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一系会计综合实训 目录 情境 1.1 企业认知 情境 1.3 日常经济业务核算 情境 1.4 产品成本核算 情境 1.5 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 情境 1.6 期末会计报表的编制 情境 1.2 建账.
Advertisements

主编:邓萌 【点按任意键进入】 【第六单元】 教育口语. 幼儿教师教育口 语概论 模块一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 分类训练 模块二 适应不同对象的教 育口语 模块三 《幼儿教师口语》编写组.
第一組 加減法 思澄、博軒、暐翔、寒菱. 大綱 1. 加減法本質 2. 迷思概念 3. 一 ~ 七冊分析 4. 教材特色.
海南医学院附 院妇产科教室 华少平 妊娠合并心脏病  概述  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  心脏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 妊娠合病心脏病的种类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 诊断  防治.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意义 各国的植树节 纪念中山先生 植树节的由来 历史发展到今天, “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的热潮漫卷 了中华大地。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涌现了多少 造林模范,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婴儿出世,父母栽一 棵小白怕,盼望孩子和小树一样浴光吮露,茁壮成长;男 女成婚,新人双双植一株嫩柳,象征家庭美满,幸福久长;
客户协议书 填写样本和说明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 299 号浦发国际金融中 心 13 层 吉林钰鸿国创贵金属经营有 限公司.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剖析 马 进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二章 环境.
教师招聘考试 政策解读 讲师:卢建鹏
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特点。
北台小学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做幸福教师 2012—2013上职工大会.
福榮街官立小學 我家孩子上小一.
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草案) 教育部 101年12月12日 1 1.
企业员工心态管理培训 企业员工心态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历史人物的研究 ----曾国藩 组员: 乔立蓉 杜曜芳 杨慧 组长:马学思 杜志丹 史敦慧 王晶.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山东 • 二○一一年八月
淡雅诗韵 七(12)班 第二组 蔡聿桐.
第七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 汇报材料
小數怕長計, 高糖飲品要節制 瑪麗醫院營養師 張桂嫦.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 全日制2+1中等职业技术专业.
会计信息分析与运用 —浙江古越龙山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组员:2006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金国芳 叶乐慧 魏观红 徐挺挺 虞琴琴.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芹菜 英语051班 9号 黄秋迎 概论:芹菜是常用蔬菜之一,既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植物。 别名:旱芹、样芹菜、药芹、香芹、蒲芹 。 芹菜属于花,芽及茎类。
2012年 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交流 大连理工大学 建工学部 孟秀英
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试题管理科.
2014吉林市卫生局事业单位招聘153名工作人员公告解读
各類所得扣繳法令 與申報實務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 103年9月25日
初級游泳教學.
爱国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区爱卫办 俞贞龙.
第八章 数学活动 方程组图象解法和实际应用
本课内容提要 一、汇率的含义 二、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三、汇率变化的影响. 本课内容提要 一、汇率的含义 二、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三、汇率变化的影响.
散文鉴赏方法谈.
比亚迪集成创新模式探究 深圳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姓名:卓华毅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 指导老师:刘莉
如何撰写青年基金申请书 报 告 人: 吴 金 随.
点击输 入标题 点击输入说明性文字.
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 越南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10年國際志工團隊.
痰 饮.
學分抵免原則及 學分抵免線上操作說明會.
教 学 查 房 黄宗海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教研室.
评 建 工 作 安 排.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培训 概预算申报与审批 国家科学技术部 2012年5月.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培训 概预算申报与审批 国家科学技术部 2012年5月.
首都体育学院 武术与表演学院 张长念 太极拳技击运用之擒拿 首都体育学院 武术与表演学院 张长念
现行英语中考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利与弊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于 钢 2016, 07,黄山.
第5讲:比较安全学的创建 吴 超 教授 (O)
彰化縣西勢國小備課工作坊 新生入學的班級經營 主講:黃盈禎
泻下剂 泻下剂 定义: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便、泻热、攻积、 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 方剂,称为泻下剂。 1.
重庆市西永组团K标准分区基本情况介绍.
西貢區歷史文化 清水灣 鍾礎營,楊柳鈞,林顥霖, 譚咏欣,陳昭龍.
所得稅扣繳法令與實務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 102年12月19日 1 1.
角 色 造 型 第四章 欧式卡通造型 主讲:李娜.
走进校园流行 高二15班政治组 指导老师:曾森治老师.
医院文化建设 广东省中医院 2011年3月26日.番禺.
案例:海底捞模式 ——把服务做到极致.
医疗法律法规培训 连云港市东辛农场医院 周卫平 二0一四年十二月.
史泰博出货检验员面试中·········
09英本2班 罗芬.
个人所得税 扣缴申报表填报讲解.
主講人:孫台義 教授 哈薩克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客座教授
土地增值税清算业务培训 主讲人:吴金娟 怀集地税.
实训报告 财务管理二班 第三小组 组长:董文芳 执笔人:王瑾 组员:汲伦 庞宁宁 姜美.
义务教育英语(7—9年级) 教学指导意见.
Http://
資源中心辦理補救教學之推動重點 服務單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演 講 者:林志成教授.
增值税相关知识 莱西市国家税务局 刘冬梅.
流通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 魏育辉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2012年5月31日.
项目二 站姿、蹲姿、坐姿.
怎样吃饭有礼貌? ——商务宴会礼仪培训 2014年7月24日.
新 编 报 关 实 务 (第二版)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组编 主编 肖立秋 侯伟强 李 坪 新世纪高职高专
从“钱学森之问”谈 创业型经济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第九章 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 "温者清之"的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治疗里热证应在清法的指导下辨证使用清热剂。因 里热有在气分、血分脏腑等的区别,有实热、虚热 之分,有轻重缓急之殊, 因此本章方剂按治法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等六类。 1

