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受虐兒童 精神與心理評估 上善心理 羅秋怡院長
羅 秋 怡 院長 衛生局立案 上善心理治療所 成立於民國97年 台南市林森路3段77號2樓 06-2375555 羅 秋 怡 院長 學歷:美國賓州大學UPENN兒童心理發展碩士 經歷:馬偕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執業17年 國立台南大學/南台科技大學講師 政大、輔大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實習督導 現任:台南縣市三十所學校、各大基金會、政府機構、 台南地方法院特約心理師 衛生局立案 上善心理治療所 成立於民國97年 台南市林森路3段77號2樓 06-2375555 2
特約機構:台南市數十所學校、各大社福單位基金會、政府機構、台南地方法院、台灣高鐵、奇美電子等產業界
危機 根據兒童局統計,近年來兒童因家庭壓力而增加疏忽家暴等被虐的機會,其中施暴者以父母及照顧者佔8成以上 其中又有2成為家庭處於貧窮、父母失業狀態 一成左右家長有酗酒藥物濫用等問題,兒童因此被暴露在高風險中。
中年失業與自殺率、精神病院入院率,健康惡化有關。 三十五歲至五十四歲的男性及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的女性,對於經濟衰退的心理適應最為脆弱。
疏忽虐待對兒童身心的影響 可能發生的症狀與將來的發展
創傷受虐兒童的隱憂 成長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 會永遠不利嗎?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病態發展的基本概念 連續vs.不連續 發展途徑 單因/多因 危險因子vs. 保護因子 共病comorbidity 彈性復原與脆弱性 各影響力的互動
目睹暴力、創傷與大腦的關連
虐待對大腦發展有4大不利: 邊緣系統的易激怒 左腦會發育不良,甚至停止發展 左、右腦的整合不良 小腦蚓部不正常 邊緣系統則是由大腦邊區﹑下丘腦和腦垂體等三個部份共同構成。 邊緣系統是我們「情緒的大腦」,控制最基本的情緒,研究發現受虐兒有著不正常的腦波,很像是顳葉癲癇病人的腦波。 左腦會發育不良,甚至停止發展 左、右腦的整合不良 小腦蚓部不正常
語言暴力讓大腦整合變差 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神經的連接,影響大腦的發展和功能。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Martin Teicher比較了51名受虐兒和97名正常兒童的大腦,發現受虐兒連接兩個腦半球的腁胝體顯著的小,他認為這影響了左、右腦的整合,使受虐兒的情緒會突然改變。
忽略及創傷都會增加可體松的分泌,但減少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這會影響大腦中海馬迴、杏仁核和藍斑上神經傳導物質受體數量,這些地方是調節大腦恐懼和焦慮的地方,因此他們認為受虐所引起的緊張與壓力,會激發一些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同時也會抑制另一些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所以受虐的經驗會改變或塑造大腦,使個體對惡劣環境快速做出異常的反應。 資料來源:洪蘭,大腦與行為,關渡講座
有利的因素/保護的因子1 孩子本身─ 1. 氣質良好 2. 情緒調節能力佳 3. 早期發展出因應能力 4. 有效的溝通
發展的里程 情緒1 階段I/出生~8個月: 參與注意(Engagement, joint attention) 會表達不舒服或愉快,如大聲笑 發展的里程 情緒1 階段I/出生~8個月: 參與注意(Engagement, joint attention) 會表達不舒服或愉快,如大聲笑 對父母親反應較多,不注意他會不高興,玩具掉了他會不高興。
發展的里程 情緒2 階段II/6~18個月 學習表達自己,了解別人,有互動,交換訊息 對陌生人有反應,有分離焦慮,有生氣的表達。
發展的里程 情緒3 階段III/18~36個月 對行為賦予意義,想像、象徵的概念(Share meaning, pretend play, symbolic concept) 有時愛唱反調,愛現
