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建设 历史、现状与趋势 上海市政协常委、人资环建委主任 马伊里 2013年10月16日
一、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部署 上海社会建设:历史、现状与前景 一、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部署 二、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值得关注的两大课题 四、未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 五、当前正在推动的几项探索性工作 1
一、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部署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订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体是好的。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 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改进管理方式,保持良好社会秩序。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 ◆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强调要切实抓好包括社会管理在内的社会建设。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4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 2012年 党的十八大强调 : ◆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 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7
上海积极应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挑战 ◆ 2009年11月17日,上海召开社会建设推进大会,成立了领导小组, 出台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社会建设的若 干意见》等1+X个文件。 ◆ 2010年 — 2011年,市委、市政府密集调研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 作。2010年开展了上海城乡结合地区基层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八个专题调研,今年又在深入开展社区治理中街道与居委会关系调研,大型 居住社区社会管理模式等调研。 ◆2011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1年 11月18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社区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2年5月3日市委召开上海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推进大会。 2010年的八个题目是:1、上海社会建设状况和发展趋势研判以及“十二五”社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2、上海世博会对社会建设的启示”;3、上海城乡结合地区基层建设;4、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5、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6、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服务政策,进一步完善上海郊区农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7、发挥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8、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8
二、 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管理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尖锐性、不确定性; 社会管理的理念、体制、机制、方法的不适应性。 9
1、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尖锐性、不确定性 二元结构问题;(外来人口融入问题) 各类社会矛盾凸显;(信访、分配、就业、住房、动迁、征地) 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和服务薄弱;(环境、治安、服务) 城市安全特别是地铁、食品和网络安全; 其他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老龄化、支出性贫困、残疾人就业、社保 等) 10
2、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 理念的不适应; 体制的不适应; 机制的不适应; 方法的不适应; 能力的不适应; 11
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值得关注的两大课题 基层基础秩序的重构 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 12
社 会 基 础 秩 序 的 重 构 1、基层基础秩序的溃散 2、重建社会认同的要素 13
社 会 基 础 秩 序 的 溃 散 1、市场工具的滥用 2、社会关系的断裂 3、制度的失灵 4、国际经验 14
重 建 社 会 认 同 的 要 素 1、核心价值观导向 2、社会主体的培育与活力 3、社会生态结构的重组 4、互动能力的提高 5、社会资本和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6、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 7、媒体的社会责任 15
创 新 社 会 管 理 格 局 1、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创 新 社 会 管 理 格 局 1、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2、敏锐把握社会的痛觉 3、跨界合作推动社会发展 16
跨 界 合 作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1、政府的角色和定位 2、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3、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政 府 企 业 社会 18
政府 要强化公共管理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1、政府自身要解决“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2、政府内部和外部要解决协同和互动的问题 政府 要强化公共管理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1、政府自身要解决“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2、政府内部和外部要解决协同和互动的问题 3、学会使用财政和税收的杠杆来调整关系 4、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监督、调控与应急机制 19
社 会 “三 社” 要 发 挥 基 础 性 作 用 1、社会组织的纽带和服务作用 2、社区的基层基础作用 3、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作用 20
企 业 要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1、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导向和公信力 2、行业自律机制 3、企业诚信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23
四、未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 1、管理主体:由唯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2、管理理念:由权力至上的官本位向服务至上的民本位转变 3、管理体制:由纵向垂直的体制内政府管理向横向网络的社会化行业管理 转变 4、管理范围:由特殊需求的少数人群向全体人群的基本需求转变 5、管理方法:由审批型向规范、监管和调控型转变 6、管理能力:由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 24
五、当前正在推动的几项探索性工作 在协同互动中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 管理中体现服务 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推动社会组织的法人化与能力建设 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多领域介入 支持基层组织用自治、共治的方法参与社会管理 推动政社、企社互动、跨界合作,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26
使命与责任 上海要主动承担起历史责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闯出一条新路,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 中央领导同志在考察上海社会管理情况时指出: 上海要主动承担起历史责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闯出一条新路,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 41
谢谢! 重视前所未有,形势非常紧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