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珠区体育教师说课比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万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中医康复教研室 言语康复治疗学. 内容介绍 所申报新开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开课学时分配、本人的教学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同步资源 第一册 第二章 第六节 《 Window窗口》 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小学 董绮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2 主讲:陈尉
体育课件 弯道跑教学 三水区乐平中学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课程泛雅 2017/3/15.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除法.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狮子王》.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弯道跑 土关垭中学 李勇.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1 My Classroom 狮山博雅学校 说课人:黄燕.
图表的创建.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Unit 1 What’s this?.
How to Use Authentic Material in Teaching Chinese Effectively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Unit 1 Art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李晓芳 虚拟语气 Subjunctive Mood (I) OVERLOOK Task 任务 :
个人简历 PERSONAL RESUME.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微课程教学设计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 微课程教学设计,黎加厚,2013, 2019年2月22日.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材·教法 主 编:尹少淳 授课教师:黄卫霞.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乘法分配律.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blackboard,desk,chair,schoolbag,between,beside;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结构: 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Jenny is beside Kim.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学情分析 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和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Uni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马兰屯镇林桥小学 谢素珍.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欣赏 图案欣赏.
小 数 加 法 莲溪小学 钱文瑾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给学生的 培养 “发现、提出问题” 的若干建议
Unit 6 Shopping B Let's learn
幼儿园教研活动“执行主持”管理机制的运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八讲 评价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讲座1:教学评价的含义 陶保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Unit 2 Starting a Business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0年海珠区体育教师说课比赛

发展学生耐力素质能力------途中跑教学 巧用武术棍,上好耐力跑课 “跑出健康 跑出自信 跑出快乐 跑出成功” 广州市南武中学《水平四》初一年级 发展学生耐力素质能力------途中跑教学 执教教师:肖燕 上课班级:南武中学 初一(5)班 上课时间:2010年3月16日第二节

“跑出健康 跑出自信 跑出快乐 跑出成功”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 耐久跑单元第3课次 发展学生耐力素质能力——途中跑教学

耐力跑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5 教学内容 2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6 教法、学法 3 指导思想 7 教学目标 8 教学环节 4

返回菜单 教材分析 1、耐久跑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容易产生厌学及存在畏惧情绪。 2、针对以上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显得尤其重要。本课设计旨在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以激情音乐为背景,以武术棍为辅助教具,力求创设一个“新”、“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刺激而产生兴趣,使学生从练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自信与成功。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练习中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使无趣的运动项目变成有趣的活动,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结合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娱乐耐力游戏,加大耐久跑教学娱乐成分,改变单纯的耐久跑。使单调乏味的耐力跑课堂气氛活跃、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每次练习中感到新鲜,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较兴奋状态中,从而忘记疲劳,积极学习,自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返回菜单

学情分析 1、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初期,其生理、心理决定了他们喜动不喜静,热爱体育运动,但不愿意被束缚,喜欢随心所欲、张扬个性。 2、由于耐久跑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往往由于练习方法,手段少,学生感觉单调乏味而半途作罢,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参与意识薄弱,意志不坚强容易引起厌学、怕学的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有趣味性的组织教法和多种练习手段来引导学生趣学、乐练。 返回菜单

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按照(水平四)课程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无论在确立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本课教学的起点与归宿。 本课通过对耐久跑教学人本化、个性化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发展素质的同时愉悦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及合作精神,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返回菜单

教学目标 返回菜单 1、改进耐久跑途中跑的技术,掌握呼吸与步伐的节奏配合,提高合理分配体力的能力。 2、提高耐久跑素质,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正确的呼吸方法,增强心肺功能,发展下肢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氧运动及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功感,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品质及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 返回菜单

教学内容 耐久跑——途中跑 返回菜单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呼吸节奏与步伐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协调用力,合理分配体力 返回菜单

学法:合作、体验、讨论、评价等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锻炼,乐于探究,能 快速的掌握技术动作。 教法、学法 教法:1、创设情景法、游戏法。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和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2、提问法与讲解法: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语言提示法:口诀语言。轻松自如省力好;步幅均匀节奏好; 呼吸摆臂配合好;快速持久成绩好。 学法:合作、体验、讨论、评价等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锻炼,乐于探究,能 快速的掌握技术动作。 返回菜单

