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的特性 (一)中文字的屬性 中文字兼具形、音和義三者,不同於表音字母(alphabets)的只具形和音(例如:英文字母、日語假名、阿拉伯文字等),因而被稱為表意文字(ideographs)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苏少版《音乐》教材分析与 教学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戴海云. 提 纲 第一部分 《音乐》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 《音乐》教学实验与研究 教学研究 案例分析.
Advertisements

探索漢字的奧秘 製作者:高明慈.
中文打字介紹 蔡秀寬.
性平議題融入教學 詩詞選 李清照 辛棄疾.
第 7 章 中文輸入法介紹.
課程名稱:多變的聲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广告文案作业三 黄佩.
民间器乐 第五章.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詞牌:《聲聲慢》 《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以「聲」字押韻,改稱《聲聲慢》。九十七字,為慢曲。以慢聲宛訴、優柔不盡為主。有平韻、仄韻兩體。 《聲聲慢》原來的曲調,押平聲韻,調子較徐緩。而這首詞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蓋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目
單字聯想題 遊戲規則: 1.依據五個提示的聯想,猜出謎底答案。每個提示皆和謎底有關聯,但彼此可能沒有關係。
孔子傳第三集: 興辦私學-禮學之美 生命教育工作坊.
繞口令 小朋友, 準備好要讓舌頭打結了嗎?.
您知道勞工在何種情形下得自請退休嗎?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需在同一事業單位: 工作滿十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國三第五課 亞洲音樂漫遊.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第三冊第五課補充教材.
PowerPoint圖形總合.
記憶體的概況 張登凱.
生字教學 教學流程: 生字教學, 寫字教學, 語法教學, 課文教學.
客家語拼音教學 (四縣腔) 分享者:馮美齡.
單元3 輸入法打字要領 信望愛台語文輸入法 FHL TaigiIME 1.0.3使用教學
2-3 基本數位邏輯處理※.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世界文明與思索 Ch.12 文字的起源 授課教師:莊明哲.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 Coding Theory and Cryptography
名詞 黃勇仁.
Text To Speech (TTS, 文字轉語音)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中文缺字在數位典藏系統之應用 ~網頁缺字處理技術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What will you do?.
第二週 記譜法.
網頁程式設計 本章投影片錄自HTML5、CSS3、RWD、jQuery Mobile跨裝網頁設計 陳惠貞 著 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自學-查字典.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迦南城邑基色王向法老求援的泥版信 書16:10 他們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卻住在以法蓮人中間,成為做苦工的僕人,直到今日。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三年級國語生字詞語補充教學 ※「凶」、「兇」傻傻分不清楚? ※當「河馬」遇見「荷馬」 …… ※到搖頭晃腦網站「首」 「頁」 ,顧顧「自」己的面子吧! 設計者:黃鈺涵.
田口方法應用於語音辨識 報告者:李建德.
遞迴關係-排列組合.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Text To Speech (TTS, 文字轉語音)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第七課 第一格變式的陽性名詞, 介詞.
縱橫詞組.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MicroSim pspice.
羊樂多笛笛 作者:吳滋錕、劉智昇.
象形圖 製作者:周子傑老師.
Database Management Exercise 1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12797: Letter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學校 LOGO 103年度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 ( 計畫名稱 ) 發表人:○○系○○○教授 ○○科技大學 聯絡方式: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 三年級上學期 普通話科 電腦輔助教學教案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中國語文基礎知識手冊 字形間架結構.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七年级.
1757: Secret Chamber at Mount Rushmore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裕民國小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 多元文化社團 直笛社團&合唱社團 期末成果發表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文字的特性 (一)中文字的屬性 中文字兼具形、音和義三者,不同於表音字母(alphabets)的只具形和音(例如:英文字母、日語假名、阿拉伯文字等),因而被稱為表意文字(ideographs) 。

