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Advertisements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八章 导论生产要素市场及 其价格决定.
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二、市场势力 三、外部性 四、公共物品 五、帕累托最优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在这一章中, 请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垄断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垄断者如何选择他们的价格和产量?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指委 第一届外语教学成果奖解析 江小明 2016年6月13日.
十面“霾”伏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第九组 组员:李亮亮 许静 赵凯丽 何敏 张艳欣 付幻菱 陈京萍 王诗雨.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微 观 经 济 学 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叶红雨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公共物品理论 ——财政学的核心理论.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走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公共产品供给 【基础知识】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和供给主体 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有两类:天然产品与经济产品,后者又分为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第4章 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121 06号余煜欢 09号陈秋婷 33号陈柔韵 08号潘晓峰 10号曾杰 34号谭锐权.
16 市场失败:垄断和外部性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本章要点 1.界定什么是市场失败; 2.推导出垄断是如何导致市场失败的;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经营决策 本章主要内容: 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15章 垄断 上海杉达学院 国贸系.
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二、垄断及反垄断措施 三、外部性及解决 四、公共物品
第2章 国际贸易一般均衡与贸易利益 2.1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2.2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Harvard ManageMentor®
外部性,共用財, 不完全資訊, 以及社會抉擇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8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8.1 垄断 8.2 外部影响 8.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8.4 不完全信息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
經濟學100 第七章 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
第十九章 公共政策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卿志琼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上海杉达学院 国贸系.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十二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节 外部性 第四节 公共物品 第五节 公共政策与政府失灵.
公共经济学.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要点 一、垄断市场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四、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16 垄断竞争.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14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补: 经济效率评价标准 1)提出: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提出一种衡量标准,即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Pareto.
内 容 框 架 第一讲 概论 第二讲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讲 生产理论 第五讲 成本理论 第六讲 市场理论
第十六章 外部性与市场失效 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一般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各种社会资源 ,并引导微观经济主体朝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 但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完全等都可以导致:“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政府管制存在的理论依据.
4.3.4 范围经济 合成效应 内部市场 减少经营风险 扩大发展空间.
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 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 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垄断市场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中边际收益线与均衡的决定 定价策略与广告策略.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第一部分 数字电路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主讲教师:喻红.
第十三章 政 府 与 市 场 ● 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 ● 政府失灵 ● 寻租行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初级微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学习目标】 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市场失灵; 理解政府干预的理由及方式, 了解导致政府干预失效的因素。

7.1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场合不能或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配置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

7.1.1 公共物品

7.1.1.1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私人不愿意或无能力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1)非排他性。 (2)非竞争性。 (3)不可分割性。

7.1.1.2公共物品的分类 (1)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是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国防、外交、天气预报等。 (2)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quasi public goods)是指具有不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准公共物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称为俱乐部物品,如有线电视、社区绿化等;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资源,如公海中的鱼类资源、拥挤的免费道路等。

表7-1 物品的分类 非排他性 排他性 竞争性 公共资源 私人物品 非竞争性 纯公共用品 俱乐部用品

7.1.1.3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市场失灵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导致市场失灵

7.1.2 外部性

7.1.2.1 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某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外部影响,亦称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1.2.2 外部性的种类 (1)生产正外部性 (2)消费正外部性 (3)生产负外部性 (4)消费负外部性

表7-2 外部性的分类 分类标准 发生领域 生产 消费 对他人影 响 收益 生产正外部性 消费正外部性 损失 生产负外部性 消费负外部性

7.1.2.3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存在,使私人的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发生背离,所以,当个人做出决策时,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会忽略其行为带给他人或企业的效益或成本,从而使竞争的结果变得没有效率,资源的配置达不到最优水平,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这一缺陷表明,需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加以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7.1.2.4 纠正外部性的方法 (1)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①企业间合并。 ②产权明晰。 (2)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①税收和补贴。 ②管制。 ③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7.1.3 垄断