早期理論強調生理需要的滿足,是嬰兒依附感的發展以及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的基礎。 1958年哈瑞及瑪格麗特‧哈洛(Harry and Margaret Harlow)證明,除了足夠的餵食外,還有更多依附感行為。他們將小猴子養在有兩位不同的代理母親的籠子內。一位「母親」是以柔軟有絨線的布覆蓋;另一位由鐵網組成,且有餵食裝置。小猴子不會花很多時間跟餵他的鐵網代理母親在一起,反而親近根本不餵他的布質代理母親。
分離焦慮的發展與物體恆存的概念有關 三個月:能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 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附關係,安全感的來源 分離焦慮逐漸地減輕─ 兩歲: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 三歲:開始與其他人互動 上學後,可能又將引發另一波的分離焦慮
有利的因素/保護的因子2 家庭 關係密切,照顧,教養 社區 資源,安全 ● 支持照護系統
不利的因素/危險因子1 生理─遺傳,感染,神經損傷,代謝異常,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異常,先天畸形,難產,早產,低出生體重,母親產前用藥/煙/酒/毒品,中毒(鉛、一氧化碳),困難型氣質
不利的因素/危險因子2 文化:刺激不足,多文化,外籍婚姻家庭 與照顧者關係:受虐,忽視,頻換照顧者,不fit,依附關係品質欠佳,憂鬱母親的親子關係
不利的因素/危險因子3 家庭變動,家庭壓力 社區環境貧乏,危險區域 醫療照護環境差
婚姻暴力對目睹兒童影響及其影程度的危險與保護因子 童伊迪,沈瓊桃,2005,台大社工學刊第11期136頁 婚姻暴力對目睹兒童影響及其影程度的危險與保護因子 童伊迪,沈瓊桃,2005,台大社工學刊第11期136頁 影響 中介便項 保護因子 行為/情緒反應 內向性行為問題 外向性行為問題 社會能力問題 兒童因素 年紀 目睹種類 目睹次數:一次vs.多次 目睹社區暴力的程度 目睹大眾傳媒暴力的程度 最近一次目睹暴力行為的時間 小孩的性情 智力 人際技巧 情緒與解決問題的技巧 小孩對婚暴事件的解釋 小孩的安全知識 認知功能 學業困難 認同暴力 問題解決技巧較差 生理功能 身體不適 發展遲緩 家庭因素 正向的家長或家庭支持 無多重受害的歷史 母親的情緒支持 親戚的角色 長期的行為與情緒功能 憂鬱 /低自尊 人際技巧較差 暴力代間循環 成人的犯罪行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婚暴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性 藥物與酒精濫用 單親家庭 貧窮 文化因素 社區因素 社區的庇護所 學校的干預方案
創傷 類型 例子 重大事故 汽車、飛機、船、工業的意外事件 天然災害 龍捲風、颶風、颱風、洪水、地震 犯罪事件 身體遭攻擊、射傷、刺傷,或被搶劫、被槍指著 軍事方面 戰爭 性侵害 被強暴或被企圖強暴 兒童的性侵害 亂倫、被強暴、與成人或年紀較長者有性接觸 兒童受到身體上的傷害或被忽視 被毆打、燒傷、監禁、受飢餓 人質、禁錮、拷問 被綁架、受到恐怖份子的攻擊、被拷問、戰俘、被監禁或在集中營成為難民 目擊創傷事件 目睹槍擊、暴力事件或無法預期的死亡
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是無力感所導致的一種痛苦,心理創傷的共同要素是一種強烈的恐懼、無助、失控和毀滅威脅的感覺。
依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Ⅳ) 衡鑑準則,當一個人親身經歷或目睹到一種極大的創傷,特別是威脅到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小孩比較容易出現混亂與激動的行為),倘使個人之創傷後反應持續有診斷準則之症狀,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在精神醫學診斷上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一般持續時間少於三個月稱為急性,超過三個月稱為慢性,若是症狀出現在創傷後六個月後才出現稱為Delayed onset(晚發型的PTSD) 如果持續時間不足一個月則診斷為Acute stress disorder(急性壓力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壓力事件:威脅到生命、個人整體性,如地震、車禍、強暴、受虐,目睹恐怖事件 症狀:flashbacks、與現實的脫離、麻木、過度警覺、逃避壓力環境及活動、焦慮、憂鬱、躁動注意力不集中、罪惡感、失去未來感 30-50%的兒童會在單一事件下發生PTSD,可能持續數月 延宕反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主要症狀 主要症狀 例子 再次經驗創傷事件的感覺 1.