就目前的中文資訊處理能力而言,處理中文字的形和音的方法與技術已經達實用的程度,但是對於表達和處理字義的研究,則有待突破。

1.與中文字輸入相關者:依據某些種輸入法(例如:倉頡輸入法)所逐字賦予的形碼、某些中文碼(例如:Big5碼),甚或不常用的四角碼、三角碼等。 中文字的屬性(attributes)意指用以描述中文字的形和音的一些訊息,這些訊息主要運用於中文字的輸入、輸出和排序等場合。中文字的字形屬性,包括: 1.與中文字輸入相關者:依據某些種輸入法(例如:倉頡輸入法)所逐字賦予的形碼、某些中文碼(例如:Big5碼),甚或不常用的四角碼、三角碼等。 2.與中文字輸出相關者:某幾種字型(font,例如:楷書、宋體、黑體、隸書等)的點陣,以及依某些種向量組字規範(例如:True type、Postscript等)所逐字賦予的字型表示式。 3.與中文字分類、排序相關者:部首、筆劃數(不含部首)、總筆劃數(含部首)、組字部件、筆順等。

中文字的字音屬性 國語發音由21個聲母(例如:ㄅ、ㄆ、ㄇ、ㄈ等)和39個韻母(例如:ㄧ、ㄨ、ㄩ、ㄧㄡ、ㄨㄟ、ㄩㄝ等)所組成,若不考慮聲調變化,共有411個基本發音。加上五聲(第一至第四聲和輕聲)變化,則可演化成2,055個不同的發音。

中文字的特性 中文字數量龐大,但常用字僅佔少數 ,學會3,000個最常用的中文字就能認得近代中文報章、書籍用字的99%。

秦 倉頡篇 李斯 3,300 漢 1~5 訓纂篇 揚雄 5,340 2,040 漢 60~70 續訓纂篇 班固 6,120 780 時代 西元年份 書 名 作 者 所收字數 遞增字數 秦 倉頡篇 李斯 3,300 漢 1~5 訓纂篇 揚雄 5,340 2,040 漢 60~70 續訓纂篇 班固 6,120 780 漢 100 說文解字 許慎 9,353 3,233 魏 227~239 聲類 李登 11,520 2,167 晉 字林 呂忱 12,824 1,304 後魏 字統 楊承慶 13,734 910 後魏 480 廣雅 張揖 18,150 4,416 梁 543 玉篇 顧野王 22,726 4,576 唐 751 唐韻 孫愐 26,194 3,468 唐 753 韻海鑑源 顏真卿 26,911 717 宋 1037~1067 集韻 丁度 29,992 3,081 宋 1066 類篇 王洙等 31,319 3,319 明 1615 字彙 梅膺祚 33,179 1,860 清 1675 正字通 張自烈 33,440 261 清 1716 康熙字典 張玉書等 42,174 8,734 現代 1915 中華大字典 中華書局 44,908 2,734 現代 1969 中文大辭典 張其昀等 49,888 4,980 現代 1990 漢語大字典 徐中舒等 54,678 4,790 現代 2004 異體字字典第五版 106,230 51,552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八十四年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就總計1,982,882字次的語料加以分析,共找出5,731個相異的中文字。根據該報告所附的「字頻總表」,出現頻率最高的中文字「的」其出現頻率為1.65%

二十五史的中文字出現總和為31,409,450字次,共使用了13,966個中文字,較常用的中文字,總數不超過4,000。 除此之外的大多數中文字出現在個別檔當中,其頻率平均還不到兩次(事實上,大多數僅出現一次)。可見中文字的使用頻率主要是受到個人識字、用字能力的限制,而與時空環境變遷的關係不大。 *現代中文電腦大陸的系統規定只有6763個標 準簡體字、而台灣系統的則有13053個正體 字。

