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當代議題 授課教師:黃千容
課程簡介 課程大綱 教材課本 修課規定
Leisur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休閒、遊憩與觀光 Leisur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休閒 包含時間與活動兩個概念: 在自由時間內從事令 自己達到放鬆、娛樂與自我發展的活動。 各種不同的自由時間(Kaplan, 1960) 休閒為自由支配的時間? Leisure time 、 Free time、Spare time & Available time 各種不同的自由時間(Kaplan, 1960) 有錢人永久且自願性的休閒 失業者暫時且非自願性的休閒 工作者自願性且被規律分配的休閒 身心障礙者永久性的失能 老年人的自願性退休
休閒 休閒也可以被定義為某些特定形式的活動。 古希臘的schole(休閒)意指「認真但沒有必須要做 的壓力之活動」(Goodman)。 視休閒為活動的概念已被擴大到 若干個人可以恣意其自由意志的職業—可能是休息、自娛、 不在意是否能增長知識或技能;或是在履行職業、家庭及 社會責任後所增加的社區志工參與。(Dumazedier, 1960)
休閒 在不同背景下可歸納為四個概念,分別是:時間、 活動、存在狀態或是心靈狀態。 以存在狀態(a state of existence)來定義休閒,「跳脫生 活的必需瑣事」(De Grazia, 1961)這個狀態也被認為處於 「冥想的心情」(a mood of contemplation, Mead, 1985) 以心靈狀態,則以知覺自由(perceived freedom)及洛氏的內 在控制(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兩個概念來詮釋休閒。 「休閒只要一個獨一無二的基本要素,就是知覺自由的狀態。 任何不帶限制與義務,可自由為之的活動都可以視為休閒。 去休閒(go leisure)」引郁著自由地去參與一個自己選擇的活 動。(Neulinger,1974)
休閒 休閒是一種社會現象 – 不同的社會產生不同的休閒觀 源自古希臘哲學的西方休閒觀 Aristotle:(Leisure is) freedom from the necessity of being occupied. Plato:Life must be lived as play.
休閒 Aristotle:Leisure is the good life! 影響美好生活的必要因素 (Bammel&Burrus- 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 從事自我發展活動的時間 獲得額外經驗的機會 and……….
休閒 消費文化的休閒觀 – 從十九世紀的歐洲、北美到台灣 法國哲學家杜瑪哲(Joffre Drmazedier)的休閒三部 曲: 放鬆、娛樂、個人發展 休閒是個人的認知 --- 自願性和愉悅性就是休閒的要求,只要參與者 自由選擇並享受其中就是休閒 (Max Kaplan)
休閒 休閒是一種生活態度 --- 學習休閒即學習生活 休閒的本質 --- 休閒是本身即目的的行為。 休閒 vs. 休息 休憩系經典—休閒遊戲系? 休閒並非膚淺的娛樂,休閒是『人類如何生存下去 這種基礎哲學的問題。』 (加藤俊秀(1989),餘暇 社會學,引自葉智魁)
總結 消極的休閒觀: 休養生息 積極的休閒觀: 自我的實現 從個人的角度: 休閒是自我的美好的生活 從政府的角度: 休閒是創造民眾美好的生活(非營利) 從事業的角度: 提供民眾美好生活的機會(商業性)
遊憩 遊憩 (Recreation): 遊憩代表一種有條件的喜悅之態度,它把工作和 遊戲所帶給人們的快樂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 無法分離的整體;因為,人必須工作,在感到疲倦 之後,開始從事遊憩活動,使自己能夠重新投入工 作。(Margaret Mead,1958) Leisure Recreation的真諦:自由的、快樂的、輕 鬆的、滿足的工作時間以外的活動
遊戲 遊戲的要素(荷蘭的歷史學家,Johan Huizinga, 1950) 自願的行為 與日常生活有別 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並非重要活動,但非常吸引參與者 受規則的約束 促使遊戲者私下形成社會團體
遊戲 遊戲的四類型態(本質)(Caillois, 1958) 一、對暈眩感的追求,使個人暫時脫離現實、打破 目前的穩定狀態。 二、機運遊戲。 三、模仿自身之外的東西,藉由忘卻、偽裝自我、甚至暫 時拋棄自己的人格特質來模仿他人(Caillois, 1958)。 四、比賽(contest) 遊戲為「將刺激水準提升到即現狀態的需求所驅動之行為 」(Ellis, 1973)
流暢(Flow)(心流體驗) 定義:一種可發生在孤做或休閒之中的一種即現體 驗(csikszentmihalyi, 1990)。 在獲得流暢體驗時,挑戰的難度與個體自身的技能 水準是一致的。 在工作或休閒時,一個人只有全神貫注、且有相當 的技能才能獲得流暢的體驗。
觀光 觀光(tourism): 「所謂觀光事業,係指有關觀光資源之開發、建設 與維護、觀光設施之興建、改善及為觀光旅客旅遊、 食宿提供服務與便利之事業。」(發展觀光條例第二 條)
觀光 B. 「Tourism is the temporary short-term movement of people to destinations outside the places where they normally live and work, and their activities during the stay at these destinations; it includes movement for all purpose as well as day visits or excursions. 」 (D.Airey, 1981, a Tourism Society) 觀光乃指人 類從平常生活與工作的地方,短暫的移動到另一地, 與這期間所做一切包含任何目的的活動,它亦包括 單日來回的拜訪與旅遊。
觀光 世界觀光組織(WTO,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對 觀光的定義是︰離開日常生活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從 事休閒、商業、社交或其他目的相關活動的總稱。聯合 國統計處(Statistical Commission)也是根據這個定義來 統計觀光資料。這個定義包含了觀光旅遊的三個基本要 素︰ 一、旅客從事的活動是離開日常生活居住地; 二、這些活動需要交通運輸將旅客帶到目的地; 三、旅遊目的地有充分的軟硬體設施與服務等,能夠 滿足旅客旅遊準備,以及在該地停留期間的需要。 據WTO預測,至2020年世界各國從事旅遊之國際旅 客將達十六億人次。(高俊雄)
觀光 D. 薛明敏(1982):人類依其自由意志,以消費者 的身份,在暫時離開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所產 生之諸現象與諸關係的總體。 E. 廣義的觀光:即由狹義的觀光行為,所引起的 社會現象的總體。 F. 組成觀光系統的三要素: 主體 – 觀光客 客體 – 觀光地區及其服務與設施 媒體 – 資訊與交通運輸
休閒、遊憩與觀光 此三者的關係具有重疊性,由關係圖中可以清楚得知,休閒完全涵蓋遊憩,代表著遊憩為休閒的主體,而觀光有四分之三與休閒有所交集,因此,可以說休閒是介於觀光與遊憩之間的。 休閒 遊憩 觀 光 圖1.1 休閒、遊憩與觀光關係圖
觀光 何時須定義: 1. 論文寫作時 2. 書藉寫作時 3. 統計資料時
隨堂作業:讀書心得 休閒之我見。 1. Aristotle的休閒觀之探悉 2. 莊子與Aristotle之休閒觀 3. 莊子的逍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