一年中在各季節之運動軌跡、照射方項與與影子的關係應用 本題是不錯的試題,能實際運用在生活情境之中,又具備相當難度與鑑別率
17-18題為題組 2009年是921集集大地震屆滿十週年,該次地震伴隨出現逆斷層,發生原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擠壓造成。此次斷層發生在地表的錯動或變形在台灣中部如圖7中黑色實線所示。依據以上敘述與圖7,回答17-18題。 17. 根據圖7,下列與甲、乙、丙、丁四地所處板塊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四地都位在歐亞板塊 (B)甲、乙、丙、丁四地都位在菲律賓海板塊 (C)甲、乙兩地位在歐亞板塊,丙、丁兩地位 在菲律賓海板塊 (D)甲、乙兩地位在菲律賓海板塊,丙、丁兩 地位在歐亞板塊
17 測驗目標:2b.能由數據或圖表找(看)出其特性、規則或關係 試題分析: 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在台灣花東縱谷附近,許多學生可能單純認為板塊運動造成斷層,而誤認為斷層兩邊即為板塊邊界,此題能導正學生錯誤概念。
下列哪一個圖(未按比例繪製),最能代表甲地到丁地間,斷層面的深度示意圖? 測驗目標: 4a.根據圖表說明重要科學原理 此題將各位置之斷層面深度以圖表呈現,由題幹出現「逆斷層」,測驗考生是否了解斷層面在地下之空間位置概念。 能測驗出學生的學習情形
18 測驗目標: 4a.根據圖表說明重要科學原理 試題分析: 1.此題將各位置之斷層面深度以圖表呈現,由題幹出現「逆斷層」,測驗考生是否了解斷層面在地下之空間位置概念。 2.菲律賓海板塊相對於歐亞板塊約為東南向北之運動方向,其造成之逆斷層上盤易出現在東邊,因此斷層面位置在越東邊離地面越深,甲及乙並無斷層面,斷層面露出地表位置出現於乙、丙之間,故選項(B)正確。
第貳部分(單選題) (51題為生物題、52題為物理題) 第貳部分(單選題) (51題為生物題、52題為物理題)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49-52題 電影「海角七號」的背景故事,以情書描述六十多年前日本人撤離台灣,一名日本籍老師搭船離開台灣,與他在台灣的戀人分離的感人故事。情書中提到了如下的一些自然界現象: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友子,太陽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經完全看不見台灣島了,你還站在那裡等我嗎?……第三天,該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多希望這時有暴風……十二月的海總是帶著憤怒……傍晚,已經進入了日本海……記得你才是中學一年級小女生時,就膽敢以天狗食月的農村傳說,來挑戰我月食的天文理論嗎?……遇見了要往台灣避冬的烏魚群……友子,我已經平安著陸,七天的航行,我終於踩上我戰後殘破的土地……祝你一生永遠幸福!」。 試根據本文敘述,回答49-52題。
題組 49. 天文理論中,月食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何? (A)太陽的影子把月球遮住了 ★(B)地球的影子把月球遮住了 49. 天文理論中,月食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何? (A)太陽的影子把月球遮住了 ★(B)地球的影子把月球遮住了 (C)月球的影子把太陽遮住了 (D)月球的影子把地球遮住了 (E)月球被雲遮住了 又是國中的常考題 不過應該還是很多學生不會
題組 50. 進入日本海後,如果男主角在船上看著夕陽時,在台灣墾丁的女主角也在海邊觀賞夕陽。當男主角看到太陽下緣剛好碰觸海平面,這時女主角看到的太陽高度為何? ★(A)整個太陽還在海平面之上 (B)與男主角看到的高度相同 (C)太陽大約1/3沒入海平面 (D)太陽大約一半沒入海平面 (E)太陽已經完全沒入海平面 可以有許多解題的方式,題目出得不錯,但和閱讀內容一點都不相關
99年學測試題分析 10. 根據2003年12月號自然雜誌發表的研究,台灣在1970-1999年間的平均侵蝕率為0.4公分/年,亦即每單位面積(平方公分)平均每年被侵蝕掉0.4公分厚度的岩石,假設全數經由河流帶入海洋中。試問,台灣平均每年約有多少百萬噸的沉積物被帶入海洋?(假設台灣面積為36000平方公里,岩石平均密度為2.7公克/立方公分) (A)10 (B)140 (C)380 (D)970 (E)1500 考計算能力,和地球科學的內容不相關 <PowerClick><Answer>3</Answer><Option>5</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12. 表2為恆星資料,依據表中恆星的顏色、視星等、絕對星等,判斷哪一顆星與地球的距離大於32. 