教学环节 返回菜单

返回菜单 教学环节 四身 心 恢 复 教学评价 课外延伸 一、导入与热身 1、课堂常规 2、热身操 二 学 习 体 验 3、自主练习 跑的专门性练习 5、自由跑 (体会呼吸节奏与步伐的配合) 4、变图案跑 6 、合作创设图形跑 三 巩 固 知 识 跑出健康 跑出自信 跑出快乐 跑出成功 7、合作跑 体验艰辛,成功喜悦。 身心一体,深层满足。 四身 心 恢 复 8、身心放松 返回菜单 教学评价 课外延伸

导入与热身 一、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要求及安全教育,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 二、准备活动:根据人体运动的发展规律,学生利用武术棍自编热身操及游戏来置换常规的准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敢于自我表现,活动身体,达到热身效果。

学习体验 二、有氧运动健康知识;通过提问和举例子介绍有氧运动。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一、发展耐力跑素质的辅助性练习;利用武术棍结合我们学习过的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单双脚交换跳、收复举腿跳等) 二、有氧运动健康知识;通过提问和举例子介绍有氧运动。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教师讲解:由于耐久跑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跑的时候要尽量减少体能的消耗,跑的时候上体正直,前脚掌着地、 摆臂轻松、步幅均匀。

学习体验 三、变图形障碍跑:8字、S、蛇型;改进耐久跑 途中跑的技术提高合理分配体力的能力。 (重难点:摆臂与步伐的配合) 四、自测脉搏-------使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了解运动负荷,进行科学的锻炼。

学习体验 五、健康知识-------间歇调整游戏(玩武术棍);了解运动后的积极调整、愉悦身心的方法。利用武术棍来玩游戏,让学生拿起武术棍,开始尽情的玩,一组玩“看谁最平衡”,然后提示学生还可以挑战难度,用膝盖、用肩来顶棍。 六、自由跑(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教师讲解,两步吸一口气跑两步呼一口气(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组织学生在场地内自由跑动,体会步伐与呼吸节奏的配合,可往不同的方向跑,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教师与学生一起跑与学生互动加油、打气),提醒注意摆臂轻松,步幅均匀,步伐与呼吸节奏配合。

学习体验 七、小组自创图形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各组发挥小组的创意,用武术棍自创图形跑,提示学生动手把棍子摆成图形绕图形跑。各组摆成三角形图地、梅花形,五角星形等图形,然后各组交换一下场地,去体验一下其它小组的图形。要求学生注意步伐与呼吸的配合,调整好跑的节奏 八、间歇调整——词语接龙游戏:通过词语接龙游戏,鼓舞学生斗志、调整身心,使学生的体能能快速调整过来,进入下一环节的活动。

巩固知识 合作跑游戏: 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做法:用武术棍玩一个合作跑的游戏,每组两个同学前后站立持两条棍子跑到前面的标志绕回来,下一组同伴再出发依次类推,看哪组同学最快到达。教师运用语言激励学生为了团队的成功,全力以赴,勇往直前 ,永不放弃。

身心恢复与回顾 1、瑜伽放松:学生经过前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安排了易学易懂又轻松的瑜伽来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2、小结、评价:最后由教师小结,和学生一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3、收拾器材 4、课外延伸

安全措施 1、在导入时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充分做好准备运动,提示注意事项; 2、有先天性疾病(心脏病、哮喘病)同学见习。 3、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进行叮嘱,运动中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4、武术棍必需按课堂教学要求使用。 5、跑步时注意保持合理的间距。

心理负荷预测 平均心率:135+ 5 练习密度:55%+ 5 强度指数:1.55~1.60 + 5

场地器材 1个篮球场、 44根武术棍、 44个空矿泉水瓶、 1台录音机

教学特色 本课围绕2条线来设计 1、技术教学线:学习多种耐久跑练习的方法;学习间歇性调整的方法;学习用自测心率进行自我监控;让每一位学生都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培养运动兴趣、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心理疏导线:通过教师激励、自我激励、同学激励,营造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决不言败、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突出“跑出健康 跑出自信 跑出快乐 跑出成功”的主题。

谢谢各位前辈和同行的聆听! 希望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