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略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佛教、佛学和佛教哲学漫谈 主讲人 陈全新 湖北医药学院思政部 电话: QQ: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佛教.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一、关于课程的参考书目 二、关于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 三、关于课程的考试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华严宗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四节.禅宗的哲学思想
佛学思想.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宗教旅游文化 ——佛教.
佛教概说之二 东亚佛教 李海涛 主讲.
释伽牟尼佛.
两晋与南朝.
修学佛法 的真实利益 施文敏,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信息化部总经理 2012年5月1日,广州,学友聚会讲稿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释教三字经注释 唐思鹏.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介 第二节 佛 教 第三节 道 教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基督教.
第三章 中国的佛教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产生 “宗教”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佛弟子之言为“宗”。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门课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九章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糖尿病流行病学.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3 汉地佛教 任务二 佛 教 主题二 中国四大宗教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 伊春职业学院 主讲人:李晓伊.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文化学家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 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萨”、道教中的“神仙”。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十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中國佛教史(通選) 地點:理教113 時間:周一 12:30-2:30 教師:周學農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Unit title: 假期 – Holiday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这是什么? zhè shì shénme?.
更多精彩,让PPT飞起来丨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禅修--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主讲:史敏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Seminar 【Speaker】 LEI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Seminar 【Speaker】 Lisa Cameron , Associate professor,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opic】 Propensities to Engage in and Punish Corrupt Behavior: Experimental.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ARM裸机第一部分-ARM那些你得知道的事
日式素雅商务模板 Office2010 and above, click to select the picture, right, Format Picture, fill, or image texture fill, file, select the image to your quest.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Seminar 【Speaker】 Janet Currie, Professor of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佛教之開展與現代佛教 丘中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章 佛教哲学大略 基本参考书: 黄心川著《印度佛教哲学》 梁漱溟《印度哲学概论》见《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1961年,吕瀓先生受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委托,举办了一次为期五年的佛学班,该班的讲稿之一就是《印度佛学源流略讲》讲解很详细,是学习佛教哲学的参考书。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先生的《佛教哲学》解释了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命题,是学习佛教哲学的很好的入门参考书。 熊十力《佛教名相通释》可以看看。 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姨母养大。妻子觉善王女儿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 释迦是种姓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是“释迦族的圣人”

29岁离开家庭 六年苦行 35岁开悟 传法45年,80岁涅槃

悉达多降生人间

阿私陀太子占相

举世无上的宫殿

六年苦行修道

菩提树下成道

佛陀初转法轮

佛陀弟子千余人

菩提树下涅磐

第二节 佛学、史料和分期 指包括教主、教义和教徒组织、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 三宝:佛、法、僧

史料。 巴利文体系:前3-2世纪传入缅甸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我国云南、巴基斯坦。属于小乘上座部。 汉语体系:公元前后中国西域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家。大藏经(971-1923)年间有17次刻本。 藏语体系:我国藏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和尼泊尔、锡金、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和印度北部等地。

分期: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哲学时期(前4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中叶);大乘佛教哲学时期(公元一世纪中叶-公元七世纪)密教时期(7-12世纪)。

第三节 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 第三节 原始佛教哲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前4世纪中叶 原始佛学时期是指佛本人及其三四代后所传承的学说历史时期。 公元前530年-前370年 主要依据是经和律

经 北传叫做阿含,南传叫做“尼柯耶”。 主要的四部是: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 律的基本内容是戒条,后来附上缘起故事的广释、诸事及附注,共有三部分。

经的形式 以“偈颂”为中心,附带着有了“缘起”,随之又发展了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对法,对 “偈颂”的解释。 (1)议论。对佛说进行解释。 (2)本母。提示全文要点。 (3)抉择。一般由一到十排列。

佛灭度之后,有一次佛说的结集。主持人是迦叶。一个人背诵,大家审定。 长阿含:篇幅大,针对六师外道。 中阿含:大小适中,便于深入学习。 杂阿含:讲禅定。主要对内。 增一阿含:广泛宣传。

原始佛学要点: 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传说。 1、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身口意),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四谛: 染(苦集) 净(灭道) 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

3、五蕴 色 受 想 行 识

4、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生-老死

5、三相或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第四节 部派佛学(前370-150) 从戒律到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歧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

大众部的基本思想 1、佛“一说”,而不是“分别说” 2、心性本净——境界净;非本来净和本来染。

大小乘 1、佛和阿罗汉 2、概念实在和法性皆空 3、出家和在家,个人自了还是救世普渡

第五节 初期大乘佛学(50-400) 般若类经典:性空幻有 《宝集经》类:根本中道正观 《华严经》类:三界唯心;华严世界;众生均可成佛。 《法华经》:譬喻化城;会三归一。