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 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 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 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 清热剂 应用原则: 清热剂的应用原则: 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 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 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 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 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又宜表里双解。 2

清热剂 应用清热剂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辨别里热所在部位。 二.是辨别热证真假。 三.是辨别热证的虚实。 四.是权衡轻重,量证投药。 五.是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 ,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用凉药 热服法。 3

第一节 清气分热 适用于:热在气分证。 证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 冷,舌红苔黄,脉洪大等。 治则:清热生津,常以大寒的石膏与苦寒质 润的知母等为 主组方。 配伍:养阴生津---天花粉、石 斛、芦根等。 补 气---人参、炙甘草。 代表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4

清气分热 – 白虎汤 白虎汤 《伤寒论》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功用】清热生津 5

白虎汤命名 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 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 解热,莫如白虎 6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证治方解】- 白虎汤 清气分热 – 白虎汤 病机: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 壮热不恶寒 里热炽盛 烦渴引饮 胃热津伤 汗出 里热蒸腾,逼津外泄 脉洪大有力 热盛于经 治则:清热生津 君 石膏 50g 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 臣 知母 18g 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己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 佐 粳米 9g 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佐使 炙甘草 6g 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兼调和诸药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7

四药相配,共奏清热 生津,止渴除烦之功 ,使其热清津复诸症 自解。 清气分热 – 白虎汤 四药相配,共奏清热 生津,止渴除烦之功 ,使其热清津复诸症 自解。 8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清气分热 – 白虎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1).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 (2).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 (3).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9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10

【证治方解】知母18g 石膏50g 炙甘草6g 粳米9g 人参1Og 清气分热 – 白虎加人参汤 【附方】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或白虎汤证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功用】清热,益气,生津 【证治方解】知母18g 石膏50g 炙甘草6g 粳米9g 人参1Og 本方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适用于气分热盛而又气阴两伤之证 。 【用法】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1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以及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等。 【功用】清热祛湿 清气分热 – 白虎加苍术汤 【附方】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以及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等。 【功用】清热祛湿 【证治方解】知母18g 炙甘草6g 石膏50g 苍术 粳米各9g 本方是清热与燥湿并用之方,以治湿温病的热重于湿型,症见白虎汤证兼见胸痞身重、苔黄腻而干者,亦可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等。 【用法】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 。 12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证 清气分热 –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证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13

病机: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 身热有汗不解、脉数 余热留恋气分 【证治方解】- 竹叶石膏汤 清气分热 – 竹叶石膏汤 病机: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 身热有汗不解、脉数 余热留恋气分 心胸烦闷 余热内扰 气短神疲,脉虚 气虚 气逆欲呕 胃失和降 口干,舌红少苔 阴伤 治则: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君 石膏 50g 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 臣 竹叶 6g 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 麦冬20g 人参 6g 佐 半夏 9g 降逆和胃以止呕逆 使 炙甘草 6g 和脾养胃 粳米 10g 14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 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 特点。 清气分热 – 竹叶石膏汤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 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 特点。 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 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 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 15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 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 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清气分热 – 竹叶石膏汤 16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17

