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基本教义 一、佛教的创立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基本教义 一、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悉达多(名字)·乔答摩(姓氏),生于释迦族,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传教
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大盛,实际居于国教地位。阿育王利用佛教巩固统治,对外扩张,鼓励和派遣大批佛教徒,分北、南两个方向传播佛教。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就根本宗旨而言,全部的 佛教学说,就是论证人们如何 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 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 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 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集谛是指造成时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灭谛是指人生苦难的灭迹、解脱。 道谛是灭除痛苦、获得涅磐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 一.白马驮经:佛陀西来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 一.白马驮经:佛陀西来 公元前二世纪至一世纪,西域大月氏、安息、康居、龟兹、于阗等地,佛教已广为流行,并已出现众多高僧。而此时,连接西域与中国内地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使臣、商旅的驼队,正风尘仆仆,往来不绝。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大月氏来汉的使臣中有佛学经师,明帝的群臣中有人知晓西域“有神”。 公元65年,东汉明帝梦见西方之佛,他兴趣盎然地遣出十数位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佛法。 两年以后,使者归来了,他们用白马给中国人驮回一个陌生的宗教与一个陌生的神。随同白马同来的还有两位深眉高鼻的印度高僧。 白马寺
汉明帝以贵宾之礼接待两位高僧,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为他们修建僧寺。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这座僧寺被命名为白马寺。 东汉末年的社会境况,为佛教的初步传布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帝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加之天灾不断,瘟疫流行,民不聊生。 在这种境遇下,痛感人生悲苦,渴求安宁生活,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而佛教教义正是以人生之苦为最基本的命题。 佛教以普渡众生为宗旨
从两汉到三国两晋时期,佛教的传播活动主要是翻译印度佛经。 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偏重于宗教修持,强调默坐专念);以支谶 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偏 重于教义的研究和宣传, 以论证现实世界是虚幻的)。 这一时期的译师,大 都来自中亚细亚,他们汉 语颇为浅陋,而执译笔传 写的汉人对佛教的教义和 梵文语法,又缺乏必要的 常识,故而只能“听言揣意”。
二.南北朝:中国佛教大流行时代 东晋南北朝是一个血泪横融的时代,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战乱不已。社会各阶层人们普遍有一种“人命若朝露”、“人生若尘露”的“忧生之嗟”。强烈的生命忧患催动人们往四面八方去寻找安身立命之处。 东来的佛教,为人们辟出了精神解脱的新天地。
首先,佛教为人们树立了大慈大悲,能把人们从现实危难与苦痛中解救出来的威力无边的“救世主”,这便是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佛、阿弥陀佛等菩萨、佛。
佛教向中国社会奉献出它解除“忧生之患”的第二件法宝,这就是“轮回”说。 “轮回”说以为,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却不灭。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来生的形象与命运则由“善恶报应”的原则支配,“此生行善,来生受报”,“此生作恶,来生必受殃”。
在北魏帝王的推动下,北魏都城洛阳,城中佛寺竟达一千三百六十七座,一些小小的里坊,也建置起十所佛寺。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的永宁寺规模宏大,其 僧房楼观达一千余间, 寺中心有九层方形木 塔一座,高四十余丈, 与埃及金字塔、法国 特拉斯主教堂不相上 下。
这一期的译师中印度人占半数,佛书翻译也颇有系统。 其译文的准确、选择经论的见识,翻译的技巧均较前期大有进步。 在此基础上,众多佛教学派如涅槃、成实、三论、毗昙、地论、摄论、楞伽等派先后确立。 佛教已跻身于中国文化系统,成为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的一支意识形态。
三、隋唐佛教概况 1.唐朝佛教的鼎盛局面 唐王朝大力支持佛教 唐朝的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同时在思想领域里,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以调和三教的矛盾,以发挥它们各自的社会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并不相信佛教,可他却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植。
