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检测对鼻咽癌患者 筛查及诊治的意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 ( Herpesvirus ) 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链 DNA 病毒。 已发现有 100 多种,分 3 个亚科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EB 病毒 Herpes 来源于希腊 词语 “herpein” (意为 爬行、蠕动) why ?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不同化疗续贯方式对 N3 期鼻咽 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许婷婷. 研究目的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 III 、 IVa-b 期)鼻 咽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 N3 患者经同期放化疗后仍有更高的局部区 域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预后差 这部分患者仅仅采用同期放化疗的治疗强 度是否足够?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d & Neck Cancers 头部与頚部癌症的症状.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 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太原师范学院 丁相平
Septin9甲基化检测 结直肠癌筛查技术.
特刊——三月 ISSN > 杏子河电子刊物出版社 欢迎订阅
中 西 結 合 談 癌 症.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2013年上半年 各地养老服务政策 主讲人:老年人福利处 张晓峰.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高中一年级生物 授课人:刘敏 授课班级:C332.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唐山美食 ——特色小吃.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四、微生物检验 HSV感染已有疗效显著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临床上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一)标本采集 一般采集病损皮肤粘膜的拭子。新鲜水 疱液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可用棉签吸取残 存的水疱液后,用力擦拭病损部位的基底 部,以采集感染的上皮细胞。HSV能在病毒.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HIV病毒与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 贺政新.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肺结核.
博愛家園項目培訓班 社區教育及培訓.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永靖國小友善校園週宣導~ 友善校園週宣導 胡慧嘉 校長.
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建设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工程系 李文刚
教学要求 熟悉人类疱疹病毒的分类,共同特点,HSV,VZV的致病性。 了解CMV、EBV及人疱疹病毒6型,7型与8型的致病性。
浅谈---- 敦煌莫高窟 的保护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乙肝诊断检查.
糖尿病流行病学.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知識增益系列(13):選修部分 – 健康和社會關懷議題 2015年5月6日下午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四章 员工招聘与甄选.
第十六章弯曲菌属 与螺杆菌属.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Autonoma de San大学医学院教授
2018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日期:
2018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日期: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谢轶 实验医学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EB病毒检测对鼻咽癌患者 筛查及诊治的意义 湖南省肿瘤医院鼻咽放疗科 王 晖

本次讲座分以下六部分 一、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二、EB病毒及其抗体 三、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四、筛查的设计与质控 五、对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六、问题与展望

一、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鼻咽癌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高发病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国际上号称“中国癌”,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达到男性30.96/10万,女性15.45/10万。目前对鼻咽癌尚无确切的一级预防(从病因上预防)措施。 因此人们把鼻咽癌的预防寄希望于二级预防上,即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初筛普查是“三早”的具体措施。筛查出来的鼻咽癌病人,一定要尽早得到正规治疗,才能降低鼻咽癌病人的死亡率。 鼻咽癌是也是我省高发肿瘤。所以在我省进行全省范围内的系统筛查,具有是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在确诊的鼻咽癌中,大多为中晚期,治疗后,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60%左右。对鼻咽癌进行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鼻咽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平均在鼻咽癌发病前3年就会有升高,患者的EB病毒抗体在高滴度水平波动,预示疾病进一步发展。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曾毅等在1976年首先用简易的免疫酶标法测定正常人EB病毒VCA-IgA抗体。 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在梧州市及苍梧县建立国际上第一个鼻咽癌前瞻性防治研究现场,进行了多次普查。 VCA-IgA抗体阳性率有较大差别,但鼻咽癌检出率基本一致在40/10万左右,早诊率都是在61%左右。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在苍梧工作基础上,1980年-1981年,曾毅等所做的普查,检出抗体阳性1 136人,人群阳性率5.48%,阳性者中检出鼻咽癌18例,早期16例,早诊率88.8%,阳性鼻咽癌检出率1.58%。 此次普查的阳性率、早诊率、鼻咽癌检出率均高于之前两次的结果。在普查基础上对阳性的1136人进行8年随访,实际随访的740例阳性者中经八年追踪检出鼻咽癌39例,阳性者鼻咽癌检出率5.27%,其中早期33例,早诊率84.6%。

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历史 1991年-1998年间,以广西为主先后还在广东、海南个别市县合24市县的39 1447人进行普查,这既是验证现场结果又是推广现场成果,检出VCA-IgA抗体阳性11642人,确诊鼻咽癌161人,早期138人,早诊率85.71%,人群鼻咽癌检出率41.12/10万。 这些结果都表明血清学方法筛查鼻咽癌,不仅方法简单,时间快,而且检出率高。

