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杭《国学智慧系列》之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 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1 、道德的含义 2 、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 、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 张应杭东方管理智慧 ” 专题讲座之 —— 如何提升领导力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 张 应 杭 浙江大学法学院 / 管理学院 教授 兼: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 MBA 课程讲座教授 & 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MBA 兼职导师
第一单元复习 课前准备:这些内容你还能表述下来吗?回顾一下,课上期待你的表现?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兼: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MBA课程讲座教授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台東縣蘭嶼綠島整體發展綱要計畫 (草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台東縣政府 99年8月4日.
2009年高考语文 《〈论语〉选读》复习指导 沈 波 2009年2月.
毛泽东思想概论.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老子《道德经》导读 第三讲 老子的宇宙哲学观(二).
《论语》精选.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中国式管理” 系列精品课程之一
佛学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兼: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道德形而上学 赵敦华 3月24日.
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 哲学学院 郭齐勇教授
《道德经》智慧 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 ——《道德经》智慧——.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视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兼: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MBA课程讲座教授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禅修--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主讲:史敏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多元文化概論.
数据库使用指南 Nature全文数据库.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Harvard ManageMentor®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日式素雅商务模板 Office2010 and above, click to select the picture, right, Format Picture, fill, or image texture fill, file, select the image to your quest.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毕业论文 答辩模版 The Graduation Thesis Plea of XXX university 答辩人:XXX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张应杭《国学智慧系列》之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一、现代管理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智慧 1、管理学中的“术”与“道” 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术”见长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道”为尊。 这是东方管理智慧的精髓。 2、现代管理学中的“中国智慧热” 中国传统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孔夫子主义(Confucianism)在西方世界的流行是一明证。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3、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 与儒道佛三教合一 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 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管理思想。 事实上,今天西方管理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 儒家强调的“道”是道德: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 道家强调的“道”是自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的“道”是觉悟: 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的过程。

分论之一: 儒家文化 与 现代管理中三大德治原则

张应杭书法作品欣赏之一: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一、儒家发展历程 1、孔孟之道的发展史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 集大成者为孟子。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 集大成者为孟子。 儒家诞生于春秋战国,发展至汉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下成为主导文化。勃兴于唐宋:唐太宗“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曾经带来盛唐气象。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衰弱于明清:“五四”对孔孟之道的全盘否定。 复兴于现代:西方新儒学的兴起和当今中国“国学热”中的儒学热。 2、儒家思想的现代性 孔子“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的主张与共产党“德法并举”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内在契合。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二、儒家德治的三大智慧原则 1、德性立身 孔子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后世儒家称其为“三达德”。 这也是儒家奉行的基本处世之道。孔夫子主义(Confucianism)在华语文化圈以及全球范围的流行证明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在这里倡导的是以德为本的境界。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董仲舒断言:“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春秋繁露·仁义法》) 孟子:“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以人为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管理理念。这一思想最早源于儒家所主张的“仁道”。  这是儒家德治的总原则。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2、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极为推崇和合之道。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孔子对“和”提出了两条具体的原则:一是“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二是“君子和而不流。”(《中庸》)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中庸》断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董仲舒认为:“德莫大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在中国历代的年号中“和”字使用率甚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以和为贵”的文化传承。 这一和合智慧在当今世界也极具普世价值。 这是儒家人际关系方面主张的德治原则。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3、中庸为美 “庸”的文字学意思是以中为用之意。譬如孔子与学生讨论“过”与“不及”两种情形时讲“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的道理。 所以朱熹说:“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朱子语类》卷三十三) 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中庸的五法则:“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儒家文化与德治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子路》) “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不仅孔子论述的五原则。事实上,刚柔、进退、动静、表里、虚实、得失等诸多的关系时都有一个“中道而立”的原则必须遵循。譬如刚柔有度、进退自如、动静皆宜、表里如一、虚实得当、得失自如即是中庸的体现。 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分论之二: 道家文化 与 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自然法则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一、道家发展史的简要考察 1、道家之学的产生 创始人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道法自然”(25章)的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不刻意” (《庄子·刻意篇》)的命题来阐发之。 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 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如果说儒家的圣者孔子属于仁者,那么,道家的圣者老子则是智者的象征。中国古代一直推崇“儒道双修”的境界。 “新道家”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被视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世界三大经典之首”。其英文译本在美国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二、道法自然的三大管理智慧原则 1、自然为本 天道自然,管理亦然:“道法自然”(《老子》25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51章)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1963)。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以张绪通博士( 《道学的管理要旨》,1992)为代表的新道家在美国的影响日渐增大。[The  great Tao University ] 美国的里根总统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经大力推崇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60章)的思想,一时传为美谈。 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原则。