寺院经济的空前发达 当时的佛教寺院垄断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拥有庄园、当铺和奴婢,享有免税和免役的特权。 唐武宗废佛时,曾“收膏腴上田数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佛学研究的空前繁荣 唐代佛教在南北朝众多的佛教学派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佛教宗派。各宗派之间具有强烈的排它性,它们互相纷争又互相吸取,共同促进着佛学的昌盛繁荣。 在隋唐主要流行的宗派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法相宗、密宗、律宗等。
每一宗派都有自己崇奉的经典。 各派还对佛教经典都做出综合的评价,这就是所谓“判教”。 各宗派又都自立门户,为自己安排了祖师,并编制了一个教理传授的系统,一代一代相传下来,这就是所谓“法嗣”。
不仅佛教各宗派之间互相吸取互相补充,而且还大量地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道教思想中吸取养料,以发展自己的教义,使佛教进一步地中国化,使儒、佛、道三教进一步圆融合流,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印度的隋唐佛教诸宗派的佛学思想体系,大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中国的禅宗最为突出,它可称之为佛教中国化的典范,是我国佛教中国化(或称本土化)圆满成熟的标志。它在我国历史上影响亦最大。
2、中国佛教几大宗派 天台宗 天台宗是创立较早的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奉龙树为初祖,真正的创宗者则是天台智顗(Yi,安静)(538—597),又号智者大师。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 浙江天台山寺庙
华严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教典,三祖法藏(643-712)对其学说有所发展,并且在政治上得到武则天的信任与支持,使华严宗盛极一时,成为与天台、唯识等宗并立的大宗,因此后世又将法藏称为此宗的实际创立者。
唯识宗 唯识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由玄奘(600—664)开创,其弟子窥基(632一682)继承,在学说上主要继承印度大乘瑜伽行学派,以传持比较纯正的印度佛学而著称。
净土宗 创宗者为唐代僧人道绰与善导。此宗以信仰“西方净土”而得名,追求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禅 宗 慧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慧能生平与事迹 禅 宗 慧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慧能生平与事迹 慧能(638——713),又作惠能。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俗姓卢,广东新兴人。
慧能的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靠卖柴为生。一天,慧能去集市卖柴,听到客店里有人诵读《金刚经》,慧能听后,忽有所悟,便问诵经人:“此经从何处得来?”诵经人答:“从蕲州黄梅弘忍禅师处得来。”于是决定前去湖北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来到黄梅,在那里做行者,从事寺院里的担水、舂米等杂务。八个月以后,弘忍欲物色继承人,让门下弟子各写一偈,以试证悟高下。
当时弘忍的弟子中学业最好、声望最高的神秀上座,先作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此偈深得众僧赞许 。 慧能听到后,认为神秀尚未见性,于是亦作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慧能的偈得到弘忍的赞赏,并得到了弘忍的衣钵传授。
大约16年后,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开讲《涅槃经》,慧能出示弘忍所传法衣,公开了自己的嫡传身份。于是慧能在法性寺正式剃发出家。两个月后,慧能开始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升座讲法。 慧能移住曹溪宝林寺。在那里,慧能教授徒弟,宣讲禅法 。盛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主张。
慧能认为,人的“心”、“性”即为佛性,因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他说,人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自性常清净”;“佛性常清净”。他所谓的清净,是指那种除去了烦恼、痴迷染污而达至的纯真、清洁、寂静的状态。他认为,人的本性、本心本来就没有烦恼、迷妄,因此可以说人的本性也就是佛性。 一方面,本性清净即是性空。 另一方面,清净的真性、佛性又是能含万法、本自具足的。
慧能虽然强调众生自性清净,本自具足,但这是从本性上、从成佛的可能性上来说的。实际上,现实的人与佛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觉与不觉。 众生虽然本性是佛,但由于心迷,不能自悟,所以舍本逐末,遗失本来,这就是为什么众生只能是现实的众生而不是现实的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个人的心中。“自心”不觉悟,即使终日念经、拜佛、坐禅、布施也是凡人。 解脱成佛,还必须依法修行,以求去迷转悟,返本归真。
慧能提出的具体修行方法 (1)无念为宗。 “无念”,就是去除人们的执著,使心灵达到自由自在、通达无碍的解脱境界,而并不是要人停止任何意念活动。 眼看到美色时,心不住在美色上,不是闭眼不看它,这就叫“无住”。 心受外境的影响,追求形色声味,念念不忘相,必然无限烦恼,这就是地狱。 净土(指佛国)即在自身之中,在一念之间,不在天上什么地方。 达摩坐禅图