第二节 清营凉血 适应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诸证。 证见: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谵语, 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等。 第二节 清营凉血 适应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诸证。 证见: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谵语, 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等。 热入血分---症见出血,发斑,昏狂,谵语, 舌绛起刺,脉数等。 治法:清营凉血。药用:水牛角、生地等。 清营透热。配伍银花、连翘、竹叶等。 凉血散血。配伍丹皮、赤芍等。 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18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 《温病条辨》 【主治】热入营分证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19

【证治方解】- 清营汤 病机: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夜甚 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 神烦少寐、时有谵语 热扰心营 清营凉血 -清营汤 病机: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夜甚 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 神烦少寐、时有谵语 热扰心营 本应口渴而反不渴? 邪热深入营分,蒸腾营阴,使血中津液上潮于口 身热口渴?(苔黄燥) 邪热初入营分,气分热邪未尽,灼伤肺胃阴津 目常喜开或喜闭 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 斑疹隐隐 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 舌绛而干,脉(细)数 热伤营阴 治则: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君 犀角(水牛角代)30g 清解营分之热毒 臣 生地 15g 凉血滋阴 麦冬 9g 清热养阴生津 元参 9g 滋阴降火解毒 佐 连翘 6g 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 银花 9g 竹叶心3g 黃连 5g 清心解毒 丹参 6g 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 20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本方的配伍特点 是以清营解毒为主, 配以养阴生津和“透 热转气”,使入营之邪 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 愈。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本方的配伍特点 是以清营解毒为主, 配以养阴生津和“透 热转气”,使入营之邪 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 愈。 21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清营凉血 -清营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 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 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 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 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22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4.使用注意: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23

清营凉血 –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功用】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 2.热伤血络证 24

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 【证治方解】- 犀角地黄汤 清营凉血 – 犀角地黄汤 病机:热毒炽盛于血分 躁扰昏狂 热入血分,热扰心神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 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 发斑、蓄血 离经之血留阻体内 舌(紫)(红)绛而干 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 治则: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君 犀角(水牛角代)30g 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 臣 生地24g 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 佐 芍药(赤芍)12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丹皮 9g 【用法】上药四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分三服。 25

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 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 伏留瘀之弊。 清营凉血 – 犀角地黄汤 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 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 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犀角、生地为主,以治热 入营血证。 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 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 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 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 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 之证。 26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清营凉血 – 犀角地黄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 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 用; 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 火; 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 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27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28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适应证: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 证见:温疫热毒充斥内外---大热渴饮,谵语神昏, 吐衄发斑,舌绛,唇焦等;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适应证: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 证见:温疫热毒充斥内外---大热渴饮,谵语神昏, 吐衄发斑,舌绛,唇焦等; 温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头面红肿热痛, 咽喉肿痛,舌苔黄燥等。 三焦火毒炽盛—烦热,错语,吐衄发斑及外 科的热毒痈疡等。 热毒聚于胸膈—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口舌 生疮,便秘溲赤等 29

治法:清热解毒。药用:芩、连、翘、银花、蒲、青叶 配伍:辛凉疏散—薄荷、牛蒡子、僵蚕等 导热下行—大黄、芒硝等 苦寒直折—“三黄”、栀子等 清热泻火—石膏、知母 凉血解毒—生地、丹皮 理气活血 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30

黃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 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清热解毒 – 黄连解毒汤 黃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 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功用】泻火解毒 31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证治方解】- 黃连解毒汤 清热解毒 – 黄连解毒汤 病机:火毒充斥三焦 烦热错语 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 吐衄 血为热迫,随火上逆 发斑 热伤络脉,血溢肌肤 口燥咽干 热盛则津伤 痈肿疔毒 热壅肌肉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火毒炽盛 治则:泻火解毒 君 黄连 9g 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 臣 黃芩 6g 清上焦之火 佐 黃柏 6g 泻下焦之火 使 栀子 9g 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 32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栀子 栀子花 【栀子】 苦、寒、无毒。 功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 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33

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 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 诸症可愈。 清热解毒 – 黄连解毒汤 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 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 诸症可愈。 34

1.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 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 清热凉血; 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 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 解毒之力。 清热解毒 – 黄连解毒汤 35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36