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 2.情境再現(Flashbacks) 3.夢見創傷事件或其他的恐怖事件 4.當回想到創傷事件時易引發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 逃避 1.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覺 2.回憶重要事件有困難 情緒麻木 1.對事物失去興趣 2.對人產生疏離感 3.情緒反應侷限 4.對未來悲觀與失去未來感 警覺性增加 1.睡眠困難 2.易被激怒 3.專注困難 4.過度警覺 5.驚嚇反應強烈
PTSD長期的後果 生理後果 神經生理反應 (改變腦波的活動,腦部結構改變、功能的改變如記憶、害怕的反應等) 生理心理改變(交感神經系統過度反應,驚嚇反應升高,睡眠障礙,增加神經賀爾蒙的改變造成壓力反應增高與憂鬱的機會) 身體不適的症狀通常都被處以症狀治療,其實都有可能是PTSD的指標如(頭痛、胃痛或者消化系統不適、免疫系統問題、氣喘、頭暈、胸痛、慢性疼痛或者肌筋膜炎)
心理後果 憂鬱(重度憂鬱症或長期憂鬱) 其他的焦慮疾病(如恐懼、恐慌或社交焦慮) 偏差行為 解離症狀(從現實的環境脫離“splitting off”,將自己分成好幾部分) 飲食疾病(厭食與暴食)
社交後果 人際關係問題 低自尊與自信心 酒精與藥物濫用 就業問題 無家可歸 法律問題 自傷行為 藥物濫用 自殺企圖 危險性行為導致無節制的懷孕、性病與愛滋病 毫不在意的魯莽駕駛
一般兒童的發展任務,及傷害可能的影響: 1 歲 2 歲 3 歲 一般兒童的發展任務 依附需求 安全感 信任感 自我發展 社會性 自主獨立探索 大小便訓練 常規的接受 熟練運用自己的身體 自我發展 社會性 傷害可能的影響 物體恆常概念 語言發展 不會使用安撫玩具 非語言溝通 聯合注意力 身體受傷 運動發展遲緩 對照顧者的看法兩極化 分離焦慮過強 注意力短暫活動量高 攻擊性強唱反調 自我認同不佳 認同攻擊性的父母 隔離自己的感覺一味的取悅父母 羞愧 感過度警戒 自我防衛
一般兒童的發展任務,及傷害可能的影響 3~6歲 發展的特質 目睹暴力可能產生的影響 以非暴力方式表達情緒 看到與被教的訊息是衝突的 情感依賴 害怕被傷害,易幻想,著迷英雄超人可以解救自己 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 將暴力的發生怪罪自己 性別角色學習 對性別角色的學習窄化 學習獨立 安全感被破壞、不安、難以探索環境、壓抑、退化、遲緩、過度尋求安全感、拒學
一般兒童的發展任務,及傷害可能的影響 6~12歲 發展的特質 目睹暴力可能產生的影響 察覺他人及自我的情緒 情緒發展為負向情緒 有是非對錯的道德發展 僵化、偏激、固執取巧、逃避被責怪的認知思考 人際發展 不相信他人正面評價 學校發展 學習能力降低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偏負面
一般兒童的發展任務,及傷害可能的影響 12~18歲(青春期) 發展的特質 目睹暴力可能產生的影響 自主權 爭取自主權,與加害人對立,關係更惡化 同儕認同 亦與負面同儕團結,尋求偏差團體的認同及歸屬感 異性關係 有困難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以為性等於親密
創傷使智力及閱讀能力降低 孩童暴露在暴力環境中,有90%以上的孩童智力測驗降低7.5分(半個標準差),閱讀能力測驗降低9.8分(0.66個標準差) Violence exposure, trauma, and IQ and/or reading deficits among urban children. Delaney-Black V,等人2002年的研究
情緒障礙 民國87年教育部所提出的嚴重情緒障礙之定義 指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其障礙並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情緒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具有下列一下或以上的特徵: 無能力學習,非因智力、知覺或健康的因素來解釋 無法與同儕和老師建立活維持滿意的人際關係 在一般的情境下,表現不適當的行為或感覺 普遍的表現出不快樂或沮喪的情緒 可能伴隨生理症狀或害怕的傾向,此傾向與個人或學校問題有關 (1997,美國殘障教育法)