(2)定慧等学。 慧能反对以前禅法中割裂定、慧的做法,主张定慧一致。 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 这种“定慧等”的主张,实际上是抬高慧而贬低旧有意义上的禅定,提倡一种活泼的、不拘形式的、自由自在的新禅法。
(3)顿悟成佛。 慧能的新禅法就是“顿悟成佛”,就是“识心见性”。“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强调只要一念觉悟,即可顿入佛地。
3.慧能的禅学思想的影响 慧能的禅学思想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伟大革命。 禅,梵语为禅那,意思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同的修行方法。佛教也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打坐静虑,使心中任何念头都不发作,最后进入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佛教认为,得到这种精神境界,死后便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
从达磨到弘忍的神学,都讲禅定、读经,认为人生来就有“清净心”(即佛性),如太阳一样,只是被乌云遮蔽,显露不出来,只要通过禅定等修行功夫,断去情欲和烦恼,“本心”便显现出来了。他们都注重“渐修”,即不断地修炼,甚至累世的修行。
慧能所创建的南派禅宗,与此不同。它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讲坐禅,主张专靠精神的领悟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说。所谓“顿悟”,是说凭自己本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 在慧能一派看来,执着于念经、拜佛、坐禅都妨碍领悟佛理。 六祖在自性自悟的基础上说明顿悟的意义。禅宗的顿悟不同于道生的顿悟。道生的顿悟须以漫长的渐修为基础,强调的是成佛之难;禅宗的顿悟则是当下成佛,强调的是成佛之易。
六祖的“自性是佛”说显示了佛教本来的重视自由自在、反对迷信权威的精神,又与中土固有的强调自我担荷的责任感结合在一起,从而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行一时。
‘“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这就是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万事万物皆随人心而生灭的思想。这里的“心”似有本心(本性)和生灭之心的两种区别。前者本心是成佛的基础,也即是佛性。后者生灭之心,能生灭万法,是万事万物的基础。 据说,慧能得到衣钵后,南行传法,到广州法性寺时,见二僧争论风吹旖(寺院挂的一种旗子)动问题。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旖动,争论不休。慧能向前说:“不是风动,不是旖动,仁者(指僧徒)心动。”
神会在慧能禅法成为禅宗正统中的贡献 神会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菏泽宗的创立者。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30岁时,至荆州玉泉寺从神秀大师学习禅法。三年以后,到曹溪随慧能禅师学习,侍从慧能多年,尽得慧能禅法之精奥。 神会一生,大力弘扬慧能所开创的南宗禅,由于他的努力,使慧能禅法得以盛行于天下,并逐渐替代整个禅宗。
3.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趋势 隋唐的儒学家们,从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的根本利益出发,掀起了儒学的复兴运动,力排佛老(道教)思想,以恢复儒学昔日的盛势。 然而与佛教的心性学说相比,儒家的哲学就显得十分贫乏。因此,为了提高儒家的地位,发展儒家学说,就必须吸取佛、道两教的哲学思想,以充实儒家自己的心性论和宇宙论的哲学思想。 中国佛教最关心人的心性问题
外来的佛教要在中国 得到发展,就必须与我 国的正统思想——儒家 思想相适应,因此佛道 两教除了坚持自己的出 世主义的宗教世界观之 外,还必须大力吸取儒 家的伦理政治思想,容 纳儒家的忠孝、仁爱等 思想,以调和与儒家的 矛盾,以便与整个我国 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相 适应。
因此佛道两教与儒家学说之间,既有着排斥纷争的一面,亦有着互相吸取、互相补充融合的一面。至于佛道两教之间,由于两者都是宗教,在宗教教义和理论方面,自然可以互相效仿、互相吸收、取长补短。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一、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1.伦理纲常之争 伦理纲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内核,它不仅构成中国政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一、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1.伦理纲常之争 伦理纲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内核,它不仅构成中国政 治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成 为各类文化观念的出发点, 然而,佛教在这一重要的问 题上,却“无君无父”,表现 出一种逆反性,与儒家忠孝 伦理观念发生根本性冲突。