所有辭彙皆可由單字、單詞輕易組合而成新義 所有辭彙皆可由單字、單詞輕易組合而成新義    如大學、大家、電話、電視、電腦等等。故識字不多,即足應付日常之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西元100年,收字9353字,而成書於康熙55年西元1716年之康熙字典,收字亦僅42174字。1616年間中國文字僅增32821字而已,而其中常用字充其量不過4000,已足敷日常之需。以下諸書字數統計可以見出中國文字學、用之便易: 十三經  6544字   五經   4754字       杜甫詩  4390字 王維詩  2473字 四書   2328字       三民主義 2134字 憲法   682字

*中文單字的使用頻率會因時、因地,以及因應用領域而異 例一,「璿」、「堃」兩字原本不是常用的中文字,但是在孫運璿、遊錫堃兩位先生分別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由於他們的姓名幾乎是天天見報,因而使得「璿」、「堃」字的使用頻率明顯激增,幾乎變成新聞業者的常用字。

例二,「冇」(發音近似ㄇㄡˇ,意為「沒有」)為粵語方言字,在香港地區可算是常用字,但在非粵語地區則極少使用。

例三,在一般白話檔裡,使用頻率最高的中文字為「的」,但是在電信、電力、自來水等用戶資料庫裡,「的」字卻甚為罕見,取而代之的最常用字為每個用戶地址裡都有的「號」字。

*中文會因時、因地、因事而造新字 例如:中文字隨著時間而增加字數,台灣早期移民常以發音近似的中文字加上「口」邊以音譯原住民地名、武則天為命己名而造新字「曌」、有些化學元素名稱 、魚類名稱、生物化學用字為近代所創……等。

字形特性 *中文字多異體字 若兩個中文字同音、同義,卻不同字形,則稱這兩個中文字互為異體字。一般說來,常用的中文字較易於產生異體字。例如,常用的「台」和「臺」兩字即互為異體字;由於中文一字多義,使得一些中文字在某些中文詞裡可以互換(可視為異體字),但在別的中文詞裡卻又不能互換使用。例如,「五元」可以寫成「伍圓」,但「行伍」卻不同於「行五」,「元首」不能寫成「圓首」。這種現象對中文資訊檢索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字形特性 (一)字體方正如圖,易於辨識 日本人嘗於高速公路並豎中、日、英文路標,令駕車者以定距、定速前進,測其辨識三種文字之速度,發現中文辨識最快,日文次之,英文為殿。因中文為方塊、獨立的圖案,讀字猶如視圖,且僅讀其部份,即可猜知全文,而英文則須通讀每一字母,始能瞭解全文也。

字形特性 (二)字字獨立,排列方便,可作任一走 向書寫與閱讀 如商家玻璃門、窗廣告文字,兩面讀之,皆可辨識,其他拼音文字如英文則不能。又,中國文字無論遮其上、下、左、右,僅露其半,仍多可識,拼音文字則萬萬不能。 (例:可以清心也、本日大賣出)

字形特性 (三)形聲造字,體便分合 中國文字十之七八為形聲字,字分二部,乃至三四部組合造字,體便分合,因此造字簡易,且利辨識 (切瓜分片 橫七刀豎八刀、雲破月來花弄影—能 、 張長弓 騎奇馬 )。

聲音特性 (一)單一音節,發音容易,而有節奏感 每字最多由聲母、介音、韻母三部份組成,而僅具單一音節,如:「平」字;少則僅有韻母而已,如:「安」字。因此發音容易,而有節奏感。 例外:琵琶.葡萄.玻璃.蝴蝶.蜻蜓.螳螂.逍遙.徘徊.徬徨.躊躇.踟躕.婆娑.玲瓏.窈窕 --連綿詞(不可拆開的詞)

聲音特性 音義相關 同音,或同一聲母,或同一韻母之字,其義類似,且其字義與發音口 形亦有密切關係:如:宏、洪、鴻、泓、閎皆有「大」義,而此時口 形恰亦最大。又如:纖、線、細、絲皆有細義,其音乃齒間音,氣息通過齒間出出聲時,恰成一細線。又如:彎、灣、宛、轉、團、圞、 管、環、丸皆有圓義,蓋其發音口形恰成圓形也。

