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镇地籍GPS控制测量 利用GPS技术进行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从精度上看是完全可行的。 在目前条件下,用GPS建立城市二、三等首级平面控制网或用GPS与传统大地测量组成混合网,然后在城市街道、房屋密集和GPS测量选点发生困难的地方,用传统控制测量方法加密,是比较现实与合理的。
同其他测量方法一样,GPS测量的具体实施也包括外业和内业两项工作。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如果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可分为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等阶段。
一. GPS网的技术设计 GPS网的技术设计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应根据网的用途和用户的要求来进行,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和网的图形设计等。
(1)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精度指标的确定取决于网的用途,设计时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设备条件,恰当地选定GPS网的精度等级。精度指标通常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mR来表示,其形式为: mR=±(δ+10-6×D)mm 式中,D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km)
(2) 网形设计 GPS网形设计就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具体的布网观测方案,其核心是如何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既定的测量任务。通常在进行GPS网设计时,必须顾及测站选址、卫星选择、仪器设备装置与后勤交通保障等因素。当网点位置、接收机数量确定以后,网的设计就主要体现在观测时间的确定、图形构造及各点设站观测的次数等方面。
一般要求GPS网应根据独立的同步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称同步环)。然后,可按点连式、边连式和网连式这三种基本构网方法,将各种独立的同步环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二. 选点与建立标志 不要求一定通视,而且网形结构灵活,不需建立高标,节省了费用。 GPS应用于城镇地籍控制测量,选点时要满足以下要求:点位要选在交通方便、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野宜开阔,以便与常规地面控制网的联测和加密;GPS点应避开对电磁波有强烈吸收、反射等干扰影响的金属和其他障碍物体,如高压线、电台、电视台、高层建筑(在建筑物顶部可设点)、大范围水面。
选定好点位之后,应按要求埋置标石,以便保存。最后,应绘制点之记、测站环视图和GPS网选点图,作为提交的选点技术资料。
三.外业观测 天线的妥善安置是实现精密定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对中、整平、定向并量取天线高。 外业观测是指利用GPS接收机采集来自GPS卫星的电磁波信号,其作业过程大致可分为天线安置、接收机操作和观测记录。外业观测应严格按照技术设计时所拟定的观测计划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外业观测的进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 天线的妥善安置是实现精密定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对中、整平、定向并量取天线高。 (1)外野观测计划的拟定 (2)仪器的检验 (3)观测工作的实施 仪器安置;观测作业;观测记录
四.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 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是确保外业观测质量,实现预期定位精度的重要环节。所以,当观测任务结束后,必须在测区内及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核,并根据情况采取淘汰或必要的重测、补测措施。只有按照《规范》要求,对各项检核内容严格检查,确保准确无误,才能进行后续的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 (2)观测成果检核 (3)GPS网平差:GPS网无约束平差;与地面网联合平差
五、技术总结和上交资料 (一)技术总结 (1)测区范围与位置、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交通及电信等; (2)任务来源、测区已有测量情况、项目名称、施测目的和基本精度要求; (3)施测单位、起止时间、作业人员数量、技术状况; (4)作业技术依据; (5)作业仪器类型、精度及检验和使用情况; (6)点位观测条件的评价,埋石与重合点情况; (7)联测方法、完成各级点数与补测、重测情况,及作业中发生与存在问题的说明; (8)外野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与野外数据检核情况; (9)数据处理方案、所采用的软件、所采用的星历、起算数据、坐标系统,及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情况; (10)误差检验及相关参数和平差结果的精度估计等; (11)上交成果中尙存问题和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建议或改进措施; (12)各种附表与附图。
五、技术总结和上交资料 (二)上交资料 (1)测量任务书(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 (2)点之记、环视图、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选点资料、埋石资料; (3)接收设备、气象及其他仪器的检验资料; (4)外野观测记录、测量手簿及其他记录; (5)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 (6)GPS网展点图; (7)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报告。
VRS虚拟基准站的eRTK 在非常大的区域范围内,作业要取得最准确的结果 参考站间距 >7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