症狀及問題的面向 向內internalizing 情緒與社會疾患 人際問題 向外externalizing 行為疾患
向內Internalizing1 焦慮 憂鬱 畏懼 強迫儀式化行為 拒學 分離焦慮 身體抱怨多 適應困難 過度警醒 逃避創傷場景 退縮 尿床 吸咬手指 拔頭髮 口吃 發呆恍神
憂鬱症狀 感覺悲傷、沒希望、沒價值、內疚、無助感 胃口改變、對喜歡的活動不再感到興趣、 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 沒有力氣、疲累、失去自信 無法集中注意力 睡眠形態改變 功課突然退步 坐立不安(像是扭手、拉頭髮、摸衣服等)
憂鬱症狀 身體動作突然變慢 講話音調變單調 變得沈默不語 無法解釋地情緒激躁、亂罵人或抱怨 突然變得有攻擊性、拒絕合作、有反社會行為 開始使用酒精或其它成癮性物質 不停地抱怨身體某部位疼痛不適,卻又找不到病因 無法解釋地常常哭泣、常常顯得很害怕或緊張等
自責 無力感 無助 失落 背叛 信任感被破壞 身體破碎感 被標籤污化 罪惡感 羞恥 依附問題
兒童與青少年不易診斷憂鬱 不易陳述主觀感覺 利用行為的改變表達感受 非直接溝通 父母與孩童的陳述常不一致 焦慮與憂鬱之共病與分界
常見外向型偏差行為 逃家 蹺課-中輟 犯法 破壞 物質濫用 飆車 攻擊 打架 偷竊 頂撞 對立 說謊 挑逗色情化
性方面的影響 害怕身體的接觸,對性恐慌與嫌惡 器官損傷 過度性化、有性焦慮或過於沉迷性 性別認同困擾 親密關係或婚姻關係可能有障礙 性愛分辨困難 若被同性侵害,可能成為同性戀者 不信任異性,害怕親密關係及性關係 性冷感 雜交或交往對象多
看不到的傷 民國九十二年度家庭暴力案數共42,409件 其中有31,929件是屬於婚姻暴力 統計資料估計國內可能至少有三萬個家庭中的兒童目睹婚姻暴力(內政部 2005) 子女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與疏忽是沒有婚暴家庭的2至3倍。 目睹婚姻暴力的子女成為婚姻暴力防治計劃中被忽略遺忘或無力關照的隱性案主
目睹家暴兒童受傷警訊教師檢核表 (96年善牧基金會,羅秋怡)
目睹兒童分成十類 Holden (2003) 目睹胎兒(exposed prenatally): 指懷孕的母親受到婚暴,並進而對腹中的胎兒造成影響。 介入(intervenes): 指嘗試用言語或肢體阻止暴力進行的兒童。 3. 受害(victimized): 指在父母衝突中,亦受到言語或肢體傷害的兒童。 參與(participates): 指兒童自願或被強迫加入父母的戰局之中。 親眼目睹(eyewitness): 兒童直接看到暴力攻擊行為。
6. 親耳聽到(overhears): 兒童沒有看到但聽到吼叫、哭喊、威脅、物品破物品破聲等 7. 觀察到暴力的後果(observes the initial effects): 例如看到瘀傷、警察、救護車、毀壞傢俱、緊張氣氛等 8. 經驗到暴力的後果(experiences the aftermath): 例如母親的憂鬱症、父母教養方式的改變、與父親分離、搬遷等。 9. 聽說(hears about it): 聽母親或親友訴說家暴事件。 10. 不知情(ostensibly unaware): 暴力發生時,兒童可能不在家或已熟睡,故不知道有暴力發生
目睹兒童因應父母婚暴策略 並非每個目睹兒童都是一個模樣,具有個別差異。 Grych, Jourilies, Swank,2002研究228位隨母親住在庇護所內8-14歲兒童發現31%沒有呈現任何問題。但目睹次數最多與目睹嚴重傷害者,其負面影響越深 如果有成人能夠聽到他們的心聲、願意討論婚暴事件、積極參與解決之道的討論與決策過程,孩子對婚暴的因應能力會增強。(Mullender et al.2002)
國內目睹兒童在父母婚暴情境時因應方式 婚姻暴力目睹兒童之因應探討(94年, 童伊迪,沈瓊桃,台大社工學刊第11期) 訪問192兒童南投家暴中心提供的個案 65%使用單一策略: 28.1%不知所措 17/1%害怕躲避 14.6%挺身介入 3.2%無動於衷 1.6%尋求援助 23%使用多重因應方式中也只有 1.6%挺身介入加尋求援助 害怕躲避不知所措者隨著年齡成長會挺身介入,保護母親,制止父親。 初次看到多半會驚恐害怕,但家暴發生太過頻繁,孩子反而出現無動於衷
國外目睹兒童在父母婚暴情境時因應方式Mullenderm,2002 立即性 面對婚暴事件的反應與想法 尋求安全與協助 與手足互相支持 保護母親與介入暴力情境 長期性 外向性─找人談、避難、支持母親手足、尋求問題解決之道 內向性─不定期痛哭、保持警覺沈默、隱瞞暴力發生事實、假裝沒有暴力發生、退縮、認同暴力
目睹暴力兒童需要哪些幫助 危機處理: 緊急安全保護、陪同醫療、情緒支持與關心、生活支援、法律協助。孩童情緒安撫,自我保護計畫的設計 團體治療: 教育性、支持性團體。兒童/婦女團體。學校預防方案 持續治療: 創傷治療、個別或團體的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家庭訪視