张应杭书法作品欣赏之三: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2、阴阳平衡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老子》42章) 人生亦应如此: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老子》45章) (苏轼加“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二句。)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这是道家的太极思维原则(西方人亦称“太极管理”模式)。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3、虚静柔弱 老子认为自然之本是虚与静的: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 虚比实好:“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老子》3章) 静比动好:“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16章)

道家文化与自然之道 老子以水为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7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8章) 人应该像水那样,“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58章) 虚静柔弱是道家的做人韬略。

分论之三: 佛家文化 与 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觉悟之道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一、佛教的发展 1、创立于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加多。 2、中国化过程 : 汉时传入(白马寺),隋唐时宗派林立:法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以及藏传佛教——喇嘛教等。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禅宗成为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形态。它尤其受知识阶层的信奉。使禅宗弘扬光大的六祖慧能甚至被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 禅宗的最大特点是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1、四大皆空 二、佛家的基本教义与三大修行原则 “空” 即无常。佛家讲“诸行无常”的教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空” 即无常。佛家讲“诸行无常”的教义。 “外四空”:地、水、风、火 。 “内四空”:钱财、权位、家室、子女。 因此,佛门主张“空观大千世界” 。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有“佛书”之誉的《红楼梦》中“好了歌”唱的就是空观这四大物事。 慧能:“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坛经·般若品》) 这是禅修中指向外部世界的觉悟:空观之道。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2、因果报应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教义方面佛祖有两大命题: 其一是“三世轮回是因果”;其二是“怕因不怕果”。 但是,中国禅的教义里更强调现世报:“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 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 欲求佛先求心。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乾隆:“一心一意大慈悲,无染无着;千手千眼观自在,有因有缘。”(五台山菩萨顶) 培养果报之心的柔性管理智慧。 这是禅修智慧中指向为人处世的觉悟:敬畏因果。

佛家禅修的觉悟法门 3、六度修行 其一:“布施”度悭贪——佛门主张“给予的快乐之道”:财布施、法布施、内布施。这是好人缘的修持。 其二:“持戒”度毁犯——佛祖的临终叮咛:“以戒为师”;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中国禅里更主张“心戒”。

张应杭书法作品欣赏之四: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其三:“忍辱”度嗔恨——弥勒和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其四:“精进”度懈怠——晨钟暮鼓的激励;木鱼的象征;台湾的星云和尚“不可自满”的口头禅。

佛家禅修的觉悟法门 其五: “智慧”度愚痴——在佛门智慧又称般若或摩诃般若,主要体现为一种境界或称法门;赵朴初先生有佛门光明心、不生比较心、不动心、安心、放下执著心之五大智慧说(1990) 。 其六:“禅定”度散乱——“禅”为梵文音译,意为静修之意。慧能的解释是:“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坛经·坐禅品》)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茶禅: 为赵州和尚所创。他教谕弟子的口头禅是:“茶禅定,酒乱性。”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 这是禅修智慧中指向人格修为的觉悟: 修淡定心。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茶禅图: 为赵州和尚所创 可 心 以 清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憨山和尚的口头禅: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日日都是好时节!” 这也就是禅宗中“境由心造”的道理。

佛家文化与禅修的觉悟法门 “中国禅”在国外政界与管理层的流行: 禅学大师日本的铃木大拙及其代表作:《禅与心理分析》(与当代西方著名的学者弗罗姆合著)对禅的推崇。英国禅学中心约翰·克鲁克主张“以佛疗心”(1991)。 现代西方社会对中国佛禅教义中人生智慧的发掘已成为一种“显学”。

结 束 语 “道贯古今”。以儒道佛(禅)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理性原则。 结 束 语 “道贯古今”。以儒道佛(禅)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理性原则。 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处世之道和管理智慧,体悟“亦儒亦道亦禅”的圆融境界,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易》说:“既济,未济。”因此,我们的交流告一段落了,但是希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与习却只是一个开始。

推荐本人的相关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3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 《智者慧言:庄子一日一谈》,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老子的智慧与魅力》,台湾智慧大学出版公司,2003年版 《快乐源于心》,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推荐本人新近出的光盘 《东方管理智慧系列》 (3部) 1、《由道而德:儒家的管理智慧》 2、《道法自然:道家的管理智慧》 3、《因觉而悟:禅的管理智慧》   浙江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感谢与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