聲音特性 一字多音(破音字)一字多音,音異則義異 破音字的產生,一方面因為古人的假借,一方面因為時間的變動以及地方的不同,造成讀音的差異。 例:以女女女,女將如何待之? 發音是ㄧˇ ㄋㄩˇ ㄋㄩˋ ㄖㄨˇ,ㄖㄨˇ ㄐㄧㄤ ㄖㄨˊ ㄏㄜˊ ㄉㄞˋ ㄓ,意思是說我把我女兒嫁給你,你將會如何對待他

聲音特性 多字一音(同音字) 二字一音可形成一語雙關(諧音)之趣味;然如多字一音,則易致語意不明,是其缺點。

聲音特性 施氏食獅史(趙元任): 石室詩史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適氏石室。石室濕,氏拭室。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試釋是事。

聲音特性 伊姨殪,遺億鎰。伊詣邑,意醫姨疫,一醫醫伊姨。翌,億鎰遺,疑醫,以議醫。醫以伊疑,縊,以移伊疑。伊倚椅以憶,憶以億鎰遺,以議伊醫,亦縊。噫!亦異矣 (〈遺鎰疑醫〉趙元任) 于瑜欲漁,遇余于寓。語余:“余欲漁于渝淤,與余漁渝歟?”余語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余與于瑜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于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語于瑜:“余欲漁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漁歟?鬻玉歟?”于瑜與余禦雨于俞寓,俞鬻玉于余禹,雨愈,余與于瑜踽踽逾俞宇,漁于渝淤(楊富森〈于瑜與余欲漁遇雨〉)。 

聲音特性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擬聲聯 獨覽梅花掃臘雪 依睨山勢舞流溪  Do Re Mi Fa So La Si 1 2 3 4 5 6 7

字義特性 漢字是世界獨有的概念文字,其中蘊涵的微言大義,是古人思維的結晶,數千年來行文乃至思考的根本,因此古文能夠言簡意賅,含意深遠。但由於白話文運動鼓吹以「詞」取代「字」,現在的辭典僅解釋詞義而不談及該詞義的由來;而現代的字典則多以詞為基準,將漢字分成一條一條解釋,違反漢字本質,令漢字看似費解且難以學習。漢字「本義」被人忘卻,現代人中文水平低落,正因不能辨明字義所致。

字義特性--引申義 從本義引申發展出來的意義,是造成漢字一字多義的重要原因。引申義與本義有一定聯繫,它是人類思維運動即在語言運用中發揮了聯想和類推作用的結果。 活——本義是水流暢通(活水)。引申之,凡是動的東西都叫「活」(活塞)。進而有生命的東西都叫「活」。進而生物的存在方式叫做「活」 。 朝:「早晨」—朝見—朝廷—朝代

字義特性—假借義 通過文字的同音假借使該字表示的意義 假借是把漢字當成一個純粹的表音符號。假借使一個漢字起到了幾個漢字的作用。 1、本無其字的假借 一種情況是,假借字一直歸該詞使用: 「其」,本義「畚箕」,借為代詞、語氣詞。後為本義造「箕」。 「耳」,本義「耳朵」,借為語氣詞「耳」 ,借義和本義並存。

字義特性—假借義 2、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 常見的通假例: 共——供 闕——缺 說——悅 知——智 取——取 反——返 共——供 闕——缺 說——悅 知——智 取——取 反——返 直——只 有——又 景——影 坐——座 縣——懸 曷——何

文法 1.文法簡單,無人稱、單複數、時態、性質、詞類變化等等複雜文法規則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白樸〈天淨沙〉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淨沙〉

文法 2.所有辭彙皆可由單字、單詞輕易組合而成新義 如大學、大家、電話、電視、電腦等等。故識字不多,即足應付日常之需。