二、EB病毒及其抗体

EB病毒及其抗体 EB病毒及其与鼻咽癌的关系 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EB病毒是1970年被发现的DNA 病毒,疱疹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5型),双链线状DNA结构,17.5×104 bp大小,分子量108。 人群感染EB病毒的概率极高,达90%~100% 。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 以上。

EB病毒及其抗体 一般大多数感染细胞内的病毒处于潜伏状态,少数被激活释放病毒(<10 %),如感染细胞总数增多,随被破坏细胞释放人血的抗原量,后者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量也随之增加, 因此,血清中抗体量的变化间接反映体内EB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EB病毒及其抗体    EB病毒在感染细胞过程中可合成不同的EB病毒特异性抗原,详见下表。

EB病毒及其抗体 研究最早并在临床诊断鼻咽癌过程中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VCA和EA。 VCA是在感染EB病毒后最晚表达的一种抗原,可在宿主体内终身存在。抗VCA-IgG抗体普遍存在于各种人群的血清中,但抗VCA-IgA多见于鼻咽癌。 EA抗体罕见于正常人,但在鼻咽癌患者特异性较高。

EB病毒及其抗体 EB病毒抗体VCA—IgA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方面的意义 1976年Henle首先报告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VCA-IgA)在鼻咽癌中的阳性率达93 %,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比较鼻咽癌患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VCA-IgA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鼻咽癌患者在阳性率和GMT两方面均明显高于后两组人群, VCA-IgA抗体在诊断鼻咽癌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特异性。

EB病毒及其抗体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5年生存率与病期有关。普查发现的鼻咽癌患者死亡率比未经普查发现的鼻咽癌患者低,其原因可能是普查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而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又主要取决于病期的早晚。 血清VCA-IgA抗体持续阳性是患鼻咽癌高风险人群,通过追踪VCA-IgA 阳性者常能早期发现鼻咽癌患者,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EB病毒及其抗体 EB病毒抗体EA-IgA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方面的意义 EA是EB病毒早期抗体,分弥散型(D)和局限型(R)2种。它的出现提示体内EB病毒复制开始。 EA-IgA抗体在鼻咽癌患者中的检出率不及VCA-IgA高,但它几乎不出现在正常人和其他肿瘤患者,因此把它作为鼻咽癌辅助诊断指标,比VCA-IgA特异。由于EA抗体几乎不出现在正常人,故EA-IgG也可用于血清学普查。 临床应用EA-IgA与VCA-IgA配合检测,能提高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由于EA-IgA 的敏感性较低,单用EA-IgA进行鼻咽癌普查易造成较多漏诊,故不宜单独用于普查 。

三、 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EB病毒血清学VCA-IgA和EA-IgA抗体检查方法学发展变迁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酶法涂片 酶联免疫方法

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法: 是以带有EB病毒基因组的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或Raji细胞涂片检查人血清中针对病毒衣壳抗原和早期抗原的IgA抗体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多用于检测血清中的EB抗体,操作简便,判断结果客观,便于原始记录的保存,并可应用于血液中心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是目前检测EBV的一种很好方法。 荧光定量PCR(FQ-PCR)用于病原学诊断,是PCR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FQ—PCR直接检测EB病毒DNA,特异性强、敏感性很高,是目前诊断EBV的先进方法。

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 作为肿瘤筛查方法必须具备:

EB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 EBV是线性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度172 kb,编码大约100个基因,其中重要的有编码VCA、EA、NA的基因。 EB病毒基因表达的蛋白比较复杂,主要有病毒衣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和核抗原(NA)。 针对这些抗原分别有VCA-IgA、IgG、IgM抗体试剂盒,EA-IgA、IgG抗体试剂盒,MA-IgG抗体试剂盒和NA-IgG抗体试剂盒。 最好同时检测VCA-IgA、IgG、IgM抗体,EA-IgA、IgG抗体,MA-IgG抗体和NA-IgG抗体。

四、筛查的设计与质控

筛查设计 鼻咽癌筛查在高风险,低流行区域进行EB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在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上可行的措施。但是现场筛查效果中有耗费大、周期长等缺点。 一般血清EB病毒抗体水平升高是一个鼻咽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它平均出现在有症状鼻咽癌之前3年。鼻咽癌早期检测的随访方法可以依据个体风险水平来制订。

筛查设计 随访研究表明,阳性者出现鼻咽癌病例较多,主要是在2年后的第一次检查查出鼻咽癌病例较多。而在阴性人群则是在有血清学变化,有症状发展之后,在2年以后开始检测。 这样具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学性价比。可靠的人群筛查可以通过每两年一次的使用ELISA法测试EB病毒抗体水平反复筛选同一个目标人群来完成。