【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功用】泻火消痞 清热解毒 – 泻心汤 【附方】 泻心汤(《金匮要略》) 【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功用】泻火消痞 【证治方解】大黄6g 黄连3g 黄芩3g 泻心汤以大黄为君,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用大黄导热下行,尚具"以泻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 。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37

【主治】黄连解毒汤证兼大便秘结者,亦治阳证之疮、痈、疔、疖。 【功用】泻火解毒 【附方】 栀子金花汤《医宗金鉴》 【主治】黄连解毒汤证兼大便秘结者,亦治阳证之疮、痈、疔、疖。 【功用】泻火解毒 【证治方解】黄连9g 黄芩 黄柏各6g 栀子9g 大黄 (即黄连解毒汤加大黄) 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入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 【用法】水煎服。 清热解毒 – 栀子金花汤 38

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 气血两清,用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附方】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数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证治方解】生石膏大剂18O-240g;中剂60-120g;小剂24-36g 小生地大剂18-30g;中剂9-15g;小剂6-12g 犀角(水牛角代)大剂180-24Og;中剂90-150g;小剂60-120g 真川连大剂12-18g;中剂6-12g;小剂3-4.5g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 (以上10味,原书无用量) 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 气血两清,用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用法】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 清热解毒 – 清瘟败毒饮 39

清热解毒 - 凉膈散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40

【证治方解】- 凉膈散 治则:清热泻火通便 君 连翘 1250g 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 臣 黄芩 300g 清胸膈郁热 清热解毒 - 凉膈散 治则:清热泻火通便 君 连翘 1250g 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 臣 黄芩 300g 清胸膈郁热 栀子 300g 通泻三焦,引火下行 大黄 600g 芒硝 600g 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 佐 薄荷 300g 清头目,利咽喉 竹叶 7片 清上焦之热 使 炙甘草 600g 白蜜少许 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 病机:脏腑积热,聚于胸膈 口渴、咽燥、唇焦 热伤津液 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 火性上炎 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 火热内扰心神 便秘溲赤 燥热内结 舌红苔黄,脉滑数 里热炽盛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41

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 清热解毒 - 凉膈散 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 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42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清热解毒 - 凉膈散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虽有通腑之功,但治疗目标在于胸膈烦热,而不在于热结便秘。因此,对于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而无便秘者亦可使用。 43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清热解毒 - 凉膈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膈之功。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44

第四节 清脏腑热 适用于:邪热偏胜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 治则: 第四节 清脏腑热 适用于:邪热偏胜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 治则: 心经热盛,用黄连、栀子、木通、莲子心以泻火清心。 肝胆实火:龙胆草、夏枯草、青黛以泻火清肝。 肺中有热:黄芩、桑白皮、石膏、知母以清肺泻热 热在脾胃:石膏、黄连以清胃泻热。 热在大肠:白头翁、黄连、黄柏以清肠解毒。 配伍:生地、阿胶、麦冬、石斛以养阴生津。 壮火食气—人参、黄芪、山药以补气扶正。 兼夹湿热—泽泻、车前子、木通以清利湿热。 兼气滞血瘀—当归、木香、槟榔以行气和血。 火热内郁—藿香、羌活、防风以发散郁火。 寒凉伤阳—吴茱萸、肉桂以佐制。 代表方: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 45

清脏腑热 – 导赤散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心经火热证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46

命名 赤者属心,导赤者,导心 经 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 导赤散。 47

【证治方解】- 导赤散 病机: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 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 心火循经上炎 口渴、意欲饮冷 火热内灼,阴液被耗 小便赤涩刺痛 清脏腑热 – 导赤散 病机: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 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 心火循经上炎 口渴、意欲饮冷 火热内灼,阴液被耗 小便赤涩刺痛 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 舌红、脉数 内热 治则:清心热,利小便,导热下行 君 生地 6g 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 木通 6g 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 臣 竹叶 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 佐使 甘草梢6g 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 书中生地为臣药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48

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 清脏腑热 – 导赤散 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49

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 清脏腑热 – 导赤散 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 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 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 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50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 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 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 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 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清脏腑热 – 导赤散 51

3.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 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 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 亦可加减治之。 4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 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 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 亦可加减治之。 4.使用注意: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 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52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证治方解】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15克 石莲肉 白茯苓 黄芪 人参 各22.5克 【用法】锉散,每服三钱(10克),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 清脏腑热 – 清心莲子饮 53

要点:药物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清脏腑热 –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 2.肝胆湿热下注证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要点:药物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54