6光年?(絕對星等為星星距地球32 12. 表2為恆星資料,依據表中恆星的顏色、視星等、絕對星等,判斷哪一顆星與地球的距離大於32.6光年?(絕對星等為星星距地球32.6光年的亮度) (A)甲恆星 (B)乙恆星 (C)丙恆星 (D)丁恆星 測不出學生能力,題目設計有問題 <PowerClick><Answer>4</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13. 圖3是水氣含量和溫度的關係圖,圖中的粗線為飽和曲線,甲、乙、丙和丁的箭頭方向分別代表大氣中的水氣要達到飽和的途徑。關於自然現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透過下列哪一種途徑而達到飽和? 甲:溫度固定時,增加水氣而達飽和 乙:經升高溫度及減少水氣量而達飽和 丙:水氣含量不變時,降低溫度而達飽和 丁:經降低溫度及增加水氣而達飽和 (A)甲 (B)乙 (C)丙 (D)丁 <PowerClick><Answer>3</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14. 在自然界中,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發生水氣凝結現象? (A)富含水氣的氣流沿著迎風坡爬升 (B)越過山脈於背風坡的含水氣氣流 14. 在自然界中,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發生水氣凝結現象? (A)富含水氣的氣流沿著迎風坡爬升 (B)越過山脈於背風坡的含水氣氣流 (C)暖空氣沿冷鋒面上升 (D)強烈熱對流上升 這種概念的題目實在考太多次了 <PowerClick><Answer>2</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台,造成八八水災。使得台灣地區重大的人員傷亡,重挫台灣地區的經濟和農業。圖4為莫拉克颱風路徑圖,路徑圖中標示為甲、乙、丙、丁的哪一段時間,最可能為台灣地區帶來豪雨? (A)甲 (B)乙 (C)丙 (D)丁 設計不錯的題目 可以次出學生對颱風環流的理解 <PowerClick><Answer>3</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A)南段以平移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正斷層作用為主 (B)南段以正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平移斷層作用為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強烈地震,震央(圖中星號)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界處附近,規模為8,震源深度19公里,地表破裂沿龍門山斷層帶(如圖5中虛線)發展,長約300公里,根據地震後利用全球衛星觀測系統(GPS)的測量,可以得到GPS測站地震前和地震後的水平方向的錯移量,稱為同震的水平位移(圖中箭頭,箭頭方向表示地震前和地震後該測點的移動方向,箭頭大小表示同震水平錯移量),有關龍門山斷層的敘述,何者正確?(圖中右下角箭頭代表GPS測量比例尺) (A)南段以平移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正斷層作用為主 (B)南段以正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平移斷層作用為主 (C)南段以正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逆斷層作用為主 (D)南段以逆斷層作用為主;北段以平移斷層作用為主 <PowerClick><Answer>4</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30. 雅婷到土耳其旅行,特別到木馬屠城記提到的特洛伊城戰爭遺址一遊,發現遺址外有座仿當時戰爭所用的木馬,且在木馬一側的地面上有磁磚砌成的馬影子輪廓(示意如圖7,此圖未表示出實際方位)。經查證,夏至中午時木馬的影子會落在磁磚砌成的輪廓內。已知特洛伊城位於北緯40.7度,下列哪張示意圖中的虛線最能代表當地夏至的太陽軌跡?(這種題型真的是太愛出了) <PowerClick><Answer>2</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43-48題 1977年,海洋生態學家首次在靠近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的太平洋2700公尺深的海底發現深海熱泉(Hydrothermal vent),灼熱的岩漿從海底的裂谷和斷裂處不斷地向上噴湧,噴出的流質狀煙霧溫度高達300℃以上,富含硫化物。海底熱泉形成於板塊活動頻繁的海底火山附近,最容易出現這樣的熱泉區多靠近中洋脊或其他有海底火山活動的海域。在深海熱泉生態系中,生物以硫化氫為主要的能量來源,硫化菌可以分解硫化氫,利用產生的能量生成有機物質,供深海生物所需,300℃至450℃以上的噴出物遇冷,使含硫的細微顆粒迅速沉澱而形成黑霧狀。深海熱泉生物消費者大抵以管蟲類、甲殼類(如:鎧甲蝦、螃蟹)、貝類等為主要組成份子,其中像是管蟲或固著性的貽貝,其體內並沒有消化道,但有與硫化菌共生的組織。