筛查质控 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已趋明确,血清学人群鼻咽癌筛查价值也毫无疑问,但该法用于非现场高发区筛查时,出于非现场的特点诸如没有专业机构、人员及系统监测网络等等,所以每次筛查只能在短期内完成(一般1个月左右)。 在工作量大、时间短情况下,如何考核在抗体阴性者中是否会遗留病人造成漏诊降低筛查意义(本身显阴性反应者例外),这是人们一直担心和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估筛查是否漏诊和如何对筛查质量控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筛查质控 筛查时随机与抗体阳性配对等量抗体阴性者,同时进行临床和病理检查可以作为评估是否漏诊和质控的一种方法。我国正常成人血清抗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gA)阳性者,尤其是VCA-IgA抗体持续阳性者或滴度升高者是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当抗体水平升高或者持续的高水平,需要重复血清筛选目标人群,进行监测和预测隐匿性肿瘤进入发病前的窗口期,以便于早期发现鼻咽癌,需要使用的是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实验,以实现高预测值和阳性预测。 同时检测血清中EB病毒VCA-IgA、EA-IgA、EA-IgG这三项抗体能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价值。

五、对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对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VCA-IgA抗体与鼻咽癌患者放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血清VCA-IgA抗体滴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复发、转移时会再度上升。研究发现,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过程中,血清VCA—IgA抗体滴度即开始下降,在此后1~22年时间里,逐渐降低。但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病例,其血清VCA-IgA抗体滴度又复上升,可达治疗前水平。 所以,监测治疗后鼻咽癌病人血清VCA-IgA抗体滴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例,便于临床及时处理,延长患者生命。放疗前患者VCA-IgA抗体滴度水平越高,其疗效越差。因此,血清VCA-IgA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

对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EB病毒DNA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可定量检测EBV-DNA水平,血浆EBV-DNA水平检测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化疗前后的临床意义已经有研究报道。 研究结论认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EB病毒DNA水平变化可能对鼻咽癌疗效、预后方面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观测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六、问题与展望

问题与展望 几个常见的问题: EB病毒感染窗口期一般为2周~4周,早期检测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免疫缺陷体内抗体水平极低甚至没有; 血清学诊断干扰因素多,非特异性反应影响大等对血清学筛查造成诸多不利。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不断进步, 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的文献报道明显上升 临床上对可靠方便的特异性诊断方法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由于联合检测的应用,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会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EB病毒抗体检测作为一种鼻咽癌早期筛查的手段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曾毅,张芦光,吴映成等; 广西梧州市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J];病毒学报;1985年01期 参考文献 1、曾毅,张芦光,吴映成等; 广西梧州市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J];病毒学报;1985年01期 2、曾毅;钟建明;李来云等 ; 广西苍梧县EB病毒1gA/VCA抗体阳性者的追踪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1983年01期 3、曾毅,皮国华,赵文平等; 检查ЕВ病毒核抗原的抗补体免疫酶法的建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0年02 4、皮国华,曾毅,余世荣等; 测定Epstein-Barr病毒IgA/EA抗体的改进方法[J];病毒学报;1986年04期 5、李灼伟,罗慧玲,简少文等 ;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在提高鼻咽癌检出率上的意义[J];癌症;1985年01期 6、肖锡宾,张昌卿,李经略等; EB病毒IgG-EA抗体测定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J];癌症;1999年02期

7、邓洪,曾毅,黄乃琴等; 广西梧州市鼻咽癌现场10年的前瞻性研究[J];病毒学报;1992年01期 8、庞声航,刘航,邓洪, 等; 筛查中EB病毒抗体反应与鼻咽癌检出关系及质控研究[J];广西医学;1998年06期 9、孙宁,陈小毅;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亚型对区分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04期 10、张锋,莫浩元,黄晓明等; 鼻咽癌高癌家族的监控和筛查[J];癌症;2000年11期 11、张昌卿,肖锡宾,李经略等; ELISA法测定EB病毒IgG/E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J];癌症;1998年04期 12、黄腾波; 鼻咽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中

13、钟建明,廖建,李秉钧等; 鼻咽癌普查中EB病毒IgG/EA抗体检测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1年04期 14、黄建英,胡敏华; ELISA法测定EB病毒IgG/EA抗体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15、钟建明,廖建,麦稚平等; 检测鼻咽癌IgG/EA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2003年02期 16、袁晖,杨蓓蓓,许则丰等;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3期 17、姜浩; 何志藩; 周建国等;1300例抗EB病毒壳抗原抗体测定对早期诊断鼻咽癌的价值[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12-25 18、 曹素梅; 黄腾波; 简少文;检测EB病毒ZEBRA/IgG抗体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上的意义[J];癌症; 1998-08-05

Thank You !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