系統取向服務模式 目睹暴力兒童的服務取向應兼顧系統合作與整合;社福、教育、警政、司法、醫療、心衛、教育等系統 在生態架構下,兼顧系統間的影響,運用脈絡的觀點 兒童發展、創傷嚴重度、婚姻家庭暴力的動力都應被考量
整合的服務網絡機制
影響同家庭內目睹兒童適應的變項(沈慶鴻2000年的研究)1 性別 年齡 出生序 目睹次數和嚴重程度 親子關係 認知能力 涉入父母衝突的程度
影響同家庭內目睹兒童適應的變項(沈慶鴻2000年的研究)2 與父母衝突原因的關連性 家中的角色 監護權的歸屬 從父母衝突中的學習 體罰的影響
當您遇見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少年時,您可以… 1. 尋求處理家庭暴力單位的協助。 2. 主動關懷孩子,並建立他對您的信任感。 3. 告訴孩子,如果他想說說心裡的煩惱,您會很樂意聽。 4.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覺,不要藉機說教,多 聽少說。 5. 尊重孩子坦露的步調,不要因為心急或好奇而追問暴力的細節。
6. 告訴孩子有許多小孩跟他有同樣的煩惱,讓他知道 他並不孤單。 6. 告訴孩子有許多小孩跟他有同樣的煩惱,讓他知道 他並不孤單。 7. 肯定孩子的感受,避免不當的樂觀與否定。 8. 讓孩子了解,父母間的暴力事件不是孩子的錯。 9. 多肯定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10. 讓孩子知道「暴力是沒有藉口的」!不論別人是否犯 錯,任何人都可以選擇不用暴力方式解決。 11. 當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以「教導」代替「制止」,讓孩子有機會重新學習適當的行為 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制網站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1352&CtNode=470&mp=1
兒童時期常見的發展疾患 ADHD/亞斯伯格/智能不足
亞斯伯格症 一種疾病分類之效度仍未確定,以具有與自閉症相同型式的社交互動本質障礙及侷限、固定、重複的興趣或活動項目為特徵的障礙症 與自閉症主要的不同,在於無語言或認知發展的延緩或遲滯
社會互動有質的損害,表現下列各項至少兩項: (1)在使用多種非語言行為(如眼對眼凝視、面部表情、身體 姿勢、及手勢)來協助社會互動上有明顯障礙 (2)不能發展出與其發展水準相稱的同儕關係 (3)缺乏自發地尋求與他人分享快樂、興趣、或成就(如: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炫耀、攜帶、或指給別人看) (4)缺乏社交或情緒相互作用 行為、興趣及活動的模式相當局限重覆而刻板,表現下列各項至少一項: (1)包含一或多種刻板而局限的興趣模式,興趣之強度或對象二者至少有一為異常 (2)明顯無彈性地固著於特定而不具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行為(rituals) (3)刻板而重覆的運動性作態身運動(mannerism)(如:手掌或手指拍打或絞扭、或複雜的全身動作) (4)持續專注於物體之一部分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ADD
氣質 活動量 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 反應強度 規律性 趨閉性 適應力 情緒本質 反應閾
氣質類型 困難型 慢吞吞型 敏感型 過動型 好好先生/小姐型
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因素 多重因素引起 生物性因素 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異常 心理因素 家庭互動 父母管教態度 社會文化因素
過動兒經常發生的困難 認知缺陷 語言溝通缺陷 生理醫療方面特徵 人際困難 作業與情境的因素
認知缺陷 -行為抑制能力 認知歷程:工作記憶、心智運作、計劃、思考 彈性、使用有組織策略 語言歷程:語暢、溝通、使用自我指導語言 動作歷程:努力程度的分配、遵從禁止的指示、反應抑制、動作協調與順序 情緒歷程:自我管理激動的程度、成熟的道德推理