第六节 中期大乘佛学(5-6世纪) 涅槃经类: 法身、化身、报身、应身 一阐提皆可成佛 佛性如来藏

胜鬗经类:自性清净心 唯识类经典: 八识;色、受、想、行、识、末那、阿赖耶识 三自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略史

汉皇帝 -以司马迁的《史记》和《汉书》和《后汉书》为根据。 高祖-孝惠-孝文-孝景-孝武-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光武-显宗孝明帝-肃宗孝章帝-孝和、孝殇帝-孝安帝-孝顺、孝冲、孝质帝-孝桓帝-孝灵帝-孝献帝

汉代中国思想界 三种思潮: 儒 释 道 儒 释 道

第一节 汉代佛学 参考资料: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2、1961年,吕瀓《中国佛教哲学源流略讲》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4、【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史》、《佛教哲学》 6、赖永海:《中国佛性论》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可参考《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略。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特点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之一 永平求法。 汉明帝永平年中,遣使往西域求法,是为我国向所公认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东汉末年牟子作《理惑论》对此有所说明: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四十二章经》)

二、汉代佛学的总特征: 佛教、佛法与佛学 (一)戒定慧三学初具规模,宗教特征较为明显;(二)主要由西域传入,具有一定的城市化特征;(三)儒释道的思想格局初步显现。

《劝善经》

戒定慧三学初具规模 格义学阶段:格义就是量度(格)经文、正名义理,也就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比附和说明印度佛教经典及其思想,由此形成格义式哲学。汉-三国-两晋均是如此。 佛陀祭祀——佛即帝王、神仙; 戒律:沙门二百五十戒,剃头发、披赤布等等; 禅定方面:等同于守一和清净无为。强调不净观(观)和持息念(止)。安般守意:用数念气息出入的方法守持意念、专心一境,从而达到宁静的境界。 慧学和理论方面:神灵不灭、因果报应、去欲去奢、仁慈好施等。

城市化特征 主要由西域传入;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土,流行于民间;集中在洛阳等城市;上流社会兼及佛教朝廷下层官员形成了一个居士群体,文人学士偶尔涉及,总体上处于被讥毁的状态。

儒释道关系 释与道: (1)三界概念。欲界是指受欲望支配的生物的住处,有六道;色界有光无重量的物质身体的生命的世界;无色界是既无欲望有无形体的生存者居住的住所。 (2)承负说。祖宗善恶行为引起的后果由子孙承担。 (3)老子出生九龙吐水的瑞相说。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1)经典教条问题; (2)夷夏之辨; (3)礼的经与权变; (4)因果报应和轮回。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格义学: 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文,正明义理,也就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经典及其思想,由此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哲学,后面所讲则是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六家七宗: 本无宗——道安。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竺法深、竺法汰。心、境二本无,本体空无、静寂。 即色——支道林,色不自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色即是空。 识含——于法开。三界为梦,是惑识;觉则以空为真。 幻化——道一。神不空,俗谛为幻化。 心无——支愍度。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缘会——色空。

(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

慧远哲学 法性实在论 三报论和沙门不敬王者论 念佛禅

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越。《存在与时间》、《金刚经》马克思。 僧肇哲学 一、不真空论 二、物不迁论 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越。《存在与时间》、《金刚经》马克思。 三、般若无知论

4、形成了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律学、禅学。 (三)南北朝佛教哲学 4、形成了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律学、禅学。 5、中国著述蓬勃发展。 1、政治化进程加快。 2、外国人来华和外出求法运动蓬勃发展。 3、佛经的全面翻译。

第三节 隋唐佛学

一、三论宗 传承:文殊师利菩萨——鸠摩罗什:道生一系;僧肇——吉藏(549-623) 所宗印度经典:龙树(3-4世纪)著:《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 基本理论:二谛八不中道说。

二、净土宗 传承:汉魏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两晋时期流行于社会。慧远在唐宋被奉为中国净土宗初祖。昙鸾对净土宗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创宗者为唐代僧人道绰和善导。十二世纪末,日本僧人源空创立日本净土宗。 经典:三经一论:《阿弥托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论》《往生论》 理论:他力易行道;观想念佛到口念。

三、天台宗 传承:龙树-慧思、慧文-智顗-灌顶-鉴真-湛然。 一心三观 止观 性具说 一念三千

四、唯识宗 传承:世亲、护法等——玄奘-窥基。 经典:世亲:《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要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万法唯识 转识成智

五、华严宗 传承:智俨(公元602-668)、法藏(贤首)(公元643-712) 圆融无碍。

六、禅宗 心性论 禅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