【证治方解】- 龙胆泻肝汤 病机: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 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 肝胆之火循经上炎 胁痛且口苦 清脏腑热 – 龙胆泻肝汤 治则:清泻肝脏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君 龙胆草6g 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 臣 黃芩 9g 栀子 9g 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 佐 车前子 9g 导湿热从水道而去 木通 6g 泽泻 12g 生地 9g 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 当归 3g 佐使 甘草 6g 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柴胡 6g 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 病机: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 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 肝胆之火循经上炎 胁痛且口苦 肝胆之火循经旁及两胁 阴痒、阴肿、筋痿(注)、阴汗 湿热循经下注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火盛及湿热之象 〈素问.萎论》:宗筋弛纵,发为筋萎。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次,温开水送下。 55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 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 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 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清脏腑热 – 龙胆泻肝汤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 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 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 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56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以助泻火之力;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 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 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 火解毒.。 清脏腑热 – 龙胆泻肝汤 57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 、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 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 孟肾炎、急性膀胧炎、尿道炎、外阴炎、 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 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 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58

【主治】肝经火郁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以及小儿急惊,热盛抽搐等。 【功用】清肝泻火 清脏腑热 – 泻青丸 【附方】 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肝经火郁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以及小儿急惊,热盛抽搐等。 【功用】清肝泻火 【证治方解】当归 龙脑(即龙胆草) 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 羌活 防风 各3g 龙胆泻肝汤和泻青丸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 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而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 泻青丸泻肝火,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1.5g),每服半丸至一丸,竹叶煎汤,同砂糖,温开水化下。 59

当归龙荟丸(《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各龙脑丸 ) 清脏腑热 – 当归龙荟丸 【附方】 当归龙荟丸(《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各龙脑丸 ) 【主治】肝胆实火证。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 【证治方解】(11)当归 30g 龙胆草 栀子 黄连 黄柏 黄芩 各30g 芦荟 青黛 大黄 各15g 木香 0.3g 麝香 1.5g 龙胆泻肝汤和当归龙荟丸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 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而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 当归龙荟丸则备集大苦大寒之药,着重于泻实火,使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治肝经实火证,非实火上盛不可轻用。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60

清脏腑热 – 左金丸 左金丸 《丹溪心法》 主冶: 肝火犯胃证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61

命名:左金丸 《医方集解〉: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 子,火不克木,金能制 木。 《医方考〉:莲去心火,肺金无畏,得 行金令,行于左以平肝。 即清泻肝火。 62

病机:肝郁横逆犯胃,肝胃不和化火 胁肋胀痛 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 嘈杂吞酸、呕吐口苦 胃失和降 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肝经火郁 【证治方解】- 左金丸 清脏腑热 – 左金丸 病机:肝郁横逆犯胃,肝胃不和化火 胁肋胀痛 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 嘈杂吞酸、呕吐口苦 胃失和降 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肝经火郁 治则: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君 黄连180g 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 佐使 吴茱萸30g 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 63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g)。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 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 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清脏腑热 – 左金丸 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 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 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 苦等证。 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 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 火作用较弱; 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 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 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64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清脏腑热 – 左金丸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 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 胁胁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65

左金丸和戊己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 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 【附方】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肝脾不和证。胃痛吞酸,腹痛泄泻。 【功用】疏肝理脾,清热和胃 【证治方解】黄连 吴茱萸 白芍 各10g 左金丸和戊己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 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 戊己丸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 【用法】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6g),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清脏腑热 – 戊己丸 66

【主治】湿热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功用】清热化湿,行气化滞 【附方】 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湿热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功用】清热化湿,行气化滞 【证治方解】黄连 吴茱萸 各等分 左金丸和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 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 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 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茱萸,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二味同炒,去吴茱萸,加木香。 清脏腑热 – 香连丸 67

清脏腑热 – 泻白散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肺热喘咳证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68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证治方解】- 泻白散 清脏腑热 – 泻白散 病机:肺有伏火郁热 喘咳 火热郁结于肺,气逆不降 皮肤蒸热 肺热外蒸于皮毛 热以午后为甚 伏热渐伤阴分 舌红苔黄,脉象细数 热邪渐伤阴分 治则: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君 桑白皮30g 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臣 地骨皮30g 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 佐使 炙甘草 3g 养胃和中以扶肺气 粳米 一撮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69