不過這樣的生態系統還有下列問題,通常一個熱液噴出口的存在時間約幾十年不等,當熱泉熄滅了之後,所有的生物就必須遷移,否則就會跟著死亡。深海中除了熱泉外,最佳的硫化氫來源就是沉在海底的動物屍體,有人相信一些大型鯨魚的屍體可以成為熱泉生物尋找下一個熱泉的跳板。
(A)中洋脊①擴張的平均速率大於中洋脊④擴張的平均速率 (B)中洋脊擴張的平均速率在中洋脊兩側是相同的 (C)在中洋脊發生的地震震源大都比南美洲內陸的地震震源深 (D)海底火山及鄰近的熱泉系統皆發生在中洋脊的張裂帶 <PowerClick><Answer>1</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55. 若設計一個能在嘉義的北迴歸線紀念碑附近觀星專用的立體星座儀,將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呈現在立體星座儀的透明球體上,觀測者只要在立體星座儀內的適當位置,將星星在透明球體上的位置延伸到天空,即可以找到該星星。所以,下列關於立體星座儀的製作,哪些符合天文學的原理?(應選4項) (A)設計時刻環時,將透明球體的180度圓周區分為24個時區 *(B)假想觀測者位於透明球體的球心,觀測者頭頂延伸出去為天頂 (C)透明球體上所標示赤道和黃道軌跡線的兩個交會點為冬至和夏至 *(D)依各個星星的天球座標資料,繪製於透明球體上來代表星星的位置 *(E)代表地軸的長棍貫穿透明球體的南北極,地軸約與地面夾23.5度 *(F)觀測時先以指北針訂出觀測地點的約略方位,並將代表地軸的長棍指向北極星方向 A選項是考學生的細心程度,照理應該以赤經的劃分方式為考試的標的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60-61題 921大地震後,研究人員沿著車籠埔斷層開挖槽溝,藉由槽溝剖面的觀察研究,判識沉積岩層的上下層序關係,斷層帶的破裂型態,再藉由採集碳物質,用碳14定年方法測定地層年代,以解讀古地震事件的發生次數及其再生週期。其中一個槽溝共發現四次古地震事件,分別為400年前、980年前、1900年前和2400年前。其四次古地震事件和所造成的滑移量如圖17所示。
60. 車籠埔斷層的長期平均滑移速率最接近下列何值? 1 mm/年 5 mm/年 15 mm/年 25 mm/年 60. 車籠埔斷層的長期平均滑移速率最接近下列何值? 1 mm/年 5 mm/年 15 mm/年 25 mm/年 需要簡單計算,但也要地科概念的理解,本題的設計比起其他地科出現過的計算要好 <PowerClick><Answer>2</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61. 每一次車籠埔斷層因滑移而產生地震,乃因作用在斷層面上的作用力超過斷層強度而造成斷層錯移。在兩次大地震之間,作用在斷層面上的作用力會持續累積,假設作用力會累積到一臨界值而造成大地震,而地震發生後會造成作用力降低,且作用力降低值會隨斷層錯移之不同而變化,作用力變化與古地震事件的關連,下列何者正確? <PowerClick><Answer>2</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
68. 圖18為某地1972-1981年間所觀測到大氣中的 濃度變化,該地的季節區分為:春季為2-4月,夏季為5-7月,秋季為8-10月,冬季為11、12月和隔年1月。下列關於該地大氣中的 濃度變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每年冬季 濃度有增加的趨勢 (B)每年春季 濃度有降低的趨勢 (C)每年12月所測得的 濃度最低 (D)每年 濃度的變化趨勢無固定的規律 命題者單純想考閱讀圖表,但是採用的素材意義和要考的能力之間對應不好,二氧化碳的問題是看整體上升的趨勢以及濃度,單純的季節變化沒有太大的意義,何況冬季二氧化碳濃度較低,雖有上升趨勢,但沒有意義,有些反應是看變因的變化量,有些反應是看變因本身,二氧化碳濃度主要是看變因本身,所以這種題型的設計就顯得意義不大了 <PowerClick><Answer>1</Answer><Option>4</Option><Point>1</Point></Power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