作業與情境的因素 表現變異性大,易受情境因素影響 需要立即回饋 不會因情境改變來調整自己的活動量 不易面對複雜、無趣、討厭、易分心的任務 缺乏有目標的學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妥瑞症合併過動症的機率為50~90% 一般此行為多發生在兒童4-6歲之間 至少需持續六個月以上出現過動徵兆 易衝動、好動、粗心影響社交與學習
注意力不足的診斷標準DSM-IV 經常無法密切注意細節.或在學校工作或其他活動經常犯錯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時.經常有困難維持注意力 經常看起來不專心注意聽別人對他說的話 經常不能按指示把事情做完.並且不能完成學校作業.家事或工作場所的職責 2017/3/2
6. 經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參予需要全神灌注的任務.如學校或家庭作業 7.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須之物 8. 經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 5. 經常有困難規劃工作或活動 6. 經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參予需要全神灌注的任務.如學校或家庭作業 7.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須之物 8. 經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 9.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遺忘事務 9項症狀符合6項 2017/3/2
過動和易衝動的診斷標準DSM-IV 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 在課堂或其他需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的四處奔跑或攀爬 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經常處在活躍的狀態 2017/3/2
6. 經常說話過多 經常在問題未說完時即搶說答案 需輪流時經常有困難等待 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 9項症狀符合6項 2017/3/2
診斷標準 七歲前,符合注意力欠缺,或過動衝動之六項症狀 時間長達半年 嚴重程度到達與個案心智發展不相符 導致適應不良者
ADHD臨床心理衡鑑 臨床晤談 1. 家長晤談 2. 兒童晤談 3. 老師晤談 行為觀察 1. ADHD症狀觀察 2. 親子互動觀察 父母量表 4-16歲兒童行為檢核表 ADHD量表(家長用) 活動量量表(家長用) 家庭情境量表 教師量表 ADHD量表(學校版) 活動量量表(教師用) 學校情境量表 學業表現量表
(2).魏氏兒童智力測驗第三版--專心注意因素 2. 衝動控制 (2).相似圖形比對測驗(MFFT) 3. 神經心理功能 心理測驗 1. 注意力測驗 (1).持續表現測驗(CPT) (2).魏氏兒童智力測驗第三版--專心注意因素 2. 衝動控制 (2).相似圖形比對測驗(MFFT) 3. 神經心理功能
收集評估的基本資料 個案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 外觀:整潔程度、高、矮 安置原因 家庭圖 有哪些不利家庭發展因素
家庭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 親子關係 與父親互動頻率、與母親互動頻率 手足關係 家庭的狀況得以顯示個案與家庭關係是緊密或是疏離,也進一步得以推測個案的創傷狀態
個人身心發展功能 智能障礙 語言障礙 學習障礙 情緒障礙:亞斯伯格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氏症 以上狀況經鑑定後,處遇情形
生理發展及生活狀況 特殊身心狀況 飲食狀況:可看出個案的生活習慣 生活適應:可看出個案的生活能力
認知發展 一般認知能力 學校課業 配合生活適應項目,此二者選項得以瞭解個案是否有「亞斯伯格症傾向」、「智能不足」、「學習障礙」的可能性。
行為問題 睡眠狀況 特殊身心狀況:是否有心因性症狀,如,拔毛、咬指甲等 行為症狀:是否有表面的負面行為 自殺及自殘行為 此項目可搭配家庭狀況、情緒狀態等一起觀察
情緒狀態 憂鬱狀況: 觀察睡眠狀態、自殘或自殺行為、行為問題及焦慮狀況等及嚴重度 焦慮狀況 搭配個案安置的緣由,瞭解個案是否有受到創傷事件影響 躁動 瞭解個案是否有躁鬱等精神疾患的可能性 活動量與注意力:可瞭解個案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情緒特質:可瞭解個案呈現的情緒狀態 情緒管理能力:可瞭解個案是否有調節情緒的能力