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 清脏腑热 – 泻白散 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 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 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 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 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 理特点亦甚吻合。 70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 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 阴虚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 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加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3.现代运用: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4.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清脏腑热 – 泻白散 71

本方与泻白散均有泻肺作用,但泻白散是泻肺中伏火,本方是泻肺中痰水。 【附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主治】痰水壅实之咳喘胸满 【功用】泻肺行水,下气平喘 【组成】葶苈子9g 大枣4枚 本方与泻白散均有泻肺作用,但泻白散是泻肺中伏火,本方是泻肺中痰水。 【用法】上药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清脏腑热 – 葶苈大枣泻肺汤 72

清脏腑热 – 清胃散 清胃散 《兰室秘藏》 【主治】胃火牙痛 【功用】清胃凉血 73

甘辛微寒,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 【证治方解】- 清胃散 清脏腑热 – 清胃散 病机:胃有积热,循经上攻 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 胃中热盛,循经上攻 口气热臭 胃热上冲 牙宣出血,甚则牙龈溃烂 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 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热津伤 治则:清胃凉血 君 黄连 6g 苦寒泻火,直折胃腑之热 臣 升麻 9g 甘辛微寒,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 生地黄 6g 凉血滋阴 牡丹皮 9g 凉血清热 佐 当归 6g 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 使 引经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74

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 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 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清脏腑热 – 清胃散 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 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 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 力更强。 75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清脏腑热 – 清胃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 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参、花 粉以清热生津; 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76

【主治】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清脏腑热 – 泻黄散 【附方】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又名泻脾散) 【主治】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功用】泻脾胃伏火 【组成】藿香叶21g 山栀仁3g 石膏15g 甘草90g 防风120g 本方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 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 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 前者是清泻与升发并用,兼顾脾胃; 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g),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77

第五节 清热祛暑 适用于:夏月暑热证。 症见: 身热烦渴,汗出体倦,小便不利,脉数等。 治则: 暑月感寒——祛暑解表——如香薷散(见解表剂) 第五节 清热祛暑 适用于:夏月暑热证。 症见: 身热烦渴,汗出体倦,小便不利,脉数等。 治则: 暑月感寒——祛暑解表——如香薷散(见解表剂) 兼湿邪者——清暑利湿 兼气虚者——清暑益气 代表方:清暑益气汤。 78

祛暑剂 -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79

【证治方解】- 清暑益气汤 病机:暑热内侵,耗伤气津 身热 暑为阳邪,暑热伤人 心烦 暑热扰心 汗多 暑性升散,致使腠理开泄 口渴、尿少而黄 祛暑剂 - 清暑益气汤 【证治方解】- 清暑益气汤 病机:暑热内侵,耗伤气津 身热 暑为阳邪,暑热伤人 心烦 暑热扰心 汗多 暑性升散,致使腠理开泄 口渴、尿少而黄 热伤津液 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 暑热耗气 治则: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君 西洋参5g 益气生津、养阴清热 西瓜翠衣30g 清热解暑 臣 荷梗15g 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 石斛15g 麦冬9g 助西洋参养阴生津 佐 黄连3g 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 知母6g 苦寒质润,泻火滋阴 竹叶6g 甘淡,清热除烦 使 甘草3g 粳米15g 益胃和中 【用法】水煎服。 80

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 气、养阴生津之功,使 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 症自除。 祛暑剂 - 清暑益气汤 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 气、养阴生津之功,使 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 症自除。 81

1.辨证要点:本方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临床应用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临床应用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暑热较高,可加石膏以清热解暑; 暑热夹湿、苔白腻者,可去阴柔之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强祛湿之功; 黄连味苦质燥,若暑热不盛者可去之; 用于小儿夏季发热者,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祛暑剂 - 清暑益气汤 82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小儿夏季热属气津不足 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因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 宜使用。 83

第六节 清虚热 适应证:阴虚发热证 病因: 1.热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伤。 第六节 清虚热 适应证:阴虚发热证 病因: 1.热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伤。 2 .肝肾阴虚,虚火内扰以致骨蒸潮热、盗 汗面赤、久热不退之虚热。 治法: 滋阴清热(阴液耗伤):鳖甲、知母、生地等 清透伏热(虚热内扰):青蒿、秦艽、银柴胡等 气虚加补气:黄芪、山药。 血虚配补血药:当归、熟地。 热甚佐苦寒泻火:黄柏、黄芩。 84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