7.1.3.1 垄断与低效率 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厂商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会像竞争厂商一样努力使生产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但与竞争企业不同的是,垄断市场的价格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收益,因此,他最终会选择在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点上组织生产。垄断厂商不需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降低成本,而可以在既定的成本水平之上加入垄断利润形成垄断价格。所以,垄断市场的价格比竞争市场高,产量比竞争市场低。

7.1.3.2 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垄断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主要表现为使消费者剩余大大减少。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C Q Qe Qm MR Pe A D Pm P B 图7-1 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在图7-1中,Q代表产量,P代表价格,D是需求曲线,MR是边际收益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高于均衡价格Pe的价格反映的效用水平就是消费者剩余,即图中△DB Pe部分。在垄断条件下,高于垄断价格Pm的价格反映的效用水平就是消费者剩余,即图中△D A Pm部分。显然,前者大于后者,二者之差即A Pm PeB部分,其中AC PePm部分为垄断利润,△A BC部分就是社会福利损失,即垄断产量限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7.1.3.3 垄断造成寻租 寻租(rent –seeking )通常指那些通过公共权力参与市场经济从而谋取非法收益的非生产性活动。 政府对垄断的消除一般拥以下三种方法: 价格管制,就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 实施反垄断法,对违法的垄断企业进行行政惩罚或法律制裁。 实施国有化政策,对垄断性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

7.1.4信息不对称

7.1.4.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原因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拥有不同信息的状况,即有些人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相关信息。例如,商品的卖方要比买方掌握更多的关于产品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其次,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使其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此外,充分占有信息的一方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对方隐藏信息。

7.1.4.2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 section)是指市场的一方不能察知市场另一方的商品的类型或质量时,市场中大量的劣货会排挤好货并最终占领市场的过程。 逆向选择最经典的例子是二手车市场。

7.1.4.2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7.1.4.2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7.2 政府干预

7.2.1 政府干预的理由 7.2.1.1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 7.2.1.2恶性竞争和垄断的存在 7.2.1.3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7.2.1.4负外部性导致的社会污染等问题的存在 7.2.1.5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的存在

7.2.2 政府干预的方式

7.2.2.1 针对公共物品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 (1)政府在如何确定某一公共物品是否值得提供以及提供多少时,往往采用成本—利益分析的方法。 (2)具体来说,政府往往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公共物品:一是由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并生产公共物品。二是政府与私人部门签订合同,共同提供公共物品。三是政府以授权、许可的形式委托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四是政府对私人部门提供补贴,鼓励其提供公共物品。

7.2.2.2 针对外部性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 (1)税收与补贴 (2)实行“内部化”政策 (3)界定产权 (4)运用行政措施

7.2.2.3 针对垄断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 (1)制定反垄断法 (2)公共管制

7.2.2.4 针对信息不对称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 (1)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措施。 7.2.2.4 针对信息不对称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 (1)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措施。 一是由政府规定企业对自己出售的产品提供质量保证。二是由政府引导企业对自己出售的产品提供不同的产品包修年限。三是政府鼓励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树立品牌,通过“声誉”来分辨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四是政府鼓励企业通过广告等宣传方式来区分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五是政府鼓励企业实现产品标准化。 (2)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措施

7.2.3 导致政府干预失效的因素 (1)政府的偏好。 (2)官员的素质。 (3)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4)信息不对称。 7.2.3 导致政府干预失效的因素 (1)政府的偏好。 (2)官员的素质。 (3)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4)信息不对称。 (5)政府干预的成本与收益。 (6)政府实行干预的法令、规章等都具有刚性,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的具体情况变化,从而导致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盲目性。

【本章小结】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场合不能或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配置的情况。 2.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 3.公共物品是指私人不愿意或无能力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任何私人部门都不愿意或不能充分提供,由此导致市场失灵。

4.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对其他人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外部性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之分。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总能发挥有效作用,即会出现“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干预失效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的偏好、官员的素质、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