社會人際能力 此項目顯示詳細個案與人互動的技巧 若呈現人際技巧薄弱,則顯示個案需要特別的協助
人際交往狀態 人際互動較少: 可從此項目個案與人互動的技巧,進而瞭解個案對於安置的適應狀態 人際互動較多: 人際互動較多的個案,是人際技巧純熟,是否有較複雜的交往對象(年齡過大、職業複雜),或是組小圈圈、操弄和對立,或純粹人際技巧較好
兩性交往狀態 個案的兩性交往狀態也反映了個案內在的需要 未成年即有性行為或是過早交男友反映了個案對親密關係的需要 個案若是換男友頻率頻繁,顯示個案難以與人建立長而穩固的信任感,或是個案僅嚮往交男友,但對兩性交往一知半解
善用媒材協助兒童 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
使用適當的媒材作為與兒童溝通的工具 繪本 藝術類工具:圖畫白版彩色筆紙張/黏土/剪貼 遊戲器材:娃娃屋/醫生包/骰子/撲克牌
可以使用繪畫 透過藝術製作達到溝通/控制/問題解決 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與瞭解 建立關係 使用繪畫促進成長機會 情緒宣洩
兒童畫反應出 由繪畫技巧測量認知的成熟度 人物繪畫反應個人自我概念 潛意識的投射 情緒的指標
使用繪畫協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鼓勵自發 鼓勵幻想 鼓勵成長 提供治療性的舞台 闡釋與建立關係 解決衝突 情感轉移的表達 解決方法的提供
目睹暴力兒童的團體進行方式 6~10次 內容:討論家庭暴力、個人安全、辨識 和處理感受、學習非暴力方法處理問題 同組年齡差異最好在3歲以內 創傷太大應轉介個別治療 團體有助兒童消除孤單感 團體幫助定立行為規範 青少年有兩性交往時期的暴力、性別歧視和濫用權力等議題
當生命轉彎時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醫師比佛利.布魯梅特領導的這項研究發現,最悲觀的人各種死因的風險高出最樂觀者42% 樂觀者比悲觀者較少感到壓抑,壓抑感對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 樂觀者常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較注重飲食和運動。 學者柳波莫斯基從三個最可能的策略開始:仁慈、感恩和樂觀,這三種態度皆與快樂有關。
(10)展現個人特質,維繫師生間與同儕間互動 (11)察言觀色。 認知因應策略 (1)正向詮釋 (2)非理性信念 (3)負向自我概念 行為因應策略: (1)自我保護 (2)逃避 (3)間歇中輟 (4)自殘行為 (5)隱藏與說謊 (6)偷竊行為 (7)與學校老師保持距離 (8)低落的學習態度 (9)運用「個人魅力」 (10)展現個人特質,維繫師生間與同儕間互動 (11)察言觀色。 蔡淑怡,2008 中長期安置機構青少年學校適應之探討-以某一個少年安置機構為例
化危機為轉機─強化兒童的復原力楊雅華,2003 對家庭改變的主觀經驗和感受 適應新生活的轉變 發現兒童的內在優勢 對主因解讀、情緒感受、主觀想法、居住權的決定過程和兒童本身的居住期望 適應新生活的轉變 適應過程中使用的因應策略為找尋直接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際關係能力的運用、他人的支持和我用新想法樂觀看待變化 發現兒童的內在優勢 因應危機和挑戰而生的內在優勢,區分自己與大人的世界不同、評估的能力、生活管理與規劃的能力、自主、獨立、坦然面對單親身份、樂觀正向氣質和從孤單中獲得自由。 找尋兒童擁有的家內資源與家外資源 家內資源,親密感情、管教方式改善、穩定而和諧的家庭氣氛、家庭溝通直接方便;家外資源,同儕支援、教會和社福機構
結論:關懷,改變的開始 使用各種方式增加兒童的復原力 帶給家庭重整的契機 幫助兒童整合發展中的自我 學習良好的適應方式 整合各系統資源
參考書籍/期刊文章 婚姻暴力目睹兒童之因應探討(94年, 童伊迪,沈瓊桃,台大社工學刊第11期) 缺角的童年─關懷婚姻暴力下的目睹兒童(90年,沈慶鴻,律師雜誌267期)
參考書籍 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95年,內政部出版 《孩子,別怕:關心目睹家暴兒童》 作者: 貝慈.葛羅思(Betsy McAlister Groves) 譯者:劉小菁 2004 心靈工坊出版 小小羊兒的吶喊,2003,善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