在中国伦理观念中,“孝”至为关键。“孝”的根本原则是“善事父母。” 子女必须珍借自己的发肤。子女还必须努力繁衍后代,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是,佛教徒出家要剃除须发,又受“不邪淫”之戒,不得婚配。更要宣称将自己的身心性命皈依佛、法、僧三宝,如此宗教趋向,当然为信守孝道的儒教文化所不容。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在“忠”这一敏感观念上也激烈展开。 根据儒家观念,“孝”与“忠”统一不可分离,“孝”为内核,“忠”为“孝”的放大。 然而,佛教却有“不敬王者”的传统。东晋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从各个方面论证佛教徒应置身王法之外。 东晋成帝诏令“沙门应尽敬王者”,安帝时太尉桓玄又重申沙门应敬王者。
2.夷夏之辨 佛教不仅因其违背伦理纲常,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而且因其文化的外来性,遭到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强有力排拒。 本土文化从“夷夏之大防”的立场向佛教发动攻击,在佛教传来不久的汉代便已见端倪。 若干学者注意从民族性的角度来分析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不受容。
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佛教,还受到中国本土无神论思想的挑战。 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中,儒家自然扮演维护正宗文化的主力军角色,而道教则给予儒家强有力的支持 。 至北魏太武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积极策动反佛,而太武帝为把自己的胡人政权改扮成华夏正统的形象,竟杀戮沙门,扬道灭佛,造成中国文化史上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流血冲突。其后的北周武帝毁佛与唐武宗灭佛,也与道士的策动有大干系。
二、佛教的中国化 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强大抗拒力面前,佛教文化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 即积极依附、融合 本土文化思潮,改 变自身面貌,以适 应中华文化的生态 环境。
佛教的自我调适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 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 佛教学者们不仅在教理上附会玄学,而且在生活风貌上也模拟魏晋名士风度 。
佛教不仅在义理上积极附会、迎合士人好习,而且在民俗信仰佛教上也积极依附中国民间习俗。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而六朝时期的唱导经师颇注意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
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印度佛教众生平等的理论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显然是不合谐的音符。于是,佛教学者积极译出或制造出颇为丰富的与“孝”有关的经典。
第四节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哲学 佛理的研讨促进了 中国人逻辑思维的发展。 隋唐各派佛教学者多讲 心性之学,是佛教对中 第四节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哲学 佛理的研讨促进了 中国人逻辑思维的发展。 隋唐各派佛教学者多讲 心性之学,是佛教对中 国古代哲学的最大理论 贡献。禅宗强调自悟成 佛,把心性论和成佛论 结合起来,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文学艺术 从魏晋的玄言诗到 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 诗到宋词,中国的文学 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艺 术的深刻影响。王维被 称为“诗佛”。小说的故 事来源、体裁和构思也 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二、文学艺术 从魏晋的玄言诗到 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 诗到宋词,中国的文学 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艺 术的深刻影响。王维被 称为“诗佛”。小说的故 事来源、体裁和构思也 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佛寺建筑宏伟庄严,精美华丽;佛教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佛教的绘画和音乐形成了“远、虚、淡、静的独特风格。
三、语言学 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语言来源于佛教语言。如“自由、平等、绝对、相对、有限、无限”等。 佛教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刹那、觉悟、境界、实际”等都是佛学词汇。成语更多。 梵文语法和字母促进了音韵学的发展,我们的“四声”(平上去入)受佛教影响创立。
四、社会民俗 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 人死要念经超度亡魂。依附佛教,民 间还定期举行很多盛大的节日和法会, 如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节(浴佛节)、 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农历十二 月初八成道节(腊八节)等。佛教的 许多思想和观念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 灵深处,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