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变总体特征 二、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区域差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青岛开发区第七中学 王丽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秦岭 - 淮河 23.5°N 南 海 东海东海 32 ° N 4° N 一、基本概况 2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 1 、位置: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五章第一节 吴江市汾湖高中 丁竹芳. 区域差异 资源差异经济差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
试 卷 讲 评.
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 西 作者 陈芳玉.
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玉米等种植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农业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第三章 陆地生物群.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北方冬季.
Chapter 14 分区地理 (东北区) 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第三章 陆地生物群.
2016年哈尔滨市地理学业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中国的气候.
第三讲 中国的气温.
中国地理.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 三 章 历史时期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选辑1995年至今公开发表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各学科、专业的重要论文和重要动态资料的全部原文。其信息资源覆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公开出版的3000多种核心期刊、专业期刊和报纸,分4大类100多个专题。
区域分析 专题 中国地理.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势和地形 §2·1地势和地形.

中国区域地理.
两晋与南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北方地区.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二十八) ——中国地理【Ⅴ】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开发区第七中学 于娜.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 袁飞林.
边界 有的明确,有的具有_______的特性 过渡 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_________的特征 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层次性 区域_______有大有小,______有高有低 范围 等级.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我的案例 教学激趣引入.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作者:林丽仪.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点击进入知识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7.奇怪的大石头.
                                                                                                                                                                
东亚及日本概况.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韩国.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西藏 Tibet.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变总体特征 二、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区域差异

一、中国境内的主要森林分布区 生成: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的天然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分成森林、草原、荒漠地带。 森林: 东北: 1、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森林 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温带林 包括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

3、华北的暖温带林 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 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和豫西山地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及山东丘陵等地。 4、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 包括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霍山、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山地丘陵、浙闽山地丘陵、南岭山地、两广山地丘陵北部、长江中下游平源(以上概括为华中)以及云南高原的北部、中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以上概括为西南)等地,是我国古代森林面积最大的一区。

(1)长江中下游平原 (2)秦岭山地 (3)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 (4)浙闽山地丘陵 (5)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 (6)云南高原的中部和北部 (7)青藏高原东南部 5、华南、滇南的热带林 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丘 陵的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及云贵高 原南部等地。

二、历史时期各区的变化总体趋势 总体评价: 历史时期与地质时期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 (一) 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新石器时代 、秦汉时期 、唐宋时期 华北平原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无森林,在山区仍有一些。

证据: 商代:甲骨文中 桑、竹、柏、榆,捕猎 战国: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秦汉: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 板为室屋,关中地区已经有很多南方的树木。 东汉到魏晋时期,晋冀鲁豫交界地带 已经缺乏木材,而今陕、宁、甘地区则林木茂盛,造船。 唐宋 32%,华北森林破坏。西北不到8%。 总之,唐宋以前森林取伐主要是黄河流域。 长江下游森林大量利用,其与地方森林完好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方面是近5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黄河流域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气候总的看来势相干冷演变,森林资源受影响,生存保护困难。

二、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 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成为龙兴禁地,所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汇总上游地区的楠木、柏木便成为明清两朝重大营造采办的主要对象。 明清将采伐目光瞄准了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 其宫殿、陵寝等都用南方地区采办的皇木,主要是笔直的楠木和杉木,地方主要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四川马湖府、遵义府、贵州铜仁府、黎平府、镇远府、湖广的辰州府、永顺府、保靖司等地。由于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虽然南方地区各省仍有楠木,但现在多为庭院风景区林。

皇木采办主要树种及制作后的家具

南方主要木材:楠、杉、柏 分布:湖广、四川、贵州 嘉靖时 一年采木11280株,15712根 一丈树围:2000多株。 万历、康熙时更多。 采伐凋残,山穷水尽。 乾隆贵州某些地区“已伐尽”。

三、近3000年来南方山地垦殖与森林资源的 损耗 清中叶以来,中国南方丘陵和低山地区出现了一次规模十分大的山地垦殖运动。清代的人口总量在增长,造成耕地缺乏,人地比率缩小。 鄂川陕交界地区的巴山,早期是由棚民开发的。山区垦殖是以南方丘陵山区为主,主要种植16世纪传入的玉米和17世纪传入的红薯、马铃薯。为了种植高产旱地作物,进一步 破坏山地、森林,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普遍下降。

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从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间,森 林资源急剧减少。鸭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逐年减低。 近150年以来,闯关东的人破坏了鸭绿江 流域一代的植被,政府也支持这种行为。造成周边地区森林大量被毁。20世纪后5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十分快,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尤大。尤其是50年代末的大炼钢铁,是森 林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集中砍伐。近20年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走入正轨,森林资源 有所恢复。

历史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 4000年前 60% 战国末期 46% 唐代 33% 明代 26% 清代后期 17% 解放前夕 12.5%

三、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趋势及其原因 (一)在地带性总体格局不变的条件下,植被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域性变化。 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历史时期植被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十分明显,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际,呈现森林—草原—荒漠依次过渡的景观,从北至南,森林依次演变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植被类型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变迁。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的不断扩展和天然植被的逐渐缩小。 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上游呼伦池西畔肇始,由这里南下,循大兴安岭西侧,过西拉木伦河上游,西南行,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再由六盘山北趋向西南,至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二)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 1、距今8000年——3000年间各地气温普遍比现在高2—3℃。 2、最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曾经达到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寒冷时期北界南移至长江以南。 3、历史时期以来许多喜温热的野生动物分布界限发生了巨大变迁。研究的13种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如亚洲象、犀牛、貘、獐、圣水牛、貉、竹鼠、花面狸、大熊猫、孔雀、厚美带蚌、黄蚬、巴氏丽蚌,其分布的北界都曾经达到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后分布北界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三)历史时期植被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森林变迁的原因与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关系特别密切。 同时,在历史时期,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历代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森林利用中的滥砍滥伐、农业开发中的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等对历史时期森林资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迁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经过多次反复的。

参 考 书 目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史念海:《河山集》一、二集,三联书店,1963、1981年。 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历史研究》199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